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职业教育改革典型经验汇报(周院)
校企共育“课堂+舞台”演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职业教育改革典型经验汇报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周文清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创办于1951年,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省文化厅主管的湖南省唯一一所公办艺术类高等院校。建校60多年来,学院不断弘扬、丰富“追求卓越,不厌平凡”的校训精神,努力完善“课堂+舞台”演学结合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相继为社会培养了2万多名优秀文艺人才,湖南的梅花奖、文华奖得主大都毕业于我院;仅改革开放以来,先后有张也、沈伟、吴军、瞿颖、周浩、黄卓、甘萍、雷佳、王丽达、舒高、赵靓、刘赛等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学院因此被誉为文艺湘军的摇篮。2011年5月,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在省教育厅、文化厅指导和帮助下,牵头成立了湖南演艺职业教育集团。集团成立后,学院积极利用集团优势,主动出击,与集团内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培育和完善“课堂+舞台”的人才培养模式,无缝对接区域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效益凸显,较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一、根据演艺行业发展需求,适时调整专业设置集团牵头院校确立并实践了“围绕舞台,造就人才;依托文化,面向市场的”人才培养理念,主动适应湖南“四化两型”社会建设发展的需要,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定期多途经、深层次开展走访调查,了解集团内行业企业发展现状和规划、人才需求、人才能力素质期望等状况,建立适应行业企业发展与需求的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以优势和特色专业为核心,按行业基础相同或相近原则,充分融合相关专业,着力建设戏曲表演专业群、音乐表演专业群、舞蹈表演专业群、影视表演专业群、艺术设计专业群、文化教育专业群6大专业群;通过集团核心专业的带动和专业之间的互补,提高专业群的核心竞争力,使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更加协调、专业特色更加彰显、专业建设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按照“做精做强表演类专业,积极拓展非表演类专业”的建设思路,学院通过集团专业教育委员会,加大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力度,加强专业及专业群之间的渗透与融合。表演类专业建设既要保持高水平艺术人才培养的标准,又要满足文化产业发展对应用性表演人才的广泛需求;非表演类专业建设要紧密围绕文化产业的发展,关注新兴文化产业的动态趋势,主动参与文化软实力建设,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人才智力支持。舞蹈表演与酒店管理专业2011年立项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高职重点建设专业;花鼓表演专业立项为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戏曲表演、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立项为省级精品专业;戏曲表演、声乐表演、舞蹈表演专业为省高职教改试点专业;音乐表演专业师资队伍入围省级教学团队。学院还通过集团平台,注重打造湖湘本土民族文化艺术精品,与成员单位桑植县文化局开展桑植民歌进课堂活动,开办桑植民歌传承班,不仅为桑植民歌培养了传承人才,使桑植民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而且丰富了集团自身教育教学资源,为这一本土艺术形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二、校企共建演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根据行业企业对演艺人才的要求,按岗位需要来选取课程教学内容;在声乐表演专业中将戏曲声腔、身段表演等艺术元素吸收到演唱表演中来,开设了歌剧课,不仅充实和发展了专业教学,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表演水平;从而实现了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统一,构建了演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学院依托湖南演艺职业教育集团内各专业校企合作委员会,深入演艺行业和文化产业广泛进行调研,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与行业产业标准及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相衔接,按照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整合教学内容,构建以舞台演出为导向的课程模块。全面推进精品课程建设,《湖南花鼓戏声腔》申报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还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项目;建设了器乐合奏、戏曲身段、声乐等15门院级精品课程。三、校企合作共同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学院大力实施“艺术专家+教学名师”工程、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双师型师资建设工程。大力开展教师参与企业的专业实践,形成专业教师到集团内院团(企业)顶岗实践的长效机制。为了弥补教师在实践能力方面的短板,学院与湖南演艺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单位——天下凤凰传播有限公司合作,在张家界旅游景区共建了国家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学院完善了院团(企业)兼职教师聘用管理办法,实行专家治学的原则,吸纳高技艺人才来学院担纲任教,常年聘请省文化厅直属7个艺术表演团体和艺术研究所等单位的一大批德艺双馨的艺术名家来校任教、讲座。学院支持青年教师学历学位提高进修,推进两年一次的教师技能考核和老教师对新教师的“传、帮、带”活动,积极开展“示范课”、“精彩一课”和说课比赛、教学比武活动,提高教师执教水平,培养了一批青年艺术家和教学骨干。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72人,其中取得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56人,“双师型”教师112人。专任教师中有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入选省“121人才工程”,1人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3人为省级专业带头人,3人入围省青年骨干教师,9人入选省首批文艺人才扶持“三百工程”人才。四、校企共建注重实践的教学体系学院利用集团平台,坚持“教、学、演”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加强与演艺行业的深度融合,推行“专业+艺术院团(企业)”建设模式,强化了“艺术职业能力+艺术创造能力”人才培养任务;探索出了“课堂+实验剧院、课堂+艺术团、课堂+院团、课堂+演艺公司、课堂+企业、专业+剧目(项目)”等多种专业教学培养模式,实施课堂教学与实训教学相结合、课堂研讨与现场剖析相结合等多种灵活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了“以剧目带动教学、以创作深化教学、以展演促进教学、以舞台检验教学”的“教、学、演”三位一体专业特色教学。大力推进与张家界、衡山等地方特色旅游业的产学合作,深化了剧(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改革,形成了学生“早登台、多登台、交叉实践、全过程实践”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课时数达到专业课时数56﹪以上。同时,采用联合、共建、融合等方式将产教结合、院团互动贯穿于表演艺术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一方面聘请剧团、艺术团的优秀演员来学院教学;另一方面把青年教师及学生放在剧团参加实践。在保证课堂教学的同时,鼓励师生参加剧团的创作剧目排演与实践活动;通过这种“请进来、走出去”与“重能力、重实践”的教学模式,使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五、打造校企共同参与的多主体质量评价机制校企合作制订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建立以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质量评价体系,不断完善毕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集团内院团(企业)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学院每一年举办毕业生艺术实践成果展演活动,聘请行业专家对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演出进行评比;在展演期间还举办大型招聘会,活动既是学生才艺展示,又是大型现场招聘会现场,用人单位根据学生才艺当场签约;因此这不仅为毕业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而且实现了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零距离接触,科学有效的推进了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近年来,集团院校推出了23台晚会和9个展览,学生获省文化厅奖励上100多人次。2012—2013年学生、教师竞赛部分获奖情况表序号大赛名称获奖情况1第三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中国戏剧奖·校园戏剧奖”优秀剧目奖2第四届湖南艺术节田汉优秀剧目奖3第16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赛小梅花金奖和银奖各1项4湖南省第四届“洞庭杯”民族器乐大赛大学生专业组金奖3项、银奖2项、铜奖2项,少年A组银奖1项、铜奖2项,少年B组金奖2项、银奖2项、铜奖2项,儿童B组银奖1项5“完成之声”湖南赛1人进前5强并参加总决赛6第十届“桃李杯”舞蹈大赛“文华艺术院校奖”群舞组二等奖7湖南G3手机阅读校园原创文学大赛创新奖1项8第三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年展优秀奖2项、入选奖5项9湖南首届大学生微电影大赛获最佳导演奖1项、纪实类作品二等奖1项、剧情类作品三等奖1项10第四届“腾龙镜头杯”中国大学生现代摄影大赛人文纪实类A类佳作奖1项、人文纪实类C类商业佳作奖1项11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赛二、三等奖各1项12世界城市旅游小姐国际大赛湖南总决赛入围季军13新加坡国际弦乐大赛提琴组铜奖14首届国际琵琶文化艺术节暨国际琵琶大赛琵琶演奏重奏组银奖15中德建交40周年交响合唱节金奖16第六届中国大学生DV文化艺术节《情聚振华》获专业组最佳纪录片奖17中国音乐金钟奖流行音乐大赛湖南赛区女子组和男子组银奖18长沙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音乐剧《冰雪情》19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湖南赛区教师谢婷婷获金奖202013年湖南省职业技能竞赛学生谭慧婷、李雨桦获得音乐表演声乐类冠、亚军;梁瑛、郑萍老师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湖南艺术职业学院高素质的毕业生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近三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均稳定在90%以上,2012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达96.1%。学院毕业生覆盖了全省各级文艺演出团体和文化单位,他们以专业技能扎实、综合素质高、职业迁移能力强而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好评,用人单位满意率在90%以上。二〇一三年八月十日
本文标题:职业教育改革典型经验汇报(周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801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