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孙子兵法习题孙子兵法为什么会受到社会各个领域人士的广泛重视?孙子兵法包含了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论兵又不囿于兵的大战略的军事文化观念,它的思想可以涉及到除军事以外的政治,外交,经济以及企业管理,体育等各个方面,因而各个领域的人们都会从孙子兵法中汲取它的思想。从《孙子兵法》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军事文化有哪些特点?一是论兵又不囿于兵的大战略的军事文化观。二是追求和平,最大限度地限制战争暴力的求善态度。三是崇智善谋,因情用兵的战法偏好。东西方思维的差异也反映在军事理论方面吗?东方重整体,重谋略,重胜负结局,忽略过程。西方重过程,重细节,战略思维相对不发达。哪几段话最能反映中国古代兵家的求善思维。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什么是“五事七计”?五事: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七计:主孰有道,天地孰得,天地孰得,将孰有能,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用《孙子计》篇的原理分析朝鲜战争中双方战争决策的得失。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因素上,美国出现了严重的战略判断失误。美国决策层在中国出兵这个他们视为战略性的问题上,判断完全错误,对中国政府的警告,置若罔闻。对地形条件也没有充分认识到南北朝鲜地形的差别。在将这个问题上,华盛顿和麦克阿瑟之间的关系,听任麦克阿瑟为所欲为的决策方式,极大地加重了美国决策层宏观指导上的错误,扩大了美军的灾难。在造势问题上,美军狂妄,盲目的态度与我军“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办法有着天壤之别。《孙子兵法》“全胜思想”的宗旨是什么?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谈谈你对“奇正相生”的理解?奇正,人们通常认为常法为正,变法为奇。奇正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好像一支圆环是圆的,没有一处是它的头。正兵和奇兵是辩证的统一,是为将者必须掌握的重要法则,奇中有正,正中有奇,朴素的辩证法的观点。运形有哪几步?合理的编组(分数),统一的指挥(形名),奇正的配合(奇正),虚实的运用(虚实)。用势的阶段有哪几步?知势,造势,任势。如何看待“求之于势”的思想?胜败的关键要从战势上寻求,决不责成部属。所以能选择部属因势器使。因势使用人民战斗的人,如同转动木头、石头一样。木头、石头的性质,放在安稳平坦的地方就静止,放在险陡倾斜的地方就滚动,方形的就停止,圆形的就滚动。所以善于因势使用人民战斗,如同转动圆石头从八千尺高的山上滚下来一样,这是指挥上所造成的一种大好的战势呀。虚实篇的核心是什么?“因敌而制胜”-即根据敌情的变化,机动灵活地实施指挥。为什么说兵法“千章万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至于人”?兵法虽变幻诡谲,不可方物,但核其要旨,不外乎反复申明争取主动,陷敌被动,藉以达避实击虚,兵不顿而利可全的战略目的。所以,一面教人邃密神速,勿露真形于敌,一面叫人分化敌人,易寡为众,然后,再集中优势兵力,对敌人意想不到,或疏忽警戒的防线,施行突袭,各个予以击破。致人而不致于人是夺取胜利的保证。如何做到“形人而我无形”?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一、(精确而详审地去)估计敌情,以求推知它作战计划的得失。二、用诈术诳(kuang)诱敌人,(且看反应如何?以求)了解它动静的规律,三、察看敌人占据的地形,以求了解哪里是死地,哪里是活地。四、试行同敌人角力,以求了解哪儿兵力有余,哪儿兵力不足。谈谈你对“以迂为直”的理解。迂指走远路,直走捷径。整句话的意思是隐藏行动目的,避开敌方阻截,故意走远路,在敌方防守薄弱处发起攻击。大凡用兵的法则,将帅接受国君的命令,从征集民众、组织军队到同敌人对阵,在这过程中没有比争取先机之利更困难的。争取了先机,才能使自己处于主动的地位,使敌人处于被动的地位,而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则是争取先机的条件。“迂直”谋略是一种辩证的“进道若退”之术。这告诉我们在具有对抗性质的领域里,分析问题,制定决策,不仅要用顺向思维方法,而且还要善于运用逆向思维方法,要全局在胸,把着眼点放在长远的、有关全局的最终利益上。从相反中求相成”。声东往往是为了击西,屈膝往往是为了求伸,今日的联合可能旨在明日的吞并,空间上的让步意在时间上的争取,为了更好的一跃有时需要后退数步。而“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军事谋略思想的精义即在于此。“四治”的内容是什么?治气: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治心:以治待乱,以静代哗。治力: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治变: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阵。孙子兵法“夺气”,“夺心”思想的现代价值是什么?夺气,指的是使敌人疲惫沮丧、锐气挫伤。夺:打击,挫伤。气:士气,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夺心,挫败将领的意志和理智。“攻心夺气”是孙子心理战的基本战法之一。在体育竞技中,攻心夺气就是通过对对手心理施加影响,使其情绪低落、全身无力、意志消沉、反应迟钝,难以发挥应有竞技水平的软性杀伤战术。在外交上,“攻心夺气”能使自己在谈判桌上,掌握主动地位,使谈判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总之,对于现代社会中各种对抗性的竞争中,当双方处于一种僵直持久相持的阶段是,士气意志成了决定胜负的因素,因此在这时,如何攻心夺气显得尤为重要。五变指什么?大抵用兵的方法(有五大变则]:一、道路有的不要通过;二、敌军有的不要进击;三、城郭有的不要攻取;四、地方有的不要争;五、君命有的不要接受。结合计篇的“将之五德”和九变篇的“将之五危”谈孙子的将帅修养思想?“将之五德”指的是智信仁勇严。智,是指善于随机应变,深知因事变通。信,是指赏罚分明。仁,爱护下属。勇,果敢而不迟疑徘徊。严,有威严。孙武把智放在五德的第一位,表明了他对指挥才能的重视。作为将领的主要职责首先也应当是斗智。除指挥才能外,孙武也十分强调将帅要有良好的精神素质。具备了这五方面的才能,才有了当大将的基本素质。“将之五危”指的是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有勇无谋,只知死拼,可能会被诱杀;临阵畏怯,贪生怕死,可能会被俘虏;急躁易怒则经不起刺激;廉洁好名则受不了侮辱;一味“爱民”则会因掩护居民而遭受烦扰。将帅统领三军,他的一个命令,一个行动,不仅关系到三军将士的生死,还关系到国家的安危、百姓的存亡,因此,孙子极力主张将帅要有良好的个性修养,要有大将风度,要冷静沉稳,不急不躁,处变不惊,从容对敌。这是孙子“慎战”思想的具体体现。所以说将帅们不仅要注意培养领导者的基本素质,还要避免一些人格上的缺陷,不断可知这些缺点,时时警告自己,提醒自己。如何理解“恃吾有以待”与“无所不备,无所不寡”二者的本质区别?“恃吾有以待”要我们做好准备足以备御。防备了前面,后面的兵力就薄弱;防备了后面,前面的兵力就薄弱;防备了左边,右面的兵力就薄弱。防备了右边,左边的兵力就薄弱。处处加以防备,就处处薄弱。上面是对这两句词的解释。“恃吾有以待”讲的是应敌制变的策略,在准备御敌之前,我们要兼权利害,熟计得失,从正反两面思考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最好部署,因而这种部署是主动地。“无所不备,无所不寡”是在被别人牵动的情况下,被动的在不同的地段布置兵力,结果逸者变劳,饱者变饥,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谈谈对孙子“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思想的理解。要用“文”的手段,即用政治、道义教育士卒;用“武”的方法,即用军纪、军法来统一步调。这样的军队,打起仗来就必定胜利。孙子在如何治军这一问题上强调要文武兼施、刑赏并重。“文”的手段,在用政治、道义教育士卒的同时,还包括爱护士卒和奖赏士卒。但是,孙子在强调要“视卒若爱子”(《地形篇》)的同时,还告诫:“如果士卒对将帅已经亲近依附,但却不能执行军纪军法,这样的军队也是不能打仗的。”言下之意是,对士卒不能放纵。“武”的手段,以军纪军法(惩罚直至杀头)约束士卒,使士卒畏服,但孙子同时又指出:将帅在士卒亲近归附之前,就贸然处罚士卒,士卒就不会顺服,这样的军队也是不能用来打仗的。言下之意是:使用“武”的手段,要掌握住分寸。孙子文武兼治、刑赏并重的治军原则就是在这些情况下制定出来的。不过,无论是“文”还是“武”,或者“文武”结合,目的只有一个:让士卒们去拼命作战。地有六形指的是什么?通,挂,支,隘,险,远。军有六败指的是什么?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将有战道指的是什么?进不求名,退不避罪,惟民是保,而利合于主怎样理解“地形者,兵之助也”?首先,我们应认识到,战地的形势,有的就利于作战,有的就不利于作战。要想利用地形,辅助作战,一定先要明了战地的形势,以便开进、展开、攻击、防御时,借以立胜。地形是影响战争胜负的一个因素。但是地形不过是用兵的辅助条件,它需要我们一方面要正确地了解和判断敌情,以求克敌制胜;另一方面要准确地计算地形的险易远近,以便对军队的开进、机动和部署,阵地的选择、使用和伪装作出正确的抉择,从而把敌情分析与地形利用有机地联系起来。所以怎么去利用地形变成了关键。在军事上,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的优势;在企业经营中,不同的地域也同样具有不同的优势,在改革开放中,沿海一带的地域优势使沿海一带“首先富了起来”,但“内地”并非没有优势:新疆吐鲁番盛产葡萄、黑龙江沃野千里、内蒙的辽阔牧场、山西煤矿丰富……但是,有的地方富了,有的地方却依旧贫穷落后,什么原因?还是“人”的问题。这说明,内因才是决定因素,外因是辅助因子。为什么将领要具备“进不求名,退不避责”的优秀品质?将领如果进为求名,当从战争的道理上看,必然会失败,就是国君说一定要打,他就会为了邀功而采取进攻。但这必然会失败。将领如果为了避罪,当从战争的道理上看,必然会胜利,就是国君说不要打,他就会不进攻而丧打败敌人的机会。九种地形地形是什么?各采取什么策略?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围地,有死地。在散地上,我就要团结军心,统一斗志;在轻地上,我就要使各部队连属,不可断绝;遇争地,我就要督促后继部队,快步急进;逢交地,我就要提高警惕,严密戒备;到衢地,我就要加强外交,巩固同盟;深入重地,我就要因粮于敌,用继军食;经圮地,我就要迅速通过,不可停留;陷入围地,我就要堵塞缺口(使战士不得不一意奋战);到了死地,我就要表示牺牲决心(使战士不得不拼死杀敌)。如何认识“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这句话的意思是越是深入敌境,士兵的斗志就越高,战斗的意志就越强。这时在丰饶的原野上要掠取粮草,使全军得到足够的给养;谨慎休养战士,勿使疲劳;提高士气,积蓄力量,部署战斗,巧设计谋,使敌人不可揣测。然后把队伍投放到别无去处的地方,就是牺牲也不会逃跑;却又求死不得,所以战士都愿意尽力。因为战士的心理过于陷入险地,就转而不恐惧;别无去处,团结就转而巩固;深入重地,胆量就转而壮大;形势危迫不得不战,就转而悉力以斗。因此,这种军队不行整饬却都知道戒备,不待严责却都自愿出力,不待约束却都能亲爱互助,不待命令却都能信从不违,禁止迷信和谣言,以免摇惑军心,削弱斗志。这样一来,战士至死也不会开小差。谈谈在现代战争中“并敌一向,杀敌千里”的理论意义?它是讲假装顺从敌人的意图,一旦有机会就集中兵力大败敌人,擒杀将领,但这里把握时机,抓住突破口是关键,就如孙子所说“巧能成事”,“巧”是题眼!战争是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为基础的力量的较量,在狼烟滚滚的战场上,战争双方的人力、物力、财力是在不断变化的。即使是力量占绝对优势的一方,在某一局部地区、某一特定天时之下、某一个时刻,它的“优势”也可能转化为劣势;反之,即使是人力、物力、财力都完全处于劣势的一方,只要军队的统帅运筹得当,他就可以利用特定的天时、地利和时间在局部上变劣势为优势,从而改变整个战局的形势。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关键在于是否能把握住时机、抓住时机,从而,集中兵力,形成局部优势,乘机而入,以石击卵,赢得胜利。因此,当我方在总体处于劣势时,要在局部找优势,集中兵力,攻击一处。从《
本文标题:孙子兵法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465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