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试论商丘在宋代的历史地位
试论商丘在宋代的历史地位郭�文�佳(商丘师范学院历史学与社会学系,河南商丘476000)��摘�要:在宋朝,商丘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它不仅是宋朝的政治中心,是北宋的陪都南京和应天府,而且是北宋的经济中心和教育文化中心,也是商丘在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辉煌的历史时期,值得我们认真探讨和研究。关键词:商丘;宋代;历史地位中图分类号:K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600(2010)10-0015-05��商丘位于河南省东部,古黄河南岸,北依山东,东接江苏,南临安徽,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历史上商族的发源地和宋国所在地。春秋战国时期,宋国与齐、鲁两国一样,都是先进文化的代表,是儒、道、墨三大学派的活动中心。西汉时,这里是梁国的封地。隋时称宋州,唐玄宗时改称宋州为睢阳郡,仍是中原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李存勖灭后梁建后唐后,改宋州宣武军为归德军。宋朝时期,商丘历史地位独特,是北宋陪都南京,是应天府,是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中心。宋朝的建立者赵匡胤起家于此,大宋王朝国号起因于此,南宋的第一个皇帝宋高宗也是在商丘称帝即位的。一、商丘是北宋重要的政治中心商丘是北宋重要的政治中心,是因为商丘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发迹地,宋王朝的名号起因于此。同时,这里是北宋的陪都南京,是应天府。宋高宗赵构称帝时,也是在商丘登基称帝的。(一)商丘是赵匡胤的发迹地和大宋王朝国号的起因地从开平元年(907年)朱温灭唐建梁,到北宋建立,是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军阀割据混战的时期。各路军阀以中原地区为主要活动舞台,先后建立了梁、唐、晋、汉、周五个王朝。与此同时,汉族聚居区先后还有十国的存在,其中九个在南方,一个在北方。五代十国的封建统治者们,依靠各自手中掌握的军队,分别割据一方,互相吞并,倒戈兵变,改朝换代,如同儿戏,使分裂局面更为严重。赵匡胤长期跟随周世宗(柴荣)南征北战,逐渐得到重用。周世宗死后,遂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赵匡胤生于洛阳,军官家庭出身。乾祐四年(951年),赵匡胤积极支持拥立郭威代汉建周,被后周重用。郭威之子柴荣继位后,提升赵匡胤为归德军节度使(治所在宋州),并最终使之成为禁军的统帅。显德七年(960年)元旦,赵匡胤以镇(河北正定)、定(河北定县)二州的名义,谎称契丹勾结北汉大举南侵,要求后周中央政府急速派兵抵御。宰相范质、王溥等不辨虚实,立即派赵匡胤率军出征。赵匡胤率军于初三早晨出征,天黑以前驻军于开封东北40里的陈桥驿。次日早晨,赵匡胤弟赵匡义与掌书记赵普等指挥将士,发动兵变,以黄袍披于赵匡胤之身,举为天子,回师开封代后周,宣布周恭帝退位,赵匡胤当了皇帝。因赵匡胤曾为归德节度使,治所在宋州,故改国号为大宋(意思是光大宋地),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可见,北宋的建立,宋王朝名称的由来,都与商丘有关。(二)商丘是北宋的应天府和陪都南京因赵匡胤称帝是发迹于宋州,顺应了天命,于是宋真宗在景德三年(1006年)改宋州为应天府,诏曰:�睢阳与区平台旧壤,两汉之盛并建于戚藩,五代以还荐升于节制地,望椎于征镇疆理按于神州,实都畿近辅之邦,乃帝业肇基之地�,�用彰神武之功,且表兴王之盛,宜升为应天府�[1]。而且定宋城县为次赤,宁陵、楚丘、柘城、下邑、谷熟、虞城等县并为次畿。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又诏升应天府为南京,与西京洛阳、北京大名一起作为宋朝的三大陪都,三大陪都与东京开封,合称四京。�帝猷俾肇所京邑用志兴王之地,允符追孝之心,应天府宜升为南京��三月十三日,诏名南京城�[1]。据�归德府志�记载:宋时南京城,城周十五里四十步,东二门,南曰延和,北曰昭仁。西二门,南曰顺城,北曰回銮。南一门,曰崇礼;北一门,曰静安;内为宫城,周二里三百六十步,门曰重熙、颁庆。京城中有隔城,门二,东曰承庆,西曰祥辉;东有关城,周二十五里八十三步,东、南、北各有一门。据此可知,宋时南京城是一座规模很大的城池。清初朱彝尊曾这样描绘过当时的繁荣景象:�商丘,宋之南京也。东都盛时,由汴水浮舟达通津门,三百里而近,车徒之毂五,冠盖之络绎,妖童光妓自露台瓦市而至,乐府之流传,朝倚声而夕勾队于碧堂上��。�[2](三)商丘是宋高宗赵构称帝的登基地北宋末年,社会积贫积弱问题日益严重,国势衰微;外部又有金朝政权与之对立,金朝不断侵扰北宋,而宋统治者不断妥协退让。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下京城开封,俘获徽、钦二帝,立张邦昌为伪楚皇帝。康王赵构在宗泽等人的劝说下,决心重建大宋王朝。当年5月1日,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县)正式即皇帝位,年号建炎,是为宋高宗,史称�南宋�,北宋历史结束。后在金兵的追赶下,宋高宗从南京出发,逃往扬州、瓜州、镇江、临安等地,后来临安(杭州)成了南宋的都城。宋高宗之所以在商丘登基称帝,是因为商丘是北宋陪都南京,是北宋都城之一,他希望能在应天府重建宋王朝。可见,商丘对宋王朝来说,政治地位极为重要。当然,商丘能够作为北宋的三大陪都之一,除了此地是赵氏王朝的发迹地外,还为商丘当时的地理形势所定。商丘自古为战略要地,它�南控江淮,北临河济,彭城居其左,汴梁连其右,形胜联络,足以保障东南,襟喉关陕,为大河南北之要道焉�[3]。北宋定都开封,商丘即成为东南之门户,近可屏幕淮徐,远可南通吴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又因商丘紧临汴梁,为�舟车之都会,自古争在中原,未有不以睢阳为腰膂之地者�[1]。显而易见,商丘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北宋时,这里交通畅达,北有汴河,南有涡河。汴河是北宋连接南北的交通大动脉,从商丘穿越而过。汴河两岸,形成许多热闹的河市,经营粮食面粉、牛马牲畜、瓜果蔬菜以及纸张等日用生活品。�宋会要辑稿�中多次描绘此地的繁荣景象,这里商旅辐辏,经济繁荣,实为�一方之都会�[1]。可见,商丘作为赵匡胤的发迹地,大宋王朝称号的起因地,其政治地位显而易见,不可替代。后来商丘成为北宋陪都南京、应天府,宋高宗也在此即帝位,都说明了商丘在北宋所具有独特的政治地位,是北宋重要的政治中心。二、商丘是宋代的经济中心商丘在宋都开封的东南向,交通畅达,北有古汴渠,南有涡河。特别是汴河的疏通,成了全国物资运输的大动脉,是北宋经济收入的重要支柱。商丘位置适中,汴河穿越而过,每年经商丘从江南运往京城开封的粮食就有五百万到七百万石之多。从商丘集散的其他土特产品,手工业品数量之大,是临近几个城市所不能及的。因此,商丘成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农业、手工业、商业发达,成为仅次于都城东京的经济重心。(一)农业经济的发展唐末五代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与军阀浑战,严重地破坏了当时的社会经济,使农民流离失所,田地大片荒芜。北宋的政治统一为恢复农业经济提供了一个安定的社会局面。宋初太祖、太宗时期,执行重农政策,招集流亡,奖励垦殖,并规定对垦荒土地实行免租、减税,对地方官员的考核,也以户口的增加和开荒数额的多少为依据。这些措施,对商丘乃至全国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商丘地区地势平坦,久雨极易积涝成灾。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宋州地区因水涝造成民田数百千顷被毁,寇准派邓希甫发民工开渠排涝,尽泄积水于淮河。天圣元年(1024年),张君平奏请宋政府借调汴梁地区的农夫三年在宋州等地大搞排涝工程,并利用黄河丰富的水源,进行盐碱地的放淤改造。宋真宗时,应天府以西一带,在汴河两岸设置水门,淤田数百顷。熙宁二年(1069年),朝廷采纳秘书丞侯叔献的建议,在京城附近开展放淤工作。当时,中牟、开封、陈留、咸平、宁陵、应天府等地是沿着汴河淤田的一个中心区。宋政府设有�总领淤田司�,专门负责组织人力,�随地形筑堤,逐方了当,以此免渰浸之患,遂有成功�[4]。淤灌后,原来不可种植的盐碱地�为肥沃田地�,土质�极为细润�[5]。农作物生长良好,原来亩产五七斗,淤后亩收两三16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石。宋人韦骧用诗句勾画出了淤田后中原的富庶状况:�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经过农民的辛勤劳动,耕地面积逐步扩大。当时的农作物有稻、麦、粟、豆、芝麻及萝卜等,桑、麻也是普遍种植,而且,农民在桑园里实行桑麻间作。在果品种植上,应天府通过嫁接技术培育出来的金桃,常销往京师,是朝廷的供品。此外,应天府樱桃的种植,也非常普遍。(二)交通和手工业的状况由于北宋都城设在黄河中下游的大平原上,因此宋政府特别重视这一地区的水陆交通建设,形成了以开封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隋唐以来沟通南北的大运河通济渠,又称为汴河。宋庠曾在诗中这样描写汴河:�虎眼春波溢岩沟,万艘衔尾响中州。控淮引海无穷利,枉是滔滔半浊流。�[6]汴河穿宋州城而过,水上交通很便利。陆路交通方面,从京城开封向东经南京、徐州可达海州(连云港)。这样,在商丘地区,水路和陆路相互交错,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体系,有力促进了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随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促使农民经营农副业的范围逐步扩大,与商品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部分手工业者开始逐步脱离农业,成为城乡个体手工业者,加快了宋代手工业的发展步伐。宋州地区桑麻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比较盛行,而且产量又高,是麻织品的重要产地,每年夏秋两季,岁纳赋税的布匹有十万匹之多。纺织染色业也十分发达。襄邑县(睢阳县)的纺织业远近闻名,�厥篚织文,出于襄邑,池濯锦以为名�[7],善于织锦和染色。应天府纺织品的质量均属上乘,宋(商丘)绣与汴绣齐名,作为贡品进献宫廷。宋太宗时,曾诏应天府的税绢归内藏库收贮[8]。商丘也是一个制笔中心,最著名的笔工是�睢阳元道宁�[9],其制笔工艺十分高超。在矿治和金属制造业方面,煤在宋代已大量开采,应天府的一些地方官窑都大量使用煤炭作燃料[10]。酿酒业方面,桂香酒和北库酒是产于应天府的名酒[11],饮誉华夏,销往汴梁和大名。(三)商业的发展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农副产品及手工业产品需要更大的交换市场,再加上宋州水陆交通的便利,为商品交换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使宋州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农村出现了很多�草市�,又称�坊场�。在定期集市和乡镇市场上,农民的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是最常见的商品。在商丘南五里的汴河两岸,有东西二桥,是四方商贾通道,水陆码头的会集之所,居民繁多,从而形成了热闹的河市,宋城、宋集、坞墙等处是重要码头。在市镇商业的基础上,城市贸易也更活跃,以经营丝绸为大宗,南京应天府也成了当时商业繁盛的城市。东京开封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无与伦比的最大城市。画家张择端曾通过�清明上河图�来表现当时开封的繁华,而作为陪都的南京应天府,紧邻东京,其商业繁盛状况,可见一斑,大街小巷,店铺林立,热闹异常。总之,进入北宋,商丘经济开始复苏。到中期,商品生产和商业兴旺起来,农村桑棉甚盛,蚕女勤苦,家家户户种桑养蚕。城市里发展了许多丝织、纺纱小作坊,异地人来这里定居有增无减,改变了自�安史之乱�及五代十国因战乱饥馑,使商丘几成僻壤的荒漠景象。商丘在宋时经济发达,成为仅次于国都的经济重心。三、商丘是宋代的文化教育中心随着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文化的繁盛,再加上宋朝提倡以文治国,鼓励文教,通过赐书赐田等方式,鼓励扶植民间书院的发展,使教育事业空前发达。应天书院在商丘建成,使学校由私学到官学,从书院升为府学,再由府学升为国子监。应天书院与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并称宋初四大书院。应天书院倡导明体达用,提倡学生遍游山川实地考察,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并强调发扬苦学精神,把培养人才作为书院教育的核心,这些精辟见解形成了完全区别于科举的书院教育制度,使众多的经世致用人才脱颖而出。他们创造了丰厚的文化成果,迎来了这一地区文化发展的高峰期,成为北宋颇具影响的文化、教育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一)应天书院的建立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五代时期,天下大乱,统治者各据一方,无暇顾及教育。宋州虞城人杨悫乐为教育,曾聚徒讲学,兴办私学。楚丘人戚同文跟随杨悫求学。悫死后,他在宋州继续从事教育活动,将军赵直为之筑室,聚徒讲学,从学者纷至沓来。戚同文死后,宋真宗大中祥
本文标题:试论商丘在宋代的历史地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685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