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走过清明上河图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太原维刚实验学校高一3班李想传世巨作《清明上河图》透露出文明的曙光,繁荣的古中国傲然而立;白色的幕布上半透明的皮影人栩栩如生,阵阵欢笑中散出智慧的魅力;《山海经》里描绘着神奇色彩的古老画卷中,泛黄的纸页上书写着无穷的想象力。真如彭文山所言:文化体现人的超越性和创造性。文化也是有层次的。最外围的,是物质文化;居于中间的,是制度文化;处于中心的,是精神文化;而精神文化的核心,就是人格。从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到琴棋书画,诗酒花茶,无一例外都是在培养人心灵最深处的修养,引领人的灵魂在阳光下起舞。这正是中国以文明礼貌著称的原因,因为几千年来深刻的文化内涵积淀在每个中国人的体内,如盏盏明灯般带领着我们远离尘俗,走向高雅清洁的不凡之路。我们像梅一样傲然挺立,无畏风雨;我们如莲一般洁身自好,亭亭净植;我们若竹一般中通外直,宁折不屈。我们仰慕香雅怡情,孤芳自赏的兰;欣赏凌霜飘逸,特立独行的菊,那是因为我们向往着坚毅潇洒的人格。我们憎恶口腹蜜剑,笑里藏刀的人;我们不喜争风吃醋,尔虞我诈,因为我们追求自由,表里如一。在孔子“仁”的熏陶下,在墨家“节俭”的教导中,在道家“逍遥”的领导下,我们形成了独特的气质,不同于西方豪放无拘的性格,我们沉稳内涵。有人说我们死封建,但那只是有人说,我们并不保守,推陈出新,不断改进才是我们的标签。没有任意两片叶子是相同的,正如我们璀璨的中华文明,不同与其他,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葩。然而,圣诞节夜晚我们灯火通明,大年夜的街道上却清冷寂静,本来神韵超逸,铁划银钩的方块字,变得春蚓秋蛇,张牙舞爪。流失的是什么?是一个民族的魂,中华上下五千年,这个泱泱大国创造了不朽的高度文明,流在每个人的血液里的,印在灵魂深处的烙痕,失去了光芒。正如南怀瑾所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可怕的是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如果根本文化亡掉了就会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正在被改造的浅显粗陋,甚至要被遗忘,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哀。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谈论灵魂问题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但至少如果固守根源,我们的民族便会自我觉醒,不会陷入迷茫,不会重返愚蛮。文化和精神是不分彼此的,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它深深影响着每一个人,赋予生命以意义。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沧海桑田之后,曾经的辉煌都会繁华落尽,高大华美的建筑会变成残垣断壁,满目苍凉;雄伟的高山会夷为平地,沉没到海平线以下再也寻它不见;美丽生动的雕像会被侵蚀,面目全非。当我们提起玛雅时,眼前出现的不是透着肃杀气息的祭台,而是它令人叹服的文明程度,只有精神和灵魂才能永垂不朽,永远放着神圣的光芒。文明是需要传承的,一代又一代不断传下去,加以升华和改进,配以创新和潮流,千万子孙引以为傲的文化积淀。高雅的举止,不俗的言谈,得体的礼仪,精神的追求,传承的,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继续的,是我中国不朽的传奇色彩。一盏油灯,一杯淡茶,一把折扇,在茶香缭绕中细品诗书,与陶潜一同躺在旷远的田园里,与李白一同共赏大美山川,与宋濂一同在太学院沐浴阳光。牵着文人豪客的手,一起去看天涯海角。通讯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黄陵路39号太原维刚实验学校邮编:030031辅导教师:韩长青电话:13393512620
本文标题:走过“清明上河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406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