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姓名华云龙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专业工商企业管理指导教师龚达职称副教授2014年月日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摘要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有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其中蕴藏着许多哲学思想和道理,对我国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国外文化对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大。企业应在广泛吸取各种有益文明成果的同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巧妙的运用于企业管理当中,构建具有和谐精神的企业文化,对内形成凝聚力,对外形成吸引力,树立良好形象,不断发展壮大。关键词:企业管理;传统文化;运用目录第一章中华传统文化概述…………………………………………11.1中华传统文化内涵……………………………………………………………11.2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特征……………………………………………………1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企业管理思想……………………32.1儒家文化与企业管理…………………………………………………………32.2佛家精神与企业管理…………………………………………………………42.3道家思想与企业管理…………………………………………………………6第三章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83.1中庸之道——现代企业定位的基准…………………………………………83.2刚柔并济——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法…………………………………………83.3和气生财——现代企业旺盛的法宝…………………………………………93.4外圆内方——现代企业对外的形象…………………………………………93.5正己正人——现代企业指挥的令牌………………………………………103.6自强不息——现代企业发展的动力………………………………………10参考文献………………………………………………………………12谢辞……………………………………………………………………13×××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1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文化和管理渐渐相互渗透、融合,从一定意义上说,管理是文化的产儿。传统文化是前人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磨砺出来的,其中也许有许多已不适应现代的社会,但其中所蕴含的深层智慧却闪耀着永恒的光华。传统文化是前世所留下的瑰宝,不容抛弃。深挖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宝库,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对促进我国管理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第一章中华传统文化概述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祖先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延续不绝,一直影响到今天的生活。1.1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和实际活动的方式及其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由于人们生活实践的复杂多样,文化也相应地具有不同的内容、形式和层次。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数千年以前,中国就以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而闻名。其后,经过炎黄子孙长期的创造和积淀,中华文化愈丰富多姿、博大精深,其成就、其影响,举世罕见。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1.2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特征历史赋予了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典型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2.1鲜明的整体性各种文化形式之间相互贯通,相互影响。整体性把握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杰出人物都是在众多领域均有重要建树的文化全才。例如世界级文化大师孔子所推崇和追求的“成人”,不仅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广博的知识、深邃的智慧,而且还具有出色的文字表达能力、政治管理经验以及艺术、体育、军事等多方面的技艺。孔子本人正是这样一位全面发展、多才多艺的伟大人物。作为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孔子对于音乐等艺术领域、射御之类技能甚至烹饪与服饰的原则等,都曾提出过非常精妙的见解。1.2.2强烈的时代性强烈的时代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又一大特征。文化的本质不是既成的事物而是衍变×××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2的过程。传统文化一直处于《周易》所形容的“生生不息”的继承与变易的对立统一发展之中,旧的形式不断被新的形式所代替,但在新的形式中又包含着持久恒常的民族精神。例如,被视为“国粹”的京剧实际上是一门非常“年青”的艺术,它的真正成熟距今不过百年上下。自宋代以来,主导戏曲舞台的艺术形式曾发生过多次重大繁荣。然而,这种变革并非脱离历史的独立创造,而是继往开来,在吸收过去遗产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尽管许多旧的形式已随着历史变迁而失去生命力,但却可以通过改造,使之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而继续发展。1.2.3突出的地域性中国国土辽阔、地大物博,自周秦以来除个别分裂割据时期外,在大部分时间内保持着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这一政治机构。因而,在中华传统文化这一体系之中,既有源自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作为主体,也有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作为补充,相得益彰。中华传统市场早在数千年前就与异国文化开始了交流。汉唐时代,中国文化是相当开放的。在许多方面,中华民族的祖先曾非常勇敢地、毫不犹豫地吸收外来文化因素,并加以改造,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从意识形态方面看,中国接受了从印度传来的佛教,这是世界主要文明体系之间的最大规模的交流之一。从艺术方面看,中国大量吸收了沿丝绸之路传来的异国音乐、舞蹈,并使之中国化。“胡琴”是中国民族乐器中的重要代表,但如同其名称所示,它原来是外来品。从饮食、服饰、民俗等方面看,中国所吸收的异国文化内容也十分惊人。与此同时,中国也将自己的文化向外输出,如造纸等四大发明、丝绸与瓷器等工艺制作等,都对世界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传统文花的许多精华,如中医、气功、武术等,至今仍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3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企业管理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这些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涉及到行政、经济、军事、文化、家庭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层次,这些管理思想及实践的文化底蕴就是中国伦理型文化传统。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有着深刻的联系,我们要把古代优秀的文化与我国管理实际结合起来,促进管理的发展。2.1儒家文化与企业管理儒家文化的中心:“仁”。何为“仁”?仁是“二个人”,就是人和人的关系如何协调好的意思,要协调好关系,就需要人的修养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儒家从仁展开,有“孝、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具体内容。仁有什么用呢?“仁者爱人”。现代企业都懂得一个道理: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最重要的还是人才竞争。对于人才的重视、引进和培养,各企业费尽心思。但是人才真的像商品买进即可吗?否!人是活的,是有腿可以走的。企业就是找到了合适的人才,想要留住也并不容易。那么,儒家是怎么认为的呢?2.1.1留人在于留心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纵观儒家思想,其对于人心的向背十分关注。儒家总结出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那就是要得人心,就是要以德服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君王在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中使用的手段是“德主刑辅”,因此,可以推论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能够稳固的一个重要方面,也许正是统治者使用了这个正确的方针和手段。现在有些企业的管理者不注重心服,采取的方式、方法往往是压服,这是留住人才的大忌。压服的结果常常是“口服心不服”,最后往往是“压而不服”,这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埋下了相当大的隐患。2.1.2克己复礼制度只有自觉服从才能产生最大效用,“克己复礼”。在儒家的思想中,有一个字很重要,那就是“礼”,礼就是规矩,中国人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企业来说,工作秩序的维持需要一整套的管理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再好的制度也会与个人利益相冲突,因为制度是维护企业整体利益的,而不是为了某一个人。那么,儒家怎么来服从这个“礼”呢?儒家提倡“克己复礼”,而且唯此为大。要克己,不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4不是简单的事情。列宁曾经说过:如果违背了人们的利益,就是几何公理也会受到挑战。因此,人并不是都那么完美的,需要内心的自我改造和修炼。儒家把这个提得很高,认为:人要是能够有这种内心的修养,能够“正心”,就可以一步一步的发展,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内容实际上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也很受重视,企业文化的基石就是核心价值观,而核心价值观是要植入每个员工内心之中并得到真正认同的!企业管理者完全可以结合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从企业员工内心认同方面下工夫,把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植入每个员工的心中。2.1.3构建和谐儒家文化是一种“和”文化,讲究中庸、融合、谦和等等。儒家从人和人的相处,找到一个“仁”,再从“仁”发展到“和”,就是要人们不要无谓的争斗,不要搞内耗。和为贵,已经成为儒家的符号。“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儒家已经注意到在阶级社会中,人和人之间因为有高低贵贱之分,相处中必然有不和谐的音符,如果就此争斗不休,那么将永无宁日。一些企业已经非常重视和正在研究、利用儒家的这个思想,出现了“三和治企”的观点,这“三和”就是“人和、物和、利和”。“人和”就是企业中的员工要关系融合、身心和谐的发展。“物和”就是企业生产的发展要和环境相结合,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利和”是说企业之间有竞争,更有合作,要树立双赢、多赢的思想,最终达成共赢。2.2佛家精神与企业管理佛家精神的核心:“空”。“空”是佛家常说的东西,有一首禅语诗,可谓路人皆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佛家的洒脱的确够水平!那么,作为企业管理者是否也需要洒脱呢?答案是肯定的。当然,这种佛家的洒脱更有其深意,是哲学上的否定之否定原理对事物看得更透彻基础上的洒脱。那么如何看待佛家的“空”,企业管理中又如何借鉴佛家的思想观点呢?2.2.1禅定禅定,又名三昧。所谓:念佛三昧,三昧之王。禅定,就是止观,止是放下,观是看破。禅定是指让混乱的思绪平静下来,外禅内定,专注一境。禅定必须先由入静开始,而到至静,才能达到寂静,此时已经是忘我的境界,从身空、心空而进入到虚空法界。然而坐禅要进入禅定的境界,也必须要具备超越的精神,才能突破各种障碍。×××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5定力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在茫茫商海里,真是诱惑多多。每个人都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但遇到利诱却常常就有人失去了理智。学禅的人定力会高,这是因为去除私心的缘故。因此,佛家的禅定与企业家的自身修养是殊途同归。若是一家企业的当家人能做到禅定,谋而后定。那么,这家企业将会少去许多危机。2.2.2舍得“舍得”一词,最早出自佛经《了凡四训》,在传入中国后,迅速与中国传统的老庄道学思想相互融会,成为“禅”的一种哲理。“舍得”这个词,现在一般都是连用,简单的意思就是奉献掉。可是这个词其实是两个词,“舍”和“得”。为什么两个词成了一个词了呢?“舍”是献出,“得”是得到,想要得到,就要先付出,而付出某种意义上也就是一种得到!佛家说:“舍得,舍得;不舍不得,大舍大得。”任何事情有舍必有得,有得也必有舍。如果你过于迷恋现有的,过于依赖现有的,就很容易失去自我、失去竞争力。作为企业来说,对内有员工成本问题,对外有社会责任问题,如果一个企业对内部员工的待遇百般苛扣,对外部的社会责任千般推卸,那么可想而知,这个企业不会有良好的声誉和向心力。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可以从中吸取养分,悟出一些道理,对于国家新制定的劳动合同法也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舍得,是一种精神;舍得,是一种领悟;舍得,是一种成熟;舍得,更是一种智慧,一种人生的境界;舍得,又何尝不是企业的一种境界呢!2.2.3诚实守信曾看到电影里有这样的镜头,一个和尚被逼问说出秘密的时候,他先是双手合十,高诵佛号,然后慢慢说道:“出家人不打诳语”。的确,佛家十分讲究诚信。社会上有一种说法叫“无奸不商”,好像经商办企业就全都不讲诚信,其实这是对企业的错误看法。对于企
本文标题: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683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