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药品化妆品“两品”不良反应监测课件
药品、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培训1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背景及现状三、医院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二、药品不良反应基本理论第一部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背景及现状•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背景•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现状国外药品不良反应危害事件沙利度胺(反应停)事件:药物治疗史上最悲惨的药源性事件!国外药品不良反应危害事件含汞药物与肢端疼痛病氨基比林与白细胞减少症磺胺酏剂与肾衰提高临床前研究水平,完善相关资料;加强药品上市前的严格审查;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上市后再评价。国外药品不良反应危害事件启示近年来我国发生的药品不良事件90年代统计,我国由于药物致聋、致哑儿童达180余万人。其中药物致耳聋者占60%,约100万人,并每年以2-4万递增。原因主要是抗生素致聋,氨基糖甙类(包括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占80%。“千手观音”21位演员中18人因药致聋药物性耳聋“千手观音”中共21人,18人因药致聋环丙沙星致光敏性皮炎蝮蛇抗栓酶致出血环丙沙星致双手剥脱性皮炎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致过敏性紫癜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致过敏性紫癜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致过敏性紫癜急性肾功能衰竭致过敏性紫癜和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尼达尔加心律平致皮肤反应尼达尔加心律平致皮肤反应环丙沙星致光敏性皮炎环丙沙星致皮下出血苯甲醇—臀肌挛缩2004年湖北恩施州鹤峰县某乡495人(2-29岁)表现:跛行、八字腿、蛙行腿、难翘“二郎腿”、下蹲受限、皮肤凹陷案例“臀肌挛缩症”苯甲醇苯甲醇,是引起臀肌挛缩的主要原因。卫生部(2005)年37号,立即停止使用苯甲醇作为青霉素注射溶媒新生儿应用苯甲醇稀释或配置药物,可引起中毒死亡,原因是代谢性中毒,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低血压、血小板减少、肝肾衰竭和颅内出血。美国FDA建议新生儿不应使用含苯甲醇的药物。各省中心WHO国家中心个人经营企业生产企业SFDA医疗机构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现状19省协调领导小组16省独立机构编制机构现状省级用户:232基层用户:7000(35133)医疗机构占:59%;生产、经营企业:37%;其它占:4%;信息网络建设34个省级监测技术机构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现状26省省以下监测机构21省专家委员会705001730003690005470006005003600470077001700036800010000020000030000040000050000060000088-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截止到目前病例报告累计数量已逾100万份!病例报告增长情况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现状全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现场会议在临沂召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边振甲作重要讲话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医疗器械监管司司长王宝亭主持会议二、药品不良反应基本理论•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概念•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原因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概念.药品,指用于预防、诊断、治疗人的疾病,有目的的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用法和用量的物质。.药物的两面性。药物既能治疗疾病,造福于人类,也能产生各种危害即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现状;WHO统计发展中国家住院病人的不良反应死亡者占0.24%-2.9%,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的病人可达0.3%-5%。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概念.我国不合理用药者约占到患者总数的11%至26%。在我国每年住院的5000多万人次中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的可达250多万人次,每年死于药物不良反应的近20万人。药物不良反应并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来自国家ADR中心的数据2005年上半年收到ADR报告3.6万份,其中严重比例占4.6%。2007年、2008年收到ADR报告已超过50万份。到2011年已达60万份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概念药品不良反应(ADR):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扑尔敏嗜睡、困倦、乏力正确认识药品的不良反应ADR≠药品质量问题(伪劣药品)ADR≠医疗事故或医疗差错ADR≠药物滥用(吸毒)ADR≠超量误用对ADR认识的几个误区经过严格审批的药品在质量检验合格、正常用法用量的情况下,不需要进行ADR监测。ADR就是医疗错误和医疗事故;发生ADR的药就是假药、劣药;发生ADR的药品就不能再使用。ADR是个体差异,与医疗行为无关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按药理作用的关系:可分为A型、B型、C型;按严重程度分级:可分为轻、中、重度三级;按发生机制:可分为A(Augmemed)、B(Bugs)C(Chemical)、D(Delivery)E(Exit)、F(Familial)G(Genetoxicity)、H(Hypersensitivity)U(Unclassified)。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A型(量变型异常):是由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通常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继发反应等。特点:◦常见◦剂量相关◦时间关系较明确◦可重复性◦在上市前常可发现胃复安-锥体外系反应阿司匹林-胃肠道反应注射用青霉素钠-过敏性休克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B型(质变型异常):是与正常药理作用完全无关的一种异常反应,特异性遗传素质反应、药物过敏反应等。特点:–罕见–非预期的–较严重–时间关系明确己烯雌酚-阴道腺癌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C型:一般在长期用药后出现,潜伏期较长,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难以预测。特点:-背景发生率高-非特异性(指药物)-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潜伏期较长-不可重现-机制不清己烯雌酚是一种广泛用于治疗先兆流产的药物,1966~1969年间,美国波士顿妇科医院的医务人员发现8名青少年妇女患阴道腺癌,比同年龄组20世纪以来报道的阴道癌总数还多。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证明这种情况与患者母亲在怀孕期间服用己烯雌酚保胎有关,服药妇女所生的女儿患此癌的相对危险度比对照组的女儿大132倍。医务人员在此基础上又扩大调查,在其它地方也证明了这种情况。到1972年,各地共报告91名8~25岁的阴道癌病历,其中49名患者的母亲在怀孕期间肯定服用过己烯雌酚。阿托品治疗胃肠道痉挛时引起口干特非那丁的心脏毒性镇静催眠药品引起次晨的宿醉现象青霉素引起过敏反应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肝细胞缺乏乙酰化酶服用异烟肼出现多发性神经炎长期使用杜冷丁后的依赖性首次服用降压药导致血压骤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停药后病情恶化沙利度胺引起海豹肢畸形胎儿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变态反应继发反应特异质反应药物依赖性首剂效应致畸作用停药综合症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十分常见:≥1/10常见:≥1/100~<1/10偶见:≥1/1000~<1/100罕见:≥1/10000~<1/1000十分罕见:<1/10000新的药品不良反应:药品说明书上没有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1.引起死亡;2.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3.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不能承受的或显著的伤残;4.对器官的功能产生永久损伤;5.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可能有生命危险,需要中断使用该药物,对不良反应需要特殊处理。一般的药品不良反应:轻微的新的药品不良反应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静滴香丹注射液皮肤瘙痒香丹注射液药品说明书**偶见过敏反应皮肤瘙痒属于过敏反应的表现形式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概念药品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引起死亡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患者出现对生命有危险的不良反应,若不及时救治就可能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概念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药品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指突然发生的,在同一地区,同一时段内,使用同一种药品对健康人群或特定人群进行预防、诊断、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多人药品不良事件。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概念安徽泗县的甲肝疫苗事件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概念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指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为控制药品安全性问题提供预警,因此决定在实际工作中监测的范围远远大于药品不良反应本身!药品不良事件的可能原因ADE发生的可能原因药物因素机体因素给药方法其他因素药物因素1.药理作用2.药物相互作用3.药物的理化性质、副产物、分解产物、代谢产物的作用4.药物赋形剂、溶剂、染色剂等附加剂的影响5.药物杂质的影响药品不良事件的可能原因1、药理作用:很多药物在应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其药理作用,可导致一些不良反应,例如,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能使毛细血管变性出血,以致皮肤、粘膜出现瘀点,瘀斑,同时出现类肾腺上皮质功能亢进症。2、药物相互作用:联合用药各有利弊利:提高疗效、减轻副作用,同时治疗多种疾病,延缓机体耐受性或病原耐受性的产生弊:药物联用品种数与药物相互作用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呈正相关.合用药物总数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关系国外资料合并用药数(种)不良反应发生率(%)2-546-102011-152816-2054国内资料合并用药数(种)不良反应发生率(%)2-31.8-2.74-63.9-6.17-107.3-8.33.药物的理化性质、副产物、分解产物、代谢产物的作用杜冷丁4.药物赋形剂、溶剂、染色剂等附加剂的影响药物辅料是指除“活性成分”之外所含的各种其他重要组分,如乳糖,乳糖不耐受,病人会出现呕吐、腹泻、营养吸收障碍;调味剂含可可巧克力有拟交感神经样作用,会导致心动过速和失眠。5.药物杂质的影响:药物生产中可能混入微量高分子杂质,亦常渗入赋形剂等,如胶囊的染料常会引起固定性皮疹。青霉素过敏反应是因制品中含微量青霉素烯酸、青霉素噻唑酸及青霉素聚合物等物质引起的。6.药物的污染:由于生产或保管不当,使药物污染,常可引起严重反应。7.药物的剂量:用药量过大,可发生中毒反应,甚至死亡。8.剂型的影响:同一药物剂型不同。由于制造工艺和用药方法的不同,往往影响药物的吸收与血中药的浓度,亦即生物利用度有所不同,如不注意掌握,即会引起不良反应。9.药物的质量问题:同一组成的药物,可因厂家不同,制剂技术差别、杂质的除去率不同,而影响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如冠心平中的不纯物对氯苯酚则是发生皮炎的原因。氨苄青霉素中的蛋白质则是发生药疹的原因等。机体因素1.年龄2.性别3.遗传和种族4.病理状态5.食物、营养状态药品不良事件的可能原因1.年龄:老年人、少年、儿童对药物反应与成年人不同,例如青霉素,成年人的半衰期为0.55小时,而老年人则为1小时,老年人由于血浆蛋白浓度减少,与药物结合能力也降低,如苯妥英钠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较45岁以下的人低26%,小儿对中枢抑制药,影响水盐代谢及酸碱平衡的药物均较敏感。一般地说,乳幼儿较成人易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有:药物代谢速度较成人慢,肾排泄较差,作用点上药物作用的感受性较高,且易进入人脑内等。2.性别:在药物性皮炎中,男性发病者多于女性,其比率约为3:2.西咪替丁可引起男性乳房发育。保泰松和氯霉素导致的粒细胞缺乏症,妇女比男性高3倍,氯霉素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则为2倍。据报告:不良反应男性发生率占7.3%(50/682),女性则为14.2%(68/478)。3.遗传和种族:在人类白色与有色人种之间对药的感受也有相当的差别。甲基多巴所诱发的溶血性贫血在不同种族间的发生率是不同的。如进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时,服用此药的高加索人则15%出现阳性,而服用此药的印第安人和非洲人以及中国人都未发生阳性。解热消炎剂异丁苯酸在英国则多出现损伤,而在日本则比较少见等。4.病理状态:病理状态能影响机体各种功能,因而也能影响药物作用。例如腹泻时,口服药的吸收差,作用小。肝肾功能减退时,可以显著延或加强许多药物的作用,甚至引起中毒。5.食物、营养状态:饮食的不平衡亦可影响药物的作用,如异烟肼引起的神经损伤,当处于维生素B6缺乏状态时则较正常情况更严重。对缺乏烟酸饲养的动物,当用硫喷妥钠麻酔时,作用增强。给药方法1.给药途径2.给药间隔和时辰3.给药剂量和持续时间4.配伍和给药速度5.减药或停药药品不良事件的可能原因1.给药途径:
本文标题:药品化妆品“两品”不良反应监测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584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