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部分名词解释:1、组织学:研究有机体微细结构及机能的科学。2、胚胎学:研究有机体的发生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3、纹状缘:电镜下,肠上皮表面的原生质分化成的一层染色较深、整齐的带状结构(有许多与表面垂直排列的纵纹)4、连接复合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接挨在一起,称连接复合体5、肌节:是肌原纤维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肌肉收缩的基本单位.由1/2I+A+1/2I构成6、三联体:Z线附近,由终池+T小管+终池组成,有利于神经冲动的传导7、尼氏体:神经元胞体中的嗜碱性颗粒状(或块状)物质,为神经元的活动提供所需的蛋白质8、突触:神经元之间或与非神经元之间(肌细胞、腺细胞等靶细胞)之间的接触点9、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突起(轴突或长树突)及神经胶质细胞组成,传导神经冲动10、郎飞氏结:两许旺氏细胞接触的地方髓鞘中断的区域称郎飞氏结。利于神经冲动的跳跃式快速传导。思考题1、各类型上皮组织的分布、结构、功能(1)单层扁平上皮分布:内皮—心脏、血管、淋巴管等的内壁;间皮:腹膜、胸膜、心包膜、肠系膜的表面结构:细胞扁平,不规则形或多边形,胞质薄,胞核椭圆形、位于细胞中央功能:内皮--细胞薄,游离面光滑,利于液体流动、物质交换浆膜--游离面湿润而光滑,保护、减少磨擦单层立方上皮分布:肾小管、外分泌腺的导管处、甲状腺滤泡结构:一层立方细胞,呈立方形,胞核位于中央(特化结构-刷状缘)功能:运输、吸收、分泌单层柱状上皮分布:肠胃粘膜、胆囊内壁结构:细胞呈柱状,核长椭圆形、位于基底部功能:吸收、保护、分泌复层扁平上皮角质化的—分布:表皮结构:角质层(无核死细胞)、透明层、颗粒层、棘细胞生发层、低柱状细胞生发层、基底层功能:保护、耐磨,防止水分蒸发未角质化的—分布:口腔、食道内壁及经常受摩擦的地方;鱼类表皮(少数鱼的唇角质化)形态:扁平、多边形、低柱状,含大量杯状细胞(瓶状细胞)功能:保护、分泌粘液复层柱状上皮形态:多边形细胞(深层,多层)、低柱状细胞(浅层,一层)分布:眼睑结膜、尿道海绵体等粘膜上皮功能:保护变移上皮形态:表层细胞—盖细胞(常见双核)、中层细胞—多边形、基层细胞—低柱状分布:膀胱、输尿管内壁功能:防止尿液侵蚀(主要是由盖细胞浅层胞质致密而成的壳层)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结构:单层细胞、高矮不等,胞核不在同一平面,但均立足于基膜上分布:气管、输精管、附睾等功能:保护、分泌3.结缔组织的一般特征有哪些?结缔组织与上皮组织有何不同?结缔组织的一般特征—1.组成:少量细胞+大量细胞间质;2.形态结构:细胞不规则地散布在细胞间质中,没有层次;3.不具有极性;4.来源:胚胎时期的间充质;5.种类多、分布广;6.功能多样(填充联结、支持保护、营养、运输、贮藏、防御和保护)与上皮组织的不同:4.透明软骨和骨密质的结构如何?透明软骨:细胞位于软骨陷窝(软骨囊)中,形成同族细胞群含胶原纤维基质:软骨粘蛋白+水;软骨膜(含血管和神经):外层(纤维层):细胞(梭形)少,纤维多,保护作用内层(生发层):细胞多,纤维少,伸入基质中骨密质:由骨原细胞(骨组织的干细胞)、成骨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溶解和吸收骨基质)组成骨间质:无机物(骨盐,使骨坚硬)、有机物(胶原纤维和粘蛋白,使骨具韧性)骨膜:骨外膜(使骨膜附着于骨)、骨内膜(成骨、造血)骨板:环骨板(紧贴骨膜)+哈弗氏系统(骨单位—哈弗氏管+哈弗氏骨板)+间骨板(残留的骨单位)骨陷窝分布于骨板间,借骨小管彼此相连5.高等哺乳动物各种白细胞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功能如何?鱼类与高等哺乳动物血液成分有何异同?(1)①无颗粒白细胞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K细胞和NK细胞,为免疫细胞,分大、中、小三种单核细胞—白细胞中体积最大的,核偏位,细胞表面具绒毛和皱褶;有变形运动、趋化性和吞噬能力,可分化为巨噬细胞②有颗粒白细胞嗜中性粒细胞—颗粒细小、多、均匀,淡红色;具趋化性、吞噬及游走变形能力嗜酸性粒细胞—颗粒大、多、均匀,鲜红色(含杆状晶体);具变形运动、趋化性和吞噬能力,可减弱过敏反应嗜碱性粒细胞—颗粒粗大、多、不均匀,蓝紫色,含肝素(抗凝血)、组胺(引起过敏反应)等(2)鱼类与高等哺乳动物血液的不同处:①鱼类的红细胞有核且多未成熟;②鱼类血液中无血小板,而有具凝血和吞噬作用的血栓细胞;③与哺乳动物的血液相比,鱼类的血液分化水平低6.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纤维的形态结构各有何特点?7.神经元、神经纤维的形态结构特征如何?神经冲动如何传递?什么是感受器和效应器?8.毛细血管和鳃小片的结构特征如何?9.淡水鱼和海水鱼的中肾结构如何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内分泌腺有哪些特点?10.消化道的一般结构如何?消化道各部分(口,咽、食道,胃、肠,肛门)结构有何异同?肝和胰的结构和功能如何?
本文标题:组织学思考题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583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