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自考领导科学整理笔记
第一章绪论领导科学:是以领导活动为研究对象,科学地揭示领导工作中合乎规律性的东西,从而形成关于领导活动的科学理论。第一节领导活动的历史演变领导科学研究的是人类领导活动。一、领导活动的产生:领导活动是产生于人类的共同劳动和社会分工的。如禅让制。二、领导活动的发展: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经过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概括起来看,人类领导活动呈现出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从原始平等、集体领导方式到个人专制、充满阶级剥削和压迫关系的领导方式,又到社会主义新的平等关系、集体领导的方式。三、现代领导发展的基本趋势:受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科学文化水平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等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1、决策工作专门化:决策与执行相分离标志是:“事业部制”产生。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分离。后西蒙进而提出“决策工作专门化”;决策内部又有咨询与参谋。2、领导主体集团化:任何领域领导主体都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集体,由“硬专家”或“软专家”组成的集团。如公司占股。3、领导方式民主化:权力分享、权责一致;监督机构独立化,领导活动法治化。4、领导方法科学化:一是遵循严格程序,二是运用科学理论、技术和方法。第二节领导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应把领导活动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的原因:1、领导科学是人类一种特殊的重要实践活动,不仅领导活动实践需要一门科学,而且领导活动实践本身就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科学内容。2、领导活动之所以是一门科学,还由于它有其他领域所不能代替的特殊规律和科学内容。(有自身独特的规律)。3、领导活动之所以是一门科学,还由于它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该活动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要解决人与人、人与物、人与客观环境间关系。二、领导科学产生的历史条件:领导活动实践,是领导科学生产的源泉。领导活动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从20世纪30年代之后开始的。1、现代社会生产的巨大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带来了社会活动的一系列变化,要求现代领导由经验领导转变为科学领导,这种领导方式转变的客观实践促进了领导科学的产生。现代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表示:社会活动越来越复杂;社会活动变化越来越迅速;社会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2、领导科学的出现与最近一百多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科技革命,计算机的出现推动领导科学)。3、领导科学出现还是现代社会分工发展与深化的结果。4、领导科学的产生也是人类领导思想成果长期积累的结果,是人类领导艺术长期凝练、提高和升华的产物。综合:领导科学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同其他科学一样,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有其浓厚的社会基础、科学基础和思想基础。可以说,领导科学的产生,完全是现代社会生产的巨大进步、分工的高度发达以及管理的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三、领导科学在我国的兴起:(一)、领导科学的产生,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产物。1、领导科学的产生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新挑战,问题和矛盾,艰难和险阻。)2、领导科学的产生是总结党的丰富领导经验和领导理论的需要。(实践经验和智慧)3、领导科学的产生是借鉴古今中外领导思想和管理理论的结晶。领导科学在我国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完善于21世纪后。(二)、领导科学在我国发展的成果:1、发表了一大批研究论著和论文;2、形成了一支研究队伍;3、建立了教学、科研机构。第三节领导科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和特点一、领导科学研究的对象:领导活动是社会生活的特殊领域,它有特殊的矛盾、本质、规律性。领导科学就是专门研究现代领导活动的矛盾、特点、及规律的学问。领导科学:也就是研究领导者、被领导者、群体目标和客观环境等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领导活动的矛盾、特点及其规律,领导的各个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规律。二、领导科学的范围和特点:(一)范围:1、领导本质的理论。(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2、领导观念的理论。观念更新。3、领导职能的理论。职能:领导根据客观情况而开展的必要的领导活动。4、领导体制的理论。体制是实现领导的工具,包括机构设置和权力划分等。5、领导者的素质和修养的理论。应有政治品德好、身体健康、常识广博、组织能力强。6、领导方法、艺术、作风的理论。7、领导绩效考评的理论。是出发点和归宿,是领导实施领导的行为能力、状态和结果。以上内容大致概括为:1、领导活动的主体;2、领导活动的结构;3、领导活动的过程。(二)特点:1、综合性。综合哲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人才学、心理学等。2、应用性。由领导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决定的。3、社会历史性。不同社会制度下不同的领导性质,由领导行为的社会历史性决定的。三、领导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领导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从自然、社会、和思维运动中高度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原则,当然能指导各行各业、各门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而且也必须指导领导科学,但不能也不应该代替领导科学。2、领导科学与政治学的关系:政治学为领导科学理论基础之一,二者不可等同;政治学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政治现象加以研究的,领导科学则主要研究现代的领导现象,其研究对象显得更为专门。3、领导科学与管理科学的关系:领导活动与管理活动交织在一起,领导科学是从管理科学中分化出来的。但有区别:(1)领导是一种全局性、超前性、超脱性的管理;(2)领导比管理层次高,管理比领导门类多;(3)领导不能事必躬亲,而管理却不能忽视细节;(4)领导科学就是把管理科学中的领导职能、结构、方式等问题抽取出来,单独加以研究;(5)管理科学更多地接近硬科学,而领导科学更多地接近软科学。4、领导科学与党的建设学说的关系:党的建设是研究无产阶级政党产生、发展及其领导作用的科学,其不少内容与领导科学是相通的,研究内容更集中。但一般领导是比党的领导更大更复杂的系统,研究范围更广阔。第四节学习领导科学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领导科学的意义或目的:1、学习领导科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需要;2、学习领导科学,是深化全面改革的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前提下,深化改革,努力做到领导体制科学化。3、学习领导科学,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4、学习领导科学,是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需要。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的要求:1、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建设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的根本。2、必须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实践是科学产生的基础,又是推动科学前进的动力;3、必须继承和发扬和党的优良传统,认真总结我党领导实践经验。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核心力量;4、必须有分析地借鉴国外和我国古代的领导思想;摒弃糟粕,吸取精华。三、学习领导科学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学习领导科学的根本方法。1、要重视学习理论。2、加强理论的应用,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另外还要注重以下几种重要方法:1、实证方法:又称调查研究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2、历史方法:历史的观点,以史为鉴;3、比较方法:中外、古今、学派等比较;4、案例方法;5、系统方法:坚持把事物看做一个系统整体,客观公正的立场与态度;6、借鉴方法:吸收国外先进领导经验。第二章领导与领导者、被领导者第一节领导一、领导:指在一定的社会组织或群体内,领导者运用其法定的权力和自身的影响力,采用一定的形式和方法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并共同作用于各个客观对象,以实现预定目标的行为过程。(一)领导的属性:二重属性1、自然属性:领导带领、引导、指挥、协调的属性,是由人类社会共同的群体劳动和生活需要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是各个社会领导活动的共同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领导活动不仅是社会生产力的需要,而且是生产关系的表现。这种由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和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属性就是领导的社会属性。领导的自然属性是对不同性质领导的提炼和概括,社会属性是领导的自然属性在不同时代和领域的具体、生动的体现。2、领导的社会属性决定着领导的本质:(1)领导的社会属性规定着领导的自然属性;(2)社会属性决定领导活动中主导要素得以形成;(3)社会属性规定着领导活动基本要素的相互关系。(4)社会属性不受自然属性改变的影响,仍然决定着领导的本质。(二)领导的特征:既有认识过程又有实践过程,即领导认识和领导实践。1、领导认识的特征:(1)原则性: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党的路线方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超前性:预见性,应比其他人站得高看得远,决策准确性、战略规划和发展方向;(3)综合性:领导认识是一种多视角、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的综合;(4)创造性:领导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新的概念和范畴,认识把握事物本质;(5)系统性:是一个多因素、多方面、多层次的系统;2、领导实践的特征:(1)权威性:理性权威,法律法规为依据的;(2)依附性:领导者全部实践内容和一切具体形式,都要依附于其他社会实践,因而要以其他社会实践为载体,不能离开其他社会实践而单独存在;(3)目标性:领导实践是一种目标取向的活动;(4)组织性:领导是一种组织活动;(5)协调性:现代社会高度复杂性与高度关联性,社会的各个因素联系日益紧密要求;(6)超脱性:从根本上、全局上把握领导,才能从事务主义中摆脱出来;(7)服务性:为人民服务,为群体成员服务,为公共使命和群众利益服务。(三)领导的类型:1、以领导历史进程为标准:自然式领导、家长式、管理式、公仆式;2、领导行为方式和特征为标准:原始简单领导、集权式、民主式、公仆式、专家式;3、以生产关系为标准:原始社会的领导、剥削阶级社会、社会主义社会;4、以领导工作领域为标准:政党领导、行政、军事、企业;5、以领导成员为标准:个人领导、集体领导;6、以领导层次为标准:高层领导、中层、低层;7、以领导关系为标准:层级式、单线式、星式、轮式、网络式领导;8、以领导工作的重心为尺度:以人为中心领导、以事为中心、人事并重式;9、以领导所拥有的权力和影响来源为依据:正式领导、代理、非正式;10、以领导手段为标准:正向领导、负向领导。(四)领导的基础:领导活动赖以存在并发挥作用的根本条件。领导基础主要表现为一种综合影响力,而影响力是指能够使别人服务或能改变他人思想、行为的力量。权力是一种重要的影响力,是领导发行职责必不可少的条件。权力来自两个方面:外在和内在权力;领导树立威信方法:一是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领导影响力的内容:1、权力:外在权力:法定权力,职位权力等。内在权力:即个人权力,威信威望、模范感召权和专长权、参考权等。1、品德是领导影响力的重要因素:政治方向、立场、理论素养、道德作风等;2、应具备相应的领导才能:政治洞察能力;善于集思广益、择善而从的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际协调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精通的专业能力、出色的科学思维能力等;3、拥有渊博的知识:政治理论知识、历史知识、现代经济知识、领导和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科技知识等;总之:领导者具备了坚定的政治信念、出色的领导能力和渊博的知识,也就拥有了巨大的凝聚性和影响力,也就为领导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领导绩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属性:领导本质:领导者、被领导者与掌握生产资料的阶级之间的内存联系。领导的本质是通过领导属性表现出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就是服务。服务是社会主义领导活动的中心内容,是各项领导活动的根本目的和行为准则。服务:有指导性的服务、管理性的服务、事务性的服务等形式。强调领导就是必须正确处理指挥员和勤务员、主人和公仆、教育者和学生的关系。1、社会主义领导的指挥虽然不完全等同于服务,但当好勤务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却是社会主义领导指挥的出发点和归宿。指挥员和勤务员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主义领导的指挥是为了服务;社会主义领导的服务,又必须通过指挥来实现。2、从领导要素角度看,
本文标题:自考领导科学整理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522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