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下背痛的定义(下背痛好像就是下腰痛···)是以背部疼痛为代表的一组症候群或症状综合征。病因复杂,可由骨骼、肌肉、椎间盘、软组织等引起。分为:特异性下背痛、非特异性下背痛、根性下背痛。2、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椎间盘突出,关节盘移位,骨质增生或者骨赘形成等原因在椎管内或椎间孔处刺激和压迫颈神经根所致。在各型中发病率最高3、肩袖:RI肩袖肌间隙:喙突外侧、肩胛下肌和冈上肌之间的肌间隙称肩袖间隙组成RI的结构包括:喙肱韧带、盂肱上韧带和肩前方关节囊的一部分。其中有肱二头肌长头腱穿行。肩袖间隙是肩袖结构的薄弱部位,一旦发生分裂,冈上肌与肩胛下肌在上臂上举过程中的合力作用减弱,肱骨头在肩盂上的固定力量下降,易使盂肱关节发生松弛与滑脱。RI结构有限制肱骨头下移和肩关节外旋作用,当RI损伤时,会出现肩关节的下方不稳,临床上表现为陷窝征(sulcussign)。肩袖肌:包括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袖肌群的锻炼:肩胛面上(外展前伸30-45度)空罐试验抗阻,若有肩峰下撞击,则满灌实验好,如果没有,就是空罐好。制动,年龄越大,制动时间越短,因为脱位的概率变小了。钟摆试验,要小幅度,小范围。肩前屈不超过140度,中立位外旋不超过40度,避免伸展。以下为百度所得:肩袖又叫旋转袖,是包绕在肱骨头周围的一组肌腱复合体,肱骨头的前方为肩胛下肌腱,上方为冈上肌腱,后方为冈下肌腱和小圆肌腱,这些肌腱的运动导致肩关节旋内,旋外和上举活动,但更重要的是,这些肌腱将肱骨头稳定于肩胛盂上,对维持肩关节的稳定和肩关节活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肩袖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的肌腱组成,附着于肱骨大结节和肱骨解剖颈的边缘,其内面与关节囊紧密相连,外面为三角肌下滑囊。其环绕肱骨头的上端,可将肱骨头纳入关节盂内,使关节稳定,协助肩关节外展,且有旋转功能。冈上肌附着于肱骨大结节最上部,经常受肩峰喙肩韧带的磨损,从解剖结构和承受的机械应力来看,该部位为肩袖的薄弱点,当肩关节在外展位做急骤的内收活动时,易发生破裂,因肢体的重力和肩袖牵拉使裂口愈拉愈大,而且不易愈合。4、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SeqnardSyndrome):损伤偏于一侧,损伤平面以下同侧肢体的运动和深感觉消失,对侧痛觉、温度觉消失;5、特发性脊柱侧凸:脊柱侧凸(scoliosis):是脊柱的侧向弯曲畸形,通常是脊柱冠状面、矢状面及轴向的三维畸形。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idiopathicscoliosis)占50%~80%男女比例为1:9(重女轻男),是有明确原因的脊柱侧凸。6、骨不连:骨不连(nonunion)通常是指骨折修复的正常愈合过程终止,骨折处不能发生骨性连接者称为骨不连或称骨延迟愈合(delayedunion)、骨折不愈合(fracturenonunion)。通常是指在骨折后8个月未愈合。7、Q角胫骨结节中点与髌骨中点连线和髌骨中点与髂前上棘连线的夹角称为股四头肌角(Q角)。正常值为10~20°,男性平均为14°,女性为17°。若Q角大于20°可以确认膝异常。影响Q角的因素:Q角受股骨颈倾斜度和胫骨旋转的影响,测量时取仰卧位,髋关节和膝关节充分伸直。如果膝关节轻度屈曲,因胫骨相对股骨内旋,Q角会减少。股骨内旋时,Q角增加。8、提携角:提携角:臂轴与前臂轴的延长线相交形成一向外开放的角度,约165~170°,其补角为15±5度,即提携角。男性一般为5°~10°,女性一般为10°~15°。提携角在0°~10°之间时为直肘,小于0°为肘内翻,大于15°为肘外翻。这三种情况均属肘畸形。手部神经损伤后的康复:p47页常用治疗方法•1、物理因子治疗:低频脉冲电疗、中频电疗、磁疗、超声波等•2、运动疗法:①按摩与被动运动②“传递冲动”训练③肌力训练④感觉训练⑤肌电生物反馈3、作业疗法•4、支具应用•5、协调能力训练•6、心理治疗•7、ADL训练感觉神经损伤后的康复•感觉神经损伤后的康复:手感觉恢复的顺序:痛觉和温觉、30Hz振动觉、移动性触觉、恒定性触觉、256Hz振动觉、辨别觉。•训练方法:画出缺失—训练前评定—开始训练—再评定•定位觉训练:•辨别觉训练:闭眼—睁眼—闭眼运动神经损伤后的康复•运动神经损伤后的康复:术后3周内:石膏固定•术后3周后:佩戴支具,使掌指关节伸至0度,稍屈曲指间关节,拇指伸展外展,腕屈曲20~30°,前臂和肘活动•4~5周:继续佩戴支具,指、拇、腕、前臂在ROM内主动练习。•6周后:间断佩戴支具,肌力训练,正中神经损伤康复低位正中神经麻痹的动力型夹板,维持拇指外展、伸直和对掌位,防止拇指的内收挛缩。尺神经损伤的康复处理佩带MP关节阻挡夹板,预防环、小指爪形指畸形。桡神经损伤的康复处理•使用腕关节固定夹板,维持腕关节伸直,掌指关节伸直,拇指外展位。预防伸肌过牵。协助手的抓握、放松功能。下背痛:1、下背痛的定义(下背痛好像就是下腰痛···)是以背部疼痛为代表的一组症候群或症状综合征。病因复杂,可由骨骼、肌肉、椎间盘、软组织等引起。分为:特异性下背痛、非特异性下背痛、根性下背痛2、下背痛的常见病因及临床特点•软组织损伤•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关节退行性变•腰椎管狭窄•腰椎失稳•脊柱骨质疏松•病毒感染•其它原因•腰背肌筋膜炎因寒冷、潮湿、慢性劳损使腰背部肌筋膜及肌组织水肿、渗出及纤维性变钝痛、酸胀痛为主疼痛规律:劳累加重,休息减轻;阴冷天气加重,晴暖天气减轻严重者活动受限,腰硬如板,肌痉挛,硬块,硬结,纤维索软组织损伤类3、下背痛的治疗原则•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针对性治疗•根源性治疗•整体治疗•各种治疗结合4、下背痛的康复治疗方法:理疗、牵引、手法、微创、手术功能改善:关节活动度、肌肉平衡、脊柱关节的调整、姿势调整、运动治疗的介入、生活习惯的改变。操作•胸腰关节活动观察及引导活动•脊柱松动•肌肉及关节囊的牵伸•小关节调整•多裂肌激活•骨盆活动脊髓损伤的类型:脊髓损伤是由于各种不同致病因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了损伤水平以下正常运动、感觉、自主功能的改变。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SeqnardSyndrome):损伤偏于一侧,损伤平面以下同侧肢体的运动和深感觉消失,对侧痛觉、温度觉消失;中央索综合征(centralcordsyndrome):由于皮质脊髓束的排列是从中央索向外依次为颈、胸、腰、骶,故此综合征表现为上肢受累重而下肢受累轻的现象。前索综合征(anteriorcordsyndrome):脊髓前部损伤,造成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和痛、温觉丧失,而深感觉存在。后索综合征(posteriorcordsyndrome):脊髓后部损伤,造成损伤平面以下的深感觉丧失,而运动和痛、温觉存在。脊髓圆锥综合征(conusmedullarissyndrome):主要为脊髓骶段圆锥损伤,可引起膀胱、肠道和下肢反射消失,偶尔可以保留骶段反射。马尾综合征(caudaequinasyndrome):指椎管内腰骶神经根损伤,表现为相应阶段肌肉的迟缓性瘫痪及膀胱、肠道和下肢反射消失。功能损害分级临床表现A完全性损害在骶节段无任何感觉、运动功能保留B不完全性损害在损伤平面以下包括骶节段(S4-5)还存在感觉功能,但无运动功能C不完全性损害在损伤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并且大部分关键肌群的肌力小于3级D不完全性损害在损伤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并且大部分关键肌群的肌力大于或等于3级E正常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可有病理反射脊髓损伤的治疗(一)早期处理(二)恢复期的康复治疗(三)并发症的处理原则:早期开始循序渐进恢复功能力量与耐力训练一)早期处理院前急救的内容:①初步诊断有无脊柱、脊髓损伤和致命性复合损伤的可能;②现场体格检查,作迅速、准确、有重点、有顺序的检查记录损伤平面最低位有功能肌群活动能力生活能力C1-3颈肌必须依耐膈肌维持呼吸,可用声控方式操纵某些活动完全依赖C4膈肌、斜方肌需使用电动高靠背轮椅,有时需要辅助呼吸高度依赖C5三角肌、肱二头肌可用手在平坦路面上驱动高靠背轮椅,需要上肢辅助具及特殊推轮大部依赖C6胸大肌、桡侧腕伸肌可用手驱动轮椅,独立穿上衣,可基本独立完成转移,可自己开特殊改装汽车中度依赖C7-8肱三头肌、桡侧腕屈肌、指深屈肌、手肌轮椅实用,可独立完成床-轮椅、厕所、浴室间转移部分自理T1-6上部肋间肌、上部背肌群轮椅独立,用连腰带的支具扶拐短距离步行(治疗性站立、步行)大部自理T7-12腹肌、胸肌、背肌用长腿支具扶拐步行,长距离行动需要轮椅,只能作治疗性步行基本自理L1-2腹肌、髂腰肌、缝匠肌、股薄肌带短腿支具扶杖步行,能作家庭功能性步行基本自理L3-5髂腰肌、股四头肌、臀中肌、内收肌带短腿支具扶杖步行,不需要轮椅,能作社区功能性步行基本自理脊髓损伤不同节段的表现以及并发症一、泌尿系感染及神经性膀胱二、排便障碍三、褥疮四、痉挛五、疼痛六、深静脉血栓形成七、植物神经反射增强八、呼吸系统并发症九、心血管并发症十、骨骼系统并发症十一、心理康复十二、性功能康复③制动固定,轴向搬运。早期处理:伤后6-8周内:床上ROM训练,床上肌力训练,呼吸功能训练,膀胱功能训练,床上体位变换训练,初步生活自理训练恢复期康复治疗(发病后8-12周)四肢瘫(T1以上损伤)截瘫(T2以下)肌力增强训练肌力增强训练耐力训练耐力训练轮椅活动、轮椅操纵训练轮椅活动、轮椅操纵训练上肢支具、自助具应用训练下肢支具应用训练治疗性站立、步行训练(T2-T12)(应用KAFO及腋杖)功能性步行训练(L1-L4)(L1-L2应用KAFO,L3以下AFO)物理治疗理疗针灸按摩高压氧治疗作业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治疗:康复治疗方法:手法治疗:恢复软组织的平衡--纠正旋转--纠正侧弯--运动疗法姿势体位训练:目的是减少腰椎和颈椎前凸程度,以牵伸脊柱。1、骨盆倾斜训练2、姿势对称性训练运动治疗:矫正体操,不对称爬行,呼吸训练侧方电刺激:牵引治疗:颈牵引、卧位反悬吊牵引、Cotrel牵引等。佩戴矫形器:手术治疗治疗目的和原则预防脊柱侧凸发展,保持脊柱在最佳的矫正位。改善畸形,尽可能恢复躯体平衡,保持双肩或骨盆在同一水平。尽可能使结构性脊柱侧凸伸直。方案选择;1、Cobb角在10°以下的脊柱侧凸,可密切随访,同时进行姿势训练和矫正体操。2、Cobb角10°~20°的脊柱侧凸,除上述方法外,加用侧方电刺激。3、Cobb角20°~45°的脊柱侧凸,配戴侧凸矫形器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同时行矫正体操或侧方电刺激。4、Cobb角45°以上的脊柱侧凸,或曲度稍小但旋转畸形严重的患者,应手术矫正,术后再配戴矫形器。Cobb角Risser征需要的治疗10°0~2无需治疗每隔4~6个月随访一次,进行动态观察25°~45°4~5一年之内需要进行复查25°~45°0~1需要立即应用支具治疗25°~30°2~3如果半年之内Cobb角增加5。(则需要应用支具治疗)30°~45°2~3(需要立即应用支具治疗)40°~45°0~5支具治疗的效果差45°建议手术治疗髌骨骨折的治疗方法:髌骨骨折可分为四个基本类型,即横断、粉碎、纵形和撕脱型。髌骨骨折是膝部最常见的骨折。髌骨易受直接或间接暴力损伤。2)治疗方法①无移位的骨折无论是何种类型,如X线片未显示移位,均可保守治疗。单纯使用长腿前后石膏托即可获得有效的固定,膝关节置于10°屈膝位。②有分离的横行骨折以手术修复为首选。A0张力带缝合应用较广泛的是双克氏针钢丝环绕法,目前较常用。③有移位的粉碎骨折先以双半环髌骨周围缝合法缝合,在拉紧的过程中同时复位,边收缩拉紧,边平整复位。镍钛记忆合金内聚髌器兼有复位与固定的作用。臂丛神经损伤:(课件没有,书上P129页)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早期:1.病因治疗2.受损部位关节保持功能位3.受损部位关节的主被动运动4.物理因子治疗5.受损部位的保护恢复期:1.促进神经再生;2.保持肌肉质量;3.增强肌力4.促进感觉功能恢复5.解除心理障碍6.病人的再教育7.手术治疗8.并发症的防治
本文标题:肌肉骨骼重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473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