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赢得人才就是赢得企业的未来(定稿)
-1-赢得人才方能赢得企业的未来“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当今时代,国家的竞争,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在人才竞争中树立科学理念,建立有效机制,创造良好环境,投入真情实感,胸怀爱才之心、识才之智、聚才之法、用才之道,才能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才能赢得企业的健康发展和美好未来。乘时乘势加强人才培养。针对集团公司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任务,想要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队伍,为转型发展提供保障,就必须在人才培养和实践锻炼上下功夫。分层分类加强教育培训,深入实施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才、学术带头人等素质提升工程,开展多层次的新知识、新技术、新业务培训,学习现代企业管理、法律法规、经济金融知识,开展技术比武、技能竞赛活动,提高各类人才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上挂下派加强实践锻炼,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将业务骨干选派到业务水平较低的单位,将后备干部选派到集团驻外单位,输送优秀中青年人才到先进单位挂职学习,做好优秀人才的上挂、下派、轮岗、交流工作,帮助他们丰富阅历,积累经验,增长知识,尽快成才,为集团公司转型发展建功立业。论智论勇促进作用发挥。习近平同志在国际工程科技大会讲话中指出,要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2-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要根据人才的特点特长,因类实施人才选用方式,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在合适的位置用合适的人才,在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人才。坚持“竞争择优、公开平等”,创新人才选用方式,完善党政领导干部竞争选拔、竞争上岗制度,实现党政人才选用工作由“伯乐相马”向“赛场选马”转变。专业技术人才要创新职称评定晋升、技术等级认证的管理,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淘汰择优机制,实现专业技术人才选用公开平等。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打破人才地域、身份界限,进一步拓宽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选用视野和渠道,采取校企合作、技术联盟、聘请兼职、协同攻关等方式,让不同地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优秀人才为我所用。坚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把各类人才配置到最能发挥作用的岗位上。根据工作和岗位需要大胆使用年轻干部,发挥他们在专业、年龄、精力等方面的优势,让他们在重点工作中、重要岗位上展现才华、施展抱负,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的生动局面。诚心诚意优化人才环境。“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哪里的人才环境好,那里的人才成长就快、聚集就多、活力就强。要优化发展环境,借助集团公司改革改制、转型发展之势,积极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发挥才智、建功立业的平台,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开发人才潜能,激发工作热情,实现“栽好梧桐树、引得-3-凤凰栖”。要优化人文环境,善于听取人才在工作中的意见建议,特别是人才的切身感受,努力解决其工作、学习、生活的各种忧虑,增强人才的感情认同、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激发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人才自觉向往,进而愿意留守,做到既留住“人”,更留住“心”。要优化社会环境,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牢固树立“不惟学历看能力、不惟职称看技术、不惟资历看业绩、不惟身份看素质”的思想观念,倡导不拘一格,破除人才歧视;倡导唯才是举,破除嫉贤妒能;倡导用当其时,破除论资排辈;倡导任人唯贤,破除任人唯亲,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良好社会风尚。
本文标题:赢得人才就是赢得企业的未来(定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403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