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水利工程 > 打开项目介绍-广东省水利厅
移动式虹吸管防汛抢险设备(移动式虹吸抢险泵)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二○一○年三月目录•一、立项背景•二、研究过程•三、设备组成及工作原理•四、关键技术•五、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六、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七、效益分析•八、推广应用前景•九、科技查新结果•十、科技成果鉴定结论•十一、使用效果•十二、设备图片一、立项背景•在山区的许多小水库,有的没有排洪设施,有的由于年久失修导致排洪设施失效,有的排洪设施能力不够,一旦遇到超常的暴雨,来水量过大,洪水漫坝,这些水库的大坝及下游的人民生命财产就会有极大危险。•全部改造水库的排洪设施一时还难以实现,为应急抢险,就需要有专用的抢险设备。该设备应较轻便易移动,自带动力,平时存在仓库,一旦有水库遇险,就能迅速运到现场安装,快速投入使用。一、立项背景•经查新,目前还没有能完全满足上述要求的设备。常用的水泵需要电源或自带发动机,而且流量较大的(500m3/h以上)的水泵重量都超过300kg,装卸及搬运都很困难;一些水库目前采用的虹吸管都是固定安装,采用钢管焊接或法兰连接,不能移动,不能实现与其他水库共享。•本课题研制的移动式虹吸管防汛抢险设备(移动式虹吸抢险泵)就是适用于上述情况的专用设备。二、研究过程•设备研制工作应广东省三防办的要求从2007年6月开始,2009年8月完成,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7年6月到7月,研制了第一代设备。•第二阶段:2007年8月到2008年6月,第一代设备投入抢险试用。•第三阶段:2008年7月到2009年8月,针对第一代设备使用中发现的不足进行优化改进,研制了第二代设备。三、设备组成及工作原理•移动虹吸抢险泵主要由16个部件组成。三、设备组成及工作原理•工作原理设备利用虹吸原理进行工作,进水阀装于水库坝内水面以下,通过硬管连到坝顶最高处的充水排气阀,再通过硬管接到坝外低于水库水面处的出水阀;工作时,先用水泵向管道中充水排净空气,然后打开出水阀,利用水库水面和管道出水口的水位差提供动力抽水,运行中不再需要消耗能源,节能环保,运行成本低,适合于小水库的排洪抢险,特别是在不通电的水库使用更具优势,也适用于水库引水抗旱。四、关键技术•1、硬管材料的确定•硬管是设备的主要部件,其性能要求:1)有足够的刚性,能承受1个大气压负压;2)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能承受正压、工作及搬运中的冲击力和跨过沟槽悬空时的弯矩;3)重量轻,方便运输和安装;4)较好的耐候性和耐老化性,保证设备的寿命。•经过计算和比较,采用轻质高强的抗老化ABS塑料管,规格为DN300-4000,使单节管重从钢管的148kg下降到50kg。四、关键技术•2、管道连接方式•常规的法兰连接安装工作量大,速度慢,我们参考现有的管箍连接方式研制了新型管箍接头,大大加快了安装速度,减轻了劳动强度,较好的地方3分钟可安装一个接头。管管箍橡胶密封圈密封圈截面A放大四、关键技术•3、进水阀的研制•进水阀控制单向进水,常规的水泵底阀和我们原设计的进水阀一样,都较重(110kg)且水流不顺,水阻大,新进水阀采用双门叶对开式结构,重量轻(28kg),水流顺,水阻小。泄水阀弹簧水流路径密封面阀板阀体水流路径阀体密封面阀板四、关键技术拉绳阀芯压杆阀体压缩弹簧4、泄水阀的研制进水阀是单向阀,停机时进水阀及吸水段管中充满水,会给设备拆卸造成不便,泄水阀装于进水阀阀体侧面靠近底部的地方,可在岸上拉动拉绳远程打开泄水阀排净设备中的中的储水四、关键技术•5、活动弯头的研制•活动弯头的变角范围为20°-42.5°,与固定角弯头配合,可实现0°-90°的无级变角,使设备能适应各种水库大坝和复杂地形转弯的需要。弯管外套2弯管内芯3形圈4压环5管箍法兰6螺栓7螺栓四、关键技术•6、充水排气阀的研制•设备是利用虹吸原理进行工作,运行前要对管道内充水以排净空气,为此我们研制了充水排气阀,安装在管道的最高处。钢管充水管排气管其他还有出水蝶阀、引水水带等的运用,都使设备安装更快速、使用更方便。四、关键技术•7、设备性能指标•1)设备主要有16类部件组成,管道部分规格为DN300,总长113米,除汽油发电机净重75kg外,其余各部件重量50kg以下,设备总重2055kg。•2)最大吸程:7.5m•3)进出水水位差:≥1.5米。•4)最大流量:1500m3/h。五、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国内水库引水用的虹吸管基本上为钢管,焊接或法兰连接,固定安装;移动式、组合式的虹吸管设备只有我局等两家公司于2007年同时研制的第一代抗洪抢险虹吸管设备,设备都为钢管、固定弯头、法兰连接,设备单件重量重,搬运不方便,安装速度慢,不能满足抢险要求的快速搬运、快速安装,迅速投入使用。•本新设备采用ABS主管、新型管箍连接接头、新的进水阀、活动弯头、PVC引水水带、不锈钢水泵、汽油发电机等多项新材料、新设备,使设备单重轻、搬运容易、安装快速,能更好地满足排洪抢险的需求。六、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本移动式虹吸管防汛抢险设备(移动式虹吸抢险泵)结构合理,单件重量轻,搬运容易,安装快速,使用方便,是国内首台实用的山区小水库排洪设备,经查新,国内还没有相同结构的设备,已申请并被受理了发明专利(申请号:200910221242.2)其创造性主要有如下几点:•1)采用ABS塑料管作为主管,大大减轻了主管单件重量,便于搬运和安装。•2)新型管箍接头安装快速,密封可靠,其密封圈截面形状、管箍的内腔形状及管端结构都是国内首次采用,该技术已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0920238085.1)。六、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3)进水阀重量轻,进水水流顺畅,过水阻力小,拆卸时有泄水阀排泄管内余水,其结构属国内首创,该部件已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0920238084.7)。•4)活动弯头使设备能较好地适应各种地形,其结构属国内首创,该部件已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0920238083.2)。•5)出水管采用软管,管道接长容易、快速,也是新设备相较于第一代设备的一个创新。七、效益分析•1、本设备可以较好地解决山区小水库的排洪问题,保障水库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2、本设备也可用于水库引水抗旱,社会效益显著。•3、本设备运行过程中不消耗能源,可为使用单位节约大量电费,经济效益显著。•4、本设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可以为生产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八、推广应用前景•本设备可以较好地解决山区小水库的排洪问题,保障水库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可在全国推广使用,具有非常好的推广应用前景。•本设备也可用于水库提水抗旱,在该领域也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八、科技查新结果经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查新,在国内有关文献及数据检索中,未发现有与本项目技术特点(结构、指标、参数等组成)相同的“移动式虹吸管防汛抢险设备”的文献报道。十、科技成果鉴定结论•2010年1月8日,经广东省水利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本研究成果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十一、使用效果•本设备中的一套已于2009年10月用于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七丈寨水库引水抗旱,经过一个月的连续运行,将水库水位降低4米,成功引水约100万方。十、设备图片谢谢!
本文标题:打开项目介绍-广东省水利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74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