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四中基地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语文导学案课时:3课时授课时间:班级:姓名:组别:组长评价:教师评价:1《诗歌二首》导学案备课组成员:黄宇华姚明慧马宇陈辰崔明浩董艳辉杜铭马占丽主备人:张玉审批人:课型:自学验收课领导签字:【学习目标】1.了解陶渊明生平及作品,准确背诵默写理解课文。2.诵读品味诗歌,诗的表现手法,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3.感受宁谧优美的田园风光,陶渊明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学习重点】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学习重点】分析本诗中田园风光的描写,领会诗歌的意境。【课时安排】2课时【知识链接】★陶渊明,出身于仕宦家庭,但少时家境贫寒。少时虽有“大济苍生”之志,然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理想难得实现。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又本性爱慕自然,故时隐时宦,年过不惑,大悟人生是道,终于弃印归田,耕隐山林,并写下了许多田园诗歌,被后人称为“田园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主要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五首)《饮酒》(二十首)《桃花源诗并记》等。★公元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陶渊明的这次辞官回家是最后一次,从此再也没有出仕。“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从此他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组诗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教学设计】结合学生之前对陶渊明的了解,温故知新,将读写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自主学习】(学法指导:利用书下注释和自己对旧知识的掌握,独立完成。)1.陶渊明,又名(),字(),()(朝代)浔阳柴桑人。自号(),谥号()。杰出的()、()、()。2.《桃花源记》中的理想生活境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朗读并给下列字词注音秽()荷()违()喧()4.词语释义理:荷:辨:日夕:结庐:【合作探究】(学法指导:反复诵读诗歌,结合以前学过的陶渊明的文章中,结合陶渊明的志趣来品味。)1.结合两首诗歌的内容和感情,朗读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2.“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含义深刻,引人深思,请你说说其中的“愿”指的是什么?3.“此种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其中的“真意”是什么?作者为何又“忘言”?【拓展延伸】(学法指导:充分调动想象力,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与作者产生共鸣。)1.这两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融说理、抒情、写景于一体。请结合你的理解,描写一下“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美好图景。2.说说你眼中的陶渊明。【收获反思】【课堂检测】1.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作者为何“而无车马喧”呢?2.“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推荐阅读】归园田居(其一)少⑴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⑵,一去三十⑶年。四中基地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语文导学案课时:3课时授课时间:班级:姓名:组别:组长评价:教师评价:2羁鸟⑷恋旧林,池鱼思故渊⑸。开荒南野际,守拙⑹归园田。方⑺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⑻后檐,桃李罗⑼堂前。暧暧⑽远人村,依依墟里⑾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⑿。户庭无尘杂⒀,虚室⒁有余闲。久在樊⒂笼里,复得返自然。注释:1少:指少年时代1适俗:适应世俗。韵:本性、气质。2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3三十年: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陶渊明做官十三年)4羁鸟:笼中之鸟。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5南野:一本作南亩。际:间。6守拙: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7方:读作“旁”。这句是说住宅周围有土地十余亩。8荫:荫蔽。9罗:罗列。10暧暧:读作“哎哎”,昏暗,模糊。11依依:轻柔而缓慢的飘升。墟里:村落。12这两句全是化用汉乐府《鸡鸣》篇的“鸡鸣高树颠,犬吠深宫中”之意。13户庭:门庭。尘杂:尘俗杂事。14虚室:空室。余闲:闲暇。15樊:栅栏。樊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官场生活。返自然:指归耕园田。这两句是说自己像笼中的鸟一样,重返大自然,获得自由。八中基地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语文导学案课时:4课时授课时间:班级:姓名:组别:组长评价:教师评价:3《格律诗八首》导学案备课组成员:毕立敏毛敏黄淑玲高喜冬李季刘丽娟高世元主备人:黄淑玲高喜冬审批:课型:自学验收领导签字:【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格律诗知识,诵读课文,积累格律诗名句。2、品味语言,感受汉语言的美感,培养学生鉴赏格律诗的能力。3、通过对格律诗的朗读及名句的积累,理解作者寄寓其中深切的情感。【教学重点】记忆名句,感悟其中蕴涵的情理,争取做到学以致用。【教学难点】领略中国古代诗歌的凝练美、意境美、音律美和含蓄美。【教学方法】朗读---鉴赏---感悟【知识链接】《使至塞上》1、作者简介: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最大,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2、背景资料:标题“使”是出使,“至”是到。题目的意思是“奉命出使到达塞上”。这首诗写于作者出使边塞,访察军情途中,实际上是王维被排挤出朝廷。《登高》1、作者简介: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后入蜀,友人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2、背景资料:古人九月九日有登高习俗,这首诗作于重阳节。写作本诗时作者经历了安史之乱后一系列奔波、辗转等遭遇。是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登上白帝城外的高台,百感交集下写成的。《无题》1、作者简介:李商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2、写作背景:李商隐的一生不是一次心灵无题的茫然不知,他一生孤苦起落的际遇与他心灵共鸣相通,李商隐便这样寂寞无奈地走完了一生,伴随着无题的渴求和愁肠的诉衷,命运也就和无题打上了情结。一千年前的李商隐的无题情感已经不能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声音犹在,而无言的文字却载着他的心灵从浩浩荡荡的历史穿透而来。一首首无题诗,正是他一生命运的浓缩。《题破山寺后禅院》1、作者简介:常建:唐代诗人。他的诗以山水田园为主要体裁风格,接近王维孟浩然一派。他是唐朝开元年间的进士,与王昌龄同榜,而且还是好友。常建曾任县尉,但是他仕途失意,后隐居于湖北武昌,他的诗多为五言,内容多以山林、寺观为主。2、写作背景:由于诗人的仕途失意,所以寄情山水,游览名山古刹,寻幽探胜。诗中所说的破山寺又叫兴福寺,是六朝齐代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而建。常建早已对这座历经百年的古寺心弛神往。《题李凝幽居》1、作者简介:贾岛(779~843),字浪仙,一作阆仙,唐代诗人。汉族。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2、写作背景:全诗描写的是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件事情。《泊秦淮》1、作者简介: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人。他和同时代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著有《樊川文集》。2、写作背景:杜牧游经金陵,夜泊秦淮河所作。金陵城内的秦淮河两岸,从六朝以来,一直是权贵富豪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地方。诗人泊舟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借古讽今,写下了这首悲愤的七绝,抨击了那些沉缅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愤。《己亥杂诗》1、作者简介:龚自珍(1792—1841),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有《龚定庵全集》。2、写作背景:《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登飞来峰》1、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大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今有辑本《临川先生文集》。2、写作背景:《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佑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八中基地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语文导学案课时:4课时授课时间:班级:姓名:组别:组长评价:教师评价:4【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二、自主学习。1、朗读每首格律诗,标音,熟读成诵。朗读指导:(1)朗读古诗要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合理,读出作品的感情和气势。(2)通过反复诵读,用心揣摩诗的内容和情感,体会作品的精妙之处。2、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每首格律诗的意思,背诵默写。【我的疑问】三、合作探究学习《使至塞上》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被称为“千古壮观”的写景名句。这两句写景有什么特点?说一说你的理解。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两句诗表面写物,实则自喻。你认为,“征蓬”和“归雁”与作者有什么联系?学习《登高》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诗人分别是用什么词描写的?从而可以看出本诗诗眼为哪一字?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诗是千古名句。你觉得这两句写了怎样的景色?又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作者以“登高”为题,你觉得诗中哪两句是扣题而写,并从时间和空间来着笔,写出了自己独自登台的内心感受?学习《无题》1、开头两句诗奠定了怎样的基调?2、如何理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诗?3、诗中哪句是作者设想对方在思念自己的情形?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4、最后两句借助神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习《题破山寺后禅院》1、本诗主要写了后禅院的什么特点?从哪些词句看出来?2、你喜欢哪句诗,为什么?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学习《题李凝幽居》1、前三联都在叙事与写景,请你总结一下这三联的景色有怎样的特点?并说说每联各表现了怎样的情景?完成以下内容。景色特点:首联:用概括手法,描写了幽居的周围环境,一个“幽”字暗示了。颔联:作者抓住一瞬即逝的现象,刻画了环境之,响中寓静。是历来传诵的名八中基地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语文导学案课时:4课时授课时间:班级:姓名:组别:组长评价:教师评价:5句。颈联:“石”是不会“移”的,诗人用反说,显出环境的自然,。2、品评名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3、《题李凝幽居》最后一联点出诗人心中幽情,托出诗的主旨。这一联说出了作者怎样的情趣?又点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学习《泊秦淮》1、第一句勾画了一幅怎样的景色?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气氛?2、第二句明确了所写景色的哪些要素?起到了什么作用?3、《泊秦淮》后两句看似写歌女,实际说的又是哪类人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学习《登飞来峰》1、前两句写飞来峰上的塔有何特点?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2、诗的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
本文标题: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629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