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语文练习四学业水平测试题(人教版必修2)
第四单元学业水平测试题(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基础过关(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匿.迹(nì)忌.恨(jì)诅咒..(zǔzhòu)坚忍.不拔(rèn)B.商榷.(què)肄.业(yì)悼.念(dǎo)摇摇欲坠.(zhuì)C.切磋.(cuō)赎.罪(dú)萌.芽(ménɡ)骇.人听闻(hài)D.提携.(xié)砥砺.(lì)诽谤.(bànɡ)义愤填膺.(yīnɡ)解析:A.坚忍.(rěn)不拔;B.悼.(dào)念;C.赎.(shú)罪。答案: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枷锁匿迹兑现生吞活剥B.悭吝提携复衍孜孜求学C.商榷裨益隐诲丝绸之路D.繁唢芜杂诬蔑浅尝辄止解析:B.“复”应为“敷”;C.“诲”应为“晦”;D.“唢”应为“琐”。答案:A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他身边经常带着一个小本子,到技术部细心________世界各国石油发展情况的资料,并作详细摘录。②我国在________炼优质合金钢的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有了很大的进展。③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形象,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忽略地________了。A.搜集探索模糊B.收集探索模糊C.搜集摸索迷糊D.收集摸索迷糊解析:“收集”一般只是集中的过程,而“搜集”却是通过寻找、搜罗而把东西集中起来;“探索”指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而“摸索”指经过实践,求得经验或寻找新的途径;“模糊”一般指物体形状不够清晰,有时也指对事物记忆不清,而“迷糊”通常指神智不清醒。根据上下语境和词的细微差别,选A。答案:A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往往弄巧成拙。B.以锣鼓抒发心声是中国老百姓的习惯,锣鼓艺术与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C.这位多年从事教育事业的老教师,有着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还十分热心,一贯好为人师....,给了青年教师很多的帮助。D.经过艰苦努力,他果然不负众望....,挽救了这家濒临倒闭的企业,并因此获得“市劳动模范”奖章。解析:C.好为人师:喜欢以教育者自居,不谦虚,贬义;A.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B.息息相关: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D.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答案:C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葛振华大学毕业后回农村当起了村支书,他积极寻找发展本村经济的切入点,考虑问题与众不同,给村里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B.荞麦具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改善微循环、增加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发作等疾病的辅助治疗。C.王羽除了班里和学生会的工作外,还承担了校广播站“音乐不断”“英语角”栏目主持,居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真让人佩服。D.阅览室图书经常出现“开天窗”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者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力度有待加强。解析:B.不合逻辑。“中风发作”不能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疾病并称。C.成分残缺。“承担”的宾语丢失,应在“栏目主持”后加上“的工作”等词语。D.搭配不当。可将“反映”改为“发现”。答案:A二、阅读鉴赏(40分)(一)古诗文。(10分)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小题,3分)(1)涉江采芙蓉,__________________。(《涉江采芙蓉》)(2)对酒当歌,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3)羁鸟恋旧林,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4)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5)月出于东山之上,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答案:(1)兰泽多芳草(2)人生几何(3)池鱼思故渊(4)俯察品类之盛(5)徘徊于斗牛之间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南海旅次□曹松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1)这首诗抓住了哪些事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金圣叹称赞首联两句“忽然快翻‘远望当归’旧语,成此崭新妙起”(《圣叹批唐诗》甲集),请说说“妙”在何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通过描写登高思归、故园来书、早角吹霜、残潮荡月在作者心中激起的反响,来表现作者羁留南海的万缕归思(乡思)。(2)一般写思乡多写登高远望,而作者却说“忆归休上”,以免引起归思泛滥,不易裁断。如此翻新的写法,把归思表现得十分婉曲深沉。(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我国的一次能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主要是煤,而煤的直接燃烧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煤的现代化利用——以煤的汽化为龙头的多联产系统是应对我国能源问题严重挑战的战略方向。煤经汽化后成为合成气(CO+H2),净化以后可用于生产化工原料、液体燃料(合成油、甲醇、二甲醚)和电力。这些生产过程的能量流、物质流、火用流(exergy)按最优原则耦合在一起,比分别生产相关产品在基本投资、单位产品成本,污染的排放(硫、汞、颗粒物)、环境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效益。这种多联产系统在化工产品、液体燃料和电力之间可以按市场需求或是发电的“峰—谷”差适当调节,有很好的灵活性。多联产系统所生产的液体燃料,尤其是甲醇和二甲醚是绝好的煤基车用替代燃料,可以有份额地缓解我国石油的短缺。液体车用燃烧的短缺将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瓶颈,尤其是我国汽车工业和汽车保有量近年来迅速的增长。2005年我国生产汽车570万辆,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居世界第三。2005年比2004年汽车保有量增加20%。近年来车用燃料消费量增长很快,平均约为12%,2005年全国汽油消耗是4770万吨,柴油消耗是8513万吨。在我国石油储量、产量不多和车用液体燃料必须安全供应的形势下,煤基醇醚燃料的替代成为我国必然的战略方向。用于替代汽油的甲醇有很高的辛烷值,在汽油机车应用可以提高压缩比(从9到12,甚至14),从而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按热值,汽油和甲醇是2∶1,但由于效率提高,甲醇替代汽油可以做到1.6∶1。当然,燃用甲醇也有一系列问题,如金属腐蚀,橡皮元件溶胀,冷启动困难,非常规排放物(甲醛等)等,但是经过多年努力,这些问题都可得到适当的解决。甲醇低比例掺烧(10%)对原发动机只需作小量的改动,而高比例(85%)或是纯甲醇,则需重新设计发动机,对此,国内有关研究单位已设计并成功试运行纯甲醇汽车。用于替代柴油的二甲醚(DME)有很高的十六烷值,燃烧完全,排放满足欧Ⅲ,经优化它可满足欧Ⅳ标准。NOx排放比常规柴油机可降低50%以上,运行噪声低,无黑烟排放。但二甲醚在常温是气态,所以车的燃油系统必须加压,此外,二甲醚黏度只有柴油的三十分之一,且杨氏模量小,燃油喷射系统的零件的磨损以及喷射时间的严格控制都有新的问题需要解决。醇醚燃料的应用也是我国自主创新、形成自己特色的汽车工业的一个契机,因为在这方面国外由于其国情方面的原因,应用得不多,或是刚起步不久(如瑞典Volvo,日本三菱),这样,如果我们从国情出发,加强研究和实践,就可以有跨越式的前进,走出自己的道路来。同时,甲醇还可以用来生产烯烃和丙烯,用煤化工去“替代”一部分传统的石油化工,以减少石油消耗。二甲醚是一种物理性质与液化石油气相近的化工产品,除了替代柴油外,是一种绝好的民用燃料,可以给城市和一些缺乏能源的地区提供清洁能源服务。8.下列对文中“煤基醇醚燃料”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煤基醇醚燃料的原料为煤,它的生产需要经过煤的汽化处理、合成气的净化、净化气的加工等工序。B.煤基醇醚燃料包括合成油、甲醇、二甲醚等种类,这些燃料都可以替代汽油或柴油作为汽车的燃料。C.在以煤的汽化为龙头的多联产系统中,我们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确定煤基醇醚燃料在整个系统中的百分比。D.煤基醇醚燃料的应用可以缓解汽车用油的短缺问题,减少石油消耗,而且能够促进汽车工业的发展。解析:B.合成油不属于煤基醇醚燃料,不能用作汽车燃料。答案:B9.依据原文,不属于甲醇、二甲醚作为汽车燃料的优点的一项是()(3分)A.甲醇在汽油机车中应用,不仅有很高的辛烷值,而且可以提高压缩比,从而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B.甲醇可以与汽油掺烧,如果甲醇的比例低(10%),则无须对汽油机车的原发动机作大量的改动。C.二甲醚有很高的十六烷值,燃料完全,尾气排放经优化后可满足欧Ⅳ标准,NOx排放比常规柴油机低。D.甲醇可以用来生产烯烃和丙烯,替代一部分传统的石油化工,二甲醚是一种清洁的民用燃料。解析:D.不属于“作为汽车燃料”的优点。答案:D10.依据原文,下列表述准确的一项是()(3分)A.煤的现代化利用,可以减少生产煤产品的投资,降低生产成本,杜绝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环保。B.液体车用燃料之所以短缺,是因为我们汽车工业迅速发展,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而石油储备和产量不足。C.汽车燃用甲醇,可导致金属腐蚀、橡皮元件溶胀等问题,但是经过科研人员的努力,这些问题都己得到解决。D.与柴油相比,二甲醚黏度小,杨氏模量小,对燃油喷射系统的零件的磨损大,喷射时间短。解析:A.“杜绝污染物的排放”错误;C.应当是“得到适当的解决”;D.“喷射时间短”应当为“喷射时间不容易控制”。答案:B(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1分)秋日的灯盏□朱以撒①秋天来了,山野闪动着风吹过的暗影。叶片开始有秩序地脱离枝条,原先紧挨在一起的两片树叶,一片先下来了,另一片落下来的时候,再也见不到它旧日的邻居。交接的日子来临,一些矮小的灌木丛里,浆果外表抹上了一层紫黑,一只翠绿的螳螂举起带锯的刀,轻轻划了一下,浆水霎时奔涌而出,紫透了枝下的土皮。②稻子已经进仓,秋风下瑟瑟摇曳的是从农夫指缝里漏下的一枝金黄。农夫已经走远,不会回头,注定这一穗金黄要坚持到秋日的最后,被人遗漏、忘却,不能和亿万弟兄一道进入温暖的谷仓。此时它的美超过一切。在我看来,缘于遗忘而独立存在,虚构出岑寂田野的动人一幕。浆果、稻穗这样兀立寒风中的灯盏,秋日的过去就是它们生命的结束,许多美艳走到这里,自然变得素洁起来,像戏台上的名角戏装卸下,铅华洗去,走在街市上,纯乎一个普通的中年妇女。③暗夜里,车驶过同样岑寂的山村,简陋的土墙上开设的小窗口透出昏黄的光。一家人聚在严实的屋内,守着炉火,内心踏实起来。谷仓是照耀一家人美好心情的不灭灯盏,隔看芬芳的木板,里边躺着一家人的生存希望——从春日开始萌发,经夏日曝晒,现在终于落实下来。当时是那么漫长,好像一盏秦时的灯,要擎到汉时才被真实地点亮,中间这么多的交替、衔接、奔跑——的确,我看过那些最终不能点亮灯盏的农耕人家,秋日远去,寒冬到来,是那么黯然神伤地蹲着,敲打着春日吃进泥层中的犁耙,要问个究竟。丰稔的人家踏实地享受着秋日的馈赠,闲聊时记起春夏那些有趣的细枝末节,唇齿开合中透着一种惬意。看来,只有希望不落空,眉宇间有才笑意。④一本书在春风、夏雨中展开,终于在深秋的最后几
本文标题:语文练习四学业水平测试题(人教版必修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727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