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走进历史文化名镇葛沽
1走进历史文化名镇葛沽目录:第一章:葛沽的前世今生第1课:古代的葛沽第2课:近现代的葛沽第二章:传承百年的民俗文化第1课:妈祖文化第2课:葛沽宝辇花会第3课:葛沽长乐老高跷第三章:葛沽的古迹——贝壳堤和马蹄井第四章:建筑文化——故居老宅郑家大院第五章:教育——葛沽一中的兴衰和腾飞第1课:葛沽一中的前身——津东书院第2课:现在的葛沽一中第六章:旅游资源第1课:娘娘庙第2课:时代纪念馆第3课:活动课——参观时代纪念馆第七章:饮食文化第1课:“赛鸭梨”的青萝卜第2课:美味海鲜第3课:野味和其他美食第八章:名人第1课:郭允昌第2课:周氏三兄弟第3课:曹锟第4课:田方第一章:葛沽的前世今生第1课:古代的葛沽葛沽镇的历史有确切记载的可以追溯到五代十国,北宋时葛沽为葛沽砦,是宋军屯兵驻防之所,葛沽砦北面的海河当时是宋辽和宋金的界河。元朝至大三年蒙古军和汉军万余人在直沽至葛沽地区屯田十万公顷,并设“镇守海口屯储亲军指挥使司”,葛沽在这一时期开始成为海河漕运的中转码头,勾连海河水域和渤海的海上交通。明朝燕王朱棣靖难之变后,建都北京。专设天津卫,才有天津开埠,是海河的漕运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通过海河,南粮北调,北盐南输,葛沽都是重要的转运码头。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天津海防巡抚汪应蛟于白塘口、葛沽两处,垦田5000亩,其中水稻2000亩。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徐光启寓居津门。见天津荒地多,地价贱,决定开垦荒地种植水稻。他先2后4次来津,在葛沽购置田产20顷,一半近海河,作“围田”植稻,并亲自参加农事活动,对改造盐渍地总结出宝贵经验。他在《粪雍规则》中记载:“……但葛沽屯田兵又言,初年碱地不宜稻莳,下多不发,二年以后渐佳,后来更不须上粪,尤盛不碱者”。明崇祯三年(1630年),户部尚书毕自严奏令巡臣崔尔进在葛沽依汪应蛟之法屯田养兵,得到朝廷的准许。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天津巡抚李继贞在葛沽大兴屯田。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葛沽历史上最为荣耀的时期,至今皇帝的行宫遗址还保留在海河南岸。葛沽由来已久的流传着一句话:先有灶离庙,后有葛沽镇。葛沽未有官府治所时,以捕鱼捉虾,熬盐制硝为主要谋生的先民住在葛沽之南大约八里许的胶脐港堡,又称南灶。并在北宋晚期时修建了一座简陋的庙宇(盐神庙后称灶离庙),供奉盐公盐母,以及护海娘娘,就是北方的天后,天妃,南方的妈祖。先民烧香祭拜,以此来佑护熬盐的盐民和出海捕鱼的渔民健康平安。灶离庙名称古怪难懂,到底作何解释,至今还在争议之中。比较可靠的说法是,灶离庙是明朝时期葛沽人对南灶的盐神庙的称呼。“灶”是指熬盐之灶民,灶所,“离”字八卦中方位属南。明成祖时期,外事无患,内事平安。国家逐渐走入建设发展的阶段,而京畿以东地区,面临大海,人迹罕至,故明成祖有意开发濒海地区。此时正好一些战功卓著的将士,就此欲解甲为民。有一批不愿意回归江苏和浙江的将士,就被明成祖恩准来到渤海之滨,胶脐港堡北八里之距的蛤沽,开荒垦田,不受赋税,任意居住。蛤沽为退海之地,人烟稀少,滩涂荒地,一望无际,来此定居的将士及其家属,跑马为界,落石为基,从此建立村庄。蛤沽之名来源于原住民,也就是明朝初期因瘟疫流行,而从南灶北迁的一部分灶民渔民。此地因退海处留下蛤岸遗踪,故名为蛤沽。随着时间的推移,蛤沽渐为水旱重要码头,明朝在此设立漕运盐运治所,收取赋税。官府因蛤沽乃乡言俚语,难登大雅之堂,故报请朝廷为其更名。盖因此处沽水浩荡,葛草丰美之故,取其音而改为葛沽,蛤在俚语中发“葛”之音。清朝乾隆时期,乾隆皇帝数次巡幸葛沽,偏爱此处水乡田野风光,古朴优雅民风,又兼葛沽海防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拱卫京畿,所以,特在葛沽专设巡检司。当时,辖滨海地区五十五个村庄。一时,帆樯林立,舟楫穿梭,盐商富贾,风拥云集,南北海运,贸易通商,此为大埠头。经济空前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第2课:近现代的葛沽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为了加强海防,在葛沽镇内设立了海防同知署衙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蒙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又驻守葛沽和大沽,留下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在英法联军不宣而战突然向大沽炮台进攻的情况下,僧格林沁亲自在位于大沽最前线的阵地上督战指挥,直隶提督史荣椿,大沽协统副将龙汝元身先士卒,浴血奋战,先后阵亡。英法联军也惨遭失败,损失舰艇多艘,死伤四百多人,英舰队司令赫勃身受重伤,英、法军大败而逃。此后,光绪年间,直隶总督李鸿章又亲自兼任天津海防同知署衙门长官职,时常住巡葛沽。可见清晚期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葛沽成为抗击外族侵略的前沿阵地,如今河弯处的河底淤泥中,还能找寻到八国联军残舰的零散残骸。3第二章:传承百年的民俗文化第1课:妈祖文化第2课:葛沽宝辇花会每年春节的农历正月初二至十六,天津滨海古镇葛沽都会上演一台精彩的民俗大戏——宝辇花会。津南区葛沽镇,始于明代永乐年间,有着600多年历史的葛沽宝辇花会历经四代传人,如今已发展成由11道宝辇和2道灯亭组成的辇会。传统宝辇金碧辉煌,全部为木结构,采用十分精湛的木雕艺术打造而成,在层层帷幔中间是端庄的妈祖坐像。晚上点燃宝辇宝亭上的众多灯盏,在巡游中犹如一座移动的灯山,流光溢彩,美不胜收。葛沽花会分为两大类:一是“座乐”,一是“耍乐”。座乐是指“辇”、“棚”、“鼓”。“宝辇”是妈祖文化的载体和体现形式。“棚”是妈祖祭祀活动期间展放宝辇和供香客歇脚饮茶地方,全镇共有茶棚八处:包括东茶棚、东中街茶棚、北茶棚、营房茶棚、宝辇茶棚、香斗茶棚、阁前茶棚和西茶棚。“鼓”乃法鼓。借其演奏而烘托、渲染祭祀活动庆典、肃穆的气氛,全镇共有法鼓十道。耍乐是指高跷、侉戏、梆子腔、竹马、渔樵耕读、杠箱等二十余道花会表演,与宝辇相辅相成同时演出,形成了独特的葛沽宝辇文化。葛沽镇地处海河末梢,因此民风、民俗带有明显的漕运文化色彩,尤其尊崇妈祖娘娘。每逢正月十六,众人高抬宝辇上街巡游,向妈祖行祭祀祈福之礼,花会鼓乐喧天,万人趋观,许多市民和周边群众赶来观看,热闹非常,是当地独特和重要的民俗庆祝活动。葛沽宝辇花会已在2007年被天津市纳入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非遗代表作。正月十六津南区葛沽镇的宝撵出会,据说十六这天为接驾日,传说中的娘娘省亲返宫,辇会进入鼎沸的高潮,各辇各会尽兴一乐,通宵达旦,热烈气氛无以复加。辇会主要有设摆、接驾、送驾三个环节,紧紧围绕迎送娘娘这个中心精心安排,以求“神人共乐”。宝辇由一人抬行,还有前后把持2人、辇脚垫凳4人、执日罩1人,计15人一副杠。每驾辇前都有一幅仪仗,称为銮驾。一般有金瓜铖斧、朝天镫、玉棍、龙凤扇,以及节度鞭、提灯、提护、黄罗伞、开道锣等。近几年,每逢正月十六这天,葛沽又出现了昔日狂欢的场面,人们都要进行花会表演和跑辇表演。在津南区葛沽宝辇花会六百多年的历史中,东茶棚的辇因为建的最早而成为宝辇花会的传承代表。4葛沽宝辇花会共有八座辇,分别供奉了八位娘娘,东茶棚的辇是葛沽镇最早的一架辇,供奉的是妈祖娘娘。二零零三年,葛沽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二零零七年,葛沽宝辇花会被天津市纳入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虽然现在葛沽的宝辇花会受到了各级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得到了普通群众的广泛关注,但是参与跑辇、有能力跑下来辇的人却越来越少了。5一架辇大约重一千斤,需要四十个人抬,现在就连这四十个人都不好找,而且年轻人中很少有能胜任的:“辇上的人员过去是固定人员,像过去东茶棚以这个东大桥的脚行,就是过去的搬运工为主。现在都是各行各业,再加上现在人们生活都好了,没有重体力劳动,年轻的肩膀上没搁过分量,所以说一般的抬不了,更甭说跑,还得依靠三十多岁、四十多岁以前受过累的这个,还得依靠他们。天津市津南区葛沽镇是历史上华北“八大古镇”之一,自明代就是天津地区著名的水旱码头及贸易货物集散地。由于漕运发达,该镇居民多以船业为生。明永乐年间,当地富商与官府出面,在春节至元宵节期间,把海神娘娘(妈祖)塑像放入官轿,用人抬着沿街观灯,此举引得大批船民前来进香祷告,乞求海神娘娘保佑船民出行平安。经过几百年的沿袭、创新与发展,20世纪初期,葛沽宝辇会形成八架凤辇、两座灯亭的格局(凤辇中供奉对象均为海神娘娘、送子娘娘、痘疹娘娘及泰山圣母等女性神灵)。加之会规缜密、曲仪考究、气势恢宏、场面壮观,葛沽宝辇成为名扬海外、世所罕见的民间花会艺术珍品。建国后,葛沽娘娘会去掉了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部分,更新为群众性的民间娱乐活动。座乐会也简化程序,增添了新内容,成为一道深受群众欢迎的民间花会。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抬辇讲究步伐的整齐划一和多种多样。跑辇和颤辇堪称绝活。跑辇如芽云入雾,金澄澄的宝辇风飘一样前进,四角上坠着长串的多穗挂灯静而下动。颤辇如醉汉发狂,带着串灯的轿杆上下播颤,挂灯的长穗动而下乱,很具有观赏性。1966年末“文革”突起,浩劫骤至,当地造反派以破四旧为名,将八辇两亭全部砸烂并焚毁。1985年至1988年,经津南区人民代表大会批准,葛沽群众自发捐款50万元,仅用四年时间就将八架凤辇、两座灯亭复制成功。1987年,在天津市首届民间花会比赛中,葛沽宝辇会获得大赛继承奖。自1989年以后,重获新生的葛沽宝辇以其典雅的造型、精美的工艺和巧夺天工的制作水平,更加受到当地人民的喜爱与百般呵护。随着知名度的日益扩大,葛沽宝辇的影响已波及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等国家的华人界。近年来,每年春节都有一些葛沽籍的海外游子重返故里,一睹宝辇风采,聊解思乡之渴。但是,令人堪忧的是,受生活节奏加快、现代化娱乐方式增多等因素的影响,当地群众对宝辇的兴趣出现逐年衰减的趋势。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当地群众都要搭建临时茶棚,该镇的民间艺术瑰宝——八架凤辇和两座灯亭各就其位。这样做,既为宝辇、道具、灯具、执事等提供了遮风避雨的保护场所,同时也6为各地游客逛街赏灯,一睹宝辇风采带来很大方便。复制后的宝辇无论在图案造型上,还是工艺制作上,均有所创新,给人的视觉效果更加雍容华贵,富丽堂皇,京津冀地区的群众,无不把一睹宝辇芳容视为一大乐事。由于每架宝辇和灯亭都重达千斤左右,表演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所以,尽管抬辇人员体力好,技艺高,但每年春节期间都要经受超负荷、大运动量的考验。画面上这位棒小伙儿的肩头已被宝辇压得又红又肿,但脸上依然是灿烂的笑容。妈祖文化需要传承,从这位大伯的眼神中就能看到期待和丝丝的无奈。希望了解和不了解的人们都能多关注一下,津南地区的一大文化盛会。葛沽的文化底蕴深厚,尤其是民间花会更是一朵奇葩。每逢春节期间,葛沽百姓家接姑娘、待亲戚,看会是一大乐事。“没在家过年,也在家看会。”万人拥街看会压实了古镇的大小街巷。葛沽2003年被文化部命名为“民间艺术之乡”是当之无愧的。总之,葛沽宝辇会不仅是葛沽文化中最亮丽的一张名片,也是中国民间文化中独一无二的民间文化艺术绝品。自明朝永乐年创会以来,经过几百年的延续传袭与创新发展,已经成为名扬海内外文化艺术活动。尤其难得的是葛沽宝辇会是只有葛沽地区才有的,时下流行的一句话来说:原7创的,有自主产权的。第3课:葛沽长乐老高跷葛沽的长乐老高跷历史悠久,史传明朝时由关帝庙住持沽上道人若长师傅传授。由清朝至民国代代均有传人,1949年以后有管学文、邵家珍、张金良、郭树常等人继承传授。“文革”期间曾一度销声匿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葛沽的民间花会又焕发了青春。长乐高跷由十二位角色组成。头棒、二哥、渔翁、青杆儿、武扇(公子)、白杆儿、樵夫、文扇(坐子)、前锣、后锣、俊鼓、丑鼓。以《小放牛》、《水浒》、《白蛇传》等故事演绎表演。有文、武、扭、唱四大演艺特长。其高跷腿子比武高跷高一些,比文高跷矮一些,一般不超过二尺五寸。其单场表演有:大扑蝶、小扑蝶、大摸鱼、小摸鱼、斗锣鼓、摇橹扑蝶、三点下双对、乱点下双对等。集体表演有穿亭子、套花篮、摆如意、单双夹篱笆、串四门、拉骆驼、搭牌坊、葫芦万代等。长乐高跷的各种表演中,独树一帜的当属棒舞。其表演棒谱有三十六套燕青棒和七十二套行者棒,符合民间成数一百零八。讲究手眼身法步,由十二位演员配合完成。如“浪子踢球”、“双飞燕”、“玉蓝棒”等。变化莫测的棒
本文标题:走进历史文化名镇葛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407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