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论网络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及CMM基本原理的实施
论网络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及CMM基本原理的实施【摘要】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正受到新的冲击并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面对日益变化的社会,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核心。一方面,网络这把双刃剑,形成的网络心理障碍、网络成瘾综合症等突出问题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然网络也给高校思想健康教育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关键词】网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困境;角色压力;CMM项目;健康发展;职业规划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尤为重要,它关系到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大局,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另外,社会日新月异,人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家创新实践能力建设等问题的提出使得大学生面临的生活学习压力和心理健康与和谐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我们必须针对新的实际,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更有成效,更好的适应社会。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现状(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积极面1、文化素质较高的群体,在同龄人中是优秀者。2、处于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三观”形成阶段。3、年轻有热情、有激情,同时也易偏激。4、对社会主义有好感,对共产党领导没有疑义。(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消极面1、大学生群体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独生子女增多。当代大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大多依赖性较强,独立生活能力较差,团队精神较弱,喜欢自我表现。动手能力较差,基本技能欠缺,社会责任感不如历代大学生。2、在接受教育方面缺乏全面性。⑴对“知书教育”接受较多,对“达礼教育”接受不够;⑵接受奋斗目标教育较多,如何达到目标教育不够;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较多,接受党史教育不够;⑷接受自我奋斗、自我发展教育较多,接受集体主义、团结协作教育不够。3、接受教育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阶段。社会宏观环境对大学生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学生以自我成才为中心;自我期望值较高,不合实际;各方面压力大,导致心理问题。二、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新时期的大学生,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明显地打着时代烙印,并折射出时代特点。面对发展变化和正在发展变化着的国内外新形势,客观地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除了认识不高、重视不够、办法不多、合力不强、投入不足之外,主要缺点在于内容上滞后形势发展,形式上缺乏创新举措。可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较长时间来实际上在走着一条学院式教育的路子。下面是以江大学生为例的一问卷调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调查表选项具体表现强弱度93-81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鲜明的时代特色教学方式单一,实效性不强;78%18%4%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载体“模式化”哲学社会科学一些学科教材建设滞后哲学社会科学一些学科教材建设滞后,以至于与时代不同步;69%27%4%急功近利倾向明显(内涵不丰富,目光不够远大,只注重眼前利益)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实际结合不紧灌输有余而启发、引导不足,从而导致大学生思想出现错位、缺位、不到位81%11%8%少数学校没有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三、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1、网络的特性网络因具有自由性、平等性、虚拟性等特性,满足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上网,学生产生了极大的愉悦感,得到了精神上的慰籍。⑴自由性:网络是跨越了国家、民族、文化的全新世界,不受时空的限制,不受地域的约束。⑵平等性:在网络世界里,人们的身份是虚拟的,在这里交往,多是文字、语言的交往,没有平时交往中的由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生活方式、文化层次等方面的差别而带来的心理负担。⑶虚拟性: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在这里,可以轻松自如地实现“理想自我”。2、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网络的以上特性,吸引了某些大学生沉溺于其中,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消极的、负面的影响:⑴网络使大学生形成心理、思想和人格畸形。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使得大学生在网络世界里随心所欲、肆无忌惮,任意地放纵自身欲望。出口成脏,言行放肆,甚至沦丧道德,缺乏社会责任感,网络游戏中的血腥和暴力,带给玩者极大的快感,成就了个人在游戏中的“英雄”地位,游戏中的厮杀、PK(PlayerKilling)、残暴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在现实世界中同情心的迷失。沉迷于网络游戏中的大学生,往往变得脾气暴躁,态度生硬,对周围的人充满敌意,变得孤僻和冷漠。⑵网络使大学生玩物丧志,理智毁灭,学业荒废。网络游戏的惊险刺激、扣人心弦,大学生为了增加战斗力和武器装备,“废寝忘食”地奋战在网吧。境内境外的黄色网站以及发布的黄色图片、信息,使得缺乏意志自控的大学生流连忘返、不能自拔;网络聊天中由于互不相识,双方又可以隐藏身份,说话便无拘无束,既可以诉说心事、漫骂,又可以用虚假的身份去欺骗。网络游戏、网络色情、网络聊天被称为网络的三只魔爪,如海洛因般吞噬着大学生原本健康的心灵。特别是对于“性格内向”的大学生,网络给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实现自我成就的方式,但往往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变得更加内向和自我封闭,于是孤独感的产生反而使他们更加热衷于到网络中寻求自我心理安慰。⑶网络使大学生滋生是非,损害社会环境的和谐。沉溺于网络中的大学生,因无钱上网而编着故事向父母要钱。网络中涌现的网恋行为,对中国传统婚姻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因网恋滋生的争风吃醋、斗殴以及“一夜情”,更是危害了社会的稳定和谐。网络犯罪中攻击他人网站,窃取商业秘密,诈骗人民财产的违法犯罪更是层出不穷。网络的以上消极、负面作用,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探讨网络思想健康教育,也成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如何引导学生应用网络,认清网络的本质(为人们服务而非成为网络的俘虏),养成良好的网络生活习惯,从而形成网络时代的健全人格,也就成为网络化时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3、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影响网络的普及应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同时也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了新的机遇:⑴网络的自由性:使心理健康教育由封闭转向开放,通过网络,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信息、激发了他们潜在的、自主的学习能力,由于减少了时空障碍,接受名师名校的教育已通过网络成为现实,资源的共享性拓宽了教育渠道,又由于网络时代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的形象化、趣味化,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和乐趣,更有利于知识的消化吸收。⑵网络的平等性与虚拟性: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一座可以平等对话的桥梁,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使学生对学习、生活的困惑和想法倾诉起来更为接近真实的感受,教师也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到学生的真实的心理健康动态,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从而提高了工作的有效性。⑶网络的互动性和包容性:使大学生能够通过网上聊天和校园BBS等方式广交朋友,参与问题的讨论、抒发内心情感。网络虚拟极大地刺激了高校大学生的潜能,为现代大学生的成长开拓了全新的领域。大学生可以借助世界各地的专家和学者力量,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身的分析力和判断力,促进自我发展和创新。四、构建网络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网络作为大众传播的“第四媒体”,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对外交流的重要手段。面对网络汹涌澎湃的发展态势及其对社会越来越深入的影响,要正视和利用好网络,创新和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构建网络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顺应时代潮流,在完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基础之上建立的,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设立课堂教学与网络传播两种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普及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从而根本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自我调适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学生会在学习、生活中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开设些针对性强的讲座或专题,指导学生面对网络如何趋利避害,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要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在网上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和网上心理健康课程。⑴针对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业、就业、经济、人际交往四大压力,开设相应的心理学调适讲座。⑵针对网络成瘾的学生,还可以邀请戒网瘾方面的专家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探讨。⑶在积极建立本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同时,密切关注其它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进展以及其它国内外相关方面的网站,有选择性地向学生推荐,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共享优势,提高学生获取相关知识和自我调适的能力,从而保证认识的正确性与调适的有效性。2、设立大学生网络教育观测点,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突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门机构,配备足够数量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辅导,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美国心理学家在网络上进行的心理咨询实践中就发现,患者乐于接受网络心理咨询,面对电脑,患者比平时面对心理医生更容易进行倾诉和自我暴露,有时,网络心理辅导和咨询的效果是一般咨询室难以替代的。设立大学生网络教育观测点:⑴网络指导课程观测点(有效记录学生网络课程动态)。⑵网络心理咨询观测。①设立心理专线;②开设LOP(LecturesOnPsychology);③定期聘请专家开设心理讲座。3、建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档案,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心理咨询机构,开展网上咨询,提供高水准的专业技术支持。建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档案,记录追踪大学生整个大学四年思想政治情况,根据观测情况及时调控。⑴心理指导。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客观评价自己。不盲目跟潮,避免学生“自我”倾向,指导学生培养良好的择业心态和心理素质。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和潜力,增强自信心、克服自卑感。克服不良就业心理,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和参与就业竞争。⑵选择素质好、心理健康的学生与班主任、辅导员一起形成日常心理疏导体系。通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尽早发觉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及时帮助他们缓解压力,通过网络形成的虚拟社区,建立自发的网络心理互助组织如心灵BBS,共同探讨、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心理方面问题,当然,对于这一类心理健康互助组织,还需加以指导与监控,以充分发挥该体系自助助人的作用。⑶本科生就业能力培养。开设就业指导讲座,开展全程就业指导工作。⑷职业价值观指导。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即索取与奉献的关系,个人愿望与社会需要的关系,个人成才与客观条件的关系);树立“三个观念”(即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艰苦奋斗、创业成才的观念,增强自身素质、积极参与竞争的观念)。积极探索构建网络化时代高校思想教育体系,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新性,增强时效性,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的思想政治水平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构建网络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还需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使其日臻完善。五、大学生的心理困境分析异于“物以稀为贵”的概念,截然不同的“百川朝海”的大学生,大学生所面临的角色压力是普遍且明显的。(一)从个人方面来看,主要表现为:1、交际能力。⑴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发生摩擦、冲突和情感损伤,引起一部分学生的厌烦感,产生压抑和焦虑;⑵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害怕与他人沟通思想感情,封闭自己的内心情感,处于一种要求交往而又害怕交往的矛盾之中,容易导致孤独、抑郁或自卑;⑶因为性格上的不合群,在新同学中不被理解而遭排斥,其中一部分人便独来独往,不与他人接触,久而久之就产生一种受冷落或性格孤僻、粗暴等心理倾向。2、自主适应能力。因环境改变,自身出现矛盾、困惑心理。⑴对现实失落。中学教师为激励学生刻苦学习,把大学描绘成“人间天堂”,学生将考大学作为唯一最终目标来激励自己在高中埋首苦读。当现实与所想有所出入时,学生出现了
本文标题:论网络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及CMM基本原理的实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648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