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肝窦毛细血管化是硬化时肝脏微血管生成的主要形式
肝窦毛细血管化是硬化时肝脏微血管生成的主要形式[1],往往发生于肝纤维化之前。而近期研究表明[2],采用血管增生抑制剂——SU11248(Sunitinib),可阻止肝硬化的发展。这充分说明肝组织微血管改变不仅是肝硬化非常重要的结构改变,而且对肝硬化病理发展与肝脏功能变化也有很大影响。[1]StranbAC,StolzDB,RossMA,etal.Arsenicstimulatessinusoidalendothelialcelleapillarizationandvesselremodelinginmouseliver.Hepatology,2007,45(1):205-212.[2]TuguesS,FernandezVarog,MunozhtqueJ,etal.Antiangiogenietreatmentwithsunitinibamelioratesinflammatoryinfiltrate,fibreois,andportalpressureincirrhoticrats.Hepatology,2007,46(6):1919-1926.而肝窦内皮细胞对缺氧十分敏感,一旦受到缺氧损害,会关闭内皮窗孔、分泌血管紧张素II(AngII)、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等细胞因子,上述变化交互影响,导致肝窦毛细血管化与新血管芽生。而这种病理增生的血管缺乏具有肝窦结构与正常物质交换的功能,会进一步加重组织缺氧。可见组织缺氧是微血管病理生成的首要环节。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治疗的常用配伍组合的核心药物是白术、茯苓、丹参、党参、白芍、当归、鳖甲、柴胡、郁金、桃仁,其中白术、茯苓、党参的主要功效为健脾益气,白芍、当归、柴胡、郁金的主要功效为养血疏肝,丹参、桃仁、鳖甲的主要功效为化瘀软坚,以上核心药物,体现了健脾益气、养血疏肝及化瘀软坚的治疗方法,反映了代偿期肝炎肝硬化以气虚、血虚、气滞、血瘀等为主要病机,其病位主要涉及脾、肝等。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治疗的常用配伍组合的,核心药物是白术、茯苓、大腹皮、黄芪、丹参、泽泻、猪苓、当归、鳖甲、党参,其中白术、黄芪、党参的主要功效是健脾益气,茯苓、大腹皮、泽泻、猪苓的主要功效是行气利水,丹参、当归、鳖甲的主要功效是化瘀软坚,以上核心药物,体现了健脾益气、行气利水、化瘀软坚的治疗方法,反映了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以气虚、气滞、水停、血瘀为主要病机,其病位主要涉及脾、肝等。从两期所用核心药物的特点可看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的治疗均以健脾益气、化瘀软坚为主,反映了两期都以气虚、气滞、血瘀等为主要病机[3].[3]李昕,王天芳,薛晓琳,等.运用复杂网络分析中医药治疗肝炎肝硬化的用药规律[J].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3,28(5):1495-1499.缺氧-肝窦毛细血管化-肝硬化的过程,气滞血郁证-气滞血瘀证的过程类似肝炎到肝纤维化到肝硬化的过程。本研究资料显示,肝郁脾虚组、湿热中阻组、瘀血阻络组的肝脏组织炎症在G0�2级度者分别占96%,74%,11%,3组之间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肝脏组织炎症级度依次为肝郁脾虚湿热中阻瘀血阻络,肝郁脾虚证与湿热中阻证的肝脏组织炎症程度并不相同,这与近年以小样本报道的情况有些不一致[3];在肝组织纤维化方面,肝郁脾虚组、湿热中阻组、瘀血阻络组在S0�2级度者分别占96%,91%,10%,肝郁脾虚组和湿热中阻组与瘀血阻络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瘀血阻络证的肝组织纤维化显著重于肝郁脾虚证和湿热中阻证,但肝郁脾虚证与湿热中阻证之间差异不大(P0.05)。[4][4]甘楚林,梁柱石,莫穆隆,等.慢性肝炎肝郁脾虚证的肝组织病变程度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5):3926.中医辨证中湿热中阻型与肝郁脾虚型患者临床表现较之肝肾阴虚及瘀血阻络型要轻,其肝脏病理分级分期也支持这一结论,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均以轻、中度为主;邪正交争,正不敌邪,而阴精暗耗甚或瘀血阻络,此时为中医辨证中的重证,而在肝脏的病理分级分期上也表现为以严重的炎症改变和纤维化改变。这为中医临床通过辨证分型来判断患者肝脏实质损害程度提供一定的依据,并且在此基础上可以指导临床用药,即在慢性肝炎早期阶段应以清热祛湿、疏肝健脾为主,而病至后期应以滋肾养肝、活血祛瘀为主,[4]
本文标题:肝窦毛细血管化是硬化时肝脏微血管生成的主要形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475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