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财政与资本的关系小组成员:陆钰、李瑞环、巩天舒、马文靖、张雪玲什么是财政?财政从实际意义来讲,是指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经济部门,即财政部门,它是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综合性部门,通过其收支活动筹集和供给经费和资金,保证实现国家(或政府)的职能。从经济学的意义来理解,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什么是资本?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资本是一种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是一个特定的政治经济范畴,它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资本在现象上表现为货币和生产资料,但货币和生产资料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前提条件下,货币和生产资料被资本家用来作为剥削雇佣工人的手段时,才转化为资本。因此,资本不是物,而是通过物体现出来的资本家与雇佣劳动者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资本是一个历史的范畴。简言之,资本在经济学意义上,指的是用于生产的基本生产要素,即资金、厂房、设备、材料等物质资源。在金融学和会计领域,资本通常用来代表金融财富,特别是用于经商、兴办企业的金融资产。广义上,资本也可作为人类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各种社会经济资源的总称。资本可以分为四类:物质资本。物质资本是指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设备和建筑物存量。物质资本在经济增长中具有有限替代性。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本价格模型累积,亦称“非物力资本”。由于这种知识与技能可以为其所有者带来工资等收益,因而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指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关联——社会网络、互惠性规范和由此产生的信任,是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给他们带来的资源。健康资本。健康资本广义上包括影响一个人的预期寿命、力气和持久力,活力和生命力的所有支出。具有与生命有机体合一和提供健康服务、投资较强的时间性以及与先天素质有关、基础性的人力资本等特征。财政政策对人力资本的影响:人力资本(humancapital)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Schultz,TheodoreW.)在1960年首先提出的。经过舒尔茨、贝克尔(Becker,GaryS,1964)等人的研究,最终形成了完整的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是人力资本培育投资。尽管在市场经济里,个人对人力资本培育的投资是基于个人对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来进行的,但是政府在为全社会提供人力资本培育服务中仍起着重要作用。原因在于:(1)人力资本培育,具有相当大的正外溢性。由此决定了通过市场提供人力资本培育必然会使人力资本培育的提供量不能达到最适规模,从而要求政府的介入。(2)在现代社会获取收入的能力主要由受人力资本培育所获得的知识、技术等因素决定。个人因受人力资本培育的机会不均所导致获得收入能力的不等,最终会造成收入分配不公,而分配不公则会阻碍经济增长,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政府从再分配的角度出发,积极参与人力资本培育事业,使社会成员可以享受到基本的人力资本培育的机会和权利。下面仅以教育和公共卫生医疗两项人力资本投资为例来说明公共财政政策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1.公共财政支出利益归属结构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虽然我国政府对人力资本的投资额越来越大,但是不同个体所得到的相对份额却存在很大差别。在教育支出方面,以城乡居民之间的差距来看,平均教育经费支出总额,城市总是多于农村。在公共卫生医疗支出方面,城市和农村的人力资本分布是极不对称的,无论是从经费、设施还是从服务人员数量上进行比较,我国卫生资源公共卫生医疗投资的重点是城市。由此可见,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的利益归属结构使收入较高者及其后代的人力资本投资更多使收入较低者及其后代的人力资本投资更少,从而使收入差距增加得更快。2.公共财政支出经济结构的影响不仅是利益归属结构,公共财政支出的经济结构也会对不同个体的人力资本投资产生不同影响,进而影响到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首先,从总体上看,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政府对初等教育的投资水平偏低,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水平偏高。其次,在我国公共卫生医疗支出中,用于预防的公共卫生费用在急剧下降,而用于高级医疗服务的支出却在不断增加。所以,在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的经济结构中,人力资本投资额越大的个体所得到的财政支出份额就越多。所以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的经济结构使不同个体之间的人力资本投资差距变得更大,从而也使收入差距更大,恶化了收入分配状况。综上所述,不论是从利益归属结构还是从经济结构来看,公共财政政策不仅不能缩小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反而使其变得更大。改变我国现行的公共财政政策,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已成为缩小我国收入差距的首要任务。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我国出现了许多阻碍人力资本增长的财政政策问题。(一)财政对人力资本投入过少2010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3.1万所,同比上年减少2.2万所。全国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为2.6亿人,比上年增加137.3万人;非学历教育在校人数5624.8万人,比上年减少75.9万人。义务教育规模持续减少。2010年全国共有普通的小学为25.7万所,同比上年减少2.3万所;在校生为9940.7万人,同比上年减少130.8万人,下降1.3%;全国初中阶段学校共有5.5万所(其中,职业初中为67所),同比去年减少1430所;初中阶段在校生为5279.3万人(其中,职业初中为3.4万人),同比上年减少了161.6万人,下降3.0%。中高等教育规模略有扩大,2010年,全国高中阶段学校为2.9万所,同比上年减少了1108所;在校生为4670.6万人,同比去年减少了29.7万人,增长了0.6%;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2427.3万人,同比上年下降0.3%。高等院校共有2723所,比上年增加34所,全国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3105万人,比上年增加126万人,增长了4.2%。由以上教育数据可得,中国教育一直在缓慢的发展中。但是,庞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了发展教育事业的困难。故我国教育事业的人均比例与外国相比较低。右表为世界主要地区教育投入:根据图表可得,世界各地区教育投入比例都非常高,发达地区能达到5%以上。而在我国,公共教育总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4%都不到。这对于一个处于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来说,是不应该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指标是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础线。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要达到4%。但由于我国GDP增长迅速、财政收入占GDP较低等多种原因,这一目标未能如期实现。近年来,这一比例不断上升,2010年达到3.66%。2012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在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日本、英国和美国等高收入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均值为4.8%,而哥伦比亚、古巴、约旦、秘鲁等中低收入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均值为5.6%。所以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仍需努力。(二)教育发展不均衡,西部地区教育非常落后西部经济发展一直都是我国全面发展的首要问题,经济落后已成为西部的代名词。西部教育事业的落后归根结底也是经济的不发达。看着许多无法完成义务教育的孩子,看着上不起学的孩子,地方政府无钱可投。根据图表可知,西部12个省区市总经济指标只占全国的20%不到。总固定资产才占全国的22.8%,人均占有量就更低了。完善我国促进人力资本增长的财政政策的具体措施:(一)增加对人力资本的财政投资,发挥政府在人力资本投资中的主体作用,并带动社会人力资本投资。1.建立多层次的教育投入机制,多元素携手发展教育事业。2.加大对学校教育的投入,人力资源要从小抓起。3.大力提升中高级人才能力及待遇。(二)优化财政性教育投入的结构改善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包括财政性教育经费在各级各类教育中的分配和在各地区之间的分配两个方面。财政性教育经费按照各级教育费分类可以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通常成为三级教育支出结构。而财政性教育经费在各地区的分布构成比就成为教育的地区支出结构。所以,改善三级教育支出结构,改善各地区的教育支出结构就可以改善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的问题。1、改善财政性教育经费三级教育支出结构2、改善财政性教育经费地区支出结构(三)完善人力资本发展的税收政策实行有利于人力资本增长和开发人力资源能力和积极性的税收政策。1、完善现行增值税推动人力资本形成2、完善企业所得税推动人力资本的形成增长3、推行对企业和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有激励作用的税收政策(四)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管理,教育部门、学校一起共同配合,减少行政消费,杜绝铺张浪费,使这些教育经费真正能够用好,要督促重点,解决薄弱环节,真正使教育经费增加以后,它的使用效益能进一步提高。减少三公消费,公务员外出办公应当轻车简行,杜绝铺张浪费。根据财政部的通知,从2012年1月1日起,中央各部门及所属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支付公务接待费、公车运行维护费、差旅费、会议费等16项费用时,必须使用公务卡。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减少了三公消费。国家可以鼓励公务员勤俭节约,设立奖项等手段来减少三公消费。
本文标题:财政与资本的关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796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