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范娟中国零售服务贸易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开题报告定稿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论文(设计)题目我国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作者姓名鞠方所属学院专业年级商学院国际贸易专业2013级指导老师姓名、职称鞠方教授预计字数10000开题日期2016.07.12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一)选题背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中国的零售服务贸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随着居民购买力的持续提高,市场供应商的极大丰富,以及市场经营主体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零售服务贸易总体规模也得到了迅速的扩大。中国零售服务贸易总额由1978年的12.4亿美元上升到2014年的58.13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7.98%。可是由于零售服务贸易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相关的贸易体系不健全,存在着零售服务贸易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零售服务贸易开放度低、零售服务贸易的企业竞争力较弱和零售服务贸易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我国零售服务贸易企业在管理上大多数是粗放型管理,离规模化、制度化、体系化和特色化还有很大的差距,表现出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特色。在经营方式上,我国大部分零售服务贸易企业的管理与经营脱离,企业不仅无法提供有特色的优质服务,也无法形成企业的经营战略。因此,本文通过对中国零售服务贸易发展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细致的研究,为提高我国零售服务贸易的开放水平、增强零售服务贸易企业的竞争力和强化我国零服务贸易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出有效的建议。(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综合国内外学者对服务贸易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理论体系有:国际市场占有率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等。从我学者对零售业服务贸易发展的问题与对策问题研究上看。首先,在发展时间上,对零售业服务贸易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相关的国际贸易体系不完善;在实践应用上,对零售业服务贸易发展影响因素及其优化的研究较落后,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受传统的服务贸易发展优化的研究影响较大。本文对零售业服务贸易发展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细致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学术界在零售业服务贸易发展影响因素及其优化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管理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2.实际意义从实际意义上看,本论文通过对零售业服务贸易发展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细致的研究,对完善我国零售业服务贸易体系,优化零售服务贸易企业的产业结构,使企业朝着价值最大化的方向发展。再者,对中国零售业服务贸易发展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是完善我国国际经济贸易体系和健全零售服务贸易企业产品结构价值的迫切需要,是降低企业风险的必然要求以及是国际服务贸易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中国零售服务贸易发展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与实施使能够更好地管理好企业,是企业在激烈的国际贸易环境下更好发展的奠基石。因此,本论文通过对中国零售服务贸易发展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二、国内外研究动态(一)国外研究动态国外对中国零售服务贸易的理论包括竞争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个国际市场占有率理论等,其主要的专家研究观点有:RafaelLeal-Arcas(2007)指出随着世界贸易组织(WTO)在七月停牌2006,及其随后的恢复在2007二月由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的多边贸易谈判,世界贸易体系现在必须找到在世界贸易体系将发展中国家的途径和方法[1]。不能够被认为是对世界秩序的危险。本文分析了目前多哈回合谈判的法律和政策含义,即美国和欧洲共同体,以及世界贸易组织中最相关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西和中国。关注的具体重点将主要集中在服务贸易。在多边贸易体制中提出了可供选择的方式的想法。BobircaAna,MiclausPaulGabriel,UngureanuStefan,LupuRadu(2008)对国际服务贸易模式和专业化的潜力进行比较评价,发现货物贸易对服务贸易有很强的带动性,及服务贸易多暗含与货物贸易中,指出可将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指标分为两类:显示性指标和分析性指标,显示性指标反映的是国际竞争力的结果,通过市场占有率、利润率指标、价值增加指标或增值率、出口竞争优势进行衡量,而分析性指标可更深入的探测服务贸易的实际状况[2]。ChunmeiYang(2009)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当今世界见证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与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心国际产业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3]。她研究了中国和东盟的贸易结构,优势互补,提出了完善我国服务贸易结构,增强服务业竞争力的对策。ChunlingPan,JieLv(2013)对服务贸易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从不同层面上选取多种与服务业、服务贸易和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等有关元素,如他们自身间的关系及相关影响因素、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服务贸易与直接投资等方面探讨了服务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了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服务贸易的情况,发现收入水平与服务贸易竞争力有很强的正相关[4]。XingangSong(2014)对如何加快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利用贸易度和贸易竞争系数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国际比较,她认为中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优势不够明显,要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水平的差距,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彻底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水平低的原因[5]。再者,保证服务贸易能够正常开展的前提是有良好的法律和经济环境作为支撑,应应健全关于服务贸易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贸易环境。(二)国内研究动态国内对于中国零售服务贸易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的研究要晚于国外。我国关于中国零售服务贸易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的研究观点主要有:第一,对中国零售服务贸易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进行实证研究的专家观点有:白金,蒋木子(2011)基于灰色定权聚类模型对中美印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印度服务贸易的总体竞争力最强,美国和中国属于一般发展水平,从权重的赋值上看,三国服务贸易的差别主要在于服务贸易结构的不同而导致的抗风险能力的差异[6]。段丽娜(2012)对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耦合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构建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指出我国的生产呜呜贸易的质量有待提高[7]。何爱广(2013)对中国建筑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对建筑服务贸易影响因素进行平稳性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协整分析,指出我国建筑服务贸易在2011年较其他研究的9个国家均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但波动性比较大[8]。唐姣美和钟明容(2015)基于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从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CA)方面进行实证研究,指出服务贸易市场具有很强的垄断性,只有美国、英国、加拿大和中国香港等极少数经济体具有竞争优势[9]。第二,对如何我国零售业服务贸易体系研究专家观点有:于湛波(2009)对国际零售服务贸易的发展与对策进行研究,指出政府应加大对零售业的宏观调控力度,从政策上予以扶持,再者要加快相关立法工作,在法律和行政方面为零售业发展提供保证,以及加速收购兼并,利用相关企业的现有营销渠道扩大规模效益[10]。张胜满(2012)指出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大对我国服务贸易的支持保护、优化服务贸易出口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立足比较优势,提高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加快服务贸易人才的培养工作等[11]。竺彩华(2013)对我国零售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指出应制定零售业发展的整体战略规划,努力清除内外贸之间的隔墙、地区经济之间的隔墙以及流通供应链上的行业隔墙,为流通零售产业的跨地区、跨行业和跨方式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12]。汪世福(2013)对安徽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研究,指出应提高安徽省旅游服务贸易水平,完善服务设施,以及提高服务贸易的质量水平[13]。张畅,杨瀚森(2013)对中国服务贸易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指出在服务贸易产业结构上应统筹规划、逐步有序升级,再者要加强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升服务贸易核心竞争力,以及加大科技投入、保持比较优势产业、促进新兴服务产业的发展[14]。孙艳(2014)对入世以来中国对外服务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探析,指出应适度管控汇率波动对服务贸易的影响程度和促进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协同发展,来促进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15]。谢立广(2014)对我国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贸易进行研究,指出可通过人民币离岸交易促进跨境零售的发展、改变海关申报退税制度,完善跨境交易的法律规范,以及加快电子商务零售贸易的物流体系建设进程,建立快捷的物流体系[16]。戴斯玮(2015)指出应优化我国服务贸易的内部结构,增强服务贸易的整体竞争力,从劳动力密集型的传统服务贸易向知识、技术密集型的现代服务贸易转变,以及加强产业链的发展和加快辅助性行业的发展,大大提高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17]。欧阳丽平,郑高妍和蔡嘉豪(2015)对中国加入服务贸易协定(TISA)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指出应提升服务贸易的总体水平,扭转长期贸易逆差的局面,以及对国外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服务产业持稳健的开放态度[18]。(三)文献评价从上述国内外研究综述可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探索了中国零售服务贸易发展影响因素,并对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但是,由于我国对零售服务贸易发展影响因素及优化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对零售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方式的相关性研究还是不够全面,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再者是受传统的服务贸易发展的研究影响较大,存在着一些不足。本论文就中国零售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分析,包括零售服务贸易的规模及行业结构分析、零售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比较分析和零售区域差异现状分析,以及中国零售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分析,包括中国零售服务贸易出口市场占有率现状、中国零售服务贸易竞争指数分析和中国零售服务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进行细致的研究分析,有助于丰富学术界关于零售服务贸易相关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和现实借鉴作用。三、可能的创新点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1.研究数据的创新。中国零售服务贸易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是一个极具研究价值的领域,但是我国对此的研究起步较晚,本论文通过获取我国零售服务贸易最数据,对零售服务贸易的发展模式体系进行创新。2.研究视角的创新。本文是一篇对中国零售服务贸易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进行较为全面的、系统和深入研究的论文,本文对零售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比较分析、零售区域差异现状分析中国零售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分析,选取2004-2014年我国零售服务贸易的相关数据,定量结合定性地分析我国零售服务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优化我国零售服务贸易提出有效的策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四、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1.1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1.1.1选题背景1.1.2选题意义1.2国内外研究动态1.2.1国外研究动态1.2.2国内研究动态1.2.3简要的评价1.3可能的创新点第二章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概述2.1服务贸易的概念2.2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依据2.2.1竞争优势理论2.2.2比较优势理论2.3服务贸易的类型2.4服务贸易的特点第三章中国零售服务贸易的发展与现状3.1世界零售服务贸易的现状3.1.1世界零售服务贸易的发展概况3.1.3世界零售服务贸易发展特点分析3.1中国零售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3.1.1零售服务贸易的规模及行业结构分析3.1.2零售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比较分析3.1.3零售服务贸易区域差异现状分析3.2中国零售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3.2.1中国零售服务贸易的总量和市场占有率分析3.2.2中国零售服务贸易的可比进出口指数分析3.2.3中国零售服务贸易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3.2.4中国零售服务贸易的出口优势变差指数分析第四章中国零售服务贸易发展存在在的问题4.1政府层面4.1.1零售服务贸易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4.1.2零售服务贸易的要素投入力度小4.2行业层面4.2.1零售服务贸易开放度低4.2.2
本文标题:范娟中国零售服务贸易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开题报告定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565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