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继续教育学刘浩源第四讲企业大学和高校继续教育的合作与发展模式构建•1.1模型构建的理论依据•1.2高校继续教育的合作方式•1.3什么是企业大学•1.4企业大学和高校继续教育的合作现状、呈现问题1.1模型构建的理论依据1.1.1知识半衰期理论•它是一个物理学名词,70年代提出的知识半衰期理论阐述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所谓‘知识半衰期’指的是从知识的习得到知识的废弃所经历的时间段,人所学的知识随着科技的发展会逐渐变得没用。特别是现代技术发展快,很多知识变化很大,总是不断的更新换代,时间越长,衰减的越多。1.1模型构建的理论依据•我们所处的知识经济社会,知识不断创新、老化加速,人类的知识朝着两个方向运行:•一方面在爆炸性地积累和增长•另一方面又在急剧地更新和老化•根据美国培训与信息协会(ASTD)的统计,在近十年中全球知识量增长了一倍,并正在以每18个月翻一翻的速度递增。•工业经济时代,一个人在4年大学里所学到的知识可以受用终生,只有很少一部分会过时和老化。•知识经济时代则不然,数据分析显示高级工程师的知识半衰期为3年,工程师的知识半衰期为5年,一般技术人员的知识半衰期也只有7年,以平均知识半衰期6年计算,一个大学生毕业时,其4年所学知识可能有30%已经老化。•因此:在学校学知识是常规教育,大学毕业后,要是不继续接受教育,知识就会逐渐衰减。只有通过继续教育,知识才可以不断更新、不断积累增长。人一生中用到的知识,只有20%是来自学校,80%来自其它管道,所以,再进修、不断充实,未来将决定一个人的竞争力高低。1.1模型构建的理论依据1.1.2合作竞争理论•竞争在经济领域非常重要,在市场中的主导作用,从经济学奠基之作斯密斯的《国富论》开始,关于竞争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随着市场经济的动态化、网络化和全球化,市场经济给予竞争与合作以全新释义。引用著名银行家和金融家勃纳得·巴鲁(BernardBaruch)的一句话:“你不必吹灭别人的灯以使自己更闪亮”。竞争不再是利益互相冲突的对手间的简单拼杀,也不再是一种损人利己行为,而更像一场高水平、高质量、高风格的友谊赛,是强者、勇者、智者之间的较量。•以合作求竞争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主流,这种趋势不可避免地冲击着传统的竞争理论、观念、策略和方法,迫使企业从单纯竞争型向合作竞争型转变。1.1模型构建的理论依据•合作竞争作为一种新型的竞争关系可以定义如下:合作竞争是有别于竞争和合作的一种博弈关系,合作的目的是为了竞争,竞争以合作为主要方式,合作与竞争为同一关系的两个方面,独立的竞争者通过合作强化竞争优势。•在教育培训市场中,企业大学与高校继续教育作为不同目标、不同性质的组织,必然会产生对象对抗的竞争,包括以学员竞争为中心的资源竞争、技术竞争、师资竞争等等。但是由于起步不久,又各自的不足,合作竞争的关系也逐渐成为大多数企业大学和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模式。1.2高校继续教育按合作形式的分类•高校继续教育按合作形式分:•①与企业、企业群的合作•高校继续教育很大一部分的服务对象就是企业。早在1994年,欧洲继续工程教育年会就提出了“欧洲的成功在于校企合作”。•继续教育是学校与企业、行业和社会联系的窗口和纽带,更好的使这个纽带的联系更紧密,窗口更透明,是继续教育成功的必要。美国大学通过与企业联网,为企业科研人员的继续教育提供便利。斯坦福大学就把本校的工程课程用电视转播到硅谷附近一百多家高级技术公司,为那里的几千名工程师提供继续教育。在与企业的继续教育互动中,大学可以得到了企业在资金和资源的支持,可以更好地集成优质资源,促进资源共享。•②校校合作•高校有各自的优势资源,通过校校合作或者联盟的方式整合自有优势为目标客户提供服务,获得更好的效果。斯坦福大学与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和牛津大学联盟,每所大学各投资300万美元开办了“远程学习”,向他们共同的五十万名校友提供文理科方面的远程课程,还包括在线课程和交互式研讨会、多媒体项目、专题网站等形式,包括链接研究信息、校园发言人的实况转播或录音磁带、展览、磁带上的讲课及其它等内容,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为其毕业生使用学校资源提供便利。1.2高校继续教育按合作形式的分类•高校继续教育按合作形式分:•③国际合作•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加深和WTO,企业是全球化经营,人才是跨国家、地区流动,知识资本也是跨文化传播,这些都要求高校的继续教育既要走出去,也要引进来。•比如说清华大学:引进来:2001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顾问委员会的支持下,和哈佛商学院结成战略联盟,共同设计推出清华-哈佛高层经理研修项目,是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的联合品牌项目,它的宗旨是为大中型企业的决策管理层提供适应技术变革和世界经济发展要求的最新知识、信息、思想以及技能。走出去:清华大学自80年代初以来开始试办海外培训课程,目前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和影响力,包括香港公务员课程、与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合作的工商金融课程以及文化历史课程1.3什么是企业大学•企业大学是一种由企业出资建立的新型教育培训组织,通过各种有计划的学习活动来推动个人和组织的学习,推动知识及智慧的发展,以支持企业实现其使命。•它是现代化企业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和保持独特性的重要手段和战略之一。•在企业高速成长时,企业大学有助于解决企业员工素质提升和人才储备的需要•在企业转型时,企业大学可以帮助企业解决文化变革带来的问题。•此外,企业大学还可以帮助企业获得供应商、客户以及战略伙伴的认同,在对它们进行质量控制和技术支持的同时,加强战略同盟关系。1.3企业大学的产生与发展•企业大学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1927年通用汽车成立GM学院。•随着人力资本的不断重视,信息科技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受到了多方面的压力:一是信息技术及全球化带来的复杂竞争环境的压力;二是企业内部“人才过时”的问题。•为了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企业需要具备有多方面的才能、能够自主且有独立工作能力的员工。企业大学的观念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产生、重视和发展起来的。企业大学以摩托罗拉创建企业大学为标志,现代企业大学(CorporationUniversity)在全球迅速崛起,从制造业很快发展到技术咨询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医疗卫生业、运输业以及农业等各个行业,成为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发达国家继续教育领域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它的数量从20世纪80年代时的400所增加到现在的2400多所,仅在美国注册的企业大学就已超过了2000所,其数量仍在增长中。根据相关预测,2010年全球企业大学的数量将达到3700所。著名的《财富》杂志年度排行的世界500强企业中,有近80%拥有或正在创建自己的企业大学。Renaud-Coulon(2002)的研究显示:法国共有30所企业大学;英国有12所;德国有5~10所;北欧各国和荷兰则不超过5所;澳洲和东南亚的大型企业也开始建立自己专门的教育机构。在国内,受到国外企业大学如火如荼发展的影响,“企业大学”概念越来越为我国企业所了解。除了摩托罗拉、爱立信、西门子、可口可乐、惠普等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的国内企业大学,一些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如海尔、联想、吉利、春兰、海信、等,纷纷树起企业大学的旗帜。从企业培训部门到企业大学企业大学既不同于普通高校教育也不是传统培训部门的升级,而是一种战略层次下的全新组织形态。企业在培训的定位和职能规划上经历了从培训部门到企业大学的本质转变,两者相较有许多关键因素的差异:企业大学的定位和发展趋势(1)整合内、外部资源,联盟化发展内部资源整合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企业大学能很好的扮演其中穿针引线的工作。这些战略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文化、市场战略、品牌、公共关系、客户、技术等,随着不断的发展,企业大学同这些资源的结合度将更加紧密,对企业大学的发展也更有利。更丰富的外部资源,包括高校资源和行业资源等,也同样吸引企业大学的注意。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在100个被调查企业大学中,有近乎一半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与高等教育机构合作产生的,其中有课程合作、学位合作等。这种合作在激烈竞争的压力下,已显不够,需要不断的深化和模式的转变。模式的转变可以借鉴企业集团发展的经验,走企业-高校培训联盟化发展之路,结成优势互补、有合作也有竞争的教育联合体。通过联盟化的发展和合作性的竞争,有利于将高校、企业、行业培训资源最优配置,形成规模效益,有利于整合信息流、资金流和客户链等,获取效益最大化并提升整体竞争力。企业大学的定位和发展趋势(2)建立独立性,进入市场竞争目前,较多的企业大学仍是全部或部分依靠企业拨款来维持的,而且服务的对象大部分为企业内部的员工,有少部分面向产业链成员或客户,只有更少的一部分面向整个培训市场。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价格战和企业效益不佳的时候,企业大学就会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甚至可能因此而被削减预算,影响正常运行。企业大学在初期投入建设和营运都是需要高投入的,要转变被认为是成本消耗,而不是投资收益的企业固有观念,企业大学需要建立自身的独立性,将价值链成员、客户甚至普通培训对象视为未来的目标群体,逐步扩大服务内容。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之下,以市场为导向,进入市场竞争也能更好的完善企业大学的功能和运作,超越目前的职能范围,能根据顾客的需求来制定出完整的解决方案。企业大学的定位和发展趋势(3)抓住企业内涵,特色化经营特色化是企业大学在发展阶段中的一个战略性选择问题,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战术问题。企业大学在建立的时候就与企业紧密相连,每个企业所采取的战略目标都不同、每行业特征不一、企业自身条件各异、经营理念和管理风格不同,企业的品牌优势成为了企业大学的金漆招牌,企业大学可以充分抓住企业自身的文化、内涵和经营理念,提出与其相匹配的战略规划,办出特色化,创出品牌。例如,甲骨文公司的“技术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理念也应用到企业大学中,其个人化、用户化的电子学习方式在不断强调“甲骨文的技术,改变了人类的学习方式”。特色性也是企业大学用于吸引更多服务对象的法宝。总结过去,我们可以发现企业大学的成立和发展是因为:第一,他们有足够多的员工、合作伙伴和客户需要被培训,第二个原因是他们在同企业共同发展过程中已经积累和总结了丰富的经验及能力,第三个原因是他们的培训有自身的特色性。而特色性则保证企业大学的不断发展,成为核心竞争力。企业大学与高校继续教育的合作现状和问题•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周健曾这样说过:“企业大学其实是将教育市场进行细分,因为高校不可能针对各个行业提供对口的教育内容,而企业大学正好弥补了这个缺口,但高校也有自身的优势,企业大学与高校教育并不是对立的竞争关系,而是互补的合作关系,事实上,很多企业都是高校的客户,两者有着开展研究工作,培养人才的合作基础。”•近年来,企业与高等教育、企业大学与高校继续教育等逐步发展新型的合作关系,这不仅能有效地培养出专业人才,也促进了对教育价值的重新认识和定位,也开创了教育的产学研结合新模式。企业大学与高校继续教育的合作现状和问题•1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学校和用人单位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教育模式,突出学校和企业在合作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较为广泛的应用,也受到了高等教育的重视。•当前我国的产学研合作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工学交替模式、3+1+1模式、有机渗透式、结合实际任务模式、培养工程硕士模式等,国外很多成功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包括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模式、斯坦福模式和筑波模式等。•以3+1+1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为例,前三年本科生在学校完成课程内容后,采取预分配的方式,让学生到对口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一年,实习结束后再返回学校进行总结,根据岗位工作需要和自身不足有针对性地选学有关课程及培养专项技能,并结合实际工作需要确立课题,进行毕业设计或完成毕业论文。学校和企业按照预分配联合培养的模式,共同参与、共同商定、统计表安排、合作培养,使学生成为企业所需要的本科毕业生企业大学与高校继续教育的合作现状•2定制化项目又称为订单项目,是高校按照企业的需要制定符合企业人力资本开发的项目计划,是“输入多样化的需求信息——在柔性生产线上加工制造——输出多
本文标题:继续教育学第四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654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