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概念打纬阻力:经纬纱线间产生急剧的摩擦和屈曲作用,当钢筘到达最前方位置时,这些作用最为剧烈,因而产生最大的阻力,即打纬阻力。打纬力:当钢筘到达最前方位置时,钢筘对纬纱的作用力也达到最大,称为打纬力。织物形成区:从刚打向织口的纬纱,至不再因打纬关系而发生纬纱相对移动、影响经纬纱线相互屈曲变化的这根纬纱为止的区域,称织物形成区。打纬区宽度:织口在钢筘推动下,向机前方向移动的距离。经纱上机张力:指综平时的经纱静态张力。筘路:由于筘齿厚度的存在,当每筘穿入数≥2时,各根经纱间的距离不尽相同。当织制经密不很高的平纹织物时,经纱这种在幅宽方向不均匀的排列情况若不加以改变,所织制的织物易呈现“筘痕”。经纱位置线:经纱处于综平位置时,自织口到后梁同有关机件相接触的各点连接线。即综平时,织口、综眼、停经架中导棒和后梁握持点所连成的折线。经直线:如果D、E两点在BC直线的延长线上,则经纱位置线是一根直线,称为经直线。即综平时,自织口经综丝眼所引出的直线。经直线只是经纱位置线的一个特例。中央闭合梭口:每次开口运动中,全部经纱都由综平位置出发,分别向上、下两个方向分开形成所需梭口。在梭口闭合时,所有上下层经纱都要回到综平位置。全开梭口:下一次开口时,经纱要变换位置的综框升、降到新的位置,而其它经纱所在的综框保持静止不动。半开梭口:与全开梭口基本相似,不变位的上层经纱,在开口过程中稍微下降,而后再随同其它上升的经纱一起回升到原来的位置。清晰梭口:梭口满开时,梭口前部的上下层经纱均处于同一平面内。各页综框的梭口高度与该页综框到织口的距离成正比。小双层梭口:采用四页综织制平纹时,无论在上层或下层,总是第三页综的经纱高于第一页综的经纱,第四页综的经纱高于第二页综的经纱。综平时间(开口时间):开口过程中,上下交替运动的经纱达到综平位置的时刻——梭口开启的瞬间。即上下交替运动的综框闭口与开口的交接点。简谐运动规律:一个动点在圆周上绕圆心作等角速度运动时,此点在直径上的投影点的运动。椭圆比运动规律:一个动点在椭圆上绕中心作等角速度运动时,此点在椭圆短轴上的投影点的运动。下机缩率:当织物下机处于松驰状态时,织物中的经纬纱产生收缩的缩率。投梭动程(亦即投梭力):织机由静止状态被人工缓缓转动主轴,皮结推动梭子移动的距离。或以静态位移规律中梭子(或皮结)的最大动程Smax表示。其大小直接决定梭子的飞行速度及进出梭口的时间。投梭时间:指投梭转子开始与投梭鼻接触、皮结即将推动梭子时的主轴位置角。制梭力——制梭板与梭箱前板对梭子的摩擦力。片梭引纬:用片梭状夹持器将固定筒子上的纬纱引入梭口,这个片状夹纱器称为片梭。喷气引纬:利用压缩气流对纬纱表面的摩擦力将纬纱带过梭口。喷水引纬:以洁净的水作为介质引导纬纱,通过喷射水流对纬纱产生摩擦牵引力。固定工艺参数:在织机设计、机器安装好后已经确定。它们确定了织机的性能及适用范围。一般织造时不因织物品种的变化而变化。可变工艺参数:又称上机工艺参数。织造时随着织物品种的变化而作相应调整的。织物的横档疵点:指织物表面因织机性能不佳、操作不当等原因引起的纬纱排列不匀的疵点,在高密和低密织物上反映较多。(1)试述开口运动的目的、作用及要求。开口运动:要实现经、纬的交织必须把经纱按一定的规律分成上、下两层,形成能供引纬器、引纬介质引入纬纱的通道—梭口,待纬纱引入梭口后,两层经纱根据织物组织要求再上下交替,形成新的梭口,如此反复循环,这就是经纱的开口运动,简称开口。作用:1、使经纱上下分开形成梭口;2、根据织物组织的要求,控制综框(经纱)升降的次序。要求:清、稳、准、小。即梭口开清、综框运动平稳、开口时间与梭口高度准确、经纱摩擦与张力小。(5)何谓开口时间(综平时间)、织机开口时间的表示方法?综平时间(开口时间):织造主要的工艺参数。开口过程中,上下交替运动的经纱达到综平位置的时刻——梭口开启的瞬间。即上下交替运动的综框闭口与开口的交接点。织机开口时间表示方法有开口周期图和织机工作圆图。开口周期图:以织机主轴回转角作为横坐标,以梭口在其形成过程中的高度变化为纵坐标而描绘出的曲线图。织机工作圆图:标注有织机主要机构运动时间参数的主轴圆周图。用以表示织机运动时间的配合关系。前止点主轴位置角为0°,作为度量基准。(6)形成梭口的方式有哪几种,各自特点。试画出2/2斜纹第二根和第四根经纱各种梭口的开口周期图。何谓清晰梭口、小双层梭口?(一)中央闭合梭口:每次开口运动中,全部经纱都由综平位置出发,分别向上、下两个方向分开形成所需梭口。在梭口闭合时,所有上下层经纱都要回到综平位置。优点:1)在形成梭口的各个时期,上下层经纱所受张力相同,便于用摆动后梁集中调节;2)平综时,所有经纱均会聚在一起,便于经纱断头后穿入综筘。缺点:1)经纱运动频繁,摩擦增多,断头机会增加;2)每次开口所有经纱都在运动,梭口不够稳定,对引纬不利。(二)全开梭口:下一次开口时,经纱要变换位置的综框升、降到新的位置,而其它经纱所在的综框保持静止不动。优点:1)经纱运动次数少,梭口比较平稳,有利于引纬。2)经纱没有不必要的运动,摩擦损伤少,有利于降低经纱断头。3)消耗于开口运动的动力节省。缺点:1)开口运动中,各片经纱处于不同状态,各片综框经纱张力不一致。2)全幅经纱没有同时综平的机会(除平纹外),不便于操作,需另设平综机构。(三)半开梭口:与全开梭口基本相似,不变位的上层经纱,在开口过程中稍微下降,而后再随同其它上升的经纱一起回升到原来的位置。特点:与全开梭口基本相似,但不变位的上层经纱,在开口过程中稍微下降,降低了该层经纱张力的差异。PS:自己挑出第二和第四根规律清晰梭口:梭口满开时,梭口前部的上下层经纱均处于同一平面内。各页综框的梭口高度与该页综框到织口的距离成正比。小双层梭口:采用四页综织制平纹时,无论在上层或下层,总是第三页综的经纱高于第一页综的经纱,第四页综的经纱高于第二页综的经纱。(7)从梭口形状分析,影响经纱拉伸变形的因素是什么?拉伸变形主要是开口引起的,此外还有上机张力,即综平时的经纱静态张力。梭口高度的影响:在梭口的后部长度一定的情况下,经纱变形几乎与梭口高度的平方成正比。在保证纬纱顺利通过梭口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H减少断头。梭口的后部长度的影响:在H不变的情况下,后部长度愈长,经纱变形量愈小。如:丝织机上,为减少综丝变形和张力,增加梭口的后部长度。织制高密织物时,为开清梭口,适当缩短梭口的后部长度。后梁高低(相对胸梁位置而定)的影响:(1)后梁位于经直线上:Δλ=0,上下层经纱张力相等,形成等张力梭口。(2)后梁在经直线上方:此时Δλ>0,下层经纱张力上层经纱,形成不等张力梭口。上、下层经纱张力差值将随后梁、经停架的上抬而增大。(3)后梁在经直线下方:Δλ<0,下层经纱的张力<上层经纱,但这种梭口在实际生产中极少应用。后梁过高,开口不清(上松下紧);后梁过低,下层经纱张力不足,对梭子运动不利。(9)什么是综框运动角?综框运动的三个时间角是如何分配的?综框运动角:表示开口时期长短的开口角和表示闭口时期长短的闭合角一起组成的综框运动角。这三个时期的长短,一般用织机主轴一回转中所占角度来表示,即:开口角,静止角,闭合角。1、分配原则:1)按时开清梭口,有利于梭子飞行;2)综框运动平稳,避免震动、晃动、跳动;3)经纱损伤小,断头率低。2、确定因素:1)织机筘幅----织机筘幅提高,梭子飞行时间增加,静止角增大;静止角增大,则开口角和闭口角减小,综框运动速度必须提高,可能造成综框晃动,经纱断头增加。2)织物种类:平纹织物一般平分,各占120°。a、织制经密大的织物,为了开清梭口,静止角必须增大。b、织制较复杂织物(如Rw较大,如斜纹、缎纹),为减小凸轮压力角。一般安排综框运动角(开口角+闭口角)大一些,静止角小一些。因为引入一根纬纱凸轮回转角度为360º/Rw,Rw增加,则凸轮回转角度下降,从而,凸轮压力角增大,凸轮易磨损。3)织机速度----速度高,梭子飞行时间减少,静止角可小些,且常用αkαb因为:开口角大,综框上升、下降运动缓慢,经纱张力逐渐增加;闭口角小,经纱从紧张状态到松弛状态迅速,经纱断头率下降,综框运动比较平稳。4)不同的开口机构:如采用连杆开口机构的喷气织机,开口角、闭口角较大,静止角为零。5)不同的引纬方式:如剑杆引纬,顾虑到剑杆交接纬的稳定性。静止角应适当加大。6)不同综框的运动规律,三个角的分配也不同。(10)(画图说明)常见的综框运动规律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综框运动规律:表示综框在运动(闭口、开口)过程中的位移与主轴转角ωt之间的关系,它对经纱断头和织机振动都有较大的影响。简谐运动规律:一个动点在圆周上绕圆心作等角速度运动时,此点在直径上的投影点的运动。(综框在最低处(或最高处)位移s为0,综框开始闭合时主轴转角ωt为0。)简谐运动规律特点:在综平前后,经纱张力小时,综框运动速度较大,不会造成断头并可开清梭口。cos12cos12xyxstss趋于满开和梭口开始闭合时,经纱张力较大,综框运动缓慢,位移变化不大,有利于梭子飞出梭口。又不易引起断头。综框从静止到运动和从运动到静止之间过渡时,加速度值不为零,使综框产生振动,不利于作高速运动。椭圆比运动规律:一个动点在椭圆上绕中心作等角速度运动时,此点在椭圆短轴上的投影点的运动。椭圆比运动规律特点:综平前后,经纱张力小,综框运动速度更快。闭口时,综框运动更缓慢,更有利于引纬器出梭口,接近满开时,经纱张力较大,综框运动速度更慢,不容易引起断头。综框运动由静止到运动和从运动到静止之间过渡时综框运动的加速度较小。综框不会产生较大振动。多项式运动规律:多项式运动规律特点:综平时,运动更快,更利于开清梭口。趋于满开和梭口开始闭合时,运动很缓慢。可减少断头,又可延长引纬器通过梭口的时间,保证引纬顺利进行。运动开始和运动结束的瞬时加速度为零,综框运动振动极小。利于高速。(12)试述各种凸轮开口机构的作用原理及特点、适应场合。为何织制重厚织物的无梭织机广泛采用共轭凸轮开口机构?(一)消极式开口机构:1、综框联动式凸轮开口机构:即踏盘开口机构。综框的下降:靠凸轮作用综框的上升:吊综辘轳回转时的联动作用(1)运动形成:梭口高度由凸轮的大小半径之差及踏综杆作用臂的长短决定;综框的运动规律由凸轮外廓形状决定。(2)综框联动式凸轮开口机构的优缺点: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制造精度要求不高。吊综皮带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伸长,必须周期性检查梭口位置。踏综杆挂综处作圆弧摆动,综框在运动中前后晃动,经纱与综丝的摩擦增多,引起断头。不适宜于高速运转,织机Vmax=230r/min。上梁和吊综装置影响机台光线,不利于检查布面。油污疵点。2、弹簧回综式凸轮开口机构:综框下降:受凸轮驱动;综框上升:依靠弹簧的恢复力。优点:速度明显提高,可达1000r/min;缺点:弹簧长期使用后会产生疲劳现象,恢复力减弱,以致造成开口不清,产生织疵。耗能大。消极式凸轮开口机构特点:只能生产简单组织的织物,如果织制较为复杂的织物,凸轮外形曲线将变得非常复杂,为减小压力角,须放大凸轮基圆直径,以致开口机构变得过分笨重。凸轮开口机构只适合作RW≤5织物。回综不是开口凸轮驱动控制,容易造成综框运动的不稳定。一定的凸轮外形只能生产一定开口规律的织物品种,凸轮储备量大。(二)积极式开口机构:1.共轭凸轮开口机构特点:共轭凸轮开口机构利用双凸轮积极地控制综框的升降运动,不需吊综装置。由于共轭凸轮装于织机外侧,能充分利用空间,可以适当加大凸轮基圆直径,减小凸轮压力角。共轭凸轮开口机构从摆杆一直到提综杆都是刚性连接,因此综框运动更为稳定和准确。2.沟槽凸轮开口机构:利用沟槽积极控制综框的升降运动。凸轮从小半径转向大半径时,综框上升,沟槽内侧受力;反之,凸轮从大半径转向小半径时,综框下降,沟槽外侧受力。材料和加工要求很高,磨损一旦产生,综框运动不稳定,震动和噪音增大。因为厚重织物负荷大,而无梭织机正能符合这种高速、重负荷的运动且有利于减小压
本文标题:织造答案(更新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598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