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讲义第一章消费经济学概述
1第一章消费经济学概述一、消费的涵义与意义1.消费是什么?(1)消费的界定消费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也是最基本的经济活动。《新帕尔格雷大经济学大辞典》对古典经济学中关于消费研究的代表性观点有系统的介绍,但是对消费一词没有单独定义。我国经济学界对消费的最早定义是:“人们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对物质资料的使用和消耗。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1而在著名消费经济学家尹世杰教授主编的《当代消费经济词典》中又表述为:“人们在物质资料和劳务的生产与生活中,对物质产品和劳动力的消耗过程。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2以上两种表述都是指广义的消费。经济学中的生产性消费,属于直接生产过程,是指物质产品生产过程中任何使用、利用或耗费一定的物质资料或/和服务的活动。任何生产消费活动总会耗费一定的物质资料,耗费的形式有一次性消耗的原材料、燃料及辅助材料;也有多次性消耗和使用的物质资料,如设备、厂房、工具等。在生产消费中,也必须耗费劳动者的体力和脑力,抑或称为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的消耗,而绝不只是单纯的物质资料的消耗过程。物质资料和劳动力、资本在生产中的消耗本身是生产过程的要求,本质上属于生产过程,是一种生产行为,包含在生产过程中,正如马克思指出的:“生产行为本身就它的一切要素来说也是消费行为”。生产消费是一种中间性消费,生产消费的结果是生产出一定的新的劳动产品,这种新的劳动产品主要是物质产品,也包括服务产品,是一种新的使用价值的出现。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生产消费是构成这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总量的主要基础。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离不开生产消费。马克思早就说过:“人从出现在地球舞台上的第一天起,每天都要消费,不管在他开始生产以前和在生产期间都是一样。”3生产消费属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生产领域与起点环节。与生产消费不同,生活消费是最终消费,一般是指为满足消费者物质文化需要而使用、利用或消耗各种物质资料或/和服务的活动。生活消费是实现人自身再生产的行为与过程,马克思称它为“原来意义上的消费”4,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消费。从社会再生产过程看,生活消费是终点环节与目的,社会再生产总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四个环节,各个环节之间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同时分配、交换和消费也影响和反作用于生产,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对生产起决定作用。可见,生活消费是狭义的消费,也是消费经济学的研究领域。生活消费活动与过程的进行必须同时具备三大基本要素。其一是消费主体,即作为消费者的个人、家庭或集体。消费主体与劳动者不是同一个概念,作为消费主体的个人在年龄、职业、文化、资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消费行为、消费方式。其二是消费客体,也称消费对象。例如,人们的食物消费必须有一定的食品作为消费对象,衣着消费必须有可以穿戴的服装或饰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消费主体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客体的数量和品种越来越多,结构也越来越复杂。消费对象按使用价值的消费效果划分,有的是一次性消费品,有的则是可供重复消费的耐用消费品。其三是消费条件,包括消费工具和消费环境,主要为消费主体与消费对象起到“衔接”、“辅助”、“承载”等作用。消费工具,这是消费者为了取得和使用消费对象而完成消费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用具、用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III)》,第1078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版。2尹世杰主编:《当代消费经济词典》,第9页,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19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品及技术物质设施等,例如饮食消费必须有刀叉、筷子、盘、碗、桌等。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一部分消费工具同时兼有消费对象的特性。如小轿车在消费者进行旅游消费时既是消费对象,又是必不可少的消费工具,到各地游山玩水,参观风景名胜,均少不了车;消费环境是影响人们消费活动过程的各种外在的、客观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统称。消费的自然环境指影响消费者消费的各种自然条件,如自然地理因素海拔、区位、光照、雨水、温度等。消费的社会环境是指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的各种社会因素,如受教育程度、宗教、主流意识、民俗文化等。(0101扩展阅读:消费内涵的商榷)(2)生活消费的两重性生活消费具有两重性,即自然性与社会性(也可称为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所谓生活消费的自然性,是指人们消费各种消费资料和服务以满足自己的生理和心理需要的自然的过程。这一过程具有与社会制度性质及社会关系无关的特性。这种自然性表现为∶(1)消费过程是人体自身发展的自然要求。不管在任何社会,也不管是什么人,消费活动本身是人的生理与心理的需要,首先要满足人自身体力和智力再生产的需要。(2)人们的消费活动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自然地理条件下进行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水平及消费手段等均不同。气候、空气、海拔、日照、温度、降雨量以及自然生态系统是否平衡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消费活动过程。(3)人们消费活动中的某些消费方式、消费手段、消费过程等由消费品自身使用价值的特点决定,即由商品自身的生物、化学、物理性能决定,与社会关系无关。相应地,所谓生活消费的社会性,是指人们的消费活动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地进行,总是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这种社会属性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1)社会生产方式和分配关系的性质直接制约不同居民的消费状况,消费活动本身带有特定的生产关系性质;(2)任何社会的消费活动过程中,不同的消费者之间形成的一定的消费关系总是体现一定的所有制关系和一定的社会制度性质;(3)任何社会的消费活动总会受到各种非经济的社会关系、上层建筑等的影响,包括政治、文化、民族、道德、宗教、习惯势力、传统观念等因素都会对消费活动产生影响。生活消费的自然性与社会性密不可分,前者主要由生理学、商品学、营养学等学科来研究,后者则是消费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消费经济学对生活消费社会性的研究不可能脱离它的自然性。正如恩格斯所言,“经济学所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任何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可是这些关系总是同物结合着,并且作为物出现”5,因此如果完全脱离了消费的实物内容如消费品的数量、质量、品种和结构等,消费关系就会落空,也难以揭示消费大发展规律。2.消费为什么?(1)消费尔后生存、享受和发展,消费需要是人类初始的需要和基本的需要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从出现在地球舞台上的第一天起,每天都要消费,不管在他开始生产以前和在生产期间都是一样。”6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7显然,正是消费资料生产的不断发展,消费活动的正常进行,消费需要的不断满足,消费层次的不断升级,才使人们的消费质量越来越高,生活越来越幸福。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强调,在终极的意义上消费本身并非人生的目的所在,而是人籍以满足自由全面发展需要的手段。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华和核心,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评价社会生活中一切现象的终极尺度,自然也是评价生活消费的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2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19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3价值尺度。马克思说过,每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8,而不断完善与发展的消费的满足正是“人的本质”的表现和确认,也是人的本质的不断升华、不断发展的重要条件。马克思曾经前瞻地谈到社会主义前提下人的消费需要,指出“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某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某种新的生产对象具有何等的意义:人的本质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9可见,虽然消费从而消费需要的满足对于每个人都十分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合意的消费应体现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应体现人的潜能的发挥,应体现人的才能和力量的提高,所以一切“为了消费而消费”的行为可以休矣!(2)消费对于经济增长起着强大的导向作用和拉动作用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这种作用的发挥,是借助消费者手中的“货币选票”投向实现的。马克思说:“在社会中消费者和生产者范畴是不等同的:第一个范畴即消费者范畴……比第二个范畴(即生产者范畴)广得多。因而,消费者花费自己收入的方式以及收入的多少,会使经济生活过程,特别是资本的流通和再生产过程发生极大的变化。”10马歇尔也说过,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需要的最终调节者是消费者的需要”11。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消费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导向作用和拉动作用,通过适度鼓励消费、积极合理消费,不断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强调,消费不应只是经济增长的手段而已,而应真正体现为社会生产的目的所在。马克思在考察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时说过,“生产、分配、交换是手段,是中间的、中介的活动,目的是消费。非生产性消费不是手段,而是目的。通过消费得到享受,是消费前的一切活动的动机。”。12马克思还说过,消费不仅“为生产创造观念上的、内心的、主观形式上的动力、目的和对象”,“创造出新的生产需要,生产的观念上的动机,生产的动力,生产的目的和对象”,而且“消费完成生产行为,它不仅使产品最后完成其产品,是产品成为产品的最后行为,而且使生产者的素质达到完美的程度,是使生产者成为生产者的最后行为”13。这就充分说明了,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真正把消费当作生产的目的何等重要!否则,如果不能自始至终坚持不断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即消费需要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只是把消费当作经济增长的一种手段,“为生产而消费”,消费与生产之间相互决定的作用机制就将失效,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就将中断,最终必将导致经济增长停滞甚至倒退、消费需求不振甚至萎缩的“双负”后果。(3)消费能够促进社会文明和社会全面进步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高层次的消费需要不断得到满足,都集中表现为消费质量不断提高,消费中的文化含量不断增加,最终将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消费者的素质提高了,科学消费,文明消费,就能移风易俗,和谐协调,培育优良的社会机体,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从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全面进步。”14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强调,要全面改变消极的、不合理的消费方式。尤其是要抵制加速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无益消费者身心健康、败坏社会主义社会风气的各式各样的不良消费现象,以保证消费活动能够在社会进步和两个文明成果的传承、发展中真正起到强大的促进作用。二、消费经济学的理论渊源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3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2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0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2册),第56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1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册),第111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3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28-3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14尹世杰∶《消费经济学》,第10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4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消费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十分重视消费问题的研究,消费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1)关于消费一般问题的研
本文标题:讲义第一章消费经济学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630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