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上皮组织(epithelialtissue)(一)定义:简称上皮,是由排列紧密的上皮细胞构成。分为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上皮和生殖上皮等。被覆上皮(coveringepithelium)是指分布于体表,体内管、腔、囊内表面的上皮腺上皮(glandularepithelium):是由腺细胞组成的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腺(gland):以腺上皮为主构成的器官。腺细胞分泌物:酶、糖蛋白、激素等外分泌腺(exocrinegland):腺分泌物经导管排至体表或器官腔内,发挥作用。如汗腺、唾液腺等。内分泌腺(endocrinegland):腺无导管,分泌物释入血液,随血进入靶细胞发挥作用。甲状腺。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2、特殊结缔组织:血液、淋巴、软骨和骨结构特点:LM:形状不规则,可有伪足;胞质嗜酸性,可含吞噬物;核小,深染EM:有皱褶或微绒毛;含大量溶酶体、吞噬体、吞饮泡和残余体基质(groundsubstance)由生物大分子构成的无定形胶状物。(1)蛋白多糖(2)纤维粘连蛋白(3)组织液淋巴:淋巴管系统内流动的液体:淋巴浆+淋巴细胞淋巴浆:血浆在毛细血管动脉端的部分渗出液;小肠的淋巴中常含乳糜微粒;肝的淋巴内含大量血浆蛋白血窦(sinusoid)管腔大、形状不规则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隙较大,内皮基膜不完整,呈断续状,有利于成熟血细胞进入血液。骨骼肌是由骨骼肌纤维平行排列,结缔组织包绕构成。骨骼肌借肌腱附着于骨骼。肌外膜(epimysium):骨骼肌外包裹的结缔组织肌束膜(perimysium):每个肌束外包裹的结缔组织。肌内膜(endomysium):每条肌纤维外包裹得结缔组织。明带(brightband)又称为I带。暗带(darkband)又称为A带。明带中央有一条深色的线称为Z线。暗带中央有浅色的窄带(缩窄部)称H带(区)。H带中央有一条深色的线称M线。肌节:肌原纤维结构与功能基本单位;肌原纤维上相邻两Z线间的结构;1/2I带+A带+1/2带神经组织(nervoustissue)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为神经系统的主要组织成分。1.胞体:大小形状不一,5~100µm。胞核:位于胞体中央,大而圆,常染色质多,着色浅,核仁大。胞质:又称核周体,有尼氏体、神经原纤维、高尔基体、线粒体、溶酶体等细胞器和脂褐素。胞膜:含受体、离子通道,能接受刺激、处理信息、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1)尼氏体(Nisslbody)LM:强嗜碱性,粗块状或小颗粒状EM:RER和游离核糖体功能:合成复制细胞器所需的结构蛋白、合成神经递质所需的酶类、神经调质神经递质:神经元向其它神经元或效应细胞传递的化学信息载体,为小分子物质。神经调质:肽类,调节神经元对神经递质的反应树突(dendrite):每个神经元有一至多个树突,从树突干发出许多分支。功能:极大地扩展了神经元接受刺激的表面积。(2)轴突(axon):每个神经元有一条轴突,由轴丘发出,此区无尼氏体,染色淡;比树突细,直径均一,有侧支呈直角分出。轴突末端的分支较多,形成轴突终末。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部位:是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在肌组织和腺体的终末结构,支配肌纤维收缩和腺体分泌淋巴器官:中枢淋巴器官:胸腺、骨髓外周淋巴器官:淋巴结、脾、扁桃体2、淋巴组织:弥散淋巴组织、淋巴小结3、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抗原提呈细胞、浆细胞、粒细胞等2)红髓(redpull):①脾索(spleniccord):富含血细胞的淋巴组织;有较多B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笔毛微动脉开口于脾索。②脾血窦(splenicsinus):形态不规则,相连成网;长杆状内皮细胞围成,细胞间隙大,基膜不完整;周围有大量巨噬细胞;脾索内血细胞穿越内皮间隙进入脾血窦。内分泌系统;包括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内分泌腺: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松果体内分泌细胞:散在分布于其他器官中。①促甲状腺素激素细胞:分泌促甲状腺素(TSH),促进甲状腺素的形成和分泌。②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进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③促性腺激素细胞:分泌二种激素。a.卵泡刺激素(FSH):促进雌性卵泡发育;促进雄性精子发生。b.黄体生成素(LH):促进雌性排卵和黄体形成;促进雄性分泌雄激素。神经垂体组成:无髓神经纤维: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轴突形成的下丘脑神经垂体束。赫令体(Herringbody):视上核、室旁核的分泌颗粒沿轴突聚集而成的嗜酸性团块,内含抗利尿激素(加压素)或催产素。垂体细胞(pituicyte):神经胶质细胞,有的含较多脂滴和脂褐素。肝表面覆以致密结缔组织被膜,除右叶上后部为纤维膜外,均为浆膜。结缔组织随肝门部的血管和肝管的分支伸入实质,将其分隔形成大量肝小叶。肝小叶之间各种管道密集的部位为门管区。肝小叶(hepaticlobule):肝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多角棱柱状。1、中央静脉(centralvein)2、肝板(hepaticplate):由单层肝细胞排列形成;切片上呈现为肝索(hepaticcord),以中央静脉为中心放射状排列,并吻合成网。肝血窦(hepaticsinusoid):位于肝板之间,汇入中央静脉;腔大而不规则;内皮细胞有大量孔,无基膜,通透性高。窦周隙(perisinusoidalspace):肝细胞与血窦内皮间的腔隙。贮脂细胞(fat-storingcell):形态不规则,胞质含大量脂滴;贮存维生素A,形成网状纤维。胆小管(bilecanaliculi):相邻肝细胞质膜局部凹陷围成的微细管道,连接成网,腔面有微绒毛,肝细胞间隙有连接复合体封闭。门管区(portalarea):相邻肝小叶之间的结缔组织小区,含门三联管(portaltriad),即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小叶间胆管。细支气管(bronchiole):直径约1mm;假复层或单层纤毛柱状上皮;杯状细胞、软骨片、腺体少或无;环行平滑肌明显终末细支气管(terminalbronchiole):直径约0.5mm;单层柱状上皮,以克拉拉细胞为主,杯状细胞、软骨片和腺体消失;有完整的环行平滑肌克拉拉细胞(Claracell):柱状,有分泌颗粒,分泌糖蛋白,于管壁形成保护膜。呼吸性细支气管(respiratorybronchiole):单层立方上皮,肌层薄;管壁出现肺泡。肺泡管(alveolarduct):肺泡隔末端膨大,由单层立方上皮和平滑肌束组成。3、肺泡囊(alveolarsac):若干肺泡的共同开口肺泡(pulmonaryalveoli):半球形小囊,由单层肺泡上皮组成。Ⅰ型肺泡细胞覆盖95%肺泡表面;扁平宽大,不含核处薄;参与气体交换。Ⅱ型肺泡细胞:覆盖5%肺泡表面;圆或立方形,含板层小体;分泌表面活性物质(磷脂),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稳定肺泡大小;可增殖分化为Ⅰ型肺泡细胞。肺泡隔(alveolarseptum):相邻肺泡之间的结缔组织,含丰富的连续毛细血管、弹性纤维、肺巨噬细胞等肺泡孔:相邻肺泡之间的小孔,侧支通气→均衡肺泡内压。气-血屏障(blood-airbarrier):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所通过的结构。包括:肺泡表面液体层、I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在小部分区域内有)、连续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浅表肾单位:85%,肾小体于皮质浅部,较小,肾小管短,在生成尿液中发挥主要作用髓旁肾单位:15%,肾小体于皮质深部,较大,肾小管长,在浓缩尿液中发挥主要作用肾小囊:是肾小管起始膨大凹陷形成的双层杯状囊。壁层由单层扁平上皮构成,脏层由足细胞(初级突起、次级突起、裂孔、裂孔膜)构成。两层之间形成肾小囊腔。足细胞:构成肾小囊的脏层,由初级突起、次级突起、裂孔、裂孔膜构成肾小管(renaltubule):单层上皮性小管,近端接肾小囊,远端接集合管,有重吸收原尿中大部分成分和排泄的作用,分:近端小管细段远端小管近曲小管LM:单层立方上皮,细胞界限不清,核大而圆,胞质嗜酸性,腔面有刷状缘近直小管:结构似曲部,细胞较矮,微绒毛、侧突、质膜内褶不发达功能:重吸收原尿的主要部位,重吸收几乎所有的葡萄糖、氨基酸、蛋白质和大部分水、离子和尿素;分泌氢离子、氨、肌酐和马尿酸等;转运和排出酚红、青霉素等药物远端小管远直小管和远曲小管结构相似:单层立方上皮,细胞较小、分界清楚、色浅,腔大、规则,无刷状缘,基部质膜内褶发达,有丰富的钠泵功能:离子交换的重要部位,保水、Na+,排K+、H+、NH3;受醛固酮、抗利尿激素调节雄性生殖系统概述组成:雄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输精管、副性腺、外生殖器组成。功能: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生殖管道促进精子成熟,营养、贮存和运输精子;附属腺和生殖管道的分泌物参与精液组成。睾丸;(1)被膜(鞘膜):浅层-浆膜;深层-白膜(致密结缔组织,深入实质构成睾丸纵隔,再分呈放射状排列形成睾丸小隔)(2)实质:睾丸小隔将实质分割成睾丸小叶,每个小叶内包括1-4条起自小叶边缘的曲精小管,末端形成直精小管,通入睾丸纵隔,形成睾丸网。(3)睾丸间质:指曲精小管间的疏松结缔组织,有睾丸间质细胞曲精小管(seminiferoustubule)由生精上皮构成,后者由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上皮基膜外有肌样细胞生精细胞:包括: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精子支持细胞:LM:大,从生精小管基底直达腔面;细胞轮廓不清,核三角或不规则形,染色浅,核仁明显。(2)EM:各种细胞器丰富,有大量滑面内质网、溶酶体、糖原和脂滴;基部侧面有紧密连接功能:支持、营养生精细胞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和抑制素产生睾丸液吞噬精子细胞的残余胞质,参与血-睾屏障构成直精小管位近睾丸纵隔;短而细的直行管道;单层立方或柱状上皮;无生精细胞。(2)睾丸网位于睾丸纵隔内;单层立方上皮;腔大、不规则。睾丸间质细胞(testicularinterstitialcell,Leydigcell)1、形态:(1)成群分布;(2)胞体大,圆或多边形;(3)胞质嗜酸性,核圆居中;(4)类固醇激素分泌细胞特征.2、功能:分泌雄激素。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激素输卵管:输送生殖细胞,是受精部位子宫:孕育胎儿的器官乳腺:产生乳汁,哺育婴儿卵泡(Follicle):是由中央的一个卵母细胞及其周围卵泡细胞组成的一个球状结构。卵泡发育过程:可分为原始卵泡、生长卵泡(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成熟卵泡几个阶段。排卵:定义:在LH作用下卵泡液剧增,成熟卵泡的卵泡膜破裂。黄体:定义:排卵后的卵泡壁在LH作用下逐渐发育成一个体积较大,富含血管的细胞团→黄体(新鲜时呈黄色)粒黄体细胞:大,色浅,具分泌类固醇类2、组成细胞细胞特点,分泌孕激素。膜黄体细胞:小,色深。表皮:位置:位于皮肤浅层,为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2、分层:有5层,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表皮各部薄厚不一致,薄者为4层。黑素细胞(melanocyte)胞体散在于基底细胞间,突起伸入基底细胞和棘细胞间;光镜下胞体圆,核深染,胞质透明;电镜下胞质富含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有特征性的黑素体,合成黑色素后,转变为黑素颗粒;黑素颗粒转移至角质形成细胞内。功能:黑色素吸收紫外线,保护皮肤郎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cell)散在于棘细胞浅层,圆形,核深染;胞质清亮;有树枝样突起,不是长期固定于表皮内而是不断更新。胞质内含伯贝克颗粒,来源于单核细胞,功能与巨噬细胞相似(为抗原提呈细胞,在对抗侵入皮肤的病原生物、监视癌变细胞和排斥移植的异体组织中起重要作用)。梅克尔细胞(Merklecell)位于基底层,呈扁平形,有指状突起伸入角质形成细胞之间;于HE染色切片不易辨认电镜下基底部胞质含致密颗粒(核心小泡),与感觉神经末梢结合紧密,形成类似于突触的结构,可能是接受机械刺激的感觉细胞。论述题:1、阐述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各层的结构基底层:基底膜上一层矮柱状细胞胞质嗜硷性,胞质内有丰富的rRNA、角蛋白丝,于基膜之有半桥
本文标题:组培部分名词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578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