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课时教学设计主备人:张金梅课题9古诗三首送元二使安西(2)课时第9周第1节教材分析《古诗三首》是围绕本单元主题“交友”安排的一篇主体课文。《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别董大》这三首诗都是千古传诵的送别诗,诗中叙事、写景与抒情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将对古诗的读、诵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之中,在诵读中感悟,在学习中有所发现,在表达中加深体会,在情景中完成对诗意的理解,在理解和体会中去背诵。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在诵读中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深厚情感,感受人间友情的美好,懂得珍惜友情。3.认识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教学重点以诵读课文为重点,在诵读中体会诗人表达的深厚情感。教学难点以诵读课文为重点,在诵读中体会诗人表达的深厚情感。教具准备师生共同搜集诗人的生平资料,准备多媒体课件或配乐磁带、教学挂图。时间教学过程修订4分2分2分一、第五单元9送元二使安西(2)预习方案。(一)我会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渭城朝雨浥.轻尘浥:..劝君.更尽一杯酒君:..西出阳关无故人..故人..:(二)写出这首诗中最能体现友情的佳句是:二、复习导入请大家背诵这首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首诗。(板书课题:《送元二使安西》(板书)。【设计意图: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让学生很自然地走进诗的意境。】三、明确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在诵读中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深厚情感,感受人间友情的美好,懂得珍惜友情。22分10分四、创设情境,悟酒中情。1.过渡:从这首诗中,我们体会到了离别时朋友之间的依依不舍,请大家看大屏幕,你们又会有什么感受呢?2.学生交流、反馈。3.引导学生感受:渭城距安西路途遥远,自然环境恶劣,一路上交通不便,元二孤身前往安西,远离朋友,举目无亲,作为朋友,王维心中一定充满牵挂和担忧。4.出示后两句,教师范读。此地一别不知何日再相见,因此,在这离别的时刻,王维举起酒杯,脱口而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5.启发学生思考:这一杯杯的酒中包含着什么?师生引读后两句。(板书:酒。)【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角色体验,拓展想象空间,带领学生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通过感情诵读,师生共唱千古名曲,摘抄千古名句,让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魅力。】五、布置作业,发散思维。1.口语交际:除了饮酒,他们彼此之间还会说些什么?说一说,演一演。2.小练笔:试着把这首诗改写成为一篇记叙文。【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利用文本,充分挖掘教材的有利资源,填充“空白”的过程本身就是让学生驰骋想象,激越创造性思维的实际操作行为。设计本环节,使学生不仅在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上有所提高,也在精神上与诗人发生共鸣。】板书板书设计:送元二使安西祝福关切期盼王维元二依依惜别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设计主备人:张金梅课题赠汪伦课时第9周第2节教学目标1.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达到会背,会默写。3.欣赏李白的诗(小学生必背古诗中的)。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珍惜友情。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珍惜友情。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时间教学过程修订3分2分2分8分一、《赠汪伦》预习方案。(一)、给下面的生字注音。()()()()()赠岸潭踏伦(二)、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赠汪伦()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李白与汪伦依依惜别的课件,师诵读《赠汪伦》2、板书:赠汪伦。【设计意图:上课伊始,生动的画面、深情的诵读,让学生初步感知诗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新诗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三、学习目标。1.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达到会背,会默写。3.欣赏李白的诗(小学生必背古诗中的)。四、师生交流,资源共享1.这首诗是李白写的,你对李白有哪些了解?2.读诗题后,谁能结合查阅的资料谈谈对汪伦的了解?3.老师讲述李白和汪伦成为好朋友的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告别诗。此诗作于诗人在安徽泾县一带漫游途中。在泾县的桃花潭,李白结识了一位叫汪伦的村民。汪伦性格非常豪爽,常常预备美酒招待李白,李白很感激他,在离开桃花潭时写了这首离别之作,表达了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10分10分3分2五、自由朗读,初步感知1.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诗句读顺畅。2.指导学生根据文中注释及字典理解词义,同时把不懂之处标注出来。3.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设计意图: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自己的积累,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下面深入读悟古诗打下基础。】六、读读议议,领悟诗意1.指名朗读古诗。2.读议结合,理解诗句。重点理解“深千尺”“踏歌声”。深千尺:夸张手法,说明桃花潭的水很深。踏歌:一边用脚打节拍,一边唱歌。3.讨论问题。(1)见过这样送别的方式吗?李白要走了,汪伦用踏歌这种特殊的方式给他送行,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诗。(2)“桃花潭水深”与“汪伦送我情”有什么关系?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来感悟他们之间那种浓浓的情意。【设计意图;对课文的感悟要紧扣着读书进行。为了让学生领悟诗意诗情,教师紧扣重点词句,针对难点问题,引导学生去读书、去思考、去交流,去感受其中的思想感情,享受审美乐趣,再通过自己的诵读把这种感情读出来。】七、熟读成诵,入情入境1.(出示课件)学生配乐诵读。2.背诵古诗。指名背,齐背。八、读读演演,拓展延伸诵读表演:将古诗编成小情景剧,当堂排、练、演。板书赠汪伦李白水深??情更深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设计主备人:张金梅课题别董大课时第9周第3节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古诗的大意。背诵古诗。2、感受朋友之间的深情厚意,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3、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教学难点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传授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时间教学过程修订5分3分2分10分一、《别董大》预习方案。(一)、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别董大()(二)、解释加点的字在诗句中的意思,再翻译句子。1.千里黄去白日曛.。曛:句意:2.莫愁前路无知已..。知已:句意:二、温故知新,复习导入1.指名背诵《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2.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1)解诗题,知作者;(2)重读悟,明诗意;(3)多想象,悟诗情。3.引入新课,板书:别董大。【设计意图:背诵学过的古诗,复习学习古诗的步骤与方法,顺势导入新诗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诗兴”,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三、学习目标。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古诗的大意。背诵古诗。2、感受朋友之间的深情厚意,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3、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四、迁移学法,探究新知1.解诗题,知作者。10分10分(1)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怎样解释?(2)这首诗是谁送谁?学生交流诗中两个人物的有关知识。2.重读悟,明诗意。(1)根据学习古诗的第2个步骤,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这首古诗。(互相交换读一读,在诗的旁边作作批注。)(2)汇报交流,互议释疑,整体把握诗意。(3)带着感受,配乐诵读。3.多想象,悟诗情。(1)你最欣赏诗中的哪句,为什么?想象当时的情景,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诗人与董大会说些什么?(2)想象诗中情境,体会作者感情,品读古诗。五、对比探究,深化体验1.学生讲述自己和亲人、朋友离别的经历,回忆当时的情景。2.重温经典,看看三首诗有着怎样的异同。【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了两组对比:学生的亲身经历与课上学到的进行对比,三首古诗之间的对比,使学生深化了情感体验,真切地体会到人间贵在有真情在。】六、拓展延伸,升华主题1.古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送别的诗篇。你还知道哪些感人肺腑的离别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谈谈自己的感悟。2.指导朗诵。3.课外自己再找几首送别诗,用读古诗的方法,品读背诵这些送别诗。【设计意图:古诗教学不应局限在教材范围之内。将课堂上的内容延伸到课外,可以让学生扩大知识范围,体味我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兴趣和能力。】板书别董大(唐·高适)愁景莫愁情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设计主备人:张金梅课题10、讲信用课时第9周第4节教材分析《讲信用》是一篇主体课文。小伙伴间的一个约定,看来微不足道,但宋庆龄却能为此心甘情愿地放弃自己最想做的事。文章主要通过人物的对话、动作和神态描写来表现宋庆龄守信用的优秀品质。学情分析“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设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走进文本,与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在读中产生个性化的理解,在理解中受到美好品质的熏陶。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感悟宋庆龄诚实守信的美德,学习宋庆龄,在生活中做一个讲信用的人。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为什么虽然小珍失约了,但宋庆龄为什么还能毫不后悔没去李伯伯家。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读好人物的对话。教具准备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宋庆龄的生平资料,准备字卡、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时间教学过程修订5分3分2分10分一、10讲信用预习方案。1、我是小小书法家。zhǔnbèiyíduànhuālántūrán()()()()2、火眼金睛,辨字组词。坚篮摇竖蓝遥3、细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对于文中宋庆龄和小珍的做法,你是怎么看的,用简短的语言说一说。二、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宋庆龄的画像,请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简介宋庆龄。2.课件出示宋庆龄的生平简介。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从题目中你读懂了什么?三、学习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感悟宋庆龄诚实守信的美德,学习宋庆龄,在生活中做一个讲信用的人。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2.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设计意图:本环节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读书时间,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为深层感悟打下基础。】15分5分五、扣读导悟,读中释疑1.再次默读课文,在读不懂的地方作上标记。2.学生质疑。教师引导学生将不明白的问题。出示重点问题:宋庆龄为了等小珍没有去李伯伯家,可小珍却失约了,宋庆龄为什么毫不后悔?3.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宋庆龄动作、神态和语言变化的词语,想:宋庆龄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1)指名汇报,师生评议。“高兴地拍起手来”→“突然想起了什么”“早就想去李伯伯家玩儿了”→“我哪儿也不去了”(2)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4.爸爸对她的这种做法赞成吗?学生自由读第4~6自然段,找出有关句子多读几遍。5.学生自读第7、8自然段,看看宋庆龄听了爸爸的话后怎么说,又怎么做的。6.小珍没有来,当初该不该等她呢?请自由读第12、13自然段,看看爸爸是怎么说,宋庆龄又是怎么说的。(1)指名以读代答。理解“惋惜”“毫不后悔”的意思。(2)出示句子:宋庆龄摇了摇头,毫不后悔地说:“小珍没有来,我也要等。您不是告诉我们说,做人,要讲信用嘛!(3)指导朗读。重点指导读好人物说话的语气。7、爸爸妈妈听了,支持宋庆龄的做法了吗?指名读、齐读第14自然段。【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即所谓“扣读导悟,读中见悟,读中释疑”,让学生在触摸语言中感受其中的思想感情,使学生领悟到宋庆龄守信用的优秀品质。】六、回归整体,升华情感1.分角色朗读课文。重点读好人物的对话。2.讨论交流:宋庆龄小时候就知道“做人要讲信用”。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板书10讲信用宋庆龄高兴地拍手坚定毫不后悔爸爸惊讶不以为然惋惜称赞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设计主备人:张金梅课题10讲信用(2)课时第9周第5节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并从课文中积累“不以为然”“惋惜”等词语。教学重点本课生字的认识与书写运用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读好人物的对话。教具准备准备字卡、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时间教学过程修订5分8分17分一、复习导入1、.指名朗读。2.、回顾主要内容。二、积累内化1
本文标题:语文第九周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726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