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质量专业基础知识第一章质量检验定义: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或估量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是技术性的检查活动”。功能:鉴别、把关、预防、报告。质量检验的基本要点1产品应在对生态环境、公共安全、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等方面作出规定。2产品的质量特性一般转化为具体的技术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图样、作业文件、检验规程)。3产品的质量特性与原材料、构成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实现过程的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设备能力及环境条件有关。4质量检验要为判断产品质量的符合性和适用性提供正确的可靠的依据,否则会使生产者或使用者蒙受重大的损失。质量检验的基本任务1按程序和相关文件规定对产品形成的全过程依据技术标准、图样、作业文件的技术要求进行质量符合性检验。2对合格的产品给予接受、放行、交付、并出具检验合格凭证。3对检验确认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按程序实施不合格品控制。剔除、标识、登记并有效隔离。质量检验的主要功能鉴别:是把关的前提,主要由专职检验人员完成。把关:产品实现是一个复杂过程,质量波动客观存在。“把关”是质量检验最重要、最基本的功能。预防:首检与巡检、过程能力测定和控制图的使用、原材料和外购件的检验、过程转序和入库前的检验。报告:将检验获取的数据和信息,经汇总、整理、分析后写成报告为质量决策提供依据。质量检验的步骤检验准备:熟悉标准和要求,确定测量的项目和量值(检验方法、相应精密度和准确度的量具、抽样方案等)获取检测的样品:送样或抽样。样品和试样的制备测量或试验:检验前要确认仪器设备和试样状态是否正常,环境条件是否符合要求。记录和描述:实时填写、记录、签名,便于追溯、明确质量责任。比较和判定确认和处置:签字接收或放行、拒收、复检。质量检验的形式查验原始质量凭证:质量证明书、合格证、检验报告等,目的降低自身及使用方风险。实物检验:观察、试验、测量、记录。派员驻厂验收:对产品形成的作业过程(工艺)和质量控制和成品质量认定,证实供方质量受控,凭证完整、产品合格。质量检验人员思想素质:热爱本质工作、作风正派、工作严谨、态度认真,实事求是的按标准和规定进行检验和判定。文化素质:一定的文化程度和教育背景,一定的生产实践经验和质量判断分析能力。技术素质:理解标准和要求,熟练掌握本岗位有关的检验、测量、试验和技能。身体素质质量检验的分类按检验阶段分类:进货检验:产品生产者应制定检验文件、人员职责、权限;受控物资、范围和控制程度,列出明细和清单;制定检验规程,规定检验依据的质量标准、检验项目、抽样方案和检验方法,判定和接收、拒收的准则。进货检验步骤:查验供方质量凭证核查物品名称、数量、规格、型号、合格证明及供方检验的印章和标记查看实物状态、按规程实施检验记录确认隔离不合格品并按规定处理紧急放行须有经规定的授权人员签字,并保证不符合质量要求时能及时追回和更换。过程检验:首检:过程中最重要的检验。巡回检检完工检验按检验的执行人员分类:自检:由作业者本人完成,一般只能做感官检查和对部分质量特性的测量,有一定的局限性。互检:上、下相邻作业过程的操作人员相互对产品进行的复核检查。专检:由专职检验员对产品实施的检验。三检原则:专检为主,自检、互检为辅。按对产品损害程度分类:破坏性检验:是指将被检样品破坏后才能检验,或检验过程中被检样品必然会损坏和消耗。非破坏性检验按检验目的分类:生产检验验收检验监督检验:由授权的有资质的检验机构,从生产企业抽取产品或从市场抽取产品进行的检验。仲裁检验:供需双方因交付产品质量引发争议时,由有资质的检验机构所进行的检验。按检验地位分类:第一方检验:指生产方对自己的产品进行的检验。第二方检验:使用方对采购产品实施的检验。第三方检验:由独立于生产方和使用方的检验组织进行的检验。按检验技术分类:一、理化检验:分为物理检验、化学检验。二、感官检验:依靠检验人员的感觉器官进行产品质量评价或判断,主要以检查产品的色、味、形、声响、手感、视觉等感觉来定性。三、生物检验:微生物检验:用一定的技术方法检查产品是否带有毒微生物或利用已知的微生物对产品的性质进行检验。动物毒性试验四、在线检测:对需要控制的参数实现自动监测和控制的检测方法,测量伴随产品的形成不间断的进行。第二章质量管理概论第一节质量与质量管理质量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质量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素质。质量可指:产品、服务、过程、体系、组织。质量的概念:“一组固有特性我满足要求的程度”。产品的固有特性与赋予特性是相对的,某些产品的赋予特性可能是另一产品的固有特性。要求:指“明示的、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隐含”可理解为惯例或一般做法,是不言而喻的。如化妆品对皮肤的保护性;“必须”指法规要求或强制性标准要求的。“要求”可以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不同的相关方对同一产品的要求可能不同。质量的特性经济性:顾客和组织关注质量的角度虽不同,但对经济性的考虑是一样的。高质量就是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效益。广义性:产品、服务、过程、体系。时效性:顾客对组织和产品的需求和期望是不断变化的。相对性:顾客可能对同一产品的功能提出不同需求。质量的优劣是满足要求程度的一种体现,等级是对功能用途相同但质量要求不同的产品。产品的类型:服务软件:如计算机的程序。硬件流程性材料:如燃料、冷却液等。质量特性质量特性包括:性能、适用性、可信性、安全性、环保、经济、美学性等。质量特性可能是定量或定性。根据对顾客的影响程度分为:关键质量特性:指若超过规定要求,会直接影响产品安全性或整机功能丧失。重要质量特性:指若超过规定要求,会造成产品部分功能丧失。次要质量特性:指若超过规定要求,暂不影响产品功能,但可能会引起产品功能的逐渐丧失。质量概念的发展最早的符合性质量:满中图样、标准、技术文件,合格的产品。适用性质量:以适合顾客需要和程度作为衡量质量的依据。广义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管理的主要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计划:确立组织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策略。组织:确定组织机构,分配人力资源。领导:激励管理员工,组建团队。控制:评估执行情况,控制组织的资源。计划是前提、组织是保证、领导是关键、控制是手段。,四项职能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管理技能:技术技能:相关专业领域技术、知识的能力。人际技能:领导能力、影响能力、协调能力。概念技能:综观全局,洞察能力,能够找出关键影响因素的能力,确定与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质量管理质量方针: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质量目标:组织在质量方面追求的目的,是质量方针的具体体现。质量策划:为实现质量目标而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质量改进: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质量管理的发展质量检验阶段:百分百的检验,从成品中挑出废品。统计质量控制阶段:数理统计方法与质量管理相结合。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原TQC,现为TQM):以质量为中心,全员参与为基础。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2领导作用3全员参与4过程方法5管理的系统方法6持续改进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顾客满意的特性主观性:顾客的满意程度是建立在其对产品和服务的体验上,感受的对象是客观的,而结论是主观的。顾客满意的程度与顾客的知识和经验、收入状况、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及媒体传闻等有关。层次性:处于不同层次、不同地区的人或一个人在不同条件下对某个产品或某项服务的评价不尽相同。相对性:顾客对产品的对产品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通常不了解,他们习惯反购买的产品和同类其他产品,或和以前的消费经验相比较。阶段性:任何产品都有寿命周期,服务同样有时间性,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来自于过程的使用体验,是在过去多次的购买和提供服务中逐渐形成的,因而呈现阶段性。顾客满意测量和分析顾客的识别和确认(顾客期望和认知)。顾客感受的监视和调查(顾客感知和果)。与产品要求相比,服务要求更主观而且更具有前景性。应将顾客要求转换成可观察和可测量的指标(特性值)来表达。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目的1用于国家质量奖的评价2用于组织的自我学习,引导组织追求卓越绩效,提高产品、服务和经营质量,增强竞争优势,通过评定获奖组织、树立典范,鼓励和推动更多的组织使用这套标准。驱动性的三角: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从动性的三角:资源、过程管理、经营结果。链条:测量、分析、和改进。质量管理专家的质量理念休哈特:现代质量管理的奠基者,工程师、统计学家。休哈特认为:产品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质量控制的重点应放在制造阶段,不是事后把关。PDCA循环是由休哈特提出的。后来被戴明采纳、宣传,所以又称“戴明环”。戴明的质量理念主要观点:引起效率低下和不良质量的原因主要在公司的管理系统而不在员工。建立改进产品和服务的长期目标;停止依靠检验来保证质量;持续改进生产和服务系统;采用现代方法开展岗位培训;发挥主管的辅导员作用;消除不同部门之间的壁垒;开展强有力的教育和自我提高活动,使组织中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去实现改变。朱兰的质量理念朱兰认为:质量来源于顾客的需求,质量意味着无缺陷。朱兰质量管理三部曲: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石川馨的质量理念石川馨:因果图的发明者,他认为质量不仅指产品质量,还指工作质量、人的质量、体系质量、方针质量等。主要观点:质量第一;面向消费者;下道工序是顾客;用数据、事实说话;尊重人的经营;机能管理。第二节质量与标准化标准: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标准是一种特殊文件。特殊性表现在五个方面:1经过公认机构批准;2是根据科学、技术、经验成果制定的文件3是在兼顾各有关方面利益的基础上,协商一致而制定的文件;4是可以重复和普遍应用的文件;5是公众可以得到的文件;标准化定义定义: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标准化是活动过程,是制定标准、宣传贯彻标准并实施监督管理和实施修订标准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断循环、不断提高、不断发展的运动过程。标准化的作用1生产社会化和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技术基础。2提高质量、保护人体健康、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3发展市场经济,促进贸易交流的技术纽带。4为了预期目的改进产品,过程或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作。我国标准的分级国家标准:由国家标准机构通过并公开发布的标准,GB与GB/T。行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而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技术要求,制定的标准。地方标准: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和卫生要求,可制定地方标准。DB企业标准:企业制定的标准,发布后30日内在当地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我国标准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规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其他是推荐性标准。同时用于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的地产标准,在本行政区域内是强制性标准。强制标准分为全文强制和条文强制。推荐标准又称自愿性标准。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当前世界上唯一处理政府间贸易的国际组织,关税和数量限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已逐渐减少。非关税壁垒,特别是技术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日益突出。产品质量法认定产品质量责任的依据一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的对于产品质量规定必须满足的条件。二明示采用的产品标准,作为认定产品质量是否合格以及确定产品质量责任的依
本文标题:质量检验基础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814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