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水利工程 > 水利安全标准化(PPT126页)
水利施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内容和台帐要求2016年12月7日徐红兵TEL:18952781301QQ:18952781301目录一、概述二、标准结构和主要内容1、安全生产目标2、组织机构与职责3、安全生产投入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5、教育培训6、施工设备管理7、施工作业安全三、台帐建立8、隐患排查和治理9、重大危险源监控10、职业健康11、应急救援12、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安全生产标准化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煤炭系统基层管理人员首创的企业安全管理模式,是企业安全管理上的一项创新,是当代安全管理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升。•2010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以2010年第9号公告发布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作为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并发出《关于宣传贯彻〈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的通知》(安监总政法〔2010〕72号),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一、概述•目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已在电力、工矿、商贸、交通、建筑施工等多个行业普遍开展起来,一大批安全生产管理基础好的企业已经通过评审定级。•水利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水利改革发展大局,事关社会稳定、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声誉。为进一步落实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安全生产行为,推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安全管理,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2013年4月水利部制定印发了《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管理暂行办法》(水安监〔2013〕189号),全面推进水利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一、概述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水利施工企业生产经营安全生产规范建设。•标准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的核心要求为基础,共设置:13个一级项目45个二级项目127个三级项目。二、标准结构和主要内容二、标准结构和主要内容1、安全生产目标•首先要制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在制度中明确目标的制定、分解、实施考核等内容。以正式文件颁发。•其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明确、可衡量、可实现、有时间表的总目标、年度目标和年度安全工作计划。•安全生产工作目标的表述,一般有三种形式,在具体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一种或几种形式的并用。一是绝对数,如杜绝人身伤亡事故;二是相对数,如轻伤率下降30%以上;三是远景描述,如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同类企业水平等。•通常,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目标应包括各类事故控制目标(含人员伤亡、机械设备安全、交通安全、火灾事故及职业病等控制目标)、安全生产隐患治理目标,以及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以防止事故灾害和财产损失,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目标在工作计划中体现。二、标准结构和主要内容目标安全生产工作计划1、安全生产目标•对目标落实•(1)按部门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能,分解安全生产目标。•(2)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制定并落实安全目标保证措施。二、标准结构和主要内容目标分解表责任书•1、安全生产目标•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目标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年终对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效果进行考核奖惩。对工期不满一年的项目的安全目标可根据项目进展进行适时考核,对阶段性工作目标亦可进行阶段性考核(如季度、月度考核)。考核发现目标与当前企业实际情况不符合时,应对目标进行及时的调整,制定出新的目标。二、标准结构和主要内容安全生产目标与责任制检查、考核表2、组织机构与职责•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领导,有领导班子成员及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按规定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管理网络。二、标准结构和主要内容•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研究、部署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专题研究重大安全生产事项,制定、实施、加强和改进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措施。•项目部一般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应由项目经理牵头,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员工代表等组成。当机构或人员变动时,应及时调整。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成立和调整均应以文件形式发布。安全机构和人员配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及网络2、组织机构与职责•安全生产职责•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应明确各级单位、部门及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权限和考核奖惩等内容。•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安全管理中最核心的一项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组织保证。二、标准结构和主要内容安全生产责任制2、组织机构与职责•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总结分析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评估本单位存在的风险,研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决策企业安全生产的重大事项,并形成会议纪要。二、标准结构和主要内容3、安全生产投入•建立安全生产的费用保障制度,在制度中明确提取、使用、管理的程序、职责及权限。•按照《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的规定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在编制投标文件时将安全生产费用列入工程造价。•江苏省水利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管理办法二、标准结构和主要内容•根据安全生产需要编制安全生产费用计划,并严格审批程序,建立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安全生产费用主要用于:(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支出,包括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洞口、临边、机械设备、高处作业防护、交叉作业防护、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雷、防台风、防地质灾害、地下工程有害气体监测、通风、临时安全防护等设施设备支出;(2)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应急演练支出;(3)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4)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不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咨询和标准化建设支出;(5)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6)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7)安全生产适用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支出;(8)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支出;(9)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二、标准结构和主要内容安全生产投入计划表安全生产投入台帐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建立识别、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规范的办法,包括识别、获取、评审、更新等环节内容,明确职责和范围,确定获取的渠道、方式等要求。•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应定期识别、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主管部门每年发布一次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清单。•及时向员工传达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配备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规范。二、标准结构和主要内容适用的法律法规清单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及时将识别、获取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转化为本单位规章制度,贯彻到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并组织员工学习。二、标准结构和主要内容•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自身实际需要制定的安全规章制度,至少应包括: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安全投入管理,工伤保险,文件和记录管理,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安全教育培训及持证上岗管理,施工机械和工器具(含特种设备)管理,安全设施和安全标志管理,交通安全管理,消防安全管理,防洪度汛安全管理,脚手架搭设、拆除、使用管理,施工用电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管理,工程分包安全管理,相关方及外用工(单位)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含危险性较大工程和安全技术交底)管理,职业健康管理,劳动防护用品(具)管理,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査治理,文明施工管理,安全生产预警预报和应急管理,信息报送及事故调查处理,安全绩效评定管理,安全生产考核奖罚等内容。以上个别内容可以用专项施工方案代替。安全规章制度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根据岗位、工种特点,引用或编制齐全、完善、适用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发放到相关班组、岗位、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二、标准结构和主要内容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每年至少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一次检查评估。•根据评估情况、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生产安全事故分析、绩效评定结果等,及时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修订,确保其有效和适用。二、标准结构和主要内容•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内容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文件,安全费用提取使用记录,劳动防护用品采购发放记录,技术文件及其编制、审批、发放记录,事故、事件记录及调查报告,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记录,检查、整改记录,职业卫生检查与监护记录,检验、检测、校验记录,设备安全管理记录,安全设施管理记录,应急演练记录,对分包方和供应方监管记录,安全生产会议记录,安全活动记录,安全培训记录,人员资格证书以及安全奖惩记录等。为便于对安全生产管理活动的痕迹进行追踪,提高绩效测量的效率和效力,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应对安全生产文件和记录进行档案化管理,制定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档案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使用要求。文件和档案管理5、教育培训•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应明确安全教育培训的对象与内容、组织与管理、检查等要求。•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教育培训计划,保障教育培训场地、教材、教师等资源,按计划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建立教育培训记录、档案。二、标准结构和主要内容•安全管理人员教育培训•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管理能力和资格,每年按规定进行再培训。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少于12学时。二、标准结构和主要内容•岗位操作人员教育培训•新员工上岗前应接受三级安全教育培训,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24学时;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流程投入使用前,对有关管理、操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和操作技能培训;作业人员转岗、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前,均需进行项目部(队、车间)、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上岗工作。•特种作业人员接受规定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离岗6个月以上重新上岗,应经实际操作考核合格后上岗工作。•每年对在岗的作业人员进行不少于12学时的经常性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二、标准结构和主要内容1、三级安全教育记录卡2、考试试卷记录3、个人责任书4、签到表(本人签)•其他人员教育培训•督促分包单位对员工按照规定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进入施工现场;需持证上岗的岗位,不安排无证人员上岗作业。•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险及应急知识等内容的安全教育和告知,并由专人带领做好相关监护工作。二、标准结构和主要内容5、教育培训•安全文化建设•制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规划和计划,重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形成企业安全价值观,促进安全生产工作。•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形成全体员工所认同、共同遵守、带有本单位特点的安全价值观,形成安全自我约束机制。二、标准结构和主要内容6、施工设备管理•建立设备管理制度,应包括设备租赁、安装(拆除)、验收、检测、使用、检查、保养维修、改造、报废等职责和流程。•设置设备管理机构或配备设备管理专(兼)职人员,形成设备安全管理网络。•特种设备安装(拆除)单位具备相应资质;安装(拆除)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能力和资格;安装(拆除)特种设备应编制技术方案,安排专人进行现场监督,安装完成后组织验收,并报请有关单位检验合格后投入使用。•建立设备台账并及时更新;设备管理档案资料齐全、清晰,管理规范。二、标准结构和主要内容•设备检查:设备运行前应进行全面检查;运行过程中应按规定进行
本文标题:水利安全标准化(PPT126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79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