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83第一单元精神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用药第一节镇静与催眠药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一)作用特点1.巴比妥类——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小剂量——镇静、催眠;●中剂量——麻醉;●大剂量——昏迷,甚至死亡。●脂溶性高,作用快——异戊巴比妥;●脂溶性低,作用慢——苯巴比妥。2.苯二氮(艹卓)类——激动苯二氮(艹卓)受体——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地西泮、氟西泮、氯硝西泮、劳拉西泮●阿普唑仑地西泮——吸收最快。【地西泮】——用于:①.焦虑\镇静催眠②.抗癫痫——补充:癫痫持续状态——首选。③.抗惊厥,并缓解炎症所引起的反射性肌肉痉挛、肌紧张性头痛;家族性、老年性和特发性震颤;④.手术麻醉前给药。地西泮口诀:镇静焦虑助睡眠,癫痫持续是首选;对抗惊厥效果好,中枢肌松解痉挛。【注意事项】(1)原则上不应作连续静脉滴注,但在癫痫持续状态时例外。(2)不要骤然停药——防止反跳现象。(3)治疗癫痫时,可能增加癫痫大发作的频度和严重度,需要增加其他抗癫痫药用量。3.其他类——特异性更好、安全性更高。(1)环吡咯酮类——佐匹克隆、艾司佐匹克隆——镇静催眠、抗焦虑、肌肉松弛和抗惊厥。(2)含咪唑并吡啶结构——唑吡坦——仅具有镇静催眠作用。(二)典型不良反应1.巴比妥类①常见:“宿醉”现象——嗜睡、精神依赖性、步履蹒跚、肌无力。②依赖性——强烈要求继续应用或增加剂量,或出现心因性依赖、戒断综合征。③剥脱性皮疹(可能致死)——立即停药!2.苯二氮(艹卓)类①耐药性;②突然停药——反跳现象、依赖性、残余(后遗)效应。③精神运动损害——嗜睡、步履蹒跚、共济失调。3.其他类①唑吡坦:共济失调、精神紊乱。②佐匹克隆:嗜睡、精神错乱、酒醉感、戒断现象。(三)药物相互作用主要强调——巴比妥类——肝药酶诱导剂——加速自身代谢,还可加速其他药物代谢——降低疗效。①合用乙酰氨基酚类药——降低乙酰氨基酚类药疗效,增加肝中毒危险。②与糖皮质激素、洋地黄类、环孢素、奎尼丁、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降低药效。③与抗凝血药合用——抗凝作用减弱。二、用药监护(一)依据睡眠状态选择用药1.入睡困难——首选——艾司唑仑、扎来普隆。为改善起始睡眠(难以入睡)和维持睡眠质量(夜间觉醒或早间觉醒过早——唑吡坦、艾司佐匹克隆。2.焦虑型、夜间醒来次数较多或早醒者——氟西泮、三唑仑(“迷魂药”)。忧郁型的早醒失眠者,在常用催眠药无效时,可配合抗抑郁药。3.睡眠时间短,且夜间易醒早醒——夸西泮。4.精神紧张、情绪恐惧或肌肉疼痛所致失眠—氯美扎酮;5.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平衡障碍及精神神经失调所致失眠——谷维素。6.老年失眠——10%水合氯醛,起效快。7.偶发失眠——唑吡坦、雷美替胺。安眠药首选:A.偶尔失眠——唑吡坦;B.紧张——氯美扎酮;C.老人——水合氯醛;D.入睡困难——艾司唑仑,扎莱普隆;E.早醒——氟、夸西泮、三唑仑。安眠药口诀:偶尔失眠唑吡坦,老了就用水氯醛。早醒浮夸迷魂水,艾扎搞定睡困难。特别紧张怎么办?氯美扎酮不再烦。(二)注意用药的安全性1.耐药性及依赖性——应交替使用。2.服用后应注意避免驾车、操纵机器和高空作业。3.服用期间不宜饮酒—增强睡眠程度,加重头痛、头晕。(三)关注巴比妥类的合理应用1.过敏反应患者易出现皮疹,严重者可能发生剥脱性皮疹和史蒂文斯-约翰综合征(可能致死)。2.静脉注射——呼吸抑制、暂停,支气管痉挛,瞳孔缩小、心律失常、体温降低甚至昏迷。(四)关注老年人对苯二氮(艹卓)类的敏感性和“宿醉”现象1.老年人对苯二氮(艹卓)类药物较敏感——服用药后,可产生过度镇静、肌肉松弛作用;觉醒后可发生震颤、颤抖、思维迟缓、运动障碍、步履蹒跚、肌无力等“宿醉”现象,极易跌倒和受伤——必须告知患者晨起时宜小心。2.静脉注射——更易出现呼吸抑制、低血压、心动过缓甚至心跳停止。【练习】1.巴比妥类药物急性中毒致死的直接原因是A.肝脏损害B.循环衰竭C.深度呼吸抑制D.昏迷E.继发感染【正确答案】C2.关于苯二氮(艹卓)类镇静催眠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目前最常用的镇静催眠药B.临床上用于治疗焦虑症2/83C.可用于心脏电复律前给药D.可用于治疗小儿高热惊厥E.长期应用不会产生依赖性和成瘾性【正确答案】E3.地西泮适应证不包括A.镇静催眠B.抗癫痫和抗惊厥C.肌紧张性头痛D.特发性震颤E.三叉神经痛【正确答案】E4.苯巴比妥显效慢的主要原因是A.吸收不良B.体内再分布C.肾排泄慢D.脂溶性较小E.血浆蛋白结合率低【正确答案】D5.可用于镇静催眠的药物是A.卡马西平B.阿普唑仑C.帕罗西汀D.茴拉西坦E.曲马多【正确答案】B6.关于巴比妥类药物药理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镇静B.催眠C.麻醉D.抗惊厥E.镇痛【正确答案】E7.下述催眠药物中,入睡困难的患者应首选A.艾司唑仑B.氟西泮C.谷维素D.阿普唑仑E.地西泮【正确答案】A8.下述催眠药物中,偶发性失眠者应首选A.艾司唑仑B.唑吡坦C.谷维素D.阿普唑仑E.地西泮【正确答案】B第二节抗癫痫药癫痫——分为:1.局限性发作——部分性发作;2.全身性发作——(1)强直阵挛性发作(大发作)(2)失神性发作(小发作)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一)作用特点1.巴比妥类——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钠、扑米酮。机制——(1)增强A型γ-氨基丁酸(GABAa)受体活性,抑制谷氨酸兴奋性,抑制突触传递,增加运动皮质的电刺激阈值,从而提高癫痫发作的阈值,抑制病灶异常放电向周围正常脑组织扩散。(2)调节钠、钾、钙通道,阻滞Na+依赖性动作电位的快速发放,调节Na+,K+-ATP转化酶活性——抗惊厥。2.苯二氮(艹卓)类——地西泮、硝西泮、氯硝西泮①激动GABA受体;②作用于Na通道。可加强突触前抑制,抑制皮质、丘脑和边缘系统的病灶异常放电向周围脑组织的扩散——抗惊厥。不能消除病灶的异常放电。3.乙内酰脲类——苯妥英钠。机制——减少钠离子内流,限制Na+通道介导的发作性放电的扩散。补充——癫痫大发作首选!适应症——①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颞叶癫痫)、单纯及复杂部分性发作(局限性发作)、继发性全面发作和癫痫持续状态;②三叉神经痛;③洋地黄中毒所致的室性及室上性心律失常。4.二苯并氮(艹卓)类——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机制——①阻滞电压依赖性钠通道,抑制突触后神经元高频动作电位发放;②阻断突触前Na+通道与动作电位发放,阻断神经递质释放——抗惊厥。癫痫躁狂症三叉神经痛神经源性尿崩症5.γ-氨基丁酸类似物—加巴喷丁、氨己烯酸——GABA氨基转移酶抑制剂。①加巴喷丁—增加脑组织GABA的释放;不激动GABA受体,也不抑制GABA再摄取。②氨己烯酸—减少GABA降解——提高脑内GABA浓度。6.脂肪酸类——丙戊酸钠机制:未明。可能为——抑制GABA降解,或促进合成——增加脑内GABA浓度。适应症——各种类型的癫痫。包括:全身性强直性-阵挛发作及部分性发作;双相情感障碍相关的躁狂发作。小结——抗癫痫药的机制1.巴比妥类——X巴比妥、扑米酮①增强A型γ-氨基丁酸(GABAa)受体活性②阻滞Na+依赖性动作电位的快速发放2.X西泮①激动GABA受体;②作用于Na+通道。3.苯妥英钠减少钠离子内流4.卡马西平、奥卡西平①阻滞钠通道,抑制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发放;②阻断突触前Na+通道与动作电位发放,阻断递质释放5.加巴喷丁、氨己烯酸GABA氨基转移酶抑制剂:加巴喷丁——增加GABA释放;氨己烯酸——减少GABA降解6.丙戊酸钠抑制GABA降解,或促进合成——增加脑内GABA浓度。抗癫痫用药的选择:症状首选全面性发作:强直阵挛性发作(大发作)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拉莫三嗪、托吡酯部分性发作同上+奥卡西平典型失神性发作(小发作)丙戊酸钠、乙琥胺非典型失神、失张力和强直发作丙戊酸钠、拉莫三嗪、氯硝西泮【补充—曾经的经典结论】癫痫类型首选药物1.持续状态地西泮静注2.大苯妥英钠3.小乙琥胺4.大+小(混合型)丙戊酸钠5.精神运动发作卡马西平6.三叉神经痛大苯小乙,丙戊全能。三精制药,卡马西平。(二)典型不良反应1.巴比妥类及苯二氮(艹卓)类——见第一节。2.乙内酰脲类(苯妥英钠)——齿龈增生、共济失调、眼球震颤、行为改变、笨拙或步态不稳、思维混乱、小脑前庭症状、肌力减弱、嗜睡、发音不清、手抖、出血及昏迷。苯妥英钠口诀:苯妥英钠有三抗,癫痫疼痛心失常。抑钠内流稳定膜,大发首选莫惊慌。不良反应牙龈增,头晕贫血和过敏。3.二苯并氮(艹卓)类(卡马西平)卡马西平3/83——视物模糊、复视、眼球震颤、头痛。记忆——马瞎了!卡马西平口诀:精神发作选西平,还能治疗叉神经。躁狂抑郁和尿崩,可惜伤害了眼睛。4.脂肪酸类(丙戊酸钠)——肝脏中毒(球结膜和皮肤黄染)、过敏性皮疹、异常出血或瘀斑、胰腺炎、月经不规律。记忆——丙肝——饼干。二、用药监护(一)规律用药1.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增加。2.抗癫痫药在儿童体内代谢快—儿童需频繁调整剂量。(二)关于换药1.避免突然停药和换药。2.避免在患者的青春期、月经期、妊娠期停药。(三)特殊人群的安全性1.司机。2.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致畸风险。为降低神经管缺陷的风险应补充叶酸。3.妊娠后期3个月——给予维生素K——预防抗癫痫药相关的新生儿出血。【单元测试·练习版】1.具有明显肝毒性的抗癫痫药物是A.苯巴比妥B.丙戊酸钠C.卡马西平D.苯妥英钠E.扑米酮【正确答案】B2.对所有类型的癫痫都有效的广谱抗癫痫药是A.乙琥胺B.苯巴比妥C.丙戊酸钠D.苯妥英钠E.地西泮【正确答案】C3.苯妥英钠首选用于A.癫痫肌阵挛性发作B.癫痫大发作C.精神运动性发作D.癫痫小发作E.癫痫持续状态【正确答案】B4.苯巴比妥抗癫痫的作用机制是A.增强γ-氨基丁酸A型受体活性,抑制谷氨酸兴奋性B.GABA受体激动剂,也作用于Na+通道C.减少钠离子内流使神经细胞膜稳定D.阻滞电压依赖性的钠通道,抑制突触后神经元高频电位的发放E.GABA氨基转移酶抑制剂【正确答案】A[5-7]A.苯妥英钠B.卡马西平C.丙戊酸钠D.乙琥胺E.地西泮5.对其他药物不能控制的顽固性癫痫仍有效6.尤其适用于伴有精神症状的儿童癫痫患者7.适用于癫痫大发作持续状态【正确答案】CBEX型题8.巴比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A.后遗效应B.产生耐受性C.产生依赖性D.溶血反应E.有药酶诱导作用【正确答案】ABCE9.对癫痫大发作有效的药物有A.苯妥英钠B.苯巴比妥C.硫喷妥钠D.丙戊酸钠E.戊巴比妥【正确答案】ABD第三节抗抑郁药补充——为什么会得抑郁症?简答:脑内兴奋性递质——5-HT(5-羟色胺)及NA(去甲肾上腺素)不足。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一)作用特点抑制突触前膜对NA及5-HT的再摄取,提高突触间隙NA、5-HT浓度。1.选择性5-HT(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帕罗西汀不良反应——戒断反应:头晕、过度睡眠、精神错乱、梦境鲜明、神经敏感性增强、抑郁、恶心等。特别是帕罗西汀最易出现。在服用SSRI的妊娠妇女中,新生儿出现戒断反应——出生后啼哭不止、痉挛、肌张力增高、哺乳困难、呼吸窘迫。因此停药时应逐步减量然后终止。2.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瑞波西汀3.四环类——马普替林机制:抑制突触前膜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4.5-HT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对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明显优于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甚至对多种不同抗抑郁药治疗失败者有效。5.三环类——阿米替林、丙米嗪、氯米帕明、多塞平抑制突触前膜对5-HT、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6.去甲肾上腺素能及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米氮平阻断中枢NE能和5-HT能神经末梢突触前α2受体,增加NE和5-HT的间接释放,增强中枢NE能及5-HT能神经的功能,并阻断5-HT2、5-HT3受体以调节5-HT功能。7.5-HT受体阻断剂/再摄取抑制剂——曲唑酮①抑制突触前膜对5-HT的再摄取;②拮抗突触前膜α2受体——增加去甲肾上腺素释放;③拮抗5-HT1受体;④拮抗中枢α1受体
本文标题:药二讲义汇总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580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