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经济地理重点内容详解
1、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P10)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1)经济活动的内容:从产业角度,包括第一、二、三、四次产业;(2)经济活动区位: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发生;(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内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合作、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等问题。全球性的经济活动空间组织也成为研究重点;(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包括微观上的企业区位与环境关系。中观尺度上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宏观尺度上的经济全球化与环境条件利用等。2、区位条件和区位因子区别(P37)区位条件是对于场所和区位主体而言;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3、杜能农业区位理论对农业经济地理学的意义(P64)(1)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杜能农业区位理论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一是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即农业生产方式只存在相对优越性;二是在距市场越近的地方,布局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越合理,因为由之形成的农业生产方式布局总体上收益最大;对农业地域空间分异现象进行的理论性、系统性的总结。4、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意义(P76)(1)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为之后的区位论学者提供了研究工业区位的方法和理论基础;(2)韦伯区位论的最大特点或贡献之一是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就是最佳区位点;(3)韦伯的理论不仅限于工业布局,对于其他产业布局也具有指导意义。5、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意义(P99)(1)克氏的中心地理论是地理学由传统的区域描述走向对空间规律和法则探讨的直接推动原因,是现代地理学发展的基础;(2)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对下列研究具体指导意义:一是关于城市等级划分的研究;二是关于城市与腹地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三是关于城市内与城市之间的社会和经济空间模型的研究;四是关于城市的区位、规模和职能等方面的研究;五是关于零售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布局、规模和空间模型的研究;(3)中心地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6、企业增长的动因(P115)企业增长的动因很多,其中主要是由于规模经济、内部交易、技术优势和竞争激励。企业扩张还与管理者和企业的行为有关,政府支持也促使了公司的增长。(1)实现规模效益:在一定范围内,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可带来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下降。这种范围的上限,被称为最佳规模。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这种最佳规模在不断扩大。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效益的增加,即规模经济。(2)实现交易内部化:由于市场的不断完善,导致企业之间交易成本的增加。为了减少市场交易成本,企业可通过扩大经营范围,实现内部交易。(3)技术优势的发挥:一些具有某种技术优势的企业,将趋于在本领域内扩张,以发挥其技术优势。(4)来自竞争的压力:从积极方面看,发展企业实力和增加市场地位,可谓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和支配地位;从防御角度看,发展是使企业不被竞争对手所击败,从而生存下去的有效手段。7、跨国公司跨国投资中观的区位选择特点(P141)成本、市场、要素投入在跨国公司国别选择上具有重要作用。(1)生产成本最低或预期利润较高的国别,易于成为跨国投资地;(2)当一国具有较大的潜在市场,企业生产产品出口这国受交通运输成本的影响,或者国家关税、其他贸易壁垒的影响,企业会选择直接投资;(3)由于资源的区位差异,不同企业又有不同的要素需求,为了充分利用他国的资源优势,企业必然会在相应国家直接投资;(4)企业的国别选择包括成本取向、利润取向、市场取向、要素取向和公司战略取向。8、外国直接投资的微观区位特征(P142)外国直接投资区位有三个特征:趋于经济中心区(投资者对投资国各地的情况并不了解,这促使投资者效仿东道国已有的投资格局)、邻国边界区(两国间历史交往较多,彼此了解加深,投资者掌握的相关信息较多)和社会文化关系密切地区。9、产品周期理论(弗农),分析不同产品阶段的相应区位特征(P139)弗农把产品发展分为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标准化产品阶段。(1)新产品阶段:新产品的发明和生产出现在主要发达国家的都市中心。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生产在主要工业国增长的同时,也开始在其他发达国家进行。但仍集中于主要工业国,通过产品出口的供应他国市场。(2)成熟产品阶段: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已经实现部分标准化,无需进行较大的改变。企业开始更多的关注生产成本,会在出口与投资他国生产之间进行利润权衡。当出口商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加上运输成本大于当地直接生产的平均生产成本时,企业便会选择直接投资。该阶段产品的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其直接投资对象以发达国家为主。(3)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完全定型,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区位的选择便以生产成本最低点为准则。产品的市场也延伸至发展中国家。10、折衷理论(邓宁)是如何解释跨国直接投资的(P141)当一企业仅仅拥有所有权优势时,它可将这种优势转让给其他企业以获取收益;当一企业拥有所有权优势并在企业内部利用这种优势时,它可通过产品出口获取利益;只有企业内部利用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并充分利用世界各国的区位优势时,对外直接投资才会发生。11、跨国公司的研究与开发(R&D)机构的区位特征(P151)R&D的区位要求:(1)接近科研机构和贸易组织,以获取市场需求信息和科技支持;(2)接近数量充足、高素质的劳动力供应地,以满足研究、开发和试制市场等对劳动力的需求;(3)接近新产品的使用者,以便及时对样本及新产品的性能、消费者偏好提供反馈意见,并引导消费。R&D在空间上也应倾向与公司总部所在地。对于大型跨国公司来说,其母国更具有R&D区位条件。(母国市场型公司、东道国市场型公司、世界市场型公司)12、主导产业的两个重要特点(P174)主导产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即它的生产规模大、产品输出率高且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它与区域内其他产业的关联效应强。13、如何评价区域产业结构(P182)(1)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资源结构的相对应性,即能否有效的发挥本区域在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2)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系统功能;(3)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内部关联程度;(4)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5)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6)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14、配第-克拉克定律(P180)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劳动力开始从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次产业劳动力产业减少,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原因在于,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15、库兹涅茨法则的基本内容(P181)(1)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2)工业部门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它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大体上不变或略有上升。(3)服务部门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然而,它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的看,大体上不变或略有上升。16、雁行形态说(赤松)的产业发展模式及其两个变型(P182)“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第一只“雁”是国外产品大量进口而引起的进口浪潮,第二只“雁”是进口刺激国内市场而引发的国内生产浪潮,第三只“雁”是国内生产发展所促进的出口浪潮。两个变型,一个是产业发展次序一般是从消费资料产业到生产资料产业,从农业到轻工业,进而到重工业的不断高级化过程;另一个是消费资料产业的产品不断从粗制品向精制品转化,生产资料产业的产品不断从生产生活用的生产资料向生产用的生产资料转化,最终使得产业结构趋向多样化和高级化。17、区域空间结构有哪四个模式(P185)极核式空间结构点轴式空间结构网络式空间结构区域城市对称分布18、区域经济增长因素主要包括(P205)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位条件外部环境19、新贸易理论?该理论是如何解释产业内分工的(P243)新贸易理论从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视角进行了解释。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差异导致了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形成产业间分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市场导致了国家间的产业内贸易,形成了产业内分工。20、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时必须解决好的几个问题(P252)(1)促进区域之间经济体制环境的统一;(2)促成区域之间要素市场的统一;(3)推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4)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5)鼓励企业跨区域发展;(6)中央政府应在继续发展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的同时,注重采取措施加快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21、经济活动全球化趋势(P276)(1)随着科技发展,世界各国经济合作条件进一步改善,有利于全球化发展;(2)国际间人员、文化的交流将为经济全球化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3)国际资源交流参与各方可获利性将克服国家间利益分配上的争执,使经济全球化具有波状推进的特点。22、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点(P268)(1)经济全球化影响范围广泛(2)全球经济活动空间移动加剧(3)全球经济形成多极格局名词解释: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区位理论: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性质中心性:指中心地对其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程度,也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中心地:周围区域的中心,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门槛人口:指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的人口纵向一体化: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横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有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接触扩散:地理扩散过程是由近及远进行的等级扩散:经济或社会现象的扩张是沿着一定等级规模的地理区域进行的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关联产业: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基础性产业:为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产业增长极:具有空间聚集特点的推动性经济单位的集合体区域经济结构: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区际经济联系:指相关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经济行为
本文标题:经济地理重点内容详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606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