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线条性,不变性和可变性的关系
西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姓名郑莉娟所在院系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字学课程中外语言学著导读指导老师叶南老师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论文-2-2目录摘要...................................................3Abstract.................................................3前言.....................................................31语言符号与两原则.......................................41.1语言符号.......................................................41.2两原则.........................................................41.2.1符号的任意性.................................................41.2.2能指的线条性.................................................52符号的两性.............................................52.1不变性.........................................................52.2可变性.........................................................63静态语言学与演化语言学..................................63.1共时与历时的命名...............................................63.2语言内在二重性.................................................63.3共时历时方法和原则上的对立.....................................7附录....................................................8结语.....................................................9后记..................................................11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论文-3-3摘要:本文主要是对索绪尔在第一编提出的一般原则包括语言与符号、能指与所指的关系,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线条性,不变性和可变性的关系,以及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等几个问题阅读后的理解,以助我们较为全面地了解索绪尔的语言理论,更好地领会索绪尔的语言符号观,以此追溯符号学的过去,展望其未来,加深我们对符号学的认识和研究。关键词:符号;能指;不变性;可变性;共识语言学;历时语言学;Abstract:ThisarticleismadebySaussureinthefirstseriesofgeneralprinciples,includinglanguageandsymbols,andreferredto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signifier,thearbitrarynatureoflinguisticsigns,linenatureoftherelationshipbetweeninvarianceandvariability,aswellassynchroniclinguisticsanddiachroniclinguisticsandsoontheunderstandingafterreadingafewquestionstohelpusamorecomprehensiveunderstandingofSaussure'slinguistictheorytobetterunderstandtheconceptofSaussure'slinguisticsign,asaretrospectivesemiology'spast,itsfutureprospectstodeepenourunderstandingofsemioticsandresearch.Keywords:Symbol;beabletoreferto;invariance;variability;consensusinlinguistics;diachroniclinguistics前言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是公认的20世纪最伟大的语言学家,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他的学生根据课堂笔记和他的一些手稿及其他材料整理编辑成《普通语言学教程》被誉为人类语言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开端。索绪尔致力于语言本身一般法则的研究,强调语言的内在现实,致力于使自身成为一种形式的、严格的和系统的科学。今天我阅读了此书的第一编,了解索绪尔的语言符号观,提高对符号学的认识,并且了解研究语言的两个方法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论文-4-41语言符号与两原则1.1语言符号对于什么是语言符号这个问题,索绪尔在他的第一章中指出了符号是由概念和音响形象相结合构成。之所以这样下结论,索绪尔也是经过了反复的思考和探究。对于名称按本质是声音还是心理的问题让索绪尔看到了语言单位是一种由两项重要要素联合构成的双重东西。那么,语言符号中的两项要素究竟是声音的还是心理的,我们可以从言语循环中找出答案。言语循环中的两个人,甲脑子里产生了一种概念从而在脑子中形成了一种音响形象,而这个音响形象通过发音器官传递给乙。那么乙也是以同样的行为逐个传递下去,这里要说明的是这个形象和概念在心理上是联结的,二者都是在心理活动中进行的,发音器官只是外在物质,是物理的东西。这样可以看出语言符号所包含的两项要素都是心理的,而且由联想的纽带联结在我们的脑子里。这些理论的应用也包括这些特殊的人群聋哑人。他们也是在心理完成了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他们只是不能通过发音器官传递信息,但同样可以用其他方式表达心中的意思。在言语循环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两者之间的关系。概念必须通过音响形象这一环节传递出去,而音响形象是对概念的反映。通过对语言循环中概念和音响形象的分析,使我们清晰地理解了索绪尔指出的语言符号所包含的两项都是心理的。概念是心理的并不难理解,但是说音响形象是心理的,不免使人难以理解,因而索绪尔在这里补充强调了音响形象的解释。音响形象是声音的心理印迹,就是说这个形象首先是在心理上产生的,接着通过声音传递,心里若不知道这个形象,就不会知道如何发出音来。而我们常常理解为物质的声音,是因为语言的第一要素是语音,我们大多数人要通过声音去传达信息进行交流。有时叫做“物质的”是与联想的另一个要素“概念”相对立才这么说。概念是抽象、概括、笼统的。当具体谈到语言中的某个词时,只要记住词的声音和音节都是包括在音响形象中,都能用音响形象来说,我们就能准确的理解。从而对音响形象和概念的论述可以让我们更肯定的说“语言符号是一种两面的心理实体”。由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符号的使用使人往往只想到是音响形象,索绪尔就另取一些名称用以区别这三个概念。用符号表整体,而概念用所指代替,音响形象用能指代替,这样歧义就消除了。通过对符号概念的确立以及对构成它的两个要素的阐述为理解研究符号的两个原则奠定了基础。1.2两原则1.2.1符号的任意性要说符号具有任意性,是就符号的内部而言的,当然与构成它的两个要素是分不开的。说符号具有任意性,可以更确切地说是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是任意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词得到验证。英语中哥哥(brother)的观念与用来做的它的能指['brʌðə]这样的声音没有任何内在的联系,同样,哥哥的声音也可以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论文-5-5用任何其他的声音代替。因而由概念和音响形象结合的任意性也就导致了符号的任意性,但使用符号并不具有任意性。符号的运用是受到集体习惯的限制,以社会的约定俗成为基础的。当它被社会集体认可时,它就以相对固定的形式表达。符号的声音与意义结合的任意性为创造更多的符号,丰富语言系统提供了可能性,使人们能用更多的名称、术语来指称事物,表达思想。符号的任意性也能更好地区别象征和语言符号。象征必须是与自然相联系的,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关系,如用天平来象征法律的公平公正。天平两边必须放有同等重量的东西来保持平衡而约束人的法律也要公平、公正。而语言符号的两个要素的结合是无内在关系的,是任意的。这就排除了用象征来指语言符号的可能性。1.2.2能指的线条性符号具有的另一个原则是能指的线条性,索绪尔在书中说道:能指属听觉性质,只在时间上展开,而且具有借自时间的特征:(a)它体现一个长度(b)这长度只能在一个向度上测定:它是一条线。通过这两个特征,我们看到,这些都是与时间有关系。而向度,根据我的理解是广度、宽度的意思。在言语中,我们说的一句话,是一个词接联一个词发出的,不可能同时发出几个词。而这些接连发出的词就是一个长度,是在时间上连续发出的,无论是用话语说出来还是用文字记录下来,都要一个一个的词说出或写出。它们都有一定的长度。由于这个长度受时间连续性的限制,它都可表现出一定的长度。由于这个长度受时间连续性的限制,这就决定了它只能在一个范围、宽度上表示,而不能在很多面上存在。听觉的能指与视觉的能指截然不同。用眼睛可以同时看到几个事物,它所看到的面是很广的。而听觉就只能在时间上依次呈现出所要表达的要素。这样就可以很形象地说在一个向度上的长度,它是一条线。用重音来否定这个原则是无用的。重音只是一个要素的发音很强,要重读,但与它相邻的要素依然是在时间的连续上出现的。可见,音节的轻重并不妨碍能指的线条性特征。2符号的两性2.1不变性从前面我们了解到索绪尔认为能指与所指是任意的,而现在索绪尔又指出符号具有不变性,那么这是不是产生了矛盾呢?其实,不然。说符号具有任意性是针对符号的内在价值而言的。而符号具有不变性是根据它在社会中的存在与使用这个角度来谈的。语言中所选用的能指不是由个人或社会的意志所决定的。同样,能指的改变也不受个人或社会的支配。就如一定时期的法律是不可以随意改变的。语言符号的不变性也是与历史有关联的。语言是一种遗产,它随着时代的变迁总有一定的继承性和延续性。语言既然为人类服务,就必须具有一定的稳固性,若变化地太快,必定给人们学习语言运用语言造成了困难,这样语言也存活不了多久,最终也会消亡。语言符号的不变性也跟以下四点有关:(1)符号的任意性。符号的任意性使语言避开了一切旨在使它发生变化的尝试,人们要改变符号必须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论文-6-6要借助一定规范。但能指和所指是任意的,并无规律可循,因而要改变符号很难。(2)构成任何语言都必须有大量的符号。对于这一点,是针对改变语言符号整个系统来说的,系统中包含大量的符号,若要改变这个系统,必然要找到能代替系统中所有符号的符号,才能改变这个系统。而从实际情况看,这实在是太难了。(3)系统的性质太复杂。一种语言就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中的要素一直能存在,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如现代汉语包括民族共同语和方言,民族共同语适用于广泛的人群,方言用于一定的地区,它们都存在是有必要的。又如“天”从古至今一直在用,就因为能很形象地表达事物,为人民所接受,具有存在的价值,因而不需要改变。在一个系统中语言符号具有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之分。而处于相对任意性中符号由什么因素决定,我们并不能很清楚地认识掌握。(4)集体惰性对一切语言创新的抗拒。语言为大众服务,每天每时每刻都在使用,就像人们的必用品。人们对它有了一定的依赖性,因而不愿去改变它。另外,社会大众生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它不要求过快过多地对语言进行改变,妨碍了他们的交际,这违背语言为人类服务的实质功用。语言是社会力量的产物,是前一时代的遗产,又处在
本文标题: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线条性,不变性和可变性的关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734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