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语文新高考的命题规律
2010—2013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新高考的命题规律及答题策略研究结题报告负责人乐晓峰从湖北省面临新课程的第一次高考到现在,我们学校已经是历经三年的备战了,现在是时候要好好总结了。从教十三年来,我很清醒的看到语文高三备考中复习课堂极易呈现少慢差费的现象,而且许多教师的课堂讲授是相对滞后的,甚至完全脱离新高考的新要求,也无法杜绝很大部分教学内容是三年前的老调重弹,在某种意义上说,这种重复劳作根本不可能适应新变化。而学生们会更加困惑,因为他们疲于应付隔三岔五的联考和铺天盖地的习题,根本来不及细想,更谈不上思考归纳,下一场考试又来了,如此这般,他们既不可能弄清楚高考的一贯性体现在哪里,更不清楚新高考的趋势怎样呈现。所以,现在我所研究的课题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解决教和学的双重困惑,并且切实研究一套高效实际的语文高三备考复习范式提供给我们教师和学生作为参考。(一)课题背景我在最近的5年内,连续参与了4次高三复习备考和高考阅卷工作,在高考研究方面也产生了不少困惑和想法,同时也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教训。比如:教学如何与学生的学习心理波动规律相匹配;高考作文命题有没有规律可循;我们的学生如何突破基础知识准备的瓶颈;诗歌鉴赏题中怎么让学生一触即发;大阅读答题的术语理论和文本临场分析怎样有机结合;课堂上知识结构怎样安排才能高效的推进教学进度;在新高考背景下,情景题、探究题的命题规律有哪些;我们一直以来混乱无体系的作文教学有没有一套成体系的教学方法和得力的训练手段等等。另外,对于学生们的困惑我也做了详细的了解摸底,比如:学生最希望在高三得到怎样的知识梳理方式,在诗歌鉴赏题中他们最拿不准的问题有哪些,考场作文中的困惑有哪些等等。(二)研究目标我研究本课题的主要目标是为了让我们语文学科的高三备考工作更加规范实效。每一年的高考都是一次性的,但是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学,我们的高考却是长期性的、持续性的,我们必须面对高考最终检验这一现实考验,所以高三备考教学和高一高二的成长培养教学又有根本性质的差异。所以备考教学的规范相当重要,而且也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的,无论是什么教学风格的老师,无2论是怎样能力水平的学生,面对的都是同一张试卷,我们完全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规范的教与学。但即便这样,在我的课题研究中我仍然可以在备考方案里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才能。因为我们的学生是湖北省乃至全国的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必须清楚自己想要得到什么,而不是完全的被动接收什么。所以,我的课题中最重要的就是方法。方法是来源于知识,但高于知识的。无论是我们的教还是学,都有许多的规律可循,掌握了规律,就有了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题目的办法,我的课题就是把这些规律和办法系统归纳,让所有的教师和学生能从中受益。(三)研究效果我所研究的课题“2010—2013新课程语文高考题命题规律及答题策略研究”完全从属于国家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课程、新教学、新高考”的范畴。这个课题非常实际,就是针对我们的高三备考教学的具体问题的。主要集中在语文高三备考的教与学的有效性研究,甚至更加具体的呈现出语文备考的具体教案和学生能力水平提升的具体学案。我在我的教学过程当中充分实践和合理设计,在大小课的教学中收到了非常好的实际效果。而这四年中,我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我刚好连续带了三届毕业班,于是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直接针对我所教授的高三学生的,我所有教学案例都是第一手课堂实例。事实证明,这三届毕业班的成绩都非常好,所以,这次的课题研究非常成功,也非常希望能将自己的成果展示出来和同仁们共同研究参考。(四)研究时效本课题前期研究的内容主要是针对2010-2013高考真题的命题规律和答题策略的制定,所研究的成果全部都在课堂教学中呈现。我的课题全部被划分成系列,比如诗歌鉴赏专题,散文阅读专题、作文专题、基础专题等等。而贯穿其中的是学生自主完成的规律方法探究,我主要是充当一个领路人的角色,全部结论都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共同总结和整理出来的。在每一个专项领域里,我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规律,但是,还需要到每一年的新高考题中去实践应用和不断升格提炼,而且每年都会有一些新变化、新要求,这些都是我课题研究的重点范畴。比如,在词语使用这个专题中,湖北卷的高考题型每年都在发生一些微变化,从近义词的比较到实词、虚词的分比例考查,再到成语的加入,到现在的16个3不重复词语的整段填空考查。这种变化是会影响到我们的备考规律的总结的,所以,我会继续密切关注这些微变化,让我的课题不断完善下去。(五)主要创新高考研究的教学在教学研究中并不陌生,但是整理出全套的教与学教案、学案肯定是第一次。而且我们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完成新高考的研究也绝对是我们的首次开展,我完全使用真题示例,学生的学案都是即时制定,完全原创,至于规律和方法整理都完全可以成为后续高三备考参考。并且,我最大的创新在于学习规律和教学体系的总结归纳。比如诗歌鉴赏,我总结的译、明、理的解题策略,作文教学中的十大教学体系等等,绝对都是首创原发。(六)具体措施1.提前安排学生完成高考真题,然后根据学生的反馈制定系列的专题教学教案。2.将教学过程中所呈现的所有问题集合成教学反思,然后制定相关学案提供给学生。3.提出讨论思考的系列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共同制定完成应考策略。4.以论文形式和学生提升成绩来呈现我们的研究成果。(七)研究步骤本次课题研究总结历时1年(2012年7月——2013年7月),分四个阶段实施研究:1.启动阶段:2012年7月——2012年11月。规划设计方案,完成前期的教学安排和教学反思。2.初步探索阶段:2012年11月——2013年2月搜集各类文献,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初步敲定课堂设计范例及主题教学模式,并进入初期的试验过程;记录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经过将近一学期的试验比较,在此时做好初期研究的总结工作,找出不足,加以改进,主要研究应考策略和讨论。3.深入研究提高阶段:2013年2月——2013年5月。在初步实验研究总结的基础上,改进前期教学设计范例及教学模式的不足,并进入深入实验研究阶段,每天做好反思总结并加以记录。在经历一学期的深入实验,于下一阶段进行课题研究总结,公开课汇报。44.总结阶段:2013年5月——2013年7月。完成课题汇报课,与同仁交流研究心得和总结,搜集相关文献,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编写最终研究成果:教学设计范例;撰写结题报告。(八)研究方法本课题一共使用四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1.问卷分析法:搜集师生人群100名的问卷调查,分析研究。在课题实践的初期阶段,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进行了调查试验,主要是弄清学生的考情和学情,并采用多种应考策略来尝试不同效果。2.行动研究法:建立学生的课堂表现及学习成绩档案,注重研究学生实践运用考试策略的能力及效应。3.总结反馈法:通过教后反思,反馈并改进教学策略的弊端和不足。4.网络研究法:(九)成果形式高三教学备考结束之时完成了一次《2012高考题中诗歌鉴赏命题规律及答题策略的研究课》的公开课,我确定收到学生很好的反响,并且我已经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的这类研究课计划,现在已完成4个教案,分别是《2012高考题中散文阅读命题规律及答题策略的研究课》《2012高考题中基础题命题规律及答题策略的研究课》和《2012高考题中作文命题规律及答题策略的研究课》,我正在陆续在课堂上完成。我已经撰写相关论文和教学反思,正在进行陆续的修改订正。其中《2012高考题中诗歌鉴赏命题规律及答题策略的研究课》已经发表在《湖北招生考试》杂志上,《2012高考题中基础题命题规律及答题策略》发表在《高中生语数外》杂志上。而且,上届所教授的高三(27)班语文成绩从9月调考的71%上升为高考的95%。另外,我所编辑的作文教学体系之《戏中有戏——作文中的情理和冲突》《议论文写作也能妙笔生花》分别收录到了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两本作文指导类的书籍里。1.打造优质公开课,记录课堂实录。2.课题实施前后学生学情对比(论文)。3.课题实施前后学习成绩数据分析(论文)。4.课题实施前后学生学法、教师教法的发展性研究。5.学生实验后的心得体会,教师的经验总结。56.系统整理课题教学体系和学习规律(论文)。成果展示之一:从四道高考题看高考诗歌鉴赏的命题规律及答题策略乐晓峰高三语文考点的学习目标不仅要训练自己的答题技巧和规范,更要学会分析研究每一道题的命题规律,做高考真题的目的尤其如此。要了解高考、研究高考,不是只有专家们才能涉足的远大目标,也许我们只需要通过几道诗歌鉴赏题就能让自己以管窥豹、尝鼎一脔,就此把握其命题规律和答题策略。或许,通过这次的研讨,还能让同学们学会如何高效做题。这里有四道2011高考真题,我们可以思考比较一下它们所呈现出来共同的选材特征和命题规律。简单点说,就是看看2011诗歌鉴赏,考什么?1.2011重庆卷渡江[明]张弼扬子江头几问津①,风波如旧客愁新。西飞白日忙于我②,南去青山冷笑人。孤枕不胜乡国梦③,敝裘犹带帝京尘④。交游落落俱星散⑤,吟对沙鸥一怆神。【注释】(1)“扬子”句:扬子津,为古津渡名,在江苏江都县南,有扬子桥,自古为江滨津要处。几问津,几次求渡。(2)“西飞”句:喻夕阳易逝,岁月催人。(3)“孤枕”句,指在旅途中。(4)“敝裘”句,化用陆机《为顾彦元赠妇》“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作缁”句意。问:“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羁旅漂泊的艰辛(几问津),时光易逝的哀愁(忙于我),思乡念亲的孤苦(乡国梦),友人离散的寂寥(俱星散)。附:徘徊在长江岸边,几番求渡却不得;江上风雨烟波一如旧时模样,而我这渡客却又添了新的愁绪。夕阳易逝,岁月催人老,两岸的巍巍青山冷眼看着我一路向北,它自岿然不动也无所谓人世的岁月无情。一个人在漫漫旅途中,难以承受对故乡的思念,我那经历了一路颠沛而破旧不堪的裘衣,似乎还沾染着京都的风尘。旧日里一起游学论道的相投之人如今四散分离,都不知漂泊何处了,只剩我孤身一人对着沙鸥吟诗发愣,伤感着离别与孤寂。62.2011江苏卷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和鲍照,均为南北朝时的著名诗人。“渭北”指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江东”指李白正在漫游的江浙一带地方。论文:此处指论诗。问:“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什么手法?表达李白杜甫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李白,李白也思念自己。使用了虚实结合、情景交融得手法。3.2011山东卷咏山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问:诗歌中山泉具有怎样的品格?表达诗人什么情怀?山泉具有默默无闻、才能出众、无私奉献和自清淡泊的品格。诗人表达了对山泉的喜爱,他追求这种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理想人格。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山中有(一股)泉水,向别人询问(这股)泉水叫什么名字,却没有人知道。【默默无闻】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天空倒映在(泉)水面上,整个地(水)面的颜色和天空的颜色是一样的(与王勃的秋水共长天一色有异曲同工之意),泉水从高高的山崖上飞流直下如雨声作响。【才能出众】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这股)泉水自高山流出,涨满了一条条山涧和小溪,分出的支流也注满了一个个山村的小池塘。【无私奉献】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这股)泉水的清静和淡泊没有人看见,(但不论你是否看见,也不在乎你是否看见)(这股)泉水年复一年地依旧是那么清澈。【自清淡泊】74.2011新课标全国卷春日秦国怀古唐周朴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问:这首诗表现诗人什么情感?简要分析。诗人怀古伤今。诗的前六句描绘眼前之景,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一)抒情为主和四种手法我们可以
本文标题:语文新高考的命题规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721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