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肢体语言的跨文化差异
1文化差异下的肢体表达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索蕊摘要肢体语言同语言一样,都是文化的一部分。肢体语言是人类进行非语言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其内涵也随着文化环境、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的不同而呈现出一定的差异。要用外语进行有效的、成功的跨文化交际就必须学习和了解肢体语言在不同民族文化中的交际功能。而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思维模式的差异影响着人们相互之间的理解和交流。肢体语言的重要性决定了它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地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文化差异的的缘故,对肢体语言的误解可能会人陷入尴尬的境地。倘若忽视这些,人们可能会造成一些令人不快的严重错误。所以,明智的做法就是你应该在对人的肢体语言和动作下结论之前,首先考虑对方的文化背景,从而避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因此,提高对文化认知的程度,并通过研究了解肢体语言的差异,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进而使得沟通显得更加通畅无阻。所以在这里,决定写下这篇关于跨文化交际中的肢体语言表达的差异文章。关键词肢体语言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引言通过一些对已有的文献综述的重新整理和概括,分析出一些跨文化交际中的肢体表达的差异,通过大量的数据文库的分析,从而能够清楚的知道如何应对此类现象。选题背景一个人要向外界传达完整的信息,单纯的语言成分只占7/100,声调占38/100,另外的55/100信息都需要由非语言的体态来传达。研究方法2问卷调查法: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通过让室友填写,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共十份。观察法:根据跨文化交际的特点,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从而获得资料。主要是通过观看一些视频或是影视作品,来增加对本方面的认知。在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启发思维,导致新的发现有重要意义。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前人已有的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些现状和思考。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正文:你以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张嘴说的第一句话吗?不。其实,在开口之前,你们的肢体互动就已经开始了,一个简单的动作,可能就会给别人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或否。各民族有不同的非语言交际方式,在不同文化中,也许同一动作会有不同的。文化差异影响人们的行为,包括肢体语言。一个人要向外界传达完整的信息,单纯的语言成分只占7/100,声调占38/100,另外的55/100信息都需要由非语言的体态来传达,而且因为肢体语言通常是一个人下意识的举动,所以,它很少具有欺骗性。这也是为什么非言语表达变得越来越重要的原因。肢体语言又称身体语言,是指经由身体的各种动作,从而代替语言藉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广义上,肢体语言也包括前述之面部表情在内;狭义上,肢体语言只包括身体与四肢所表达的意义。由肢体表达时,当事人以肢体活动表达情绪,别人也可由之辨识出当事人用其肢体所表达的心境。比如,鼓掌欢呼代表激动兴奋、捶胸顿足表示痛苦、垂头表示丧气等等。总而言之,肢体语言在生活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可是在不同国家,同一动作也许会有大相径庭的深层含义。下面我将从面部表情和手部表情来举一些例,说明解释这一现象。3面部:微笑脸被称作为“感情的器官”,因为我们通常能从他人的面部表情读出他或她的内心感受。脸为我们自己的感情向周围的人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在所有非言语的交际方式中,脸是我们感情最重要的广播员。在许多文化如美国和中国文化里,微笑是幸福或友好的象征。当我们向别人微笑时,别人也会回报以微笑;但如果对方拉着长脸,并不友好时,我们也会停止微笑。当我们有客人在家时,我们会微笑以示欢迎。但美印第安人则用哭来表达欢迎。微笑不仅表示友好和快乐,而且还可以表示歉意和理解。例如,当我们在公交车上因急刹车而踩了他人的脚时,我们就会朝对方笑笑,意思就是“对不起,非常不好意思”。但有时西方人会对中国人的微笑感到厌恶,例如,一个外国人在餐馆就餐时打碎了一个盘子而感到非常尴尬,当时在场的一位中国人向他微笑了一下,意思就是“没关系”以示安慰。没想到这个善意的微笑让这个外国人更加的生气,或许在他心里,意味着双重的耻辱。另一个面部表情就是吐舌头。当中国人感到自己行为不合时宜或非常尴尬时,他们经常会吐吐舌头,同时缩一下脖子(这个动作在女孩子中间比较普遍)。但在美国人看来,这个表情非常的粗鲁,并且从来不去做。另一个面部表情就是吐舌头。当中国人感到自己行为不合时宜或非常尴尬时,他们经常会吐吐舌头,同时缩一下脖子(这个动作在女孩子中间比较普遍)。但在美国人看来,这个表情非常的粗鲁,并且从来不去做。眼神交流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以目光接触在人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方面可以有许多“规定”:由于场所、谈话双方的感觉需求以及背景的不同;人们的目光接触也不同。如在美国大城市里,白人之间有个大家公认的目光交流距离大概16-32英尺,在这个距离内只是瞟一眼而避免直接的目光交流;但在小城镇,即使是陌生人,人们也习惯用目光交流来打招呼。谈话时的目光交流的不同。由于社会阶层、年龄、地区、种族以及国家的不同,人们在谈话时目光交流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在美国以及大多数的西方国家,在进行交际时说话双方都希望对方注视自己。而不是低头不见,这样会让对方感觉谈话人漠不关心、不想进行对话。尤其在公众场合演讲时,更应该注视听众,进行目光交流。如果演说的人只顾低头看演讲稿或者眼神总是闪烁不定,会让听众感觉演讲者胆怯以及不尊重他人。然而在中国、日本和墨西哥,谈话时说话人和听话人不能一直注视对方,因为直接的目光是不礼貌的表现。在日本,人们谈话时眼睛是要看着对方喉结的位置而不是对方的眼睛;在阿拉伯国家,谈话时眼睛需要直视对方来表示双方对所谈话题有兴趣;在波多黎各,好姑娘“不看成4人的眼睛”这种行为是尊敬和听话的表现。点头、摇头在我们的文化中,多是点头yes摇头no,这句顺口溜甚至被放进歌词里教小朋友。然而在印度,巴基斯坦,保加利亚等国家,它的意思却恰恰相反。阿尔巴尼亚人习惯以摇头表示赞同,点头表示不同意.若熟人相间,他们往往要相互一连串的问好,并普遍地行一种贴面礼,其程度也有很大不同;一般的只作左右贴脸姿势;稍微亲热一点的是互相贴一贴左右面颊;最亲热的是互相拥抱起来,在左右贴脸的同时还要亲吻对方的面颊.手势竖起中指在美国、大多数欧洲国家,中指竖起表示轻蔑和鄙视,是一种非常粗鲁的行为。但在中国及一些亚洲国家,中指竖起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OK型手势在北美以及德国,这一动作表示万事顺利、同意以及很好的意思。而在法国以及欧洲国家,却表示毫无价值以及零的意思。在日本却表示钱。在中国这个动作表示数字“三”。捻中指和拇指。这一动作在北美以及大不列颠国家一方面表示为了引起某人注意,另一意思表示粗鲁、催人做什么事情。而在法国却是非常粗俗的动作如果对女士做出此动作会让对方讨厌。在中国特殊含义,是一种习惯性的手指动作。拇指、食指按住鼻子。这一动作在美国、中国以及大多数的亚洲国家表示气味不好闻,发臭。但在法国却表示醉酒。食指敲打太阳穴。用手指轻轻地敲打太阳穴在中国、非洲国家以及秘鲁表示人们正在努力思考、沉思。而在北美国家、欧洲以及德国却表示那人疯了,精神不正常。握紧拳头。在中国表示力量或者下决心要努力做什么事情;而在北美以及大不列颠国家表示愤怒;在巴基斯坦以及黎巴嫩却表示猥琐,一般在公众场合下都不能做这个动作。伸出食指和中指构成V型在不同国家也有着不同的含义,在中国即可表示数字2,也可以表示一切顺利。在北美以及大不列颠国家表示胜利以及高兴。在英国则有两种含义当做这一手势时,手掌朝着对方,表示5胜利,若手背朝着对方,则表示侮辱。伸出食指构成半圆形在北美国家,表示招呼对方过来的意思。而在中国,人们常是用手掌向下朝自己方向招动。而在说英语国家的人使用这一手势,是让人“慢一点”,如果手掌向外举起向下招动,则表示“你好”或“再见”。身体距离在人类的人际交往中,个人往往会不自觉地与别人保持相当距离,以保持其心理上的安全感受。美国人类学教授爱德华霍尔博士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存在四种空间距离:亲密距离(0~45cm,适合于夫妻关系及情侣之间)、个人距离(45~120cm,存在于朋友、熟人、亲戚之间)、社交距离(120~360cm,多用于洽谈业务和接待陌生客人时)和公共距离(360cM-750cm,多用于非正式的聚会。四种分法可以看出,人类在不同的活动范围中因关系的亲密程度而有着或保持不同的空间距离,关系越远,亲密程度越小。并且这个空间距离的大小还会受到文化背景、环境、行业、个性等的影响。一般说来,西方文化注重个人隐私,而中国人则不太讲究个人空间。多数英语国家的人在交谈时不喜欢离得太近,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北美人通常认为1.5m左右的间距是人与人交往之间舒适安逸的距离。在人际交往中,如果身体距离超过了个人距离的极限,会让他们觉得是一种侵犯隐私行为,从而感到不愉快。阿拉伯人则喜欢互相挨得近些、触摸他的伙伴,感受他的体热、甚至通过闻他的气味以示信任、友情和尊重。而在中国文化中,尤其在同性青年朋友(尤其女性交往时),人们常常手挽手地并肩而行以示友好和亲昵,这在西方人的眼里是很难理解的。由此可见,在对个人空间要求方面,不同的民族文化有不同的习惯。同时,西方人崇尚个人自由,不喜欢身体之间的接触;中国人则往往喜欢把个人空间扩展为集团或家族的空间。中国的家人、同学和亲密朋友在公共场合一般都喜欢挤在一起。英语国家的人却不同,即使是一家人也不例外。在餐厅就餐的时候,中国人宁可全家挤在一起也不愿意分一部分人到别的餐桌去。英语国家的人是宁可轮流用餐也不愿挤坐在一起。在英语国家里一般的朋友和熟人之间交谈时,避免身体任何部位与对方接触。而在中国,人们常常通过轻轻触摸来表示亲近。比如中国人往往喜欢摸摸、拍拍、或是亲亲小孩,这样往往很容易引起外国友人的尴尬和反感。以上这些都说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空间的运用和安排都有着各自的固定模式,从而构成无数的文化差异。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对于人际空间的要求,从而避免误会和争执,有助于不同文化、国家的人民之间更好地交流和交际活动的顺利实现。63.深究此现象背后的原因具有不同的信仰是肢体语言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美国人类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类的行为和思考问题的方式等等都受它们自身的信仰影响。并且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信仰体系。在一种文化中被认可的行为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就会被误解为是粗鲁的,不可接受的。东方世界的国家崇尚谦虚,宽容,忍耐,相互支持和团体责任感。就是由于我们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是集体主义;而西方国家的人崇尚独立,自尊,自由发展,尊重隐私,要求有个人空间等等。这是因为西方国家的价值观是个人主义。受经济制度的影响。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比较外向。而且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所以在肢体表达的时候更注重小幅度和稳重内敛。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而空间意识较弱。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而西方国家大多数则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业发达,自古希腊时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体,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同时,海洋环境的山风海啸、动荡不安,也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就此也决定了西方的文化注定要更开放一些,因此肢体语言在表达方面更不拘小节一
本文标题:肢体语言的跨文化差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753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