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论数学课堂教学中“动”与“静”的融合
论数学课堂教学中“动”与“静”的融合——以教师活动为中心和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一致性研究嘉善一中杨晓霞教学活动以“动”与“静”两种基本形态存在。所谓“动”的形式,就是以教师活动为中心,教师讲授新课,进行面对面的直接教学活动。其中既有教师的讲,也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练。所谓“静”,就是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学生根据教师的布置进行预习、复习或其他形式的练习。既然“动”与“静”是教学活动的两种基本形态,就没有谁主谁次了,而是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相互服务、辨证统一的关系。但是,在一些中学数学课堂里,由于对“动”和“静”一致性研究的缺失,造成课堂效率低。活动设计与目标任务不相称,造成教学任务难以完成、落实,或教学代价过大,影响了数学课堂教学优质、高效、轻负担的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成了当下时髦的口号。还有所谓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即分别记录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与教师讲授的时间,如果前者的时间多,就认为学生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就是好课,否则就不是好课。此类见解,不仅是对建构主义的一种误解,对数学教学也势必产生不利的影响,容易造成课堂教学陷入随意性、盲目性。其实,我觉得“动”与“静”之间就象是一个钟摆一样“荡”过去再“荡”回来,快要到顶的时候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一会儿摆向“动”,一会儿摆向“静”,不过再怎么摆来摆去还是课堂这个范围,牵着它们的那条线就应该是教学目标了。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设计的定向控制作用,努力让“动”“静”协调一致,逐渐由对立趋于靠拢和融合,产生更好的教学状态。也就是说“动”与“静”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每一阶段的“动”与“静”都要达到一定的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目的明确的“动”“静”安排才是有效的“动”“静”搭配。其次“动”与“静”必须有严密性,两者的轮换交替必须是同步进行的。这就要求教师要科学的组织,每一环节紧密衔接,尽量避免全“动”或全“静”(考试课除外)。归结起来教学目标分以下几步教学活动实现:“动”与“静”有着相对的稳定性,他们功能的发挥,取决于学与教行动上的协调一致:析新范例仿学铺垫定式归纳尝试练新静动1、“动”“静”结合,张驰得当就新课程标准而言,对于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更多是“动”,而这个“动”又是相对的,也需要“静”。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学节奏密而不疏,学生就因长时间紧张造成疲劳,产生抑制。再加上数学学科由于其本身具有的抽象性,学生往往感觉到乏味、单调、枯燥。所以,教师要针对数学学科和学生好奇、好问的特点,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富有挑战性氛围的同时,还要注意复习旧知识,新课的导入,训练形式的转换,教学中的过渡和衔接时,教学活动的应力求“动”,使得简洁、明快、紧凑,让学生不感到拖沓,不感到厌烦,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但是如果盲目追求“动”,学生的各种感观难以对其充分感知。容易使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教学的进程,思维无法拓展,造成“消化不良”,效果适得其反。如果全“静”,教学节奏势必疏而不密,学生就因过于松弛分散了注意力,则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阻碍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有效把握教学内容和目标,恰当分配时间。若教学目标难达成时宜“静”,且缓而不松,若教学目标易达成时宜“动”,快而不虚。“动”“静”结合,多层次、小台阶分步训练。“动”的时间要扣准,“静”的时间要适当,“动”“静”轮换时间要力求准确。这样的教学节奏,高低起伏,张驰得当,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动”中求“静”,“静”中求“动”若教学目标偏重知识传授,教学难度较大,学生基础水平较低,则多“动”(讲授、谈话等);若教学目标偏重于技能训练,能力培养,教学难度偏小,学生基础较好,则多“静”(讨论、直观教学、作业练习等)。什么是“动”中求“静”呢?由上图可见,从讲授到作业练习,教师活动范围递减,学生活动范围递增。所以在直接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主人翁地位,从实际出发,千方百计地挤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进行自学,或者看书,或者操作,或者练习。在此期间以便直接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获得第一手材料的反馈信息,并且腾出手来到学习困难的同学进行“短动”,利用有限的直接教学时间轮流点拨指导,适时反馈回授。这就是“静”中求“动”。两者有机结合、协调统一,可以更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比如,在进行浙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4.6图形的位似的教学时,为了防止学生出现单纯地模仿与记忆,从上课的第一时间就能“抓住”学生,我决定采用游戏来进行教学,力求“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用更有效的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结合自主探索、自主思辨进行学习。具体操作如下:我一手拿个大正五边形,一手拿个小正五边形,随意举起展示给学生们看。(师)我手上的这两个相似的正五边形是不是位似图形?(学生回答说:不是)(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现在你们手里有两类纸片,若干张大正五边形,若干张小正五边形,从中挑出一张大的和一张小的,你能否通过改变两者的位置,使这两个图形构成位似关系呢?把它们用双面胶拼贴在课堂练习本上,并把对应点用虚线相连,找到位似中心。另外,我们要比一比,哪个学习小组研究的成果多。接下来,动手操作结合分组合作,把知识的探究与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之中。把枯燥的抽象的知识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学得高兴,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然后结合位似的定义,请各组同学分别总结他们的发现,并说明道理。同时比较各组之间的发现,并引导学生用更精练的语言来表述和概括他们的发现。将教师的“直接传授”转化为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接下来教师在几何画板环境中调节其中一个五边形的位置,从而得到多种位似情况,下面是截图:(1)两个位似五边形在位似中心的同侧;(2)两个位似五边形在位似中心的两侧;(3)位似中心在位似五边形的内部;(4)位似中心在位似五边形的边上;(5)位似中心在位似五边形的顶点上。归纳结果是5种情况,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利用多媒体演示,实物投影等,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通过“动”和“静”结合的过程,不仅让学生亲自参与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而且还极大地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调动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3、以“动”开路,以“静”收果“动”与“静”纵贯整个教学全局,“动”“静”的交替与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发展的规律性环环相扣,步步相生,具有特定的教学程序。比如在进行二次函数图象的教学中,由于PPPPPPPPPPP二次函数相对初中生来说较为复杂、较为抽象,而且对灵活性的要求较高。因此,在学习这一部分知识时要求学生要深刻地理解,不能简单模仿、机械记忆。抓住教材的脉络与重点扼要地进行示范讲解、点拨指导,从而排难解惑,重点突破,冲淡重点,实现“一动一得”。在这一节课的开始,建议教师留出一段时间与学生共同列表、画图,允许学生有一个走弯路的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的疑问。这恰是学习新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带动全部教学活动的顺利发展,并为下一个“静”作好准备。当然教学可以从画个图开始,但不能仅限于熟练画出图像。还要借助图象,整体、全面地把握知识,更要会用数学抽象,概括的语言去刻画,这就要以“静”收果。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采用这种模式最需要关注的是: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知识与新知识产生联系。这就要做到直接教学与自动作业的轮换交替,连贯衔接,同步进行。有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辅导下进行自学、自练和自改作业,注重学习活动的创造与运演。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对自己的学习有着清醒明确的认识,从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到学习策略以及学习情感的投入都非常主动。鼓励和帮助学生在“静”中自己探究问题,用理性的思维对当前现象或问题去加以分析解释,经历思辨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的主旨,就是努力让学生亲自感受数学知识的发生与发展,积累丰富的经验,凭借自己的力量获取知识,从而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但其中要忌“动”“静”轮换过于频繁,这样也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综上所述,每一位教师都应认识到,没有可适用于各种情况的教学活动,也没有所谓最好的教学活动。对某一种教学目标、某一类数学教学内容、某一个班学生不一定只有一种教学活动模式,而是有多种可以选用。没有做的最好,只有做的更好。不论“动”的教学活动设计还是“静”的教学设计,都必须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向之内。教学目标是数学教学活动的根本,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那我们的数学教学活动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必须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的特点等诸多方面来考虑,灵活地进行选择“动”“静”与组合“动”“静”,这样才能实现最佳的教学过程,真正协调好“动”与“静”的一致性,做到真正的融合。参考文献:■《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简缩本)安德森等编著主编皮连生皮连生主译2008年1月第一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宋秋前著2007年3月第一版浙江大学出版社■《数学课题学习的实践与探索》张思明、白永潇编著2003年11月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文标题:论数学课堂教学中“动”与“静”的融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641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