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2011年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011年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6)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1.学校教育始于()A.奴隶社会初期B.奴隶社会末期C.原始社会末期D.封建社会中期2.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A.王夫之B.孔子C.朱熹D.墨子3.我国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A.1957年B.1982年C.1986年D.1990年4.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A.布鲁纳B.赞可夫C.舒尔茨D.皮亚杰5.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它是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A.劳动B.潜能C.知识D.意识6.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A.孔子B.荀子C.孟子D.墨子7.素质教育是以________为重点的教育。()A.面向全体学生B.培养创新精神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8.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A.德育B.劳动技术教育C.体育D.智育9.“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A.《学记》B.《师说》C.《论语》D.《春秋》10.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A.动力B.动机C.条件D.基础11.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A.洛克B.斯宾塞C.赫尔巴特D.杜威12.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A.课程类型B.教学计划C.教学大纲D.教科书13.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A.赫尔巴特B.杜威C.凯洛夫D.夸美纽斯14.讲述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一般可以分________三个阶段进行。()A.导人、详述和汇总B.导人、分析和汇总C.分析、详述和总结D.分析、质疑和总结15.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B.课外教学C.现场教学D.课堂教学16.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A.1856年B.1860年C.1862年D.1866年17.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A.强调德育的外在强制性B.注意功能实现的间接性C.注重个体的享用性D.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18.德育体谅模式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A.道德意志B.道德情感C.道德认识D.道德行为19.我国当前班级管理的实践中,采用的最多的领导方式是()A.“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B.“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C.权威型的领导方式D.民主型的领导方式20.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统一多方面教育力量2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1.教育学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的一门社会科学。22.学生具有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23.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其中一种是将课分为新授课、________、技能课和________。24.班级管理的主要管理手段有计划、组织、________和控制。25.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________和________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26.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________的教育思想。27.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培养具有________的新一代人才。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8.学校文化是怎样形成的?29.简述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30.简述现代学校制度的发展趋势。31.简述美育的任务。32.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3.联系实际谈谈一个合格的教师的职业素质。34.材料:(1)教师针对班级部分同学的提问毫无意识。(2)教师更容易对部分同学关注、鼓励。(3)教师只对班上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同学关注。试分析问题的原因,并说明教师应采取什么措施以实现教学过程民主化。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中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从西周以后,出现了“国学”和“乡学”,这就是比较完备的学校教育制度。说明在西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学校教育就诞生了。2.B【解析】孔子从探讨人性入手,主张“有教无类”。3.C【解析】建国后,我国实行教育向工农开门,l986年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4.C【解析】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5.B【解析】潜能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未成熟的人培养成为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6.C【解析】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正是内发论的观点。7.B【解析】素质教育在今天这个时代的特征就是要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素质教育就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8.A【解析】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见大纲中对德育的阐释。9.B【解析】本句话出自韩愈的《师说》。10.A【解析】正是社会对个体的客观需要,才促使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发生。11.B【解析】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首先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12.A【解析】将课程划分种类,需要一定的标准。课程类型就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13.D【解析】夸美纽斯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他是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的教学论。14.A【解析】讲述的三个阶段分别是导入、详述和汇总。15.D【解析】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课堂教学。16.C【解析】见大纲中班级授课制的产生与发展部分。17.D【解析】德育个体发展功能应注意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18.B【解析】德育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19.A【解析】由我国班级当前存在的问题可知,采用最多的是“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20.A【解析】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学生,了解研究学生是他工作的中心环节。二、填空题21.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322.向师性23.巩固课检查课24.协调25.德育内容德育方法26.平行影响27.创造精神和能力三、简答题28.【答案要点】(1)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对原有文化的传承与改造的过程;(2)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对文化构成要素进行整合的过程;(3)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学校文化主体积极创建的过程;(4)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一个良好行为的改造和积累过程。29.【答案要点】泰勒是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他在1944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即泰勒原理:(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30.【答案要点】现代学校制度的发展趋势有:(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31.【答案要点】(1)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2)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3)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4)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32.【答案要点】(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四、论述题33.【答案要点】一个合格教师的职业素质包括:(1)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①所教学科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②广博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2)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①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②观察儿童能力和教研能力;③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④教育机智。(3)职业道德素养:①忠诚教育事业;②热爱学生;③严于律己,为人师表。34.【答案要点】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1)毫无意识的针对班级部分同学提问,虽然看起来是平等的、民主的,其实这种“毫无意识”却是忽视了学生自身参与的积极主动性,没能将学生的主动性与教师的主动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2)教师更容易对部分同学关注和鼓励,一方面可能是这部分同学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去;另一方面可能是这些同学的学校成绩较好,教师受升学率或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更容易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关注。(3)只对班上的少数人关注,可能是受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分数而忽视其他的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使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容易对部分的少数成绩较好的同学关注、鼓励,而忽视很大一部分同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民主化,就应该做到:(1)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一是要摆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认识到教学的目的最主要的还是使得班上的每一个同学都获得发展。而这种发展不能仅以在分数的高低和成绩的好坏来衡量,应该树立多样化的衡量维度。(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充分调动每一个同学的参与积极性,不要因为有的同学不主动参与就不管他们,这恰恰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的学生群体。(3)学生也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参与意识,积极地配合好教师的教学。因为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和同学两个主体来完成的,忽视哪一个主体都会对教学造成不利影响。4(4)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争取在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气氛中实现教学过程的民主化。(5)不断完善教学评价机制,要经常不断地向师生反馈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让师生共同的来实现教学过程的民主化。2006年1月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1.D)A.孟子B.荀子C.墨子D.孔子2.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2.C)A.道德品质B.健壮体魄C.实践能力D.创造能力3.《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3.C)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4..B)A.备课B.上课C.练习复习D.考试5.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5..B)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实验法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6.A)A.研究能力B.学习能力C.管理能力D.交往能力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7.D)A.程序性课程B.练习性课程C.地方性课程D.实践性课程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8.C)A.专政型B.指导型C.民主型D.溺爱型9.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9.C)A.一B.二C.三D.四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10.B)A.社会文化B.精神文化C.人文文化D.地方文化11.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11.A)A.判断B.诊断C.评定D.评分12.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12.D)A.人生观教育B.价值观教育C.素质教育D.心理健康教育1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13.C)A.有差异性的认识B.有个性的认识C.有领导的认识D.有基本的认识14.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14..B1)A.个性化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C.个别化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
本文标题:试题中学教育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694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