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走近乙型肝炎2005年湖南常路诉国税局案旁听战友2010年《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取消对乙肝的限制,雷闯成为第一个拿到食品卫生类健康证明的乙肝携带者我国对乙肝患者的保护措施☠1988:上海因食用毛蚶爆发甲肝流行,从此谈乙肝色变☺2004年,修订《传染病防治法》增加了“保护疾病人群的个人隐私”;“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及疑似传染病病人”☺2005年,修改《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规定:“携带乙肝病毒、但肝功能正常则视为合格”☺2007年,卫生部与劳动保障部《关于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就业权利的意见》,特别说明“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工作和生活能力上同健康人没有区别”☺2008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乙肝病原携带者从事的工作外,不得强行将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作为体检标准。”(不能献血和直接接触入口食品和保育工作外)☺2010年,教育部卫生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式在高招录取体检中取消乙肝项目检测。乙肝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全方位的负面影响自身社交生活家庭生活事业非专科人员对乙型肝炎认识多误健康人不了解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认为慢性乙肝是无法治疗明显的“乙肝歧视”患者1/3的患者不了解乙肝致病的根本原因是乙肝病毒的感染不了解目前慢性乙肝的治疗效果对中药报以过大的信心不了解如何避免乙肝的传播健康者篇什么是乙肝?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炎性损害急性慢性慢性乙型肝炎是严重的进展性疾病乙型肝炎病毒嗜肝DNA病毒体外存活能力强常用消毒剂不起作用;100度,10分钟通过体液接触传播Dane颗粒目前慢性乙型肝炎流行情况我国是慢性乙肝的高发地区2HBV感染流行率为34.28%,HBsAg流行率为7.18%,推算我国曾经感染HBV的有近5亿人每年HBV新发感染者达10万之多全球每年HBV感染相关疾病死亡病例中,我国占50%乙型肝炎病毒病毒如何感染人体——谁是传染源?可以排出HBV病毒的人HBV急、慢性感染者HBVDNA定量高(105copies/ml)的人常见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途径——传播途径血液传播密切接触、性传播母婴传播对乙肝传播途径的认识存在误区约50%的患者认为”共同进餐”及其它唾液传播方式会传染乙肝。母婴传播母婴传播约占50%以上,其中宫内感染约占4.54%,其余为分娩时的感染;分娩时母亲的血液、阴道分泌物通过胎儿的破损皮肤、粘膜而传染;胎盘剥离时微量血液漏至胎循环中;产前或产程中胎儿吸入母亲的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而感染;实际上我国常见的慢性乙型肝炎感染途径第二位约30%—40%因消毒不严格的医疗器械而传播,如多次使用的注射器、针头、针灸针、各种介入性穿刺、内镜检查、牙科治疗、手术等。农村地区儿童感染医务人员(意外暴露)医源性传播夫妻一方HBsAg阳性时,经过平均27个月,其HBV指标的阳转率高达53%。但HBsAg的阳性率仅14%,提示夫妻间HBV传播率虽高,但转慢率不高,多数自然痊愈。性传播血液传播最常见的血液传播:输血、共用针筒血液传播的其他途径:皮肤上的伤口口腔内的溃疡理发、扎耳钉对献血员筛查HBsAg后显著降低日常生活接触和消化道传播是不太可能的。蚊虫叮咬一般不传播乙肝病毒。哪些途径不会传播乙肝你与“大三阳”者接触的风险成年人成为慢性HBV感染者的风险极小!日常接触很少有体液接触除血液外其他体液HBV浓度极低免疫功能健全的成年人感染HBV后95%以上为急性感染,自动清除慢性感染者约40%对自身不造成损害,不需要治疗大部分人都有抗-HBs(对HBV有抵抗力)乙肝防治策略关键--乙肝疫苗应用乙型肝炎报告发病率变化趋势(1990-2002)如何避免HBV慢性感染——预防我国的乙肝疫苗接种政策1992年9.75%2006年7.18%1992年15-29岁4.38%5-14岁0.94%1-4岁0.32%乙肝疫苗明显降低了我国现行HBsAg流行率乙肝疫苗接种人群新生儿、婴幼儿普种高危人群HBV感染者的配偶,子女和其他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长期受血输血依赖者,如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疾病患者血液透析患者医护人员免疫力低下者,如HIV阳性者器官移植及与癌症等患者吸毒者及性乱者乙肝疫苗预防方法未感染HBV的人接种乙肝疫苗能预防HBV感染,但对于已感染HBV的人无效于出生时、出生后1月、6月共注射3次(0、1、6方案)儿童接种疫苗后有效率达90%以上推广安全注射(包括针刺的针具)对牙科器械、内镜等严格消毒医务人员注意防护,严格防止医源性传播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用品进行正确的性教育,若性伴侣为HBsAg阳性者,应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其他传播途径预防感染者篇单纯的病毒复制并不损伤肝脏HBV致病的原因本质是由病毒引发的免疫清除给肝细胞带来的损伤免疫系统HBV感染的自然史正规医院专业医生正确的诊断方法我得了乙肝吗???如何确定是否患了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两对半)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意义+—+—+“大三阳”,HBV感染且高复制,高传染性+——++“小三阳”,HBV感染,低复制,传染性小—+———HBV感染后恢复,注射过疫苗有免疫力—————未感染,未注射疫苗或者疫苗无效。需要注射疫苗乙肝病毒DNA检测HBVDNA定量: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可直接了解体内病毒载量和复制情况;并可用于判断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如何判断传染性大小如何判断HBV对肝脏造成损害的严重程度肝生化检查(肝功能)影像学肝组织活检各种评分系统确定有无肝炎及严重程度治疗目标能否治愈?慢性乙型肝炎目前难以彻底治愈(停药后不复发)国际上公认的治疗指南明确指出: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对治疗目标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有62%的患者将治疗目标定为降低转氨酶(ALT)水平至正常水平近55%的患者认为治疗目标是所谓的“大三阳”转阴33%的患者将治疗目标定为“彻底清除乙肝病毒”具体目标时间HBeAg消失HBVDNA转阴HBe血清转换HBsAg消失HBsAg血清转换生存率提高组织学改善AdaptedfromMarionPeters.AASLD2006.目前能够达到的目标病毒持续抑制,降低肝损伤,抑制或减缓肝硬化、肝癌等的发生70%-80%类似于常见内科疾病的治疗效果停药后不复发约30%HBsAg转为抗-HBs(彻底清除乙肝病毒)约10%好于常见内科疾病的治疗效果!什么样的乙肝感染者需要治疗慢性感染者HBsAg阳性6月HBVDNA阳性有慢性肝炎表现间断或持续ALT≥2×ULN肝组织学显示KnodellHAI≥4,或炎症坏死≥G2,或纤维化≥S2ALT大于正常上限且年龄40岁者肝硬化患者其他可能作为慢性肝脏炎症的指标:Fibroscan、影像学、APRI等什么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真正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必须符合以下三大原则:一、是不具有传染能力;二、是病毒不能具有复制能力;三、是不能对正常肝细胞造成损害;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HBsAg6months,HBeAg-,anti-HBe+,HBVDNA2,000IU/ml(104copies/ml),ALT/AST持续正常。关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基于以下原因:目前的抗乙肝病毒药物不能彻底治愈乙肝;乙肝病毒携带者对抗病毒药物反应很差;乙肝病毒携带者即便不予治疗,预后依然很好;长期用药有耐药风险,可能导致需要治疗时无药可用但必须听从专科医师建议定期随访所有乙肝病毒携带者目前都不建议治疗不用药==不管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监测和随访不同表现监测和随访建议ALT正常且HBVDNA阴性者至少每6个月进行HBVDNA、ALT、AFP和超声显像检查。ALT正常但HBVDNA阳性者每3个月检测1次HBVDNA和ALT,每6个月进行AFP和超声显像检查;必要时应作肝组织学检查。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特别是HCC高危患者(>40岁,男性、嗜酒、肝功能不全或已有AFP增高者)每3~6个月检测AFP和腹部超声显像(必要时CT或MRI)。肝硬化患者每1~2年进行胃镜检查或上消化道X线造影。慢性乙肝的治疗抗病毒治疗保肝抗炎治疗抗肝纤维化治疗并发症的处理抗病毒治疗是关键!抗乙肝病毒药物主要分为两类:干扰素类:普通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干扰素核苷(酸)类药物:恩替卡韦、替诺福韦、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现有的抗乙肝病毒药物长期抗病毒治疗很重要目前的抗乙肝病毒药物只能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抗病毒治疗要达到足够的治疗疗程,防止随意停药导致乙肝病毒重新活跃坚持长期抗病毒治疗——持续抑制病毒复制乙肝妈妈如何避免传染给子女——母婴阻断妊娠期阻断避免羊膜穿刺、脐血穿刺关于抗病毒治疗?(替比夫定、替诺福韦)(推荐)关于乙肝免疫球蛋白?(不推荐)出生后阻断——最为重要尽早联合免疫(母婴传播可降低到3%)乙肝疫苗主动预防(全程016三针)乙肝免疫球蛋白被动预防(出生后24h内)剖宫产无法消除感染机会阻断率可达85%以上,加用抗病毒治疗可达98%以上!
本文标题:走近乙型肝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406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