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论民间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
1论民间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来宾祥和小学何锦莲摘要: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口头创作的文学。民间文学的内容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笑话,歌谣、民间叙事诗、史诗,民间说唱,谚语、俗语、歇后语、谜语,民间说唱文学、民间戏曲文学等。民间文学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主要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具有自己的艺术特色。我们语文老师要善于挖出语文课中的文化内蕴,滋养我们的学子。而民间文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关键词:民间文学开发创造性思维人文内涵杨福全教授在《读故土》一文中这样写到:“回想过去,虽然20来年天天栖息在故土的怀抱,但对故土的认识是朦胧、混沌而粗浅的。我在小学和中学里受的是汉文化教育,读的都是汉文书籍,那时,在学校里没有什么人谈论边地文化,更无从谈起纳西文化,谈起‘文化人’,故乡很多人津津乐道的只是那些在历代的科举考试中金榜扬名的举人秀才。平时的语文课,我们只背唐诗宋词元曲或现代汉语的散文诗歌等,只谈论那些古往今来无数用汉文写作的骚人墨客;历史课上,我们读到不少历代王朝的盛衰,帝王将相的继替和中原文明的演变,而对生活在中国广袤边地的少数民族的历史却一无所知。在学校的课程和课外的阅读中,故土的文化在书籍中是一片空白,但乡间的农人、古城的市民,山间的野老以及我的祖父祖母、母亲等给我讲的很多故事,却大多是故土种种神奇的秘密和激动人心的传奇;而平时耳濡目染的故乡人的生活中,则上演着那一幕幕平常而又生气勃勃,充满人生的悲欢哀乐、生死歌哭的故事。”如今,在我们的小学学语文课中,民间文学的缺失,尤其是故土文化的缺失使得我们的学生对故土的文化了解甚少,对自己的民族历史一无所知。这样的教育又怎样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己民族的思想感情呢?又怎样能培养学生完整的文学素养呢?而缺失了民间文学的语文教学还是完整的吗?《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对语文教育的特点有这样一段表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渐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光召先生也说了:“教育的目的首先2是教会做人,做一个大写的人,一个不仅有谋生的技能,能享受物质生活的人,而且同时做一个有高尚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追求智慧和真理的人、一个有创新思维和坚强性格的人、一个不断促进社会和人类自身进步的人。”我们语文老师要善于挖出语文课中的文化内蕴,滋养我们的学子。而民间文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一、民间文学的概念(一)民间文学的概念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口头创作的文学。民间文学的内容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笑话,歌谣、民间叙事诗、史诗,民间说唱,谚语、俗语、歇后语、谜语,民间说唱文学、民间戏曲文学等。民间文学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主要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具有自己的艺术特色。(二)民间文学的特征:①口头性。由于在过去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广大劳动人民,包括他们的专业艺人或半专业艺人,被排斥在文字使用之外,因此,他们的文学创作,一般只能用口头语言,甚至还用地方土语方言去构思、表现(包括演出)和传播。因此,口头性──用口头语言创作和传播是民间文学的一个主要特征。②集体性。专业作家的书面创作,大都是个人的产物,民间文学作品,大体上可说是群众集体的创作。③变异性。由于口头语言的不稳定性,作品在流传过程和具体的讲唱中,常常因时间、地域、民族的不同,以及传播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听众的情绪变化等因素,而有所变异。这种变异在语言方面是经常的、大量的(尤其是散文作品),其他诸如作品的情节、结构、人物甚至主题都会发生变异。④传承性。整个民间文学决不会消失。因为它的表现媒介是应用最普通和最生动并富于活力的口头语言。只要语言存在,用它作媒介去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经验的口头文学,人们所熟悉的、方便的表达形式,就要继续产生、存在和传承下去。⑤直接的人民性。民间文学的作者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它的见证人。具有优越的人民性的民间文学,内容相当广阔,它蕴藏和放射着人民的英雄主义、爱国主义、乐观主义、人道主义和献身精神等崇高思想和美德。民间文学不仅表现了人民的痛苦和希望,也表现了他们的典范人格和崇高品质。⑥优越的艺术性。民间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一种用语言以及兼用表演的艺术。它必然在某些方面具有艺术的特点。二、民间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恩格斯曾经就民间文学对劳力工作者的作用有过说明:“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是使一个农民做完艰苦的日间劳动,在晚上拖着疲乏的身子回来的时候,得到快乐、振奋和慰藉,使他忘却自己的劳累,把他的贫瘠的田地变成馥郁的花园。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是使3一个手工业者的作坊和一个疲惫不堪的学徒的寒伧的楼顶小屋变成一个诗的世界和黄金的宫殿,而把他的矫健的情人形容成美丽的公主。”②充分利用民间文学资源,可以丰富语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作文兴趣的提高,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构建师生对话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能力,而且对于整合民间文学素材,实现语文课的合理有效的拓展,使课内外有机的融为一个整体,无疑都是极具价值的。(一)民间文学资源可以丰富语文课堂教学。《课程标准》中规定,语文教学中要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大多数人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对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生命活力的语文素材没有考虑。他们的教学方法是只讲课本,不讲课外内容,认为引入了课外内容,就是“烧野火”,浪费了教学时间。我认为,这种看法不对。陈鹤琴根据陶行知批判传统教育“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名言,提出了“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的主张。引入了生动、活泼、富有生命力的、有趣的材料,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难以理解的课本知识。我们在给别人介绍陌生的事物时,不是喜欢用人们熟悉的事物来打比方吗?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理解陌生事物。那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为什么不这样做呢?民间文学植根于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是广大人民长期社会生活的产物,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沐浴千年文化积淀,是促进学生作文兴趣提高的宝贵资源。它凭他们社会生活的需要产生和流传,它反映了他们各方面的生活和有关的思想、感情,它直接或间接地为他们的生活服务——给以知识、教诲、鼓舞和希望,其中有些本身就是生活的构成部分。另外,由于它的作者人数众多和生活在底层,他们能够更广泛、深切和精确地反映社会生活。它的社会功用,也和书面文学颇有不同的地方。许多民间谚语就是劳动人民生活和劳作的教科书。不少劳动歌,是他们在各种劳作中调整呼吸、动作和鼓舞情绪的不可缺少的东西。许多世代相传的古老神话和传说,不但传述了一定的历史知识,还培养着国家民族团结的感情。许多保卫乡土、保卫祖国的英雄传说,永远给予广大人民以鼓舞力量。这是生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具有鲜活生命力的,生动、活泼、有趣的材料。将这些引入小学语文课堂之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的。1、民俗故事的导语作用。所谓“万事开头难”,开好了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课堂导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或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导语艺术讲究的是: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像磁铁似的吸引住他们,后边的课上起来就顺利了。4民俗故事,尤其是本地的民俗,教师稍加改编使之新颖,趣味性强,可以作为很好的课堂教学导语材料。用讲故事的方法导入课文,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对于那些故事性强或有典故可引的作品,教师可先讲述课文中的一些情节或与作者、作品、作品中的人物有关的故事,然后引入课堂。如一位湖南一位老师上《晏子使楚》中的故事,就这样引入:“‘晏子’是春秋时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也是齐国机智人物之一。‘晏子使楚’,来到楚国,即湖南湖北一带,而我们湘西也有一位著名的机智人物——陈二男。陈二男是民间机智人物,而晏子是官场上的机智人物。”陈二男的故事新颖,趣味性强,学生会带着强烈的兴趣去阅读理解《晏子使楚》。况且“陈二男”就是湘西人,将“陈二男”与晏子连在一起,学生自然而然地与晏子也靠近了,学生们在心里认为“晏子”就象“陈二男”一样,是他们的“熟人”,会增加学生对“晏子”的亲近感。“陈二男的故事”对学生学习课文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促进作用。教读课文可以引入民间故事,讲解汉语知识也是可以引入民间故事的。比如在讲“汉字的造字法”时,可以引入这样的故事:一个乡绅想请一位家庭教师,许下了丰厚的年薪。但是他有一个条件,结帐的时候要考老师一个字,能够认识,年薪照付,如果不认识,分文不给。有位先生就去应聘,他想:考一个字太简单,实在不认识,可以查啊。年末结帐的时候,乡绅考了这位先生一个字:上面一个“水”,下面一个“石”。这位先生傻了眼,查了许多书,也无法读出来。他只好把这个字到处张贴,向群众求教。地方官知道了这件事,他也是读书人,很为这位先生不平。地方官找来了乡绅:“这上面一个‘水’,下面一个‘石’,是什么字啊?”乡绅慢条斯理地说:“这上面一个‘水’,下面一个‘石’,是水滴在石头上发出的声音,读‘哒’。”地方官很奇怪:“你在哪本书上找到的?”乡绅得意的笑着:“这书上有,谁不会读?是我自己造的。”地方官很气恼,叫衙役打了他八十大板。打完了板子,地方官笑着对乡绅说:“我也给你出一个字,你认识吗?”于是就写下了一个字:上面一个“竹”字头,下面一个“肉”。这回乡绅傻眼了。地方官以牙还牙道:“我告诉你吧,这上面一个‘竹’,下面一个‘肉’,是竹片打在肉上发出的声音,读‘啪’!”乡绅理亏,如数地给了那位先生的年薪。5学生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味。在学生兴致正浓的时候,教师及时导入新课:“这是用什么方法造出来的字呢?这种造字法叫‘会意’,是把两个部首的意义合起来,得到一个新意义。”然后引导学生用会意的方法识记生字。这样,在学生兴致正浓的时候开始新课,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会事半功倍的。2、民间文学可以给作文教学提供丰富的写作资源。语文的学习是无止境的,也是宽广的,作文的写作更是涉及到方方面面,民间文化的介入让学生有迹可寻,有处下手,抓住关键,并由此入手,思想得以熏染,情感得到陶冶,思路得以开阔,文章得以大的改观,学生的作文就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得以升格,其语文的能力在原来基础上大幅度的提高了。学生得益于民间文学,善于抓住关键作文章,平时作文情感出天然,下笔成文章,考场作文注意独特新颖的标题拟制,新奇别致的结构安排,个性化语言的鲜活,改卷老师青睐有加,岂可不握腕、称道;读者一见倾心,难以割舍,对其文涵咏再三,心向往之。许多作家小时候就是在民间文化的滋养下长大的,他们熟悉民间文艺,这成为了他们重要的精神资源。他们几乎都曾经用他们生动的笔墨,勾勒过他们眼中的民风民俗。看看沈从文的老家“边城”在端午那天划船、捉鸭子的场面: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蓬蓬镗镗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把三十只绿头长劲大雄鸭,颈膊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多么热闹,多有地方特色!看了这样的文字后,也可能触发你要写一写你家乡的事吧?民风民俗是生活的一部分,创作反映生活,就不能不写到这些内容。作家们也非常强烈地意识到这一点。因此他们以积极的姿态,主动了解民风民俗,向人民群众学习民间文艺。那么,有哪些民间文化资源可以为我们的作文所利用呢?第一是中国传统的文化
本文标题:论民间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646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