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继续教育--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七套试卷最全
1、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是在管理过程中的一种常态的管理。正确错误2、天灾人祸是百年不遇、十年不遇的,是偶然发生的。正确错误3、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都是要计算成本的。正确错误4、公务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在实践中锻炼就好,不需要做专门训练。正确错误5、一个优秀的决策者还要善于融合不同的意见并做出选择。正确错误6、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形式是多样性的,损害程度也是多层次性的。正确错误7、法律都是正常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律也不例外。正确错误8、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法律、决策的制定也要按照惯常的民主程序。正确错误9、法律保证,突发事件发生时一旦人民的权利在无意中受到侵犯,他们有请求国家给予赔偿的权力。正确错误10、有时媒体是朋友,有时媒体是敌人;有些媒体是朋友,有些媒体是敌人。正确错误11、公共卫生事件不包括()口蹄疫禽流感危险化学品泄露急性职业病12、社会安全事件不包括()重大群体性事件重大刑事案件涉外突发事件交通运输行业严重人员伤亡13、四级国家预警级别预警颜色分别是()红橙黄绿红橙黄蓝橙红黄蓝红黄蓝绿14、下列对于行政的紧急性的理解正确的是()在制定与执行政策时不按照法律程序办事在制定与执行政策时不考虑程序紧急情况可以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注意行政权力是否在边界限制之内15、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危机现场中的“管理者效应”()“鸵鸟反应”“兔子反应”“黄粱美梦反应”“出租车式的反应”16、古希腊的一位哲学家曾经这样说过:“人类的一半活动是在危机当中度过的”。说明天灾人祸是()百年不遇的可以预防的偶然发生的经常出现的17、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灾难已经发生,考虑它的威胁源头没有异议涉及到哪个部门哪个部门处理,别的部门管了就是越权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都是要计算成本的事件发生了,追究责任是首要的18、重大群体性事件不包括()我驻外使领馆或机构及人员遭受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党政机关和要害部门遭冲击、围攻交通要道或枢纽遭阻断非法集会游行示威、聚众闹事、群体性械斗、冲突事件及暴狱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突发事件的爆发期政府要做的事情()做出决策搜集信息组织资源控制事态发展20、危机到来之际我们最重要的是做到()群众与政府的齐心协力追究导致问题发生的根源向群众隐瞒真实情况对媒体保持沉默21、对成熟的社会能力理解不正确的是()是一种有效的应对方式就是完全依靠群众调动群众积极性协调社会各方面的能力22、公务员情绪的稳定性是指()面对突发事件必须要有平常心面对突发事件不可以有恐惧感面对突发事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办事能力面对突发事件没有任何压力23、面对突发公共事件,一个优秀的决策者在普通公务员的基础上应该做到()善于融合不同的意见并做出选择要善于理性地分析情况善于系统地思维和统筹规化独立做出决策24、危机来时,我们要考虑的核心价值观是()人民的安全问题国家名誉的损失经济效益社会的稳定25、对突发公共事件适用的法律的临时性和预备性理解不正确的是()常态下这些法律是闲着的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才适用突发事件结束后就要停止法律效力会有所减弱26、在解决突发事件时,因为其紧急性,我们可以()不经任何部门批示直接下达命令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不需要广泛征集民众的意见法律、决策的制定完全按照惯常的民主程序权力集中在决策机关、领导人手里,任由其发挥27、法律制裁具有更大的严厉性是因为()违法情节更为严重造成的伤害层面更多造成的社会危害更严重国家处于特殊时刻,有趁火打劫之嫌28、政府与媒体的关系()政府利用媒体媒体利用政府政府引导媒体树立其形象媒体依靠政府打响知名度29、地震灾害的伤亡主要是由()造成的。建筑物倒塌地震的余震地震引起的火灾地震后的次生灾害30、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的原则。属地管理原则标本兼治、预防为主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未雨绸缪、防患未然31、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突发性和紧急性高度的不确定性威胁的社会性救援资源的稀缺性32、突发事件的类别有()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33、公共突发事件的周期发展分为哪些时期()突发事件的潜伏期突发事件的爆发期突发事件的持久期突发事件的恢复期34、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建设包括()执政能力依法应对的能力决策指挥的能力协调和沟通的能力35、我们在处理突发事件时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与事故中伤亡者亲属的沟通国家的损失问题管理者要面对社会公众的反应上级领导如何指示36、突发公共事件法治属于非常态法治,是关于突发事件引起的公共紧急情况下如何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和。国家权力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公民权利之间37、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的具体措施()制定完善的应对计划建立高效的协调机构全面的应对网络成熟的社会能力38、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包括()专注于政务建设,不需要太多的与民众沟通必须坚持一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趋势的核心价值观先保证自己的安全要紧,这是公职范围以外的事情作为一个政府的领导人,在解决突发事件的时候,一定要充满社会责任感和信誉度39、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公务员的压力有()突发事件对生命的价值目标的严重威胁,就会突然对公务员的心理造成一种恐惧的压力重任在肩恐惧失败、局面失控时间紧迫,信息不确定,接收不到所需要的信息40、引导媒体在突发事件中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其主要方法有()实现危机传播的基调统一;对媒体实行信息封锁;塑造政府危机管理的良好形象;在满足公众信息需求中保持社会稳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主讲人:吴江教授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同志们好,今天我们讲的这个题目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我今天讲几个问题,一是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它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第二个,对于突发公共事件,政府有哪些责任,我们公务员应该有哪些基本的素质要求;第三个方面,我们讲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三种能力:法治能力、决策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是政府的一个基本职责,也是公务员的一个基本能力。突发公共事件,从时间上来说,它就是突如其来的、意想不到的一些天灾人祸。应对突发事件,又可以叫灾害管理,这是从严重程度来划分的;另一种叫法是,公共危机管理。危机,实际上是讲突发事件的波及的范围,可能会成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者全球性的危机。例如SARS病毒、禽流感等都带有全球性的危机。第一个问题,突发公共事件的基本内涵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是在管理过程中的一种非常态的管理。这种管理的非常态,有时候就给我们一个错觉,即天灾人祸是百年不遇、十年不遇的,是偶然发生的,相对来说,其发生的概率较小。但是,我们首先要肯定,突发事件其实是经常地、方方面面地暴露在我们日常的各种活动之中。古希腊的一位哲学家曾经这样说过:“人类的一半活动是在危机当中度过的”。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平均每年造成近2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高达国家财政收入的1/4至1/6。20世纪全球发生的破坏性地震中我国占1/3,死亡人数占1/2,近50年,477次地震死亡27.8万人,直接经济损失420亿元;全国有2/3的国土面积不同程度受到洪水威胁,特别是长江、黄河、淮河等七大江河中下游地区,集中了全国1/2的人口,3/4的工农业产值,洪涝灾害的威胁更为严重。1998年发生的特大洪水,使3.34亿亩农田受灾,死亡4150人,仅直接经济损失就达2551亿元。近几年每年因各类事故造成13万多人死亡,70多万人受伤,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约2500亿元。全球交通事故每年伤害1500万人,死亡70万人,我国占1/6;仅2003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2万多人,煤矿事故死亡6434人,火灾事故死亡2497人。在各类事故中,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平均每月达1.2起。目前全球新发现的30余种传染病已有半数在我国发现。2003年全国按规定报告的27种传染病发生近260万例,其中死亡6474人,死亡率为0.48/10万。特别是非典疫情,波及内地24个省份的266个县(市、区),报告病例5327例,死亡349例。2004年发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波及16个省(区、市),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家禽养殖业和农民增收造成了严重影响。我国近十年来的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生产安全等方面的事故,在经济上所造成的损失,每年大约是在6000亿美元,约占GDP的5-6%,各种事故的总量,每年增长的幅度也在6%左右。最高的年份,增长到22%。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有的专家曾经做了一个统计,我国每年发生的事故,平均分摊在公务员身上,数量是每年每人一件。这对我们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公务员,是一个巨大的压力。所以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对于公务员来说是当务之急。把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纳入到政府的职责,并且作为政府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一、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保障安全。第一要确认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哪些价值会受到威胁?是什么价值受到威胁?这是必须要明确的。政府的职责,就是要确认是哪些价值受到威胁,我们如何使这些价值免于受到这种威胁,或者减少损失。第二就要考虑、研究,威胁来自哪里。有时威胁来自天灾,有时来自人祸,有时也可能源于我们的责任没到位或者技术手段不够。所以,只有认清威胁从哪里来,我们才能够找到根源,对症下药。第三谁来解决这些威胁呢?这是第三个要回答的问题。突发公共事件的威胁处理不是由单独的哪个人、哪个单位能解决的,根据事件的大小及危害程度,有时可能会上升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全世界联起手来处理。2005年的东南亚海啸,涉及到了全世界范围内的赈灾活动、救助活动。如果不是全世界各个国家联合起来,这场海啸带来的灾难就很难恢复。第四解决这些威胁的手段是什么呢?突发事件的性质不同,我们所采取的解决手段就不一样。有些需要做疏导工作,有些需要采取严厉打击措施,如恐怖分子的恐怖活动。第五谁来为安全支付成本。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都是要计算成本的。二、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第一个特点,突发性和紧急性。公共事件的突发性和紧急性需要领导者马上做出决策,使损失降低到最小。如恐怖事件、事故灾难、特大刑事案件等。第二个特点,高度的不确定性。例如2003年的SARS病毒,这是我国以及全世界从没有预见的灾难。由于缺乏预见与应对经验,其不确定的特殊情况使得全国陷入恐慌之中。又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件给我们的启示。核电站的的巨大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但其泄漏的危害却也是非常不确定的。第三个特点,威胁的社会性。我们都知道的9.11事件,不仅给美国,也给全世界的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全世界的经济降低了一个百分点。1998年的特大洪水,不仅影响了我国的农业生产,同时也影响了我国的教育、经济、服务业等方方面面。第四个特点,救援资源的稀缺性。突发公共事件一发生,就会动用社会物资储备。物资的大量需求,就会对政府造成一定的压力,怎样调配好这些物资,对政府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三、我国把突发事件分成四类。第一类是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7个分类。第二类是事故灾难,包括安全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2个分类。安全事故包括生产、交通运输等行业企事业单位发生严重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事故;电力、通信、信息网络、金融支付和清算系统、特种设备事故,大中城市供水、燃气供应中断;坠机、撞机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包括严重水污染,因资源开发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危险化学品严重泄漏,核设施发生严重放射性污染等。当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特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时,称为特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第三类是公共卫生事件,包括重特大传染病疫情、重特大动植物疫情、食品安全与职业危害事件3个分类。重大传染病疫情包括鼠疫、肺炭疽或非典、人禽流感。特大传染病疫情是指影响大,波及范围广,出现大量病人或多例死亡病例等。重大动植物疫情包括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及植物疫情。特大动植物疫情是指发生一类动植物疫情,或者可能造成人类传播的动植物疫情。食品安全与职业危害事件包括发生百人以上
本文标题:继续教育--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七套试卷最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652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