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缺氧及影响缺氧耐受性因素(自己的)
缺氧及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姓名:学号:专业班级:一.实验目的1.复制小鼠乏氧性缺氧模型,观察温度、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状态对小鼠缺氧耐受性的影响2.复制小鼠血液性缺氧模型,观察还原剂对小鼠缺氧耐受性的影响二.实验材料器械:手术剪、镊子、注射器、测耗氧装置、滤纸、电子称药物:生理盐水、0.25%氯丙嗪、5%亚硝酸钠、1%美兰溶液、钠石灰实验动物:小鼠三.实验步骤一、复制小鼠乏氧性缺氧模型,观察温度、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状态对小鼠缺氧耐受性的影响1.检查测耗氧装置缺氧瓶内放入钠石灰一包,记录量筒内水的液平面刻度数2.取体重相近的小鼠两只,称重,测呼吸频率。3.分组:模型组1:给模型组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10g,然后把它放置室温中,经过10分钟测呼吸频率实验组1:给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0.25%氯丙嗪0.1ml/10g体重,放到磨口瓶里并置入冰浴中,经过10分钟测呼吸频率4.将两只小鼠分别放入缺氧瓶中,软木塞塞紧瓶口,另一端置入量筒中,记录液平面,密闭后开始计算时间。5.观测指标及项目1)记录小鼠存活时间(Tmin)2)测定总耗氧量(Aml)3)计算总耗氧率(R%)4)实验前、冰浴中、实验中均每隔五分钟测一次呼吸频率5)皮肤黏膜颜色变化6)活动情况7)小鼠死后进行解剖,取其肺脏、肝脏,放置在滤纸上,观察比较颜色变化二、复制小鼠血液性缺氧模型,观察还原剂对小鼠缺氧耐受性的影响1.取体重相近的小鼠两只,不用称重。2.分组模型组2:给小鼠腹腔注射5%亚硝酸钠0.2ml后,再注射生理盐水0.2ml,开始计算时间实验组2:给小鼠腹腔注射5%亚硝酸钠0.2ml后,立刻再向腹腔内注入1%美兰溶液0.2ml,开始计算时间3.将两只小鼠放置在室温下,观察小鼠的活动。4.观察指标1)记录小鼠存活时间(Tmin)2)皮肤黏膜颜色变化3)活动情况4)小鼠死后进行解剖,取其肺脏、肝脏,放置在滤纸上,观察比较颜色变化四.实验结果实验一实验二五.讨论实验一氯丙嗪、低温对小鼠缺氧耐受性的影响氯丙嗪和低温的生理作用。氯丙嗪为中枢多巴胺受体的阻断剂,具有抗精神病、镇吐、能增强催眠、麻醉、镇静作用、阻断外周α-肾上腺素受体,抑制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失灵,体温可随外环境变化而变化。用较大剂量氯丙嗪时,置小鼠于冰水浴,可使其体温下降,组织器官活动及对各种刺激反应下降,机体代谢率下降,耗氧量减少,耐缺氧能力提高,存活时间延长。氧分压降低对小鼠的影响。将小鼠放入广口瓶内塞紧瓶塞后,由于吸入气体氧分压降低而使肺泡氧分压降低,导致血液从肺摄取的氧减少而引起的供氧不足,称为乏氧性缺氧。乏氧性缺氧时,动脉血的氧分压、氧含量和氧饱和度均降低,皮肤、粘膜呈现青紫色,称为发绀。刚开始一段时间,密闭瓶中的PaO2降低,可以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化学感受器反射性的引起呼吸加深加快,从而使肺泡中的通气量增加,肺泡气氧分压升高,PaO2也升高。过一段时间后,PaO2降低过多,小鼠出现呼吸困难,PaO2过低直接抑制呼吸中枢,使呼吸缓慢,肺通气量减少,导致中枢性呼吸衰竭。分组体重g实验前呼吸频率/min药物剂量ml处理条件呼吸频率/min缺氧呼吸频率皮肤黏膜变化存活时间耗氧量ml耗氧率%活动情况解剖情况肺肝模型119.61480.196室温180164淡粉31’37’’101.62偶尔动一下,17min轻颤,而后死亡鲜红深红实验120.61760.206冰浴188112青紫23’43’’102.07一直不动23min出现角弓反张,然后死亡鲜红深红偏淡分组存活时间皮肤黏膜变化活动情况解剖情况肺肝/肝血颜色模型218’00’’发白安静,甚少活动。17’30’’后出现角弓反张现象,然后死亡咖啡色咖啡色/咖啡色实验236’00’’青石板砖色基本正常直至处死棕红色墨蓝色/鲜红色从以上可得知,实验一中实验组小鼠应该比模型组耗氧量及死亡时间均增加,耗氧率减少,但是实验结果却是实验组小鼠先死亡,并且耗氧率大于模型组,因此,实验一失败。经过分析,实验失败原因可能是:①测量计数小鼠呼吸频率出现较大误差②实验操作过程中对实验组小鼠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从而导致较早死亡③注射量出现偏差,小鼠中毒④小鼠个体原因,体质过差,耐氧性低下。实验二亚硝酸钠中毒导致的缺氧亚硝酸钠中毒机理。亚硝酸钠中毒导致的缺氧属于血液型缺氧。其机制为: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Fe2+)可在亚硝酸盐等氧化剂作用下被氧化而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二价铁变成三价铁因与羟基牢固结合而失去携氧能力,加上血红蛋白分子的四个二价铁中有一部分氧化为三价铁后还能使剩余的Fe2+与氧的亲和力增高,即通过变构效应使氧离曲线左移,血红蛋白结合和释放的氧量都减少,导致组织缺氧。高铁血红蛋白呈棕褐色,故亚硝酸盐中毒时肝血出现深咖啡色或青紫色,皮肤、粘膜呈现类似发绀的青紫色,称为肠源性发绀。故模型组小鼠死亡,肝血颜色为咖啡色。美兰的解毒机制。正常动物红细胞内具有使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的物质,如VC和谷胱甘肽等。如果进入体内的亚硝酸氧化能力超过体内还原能力,则动物出现明显中毒症状。实验组小鼠注射美兰解毒后未死亡,原因是美兰属氧化还原剂,低浓度时,具有还原性,可以抑制亚硝酸盐的中毒反应。在还原型辅酶I(NADPH)催化下,成为还原型美兰,还原型美兰可将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为血红蛋白。故实验组小鼠存活,肝血颜色为鲜红色。六.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状态、低温可提高耐缺氧能力。亚硝酸钠可将含二价铁离子的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造成血红蛋白携氧能力降低,致使机体缺氧。还原剂美兰可还原高铁血红蛋白抑制亚硝酸盐的中毒反应,恢复耐缺氧能力。七.参考文献陈振发主编.病理学(新世纪第二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2013年8月第2次印刷..
本文标题:缺氧及影响缺氧耐受性因素(自己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694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