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走向高考2015高三生物二轮专题课件80生物技术实践
走向高考·生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新课标版·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八生物技术实践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生物生物技术实践专题八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生物专题八生物技术实践考纲解读考点预测1.微生物的利用(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2)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3)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1.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与计数2.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及灭菌技术3.果酒、果醋及腐乳制作的原理、过程4.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5.制备和应用固定化酶6.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及影响因素7.DNA、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8.芳香油、胡萝卜素的提取与分离2.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2)腐乳的制作;(3)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3.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1)植物组织培养;(2)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3)PCR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4.酶的应用(1)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应用(2)制备和应用固定化酶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生物专题八生物技术实践复习指导:(1)从类型、特点和应用等方面列表比较不同微生物培养基。(2)将果酒、果醋与泡菜的制作,特定微生物的分离纯化等实践操作构建过程模型,可以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3)利用实例分析法理解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应用。(4)利用列表比较法突破直接使用酶、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内容。(5)利用图解法理解特定成分的提取和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程序。(6)联系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分析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作用。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生物专题八生物技术实践高频热点精析2真题模拟强化3体系整合拓展1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生物专题八生物技术实践体系整合拓展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生物专题八生物技术实践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生物专题八生物技术实践答案:①水、碳源、氮源、无机盐②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培养③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④稀释涂布平板法和显微镜直接计数法⑤富含纤维素的选择培养基⑥刚果红染色法⑦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⑧温度为30~35℃,适时通气、控制糖源供应⑨让豆腐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⑩泡菜坛的选择,腌制的条件(如腌制的时间、温度、食盐用量)⑪配制溶液→制备标准显色液→制备样品处理液→比色⑫水蒸气蒸馏法⑬压榨法⑭萃取法提取、纸层析法鉴定⑮分解纤维素和果胶,易于榨取果汁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生物专题八生物技术实践⑯温度、pH、酶的抑制剂等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等⑱普通洗衣粉与加酶洗衣粉、加酶洗衣粉不同温度控制、加酶洗衣粉的不同种类⑲一种酶,只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⑳一系列酶○21细胞的全能性○22脱分化和再分化○23材料、营养、激素、pH、温度、光照等○24蛋白质的各种特性○25凝胶色谱法和电泳法○26DNA热变性○27变性→复性→延伸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生物专题八生物技术实践1.通常采用哪种方法来推测样品中的活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果酒和果醋制作中所用的发酵菌种在结构上的本质区别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流程中的“选择培养”一定需要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生物专题八生物技术实践4.固定化细胞在使用上有什么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凝胶色谱法的原理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稀释涂布平板法。2.前者是真核生物,后者是原核生物,其本质区别是酵母菌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生物专题八生物技术实践3.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流程中的“选择培养”是否需要,应根据样品中目的菌株数量的多少来确定。4.因为固定化细胞使用的是活细胞,因而要定期提供全面的营养物质,供细胞生长、繁殖。5.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生物专题八生物技术实践1.下列关于植物芳香油的叙述,错误的是()A.挥发性强,易溶于有机溶剂,一般来说价格昂贵B.都是由天然植物的茎、叶、树干、花、果实和种子等部位萃取出来的浓缩液体C.它是植物免疫和维护系统的精华D.植物芳香油广泛地应用于轻工、化妆品、饮料和食品制造等方面[答案]B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生物专题八生物技术实践[解析]植物芳香油不仅挥发性强,而且易溶于有机溶剂。我们可用萃取法来提取,但这不是唯一方法。我们可以根据植物原料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提取方法,植物芳香油提取方法常用的有蒸馏法、压榨法和萃取法等,植物芳香油的存在对于保护植物本身有重要作用。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生物专题八生物技术实践2.下列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腐乳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B.果醋发酵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C.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D.使用的菌种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答案]D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生物专题八生物技术实践[解析]酵母菌酒精发酵的适宜温度为18~25℃,而醋酸菌醋酸发酵的适宜温度是30~35℃,腐乳制作中豆腐长出毛霉的适宜温度是15~18℃,可见果醋制作的适宜温度最高,A项错误;果醋制作过程中的菌种醋酸菌为好氧细菌,只进行有氧呼吸,B项错误;制作腐乳的菌种主要是毛霉,C项错误;酵母菌、醋酸菌、毛霉等都具有细胞壁,都有DNA和RNA,细胞中都有核糖体,D项正确。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生物专题八生物技术实践3.固定化酶是从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科研人员用双重固定法,即采用戊二醛作为交联剂(使酶相互连接)、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来固定小麦酯酶,以研究固定化酶的相关性质和最佳固定条件。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活性和酶的数量。下图甲、乙、丙为部分研究结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生物专题八生物技术实践A.由图甲可知,固定化小麦酯酶比游离小麦酯酶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强B.由图乙可知,用浓度约为3%的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效果最好C.由图丙可知,固定化小麦酯酶一般可重复使用3次,之后若继续使用,则酶活力明显下降D.固定小麦酯酶应直接采用海藻酸钠包埋法[答案]D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生物专题八生物技术实践[解析]由图甲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固定化小麦酯酶的酶活力始终比游离小麦酯酶的酶活力高,故固定化小麦酯酶比游离小麦酯酶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强;由图乙可知,海藻酸钠浓度约为3%时,酶活力最高;由图丙可知,固定化小麦酯酶使用3次后,若继续使用则其酶活力明显下降;一般来说,酶的固定适合采用化学结合法、物理吸附法,细胞的固定适合采用包埋法。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生物专题八生物技术实践高频热点精析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生物专题八生物技术实践1.微生物的培养微生物的利用和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生物专题八生物技术实践2.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原理在选择培养基的配方中,把尿素作为培养基中的唯一氮源,原则上只有能利用尿素的微生物才能生长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只有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够生长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生物专题八生物技术实践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原理尿素在脲酶的催化下分解产生氨;在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某种微生物,若指示剂变红则说明该微生物能分解尿素流程土壤取样→样品的稀释→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平板→挑选菌落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生物专题八生物技术实践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计数法(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①原理:利用特定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的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②缺点: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2)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①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个活菌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生物专题八生物技术实践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计数法②缺点: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是一个菌落③计算公式: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C/V×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④注意事项:a.设置重复组,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b.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生物专题八生物技术实践3.果酒、果醋、腐乳及泡菜的制作原理及过程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泡菜的制作主要菌种果酒:酵母菌果醋:醋酸菌毛霉等乳酸菌原理1.果酒:酵母菌无氧呼吸C6H12O6――→酶2C2H5OH+2CO22.果醋:醋酸菌有氧呼吸(1)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糖→醋酸(2)当缺少糖原时,乙醇→乙醛→醋酸毛霉等微生物能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作用如下:1.蛋白质――→蛋白酶肽、氨基酸2.脂肪――→脂肪酶甘油+脂肪酸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生物专题八生物技术实践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泡菜的制作实验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注意事项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2.防止发酵液被污染3.控制好发酵的条件1.控制好材料的用量2.防止杂菌污染1.泡菜坛的选择2.腌制的条件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生物专题八生物技术实践4.亚硝酸盐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含量的变化趋势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生物专题八生物技术实践下列关于微生物分离和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A.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消毒B.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菌落计数法C.分离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D.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的唯一氮源[解析]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灭菌,而不是消毒。[答案]A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生物专题八生物技术实践生活中有许多微生物技术的应用,请分析回答:(1)家庭酿酒时先将米煮熟,其目的是________。冷却到30℃后才能加酒药的原因是________。如果时常开坛盖取酒,不久酒就会变酸,其原因是________。(2)腐乳制作过程中,豆腐相当于微生物生长的_______。豆腐变为味道鲜美的腐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制作腐乳的实验流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生物专题八生物技术实践(3)在制作泡菜过程中,主要起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检测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时,使用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和________溶液检测,泡菜溶液会出现玫瑰红色。[答案](1)杀灭其中的杂菌太高的温度会抑制甚至杀死酵母菌醋酸菌在有氧条件下,将酒精变为醋酸(2)培养基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能将豆腐中的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3)乳酸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走向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生物专题八生物技术实践[解析](1)酿酒
本文标题:走向高考2015高三生物二轮专题课件80生物技术实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405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