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综合自然地理学姓名:南国梁班级:12级地理一班学号:20122100111题目: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包头市为例作者:薛建春白中科(1.中国地质大学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北京2.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期刊: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城市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土地利用在城市化建设中至关重要。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必要性,并结合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的特点选择18个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价包头市1998-2007年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最后针对结果给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城市化土地利用是伴随着土地利用形态的变化,通过各种途径和措施实现土地的合理利用与优化配置,满足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这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所以不能用某几个指标来反映或评价。这就需要用一系列指标来对其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因此,结合包头市的实际情况,以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选取资源、生态、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四项为准则层构建18个指标体系文中采用特尔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值。这种方法能客观地综合多数专家经验与主观判断的技巧,对大量非技术性的无法定量的因素作出概率估算。只要求作出各指标所有专家打分的均值和方差,用均值表示最可能的权重值,用方差表示不同意见的分散程度,以便将结果反馈给专家。本文在选取指标和确定指标权重时选取资源、生态、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四项为准则层构建18个指标体系和采用特尔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值这种方法值得我们借鉴。题目: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作者:陈志刚1黄贤金2(1.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南京;2.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期刊:资源科学在综合分析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主要观点并提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目标的基础上,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4方面构建了适合县域经济发达地区特征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共选择了25个参评因子。本文在指标的选取;按照构想设计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在确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量化指标值时,同时借鉴美国的现代化10项标准,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提出的按贫富区分的社会指标体系21项国际标准,以及其它专项国际标准,同时也参考了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中各类指标体系。对于各项指标权重的确定,常用的方法是层次分析法(AHP法)。考虑到AHP法在求解高阶判断矩阵时计算复杂且容易出错,因此文中在AHP法的基础上参考了权重的简化方法确定各项指标的重。题目:中国生态脆弱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作者:许尔琪1,张红旗2,(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期刊: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该文以县域为研究单元,针对中国黄土高原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干旱风沙区、西南岩溶区和三江源区等生态脆弱区域,从环境支持性、资源保护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等四方面建立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综合评价了各区的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程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区和三江源区的弱度、较弱可持续性等级,整体可持续性较低;其余三区强度和较强可持续性等级,可持续性相对较高。从空间上看,新疆昆仑山北坡绿洲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宁夏南部山区、青海三江源区和贵州南部岩溶山区是弱度土地可持续性的主要聚集区。本文在数据采集主要应用ArcGIS9.2软件获得基于县统计的20世纪80年代末和2005年的研究区各县面积、沙漠化面积、石漠化面积、盐碱化面积、林地面积和湿地面积;依据中国1:100万土壤侵蚀图提取研究区各县的土壤侵蚀等级及面积。上述空间数据皆来自于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数据库。社会经济属性数据来自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数据库的分县农村统计数据,本文在评价性的选择上值得我们借鉴比如环境支持性评价、资源保护性评价、经济可行性评价、社会接受性评价。题目:生态足迹模型在我国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应用及启示作者:刘艳中,李江风,张祚,胡鹏(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系,湖北武汉)期刊: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这使开展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成为当务之急,该文分析生态足迹模型在我国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研究现状,指出研究中主要存在评价精度较低、研究内容不全、应用方法单一等不足,并从研究尺度、研究精度、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对土地利用相关政策启示等角度,提出需进一步改进的方向和建议目前,生态足迹核算方法主要有综合法(CompoundApproach)、成分法(ComponentAp2proach)和投入产出分析法(Input-OutputAnalysis,IOA)。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模型计算精度较低,政策启示失真。土地利用活动具有区域性和层次性特点,决定了开展评价必须结合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从而导致许多区域信息丢失,不能充分说明区域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差异程度。研究中计算精度较低,导致得出的规划建议不符合研究区域实际情况。(2)研究内容不全,成果价值有限。(3)研究方法单一,研究深度较浅。现有的土地利用生态足迹评价研究主要采用传统核算方法———综合法,由于受难以获取所需核算数据等因素限制,成分法和投入产出法在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中应用研究暂未开展,因此研究深度有待加强。研究启示土地利用生态足迹评价研究的改进,受生态足迹模型的不断完善及不同时期、不同形势、不同区域和不同层次土地利用表现出不同特点等因素的制约。根据这一特征,综合上述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生态足迹模型在我国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应在以下方面加以改进。(1)在研究尺度上,应加强时空尺度的土地利用生态足迹研究。在时间尺度上,加大对土地利用生态足迹时间序列的研究;在空间尺度上,加大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规模区域、不同级别或层次的土地利用生态足迹实证对比研究,揭示区域与区域、区域与区际之间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系。(2)在模型计算精度上,需改进生态足迹计算方法并考虑土地利用的时空差异性,从地方公顷、产量因子、均衡因子、土地类型划分等角度,改进土地利用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克服基于“世界公顷”的地方土地利用生态足迹评价研究存在的计算精度低、不能充分体现土地利用实际状况等不足。(3)在研究内容上,应加强研究不同消费模式下土地利用生态足迹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对外贸易引起的土地利用生态足迹区际转移与生态责任区际扩散之间的关系;(4)在研究方法上,需加强成分法和投入产出分析法的应用,提高土地利用生态足迹评价指标选取的完整性和核算的准确性。此外,生态足迹模型存在对生态系统功能描述不全的缺陷,不能全面反映土地利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可结合生态服务价值法、PSR法等,开展土地利用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研究。(5)在土地利用及相关政策决策方面,建立日常土地利用生态足迹账户及其环境影响监测机制,及时评价土地利用引起的环境影响时空变化特征;综合上面四篇文章,我们可以用一些套路,和模仿其的一些写作方式。无论在数据收集,指标选择,方法使用,参考文献的查找,都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本文标题:综合自然地理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672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