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 质性研究设计读书笔记
质性研究设计读书笔记一、本书内容简介拿到这本书,怀着迫切的心情在几天之内“废寝忘食”的读完,如果用几句话描述这本书,可以是这样的:它是一本超薄的减缩本、它是初次接触质性研究外行们的“圣经”、它是一本在国外研究性大学的走俏货、它是有着较高指导价值的实用指南。之所以有这么多的感慨,是因为在论文备战初期,我尚不清楚文献综述如何撰写,这本书恰恰似一盏明灯,给了我指引,所以,我还要补充上一句:是撰写文献综述参考书籍的不二之选。这本书主要分七章来阐述它的主题内容:质性研究设计的模型;研究目标: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概念框架:你研究的是什么;研究问题:你想知道什么;研究方法:你实际应该怎么做;效度:你可能会犯怎样的错误;研究申请:呈现和论证一项质性研究。二、细化的导读第一章,关于质性研究设计的模型有这样一句评论:研究设计是一个自身反复的过程,而这种反复体现与研究的每个过程(p3)。因此它有别于量化研究的清晰、明确的线性模型,数据收集和分析、理论的产生和修正、研究问题的细化和重新界定以及确定和强调效度问题,这几个步骤在质性研究中几乎是并行的、相互作用的。这几个步骤的顺序或者是相互关系可参加其图:图1:研究设计的交互模型这个模型里面,首先是关于虚线部分,表达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概念框架研究目标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效度约的关系。比如,研究目标是获知人们在自动取款机前的“回视行为”与文化的关联,你就不太可能采用一个严密的、只有单一几个变量的实验室实验的方法,同时,深入的观察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行为表现以及访谈调查等方法,将更好的帮助你实现研究目标。图形存在一个上三角,一个下三角,代表几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比如研究问题与研究目标均有明确的联系,而哪些理论与你的研究相关又取决与研究目标和研究问题,这个关系将在第三部分以我自己的研究展开说明。第二章本章探讨的是研究目标,通读玻利维亚大学Isabel的博士论文题目选择,促进我不断考虑两个问题:清晰自己的研究目标受到哪些因素所左右、清晰明白自己的经历如何对研究内容产生正向、负向的影响。这要考虑到个人价值观、个人身份以及经历对研究目标的导向性,虽然依据当时我的资源选取导师的研究领域内的题目,对我来说比较有把握,但是我更想知道,究竟大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是怎样的,在这些评价中是不是有一个内核性的东西,左右着他们的价值感、行为表现,为什么平等的灵魂会活的如此卑微?!带着这些疑问以及对人性极大的探索兴趣,我毅然决定研究一个不曾熟悉的领域。同时,我自己的内心也经历了自我评价不断转变的过程,所以,我的理解与感悟可能会更贴近研究目标的需要。这章节还有一个意外收获,即如何撰写读书笔记:可以用“头脑风暴法”开始研究笔记,即记下所有想到的和研究相关的内容,尽力组织和理清思路;然后,慢慢确立研究中的重要部分,思考其意义,理清自己的想法(p36)。第三章其实围绕了两个方面展开,如何对待概念框架,即我们文章中演化的文献综述;哪些方法可以得到自己的概念框架。作者不断强调:没有目的性的文献综述只会造成对文献的堆砌,缺乏明晰的脉络和论证,构建概念框架的目的不只是描述,同样要有批判性:你需要理解前人研究都存在什么问题(包括伦理学的问题)、已有的研究中又有怎样的矛盾对立以及你对这个问题可以做出什么独立的贡献。不应该把文献当做权威来服从,而应该看做是有用但却问题的知识,并尝试着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些问题(p44)。在构建概念框架时,有四个主要的资源模块:自身的经验知识、已有的理论和研究、预实验和探索性研究、思想实验(p47-80)。掩卷深思,确实有很多综述,看完之后依然是对该领域的发展一头雾水,材料的堆砌并不能对现实研究有明确的启示意义,而一些“思想霸权”的存在,以一种潜隐的方式,禁锢了我们的思维,造成了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只是不断的机械复制前人研究的局面。我的概念框架也随着阅读在调整:工业领域的评价理论(Packer)、绩效领域的核心自我评价理论(Judge,1997)、国内相关的核心自我评价理论(甘怡群,2007)、教育者的理论设想(效能感、自我意识等)、我的理论构念(见后),几个部分。第四章首先明确的是研究问题的功能,除了清楚地说明你的研究尝试了解和回答的问题外,还具有的功能:帮你聚焦你的研究(研究问题、研究目标以及概念框架之间的关系)和指引你如何去完成研究(研究问题、研究方法以及效度的关系)。此外还澄清了几种问题的关系:研究问题和其他类型的问题、概化问题和具化问题、工具主义问题和现实主义问题、变量问题和过程问题,这让我发现质性研究本身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它的问题源于生活,并且可以在完全生活化的场景中找到答案,人不不在是“预想”中的人,而是立体的、多元的。第五章内容涵盖了质性研究方法的四个方面:与被研究群体建立的研究关系、研究地点和群体的选择(更接近取样方法)、数据收集以及数据分析。在质性研究中,研究者是研究的工具,而研究关系是研究得以进行的途径(p105)。质性研究中可能涉及到的取样方法有:概率取样、方便取样、随机取样、分层(随机)取样,以及作者特别说明的目的性取样,在质性研究中,选择能够提供你回答研究问题信息的时间、场景以及人群等是最为重要的问题(p112)。数据搜集部分,访谈提纲的设计、数据收集方法的三角校正法,都为我当时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路。比如,预访谈的采纳,可以让我的访谈问题更切入研究主旨,而三角校正法启示我,永远都不要迷信独立的数据代表的结果。除了分类技术(如编码和主题分析)、连结技术(如叙述分析)几种经典的数据分析策略外,作者还特别提到了阅读思考访谈笔录和观察记录、写研究笔记等方法的使用价值(p122),我想强调的是,这些方法不仅对质性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同样,在量化研究过程中,如果妥善使用研究笔记、观察记录等方法,也将在不同程度上带给我们更多的结果,比如在团体辅导中使用观察记录表,在数据分析中撰写假设问题解决说明。第六章在最初作者就试图说明质性研究方法与量化研究在处理效度问题上的不同:质性研究在某种观点形成之后才应对具体的效度威胁,而不是通过事先的研究设计特点来消除效度威胁(p136),量化研究会使用设置控制组、控制无关变量、随机取样的分配、限于数据收集的理论假设、统计显著性检验。虽然之花研究强调考虑具体的效度威胁(如偏向和反应性)以及如何解决他们的具体方法,作者还是相应的剔除了一些方法:高度的、长期的投入、丰富的数据、考试者核准、干预、三角校正法、准统计分析、比较,尤其是“寻找不一致的证据和反面的案例”对我的启发明显,我必须设想可能遇到的不同想法与解释:核心自我评价的维度设想,集体自尊与自尊的取舍,社会支持、生活事件等在其形成中是否存在影响等。第七章差不多是整本书的总结,或者可以看做质性研究的一份开题报告,在我看来,简直如获至宝—可以看做硕士论文撰写的体例。在研究设计和方案的论证逻辑中,Locke等(2000)的研究认为作者需要回答三个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或者做了什么研究?这些具体的问题和我们已有的相关研究及知识有什么关系?为什么选择这种研究的方法?三、对我影响较大的几个方面首先就是制图思想的突破: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转变,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自己属于文科生的思维,缺乏逻辑以及推理的能力,在学业上就比较畏首畏尾,有种掣肘的感觉。但是本书简约、通俗的风格彻底打破了我的“自我设限”,人人都可以做研究,只要你的研究禁得起论证。我开始着手规划自己的论文蓝图(见图2):实际上我的论文属于量化研究范围,但是却综合融入了质性研究的设计思路及方法,比如初期获取资料、明确研究问题的方法—开放式访谈、调查问卷的使用,以及后期阐释内部过程的个案追踪等。虽然图形在整个研究中所占的比例非常有限,但是却让我明白了逻辑思维的重要性,以及其对现实研究的指导意义,这使得各个研究部分的关系形象化、系统化,再也没有更像样的材料能比一张图来的明确了!(注:此图为探索尝试,不是最终的方案。)其次关于撰写文献综述的启发。在我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正苦于自己的开题报告无从下手,虽然查找了一些文献综述,但是却无法得到直接的启发和指导,不仅体系凌乱,思维逻辑也无法彰显。但是本书的第二章、第七章就直接给出了范例,我先后比较、确定了几个理论框架作为立论的基础,并明确了一个好的开题报告或文献综述所具备的要素。这也给了我另一个启发——换一种视角看问题,也就是读书方法的不同。此时我更愿意把选择此书的读者分为三个类型:追求现实功效型,它对当前的研究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有理论可以依循;追求近利性功效,着似乎是一种工具主义的倾向,最好这本小书里面可以对质性数据分析法、精密的质性设计也囊括进来;追求长效性功效,可能它的意义难以对有立竿见影的知道效果,但在不断地分析、咀嚼后能够发现一些思想的精髓。图2:我的论文设计图研究目标形成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问卷了解大学生的一般特点探讨与学业倦怠的关系设计干预方案未来的研究拓展概念框架Packer的评价理论Judge(1997)核心自我评价理论自我概念理论经验总结研究问题在咨询中得到的启发:核心自我评价是否存在?它的维度是哪些?不同年龄、专业、性别大学生是否不同?什么影响它的形成?可否通过干预它来提高学业表现?研究方法开放式访谈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个案法研究效度与大七人格不一致的证据与大五人格的关联与文献中其他项目进行比较个人的反思再则:训练了我发现的眼光—寻找研究课题。质性研究有量化研究无法比拟的优势。接近生活的现象或事件,隐含着什么样的规律与实质,量化研究必须有一个限定的好好地研究设计来得到,但是质性研究则能更宽泛、更本色的完成。例如本书中,作者就提供了众多的研究事例。最后,深深地体悟到,心理学自身发展是一个“科学”成长之路。这已经跳出了仅仅关注质性研究或量化研究的范式,从更广的意义上考量,心理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这本书无疑给了我们更大的信心—这也是每次阅读国外研究著述时一个突出的体验,科学研究能够切近我们的生活,无论是从理论上丰富我们的认识,还是应用于实际生活,心理学都具有着无限的潜力。我也深深地折服那些从事质性研究的研究者,不仅有缜密的思维逻辑,还有数十年如一日投入研究的毅力。这种人文素养,恐怕是当下我们这些焦躁不安的青年研究者最为缺乏的!四、关于质性研究未来的思考第一,质化研究的复兴,叶浩生总结:实证主义的衰落和社会科学家对现象学、释义学科学观的重视是质化研究复兴的理论基础。量化方法的困境与多元方法论的思潮、应用实践的需要都促进了心理学家重新接纳质化方法。质化研究方法,对意义的诠释、对情境的敏感性、对主体的重视以及整体观[2],如此多而又直指研究者软肋的优势(不去追求跨情境、跨文化普遍皆行的“模板真理”,而是最大限度的接近自然性、契合文化),使得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也有研究者具化了两种研究范式的不同之处(见图3)。第二,还是回到此书上来,不可否认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书,使得任何没有质化研究理论背景的人都可以拿起来通读到底。这在鼓舞初期做研究的心境上确实是独到的。但是同时,这本书对如深入做研究,完整而详实的研究计划的指导意义却是有限的。最好结合一本侧重数据收集、数据分析质性研究著作使用。最后一方面,质的研究方法与批判理论的结合。台湾学者认为:质的研究中,既有科学的一面,也有艺术的一面,艺术是探索的,亦即需要创造性;分析是科学的,所以需要强调批判性。而此时的批判,指的是一种自我反省的、有意识的努力,透过这种努力,可以把我们潜意识中的欲望或意识形态给揭露出来,让我们自觉到所受与他的影响,以免继续收起决定。可见,质的研究在扬弃后现代研究方法的虚无、怀疑论等弊端,以及批判的思考人类心理奥秘之路,依旧很漫长。参考文献:[1]JosephA.Maxwell(美).质性研究设计[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2]叶浩生,王继瑛.质化研究: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范式革命[J].心理科学,2008,1(4):794-799.[3]鲜兰,论教育研究中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的结合[J].教学研究,2008,31(2):107-110.[4]张永宗,批判理论与
本文标题:质性研究设计读书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810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