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贫困地区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2001级教育学本科学号:21张世宽第1页共8页贫困地区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关键词]农村幼教现状对策[摘要]“把教育的视线延长到孩子出生的那一刻!”不久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幼教百年纪念大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发出了这样急切和郑重的呼唤。100年前,同样的一个金秋季节,中国第一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幼儿公共教育机构———湖北幼稚园在武昌诞生。从这一刻开始,中国的幼教从以往自发、封闭的家庭教育形态走向社会。中国幼教社会化的第一步,可以说完全是以西方为摹本的。但是100年来,以陶行知、陈鹤琴、张宗麟、张雪门为代表的中国幼儿教育先驱以及一代又一代的后继者,朝着“中国化、大众化、科学化”的方向展开了持久而艰苦的探索历程。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幼儿教育又发展到什么状况呢?以美国为例,美联邦政府与国会对学前教育愈来愈重视。白宫于1970年和1981年两次作出决定,把发展托幼事业作为国家最重要最迫切的需要之一。1979年国会通过了《儿童保育法》,1990年通过了《儿童早期教育法》,同年还通过了《儿童保育和发展固定拨款法》。前总统布什于1989年召集全国50个州的州长研究制定了《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其中第一项是:所有美国儿童都要有良好的学前准备。基本内容有:到2000年,所有美国幼儿都要做好入学准备;所有的残疾儿童和处境不利....的儿童都能受到高质量的与其发.........展相适应的幼儿教育.........,以便为入学做好准备;要使儿童都能得到足够的营养和医护,以便保证在入学时有健康的身体和大脑。时隔100年,发展中的中国幼儿教育发展的现状又如何呢?中国贫困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状况又是如何呢?农村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特别是贫困落后地区的农村。农村教育是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根本性的作用,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当前,加强农村教育工作,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八十年代以来,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小城镇建设速度的加快,使昔日贫穷山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幼儿教育已逐步得到了重视,并且有了较大的发展,幼儿入园(班)率逐年提高。但是,据湖北省2002年对农村儿童发展状况的一次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截至2002年,我国现有的幼儿园数虽从1976年的44.26万所增加到141.18万所;入园幼儿人数从1976年的1395.5万上升到2036万。但近年来幼儿入园率呈下降趋势,发展形势令人担忧:2001年幼儿入园人数比1995年减少了690万人,减少幅度为25%,减少幅度大于人口下降幅度。目前,全国0-3岁幼儿的毛入园率仅为33.62%,低于“九五”规划目标11个百分点;而且农村幼儿保育教育质量与城市儿童的差距越来越大。也许你会认为,中国农村人口众多,适龄儿童的入园率低这是很自然的现象,不值得奇怪。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些地方政府简单照搬企业改制的做法,将公办幼儿园推向市场造成的必然结果。发展中的农村幼儿教育,随着时代的变迁,在前进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困难和问题。寻求这些弊端的矫正对策,尽快地提高农村幼儿教育的质量,不仅是实现中国政府对《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和《执行九十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承诺的需要,也是提高二十一世纪我国农村人口素质的迫切需求。贫困地区农村幼儿教育现状在现行办学体制下,农村贫困地区幼儿教育以公办小学中的村、点小学校附设学前一年幼儿教育学前班和民间私人办园的形式双轨并行,随着时代的变迁,农村幼儿教育在步履维艰的发展进程2001级教育学本科学号:21张世宽第2页共8页中,受到更多因素的干扰,逐渐陷入了困境之中,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办园办学设施简陋农村中的公办幼儿园多在小学附设,以小学改制而成学前班,让从未接受过正规教育的儿童接受学前一年教育。学前班的物质基础条件十分简陋。由于缺乏资金、领导不够重视和管理不善等原因,桌椅、教室全是小学中抽调的小学用品,设施十分简陋。农村中的私人办学幼儿园更令人担忧:私办园多在农村家庭庭院中利用农家闲置房设置,幼儿班的室内高度一般不足3米,人均占地面积不到1.2平方米,缺乏良好的通风条件和幼儿活动必要的空间;受传统农居窗户狭小的影响,室内采光面积普遍小于地面的1/5,远远低于幼儿活动室规定的采光标准;由于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大多数幼儿园(班)的桌椅、板凳由农户家庭筹借,高低长短不一,极不适应幼儿形成正确坐姿的需要;还有的班级缺少最起码的卫生盥洗设施,没有幼儿厕所、饮水桶、洗手水龙头,茶杯与手巾混用现象十分普遍;更有一些园班的房舍、门窗陈旧破败,严重危及幼儿及教师的人身安全;室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场地狭窄,人均占地面积不足3平方米,教具、玩具和大型户外游戏器械及幼儿读物奇缺,各种游戏活动难以进行。(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严重农村幼儿教育,受家长意识和要求的影响,无论是在管理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上,都不同程度地受制于小学,多数带上小学影子;“小学化”现象十分严重,几乎所有的学前班没有分设教养员、保育员,而是参照小学的做法,配备一名教师,幼儿教育的保育功能被严重弱化;幼儿的一日活动与小学生如出一辙,到校后坐在教室里上自习,和小学生一起做早操,按照小学的铃声上下课,教学内容方面,使用的是小学一年级教材,注重读、写、算的学习,教学方法上,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念、幼儿读,教师做、幼儿看的“注入式”或死记硬背的方式统治着课堂,教学时数上,每周上课节数多在18节以上,有的甚至达到24节,每节课长达40分钟,幼儿户外活动时间被大量挤占,每天尚不足1小时,给幼儿布置课外作业,进行期中测验、期末考试。实践早已证明,这种把幼儿班当成是小学预备班来施教的错误做法,使幼儿未能得到符合其身心特点的适当的教育,天真活泼的稚气、竞争向上的意识和求知的愿望逐渐熄灭,阻碍了幼儿未来的发展。(三)教师素质低难以完成幼儿教育任务近年来,农村私人办园日益增多,这对减轻国家负担,方便人民群众、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无疑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当前一些贫困山区的私立幼儿园缺乏管理,十分混乱。一是师资不规范,农村私人幼儿园没有专职教师,大都是自己办学自己教,既无教师资格,又缺乏教学实践经验。大多只有初中文化程度,我镇7名私人幼儿教师中就有6名属初中学历,约占总数的85.7%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没有受过职前专业训练,加上一名教师一个园一个班,在职培训机会又少,所以合格率极低。另外,许多农村幼儿教师教育观念比较陈旧、落后,他们往往把幼儿看作是“小大人”,缺乏尊重幼儿独立人格的意识,把成人的意愿强加给幼儿;通常认为“好孩子”就是“老实听话”、“遵守纪律”、“不调皮捣乱”的孩子。同时,这些教师的幼儿教育知识、技能与能力也相对不足,不会组织幼儿开展“动口、动脑、动手”活动,不会引导幼儿参与游戏活动,不能妥善处理幼儿之间的纠纷,经常使用“惩罚”、“批评”等否定方式来对待幼儿,忽视正面教育。二是教学不规范。私立幼儿园的教学缺乏监督,应开课程开不全,没有科学的教学计划,全凭办学者个人意志。加之生源多为3-5岁混合编班的形式,教学计划的随意性更是加大;三是硬件不规范。农村私立幼儿园大多没有经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审批,没有办理相关手续。(四)家、园教育脱节农村因分散居住,因家长忙于农活或意识淡薄很少有时间管理、接送孩子。农村的孩子基本上都是自己入园、离园,教师和家长很少有机会见面;教师对幼儿家庭情况不够了解,许多教师不知道自己班上“独生子女有多少”,不知道“幼儿经常和哪些人生活在一起”、“幼儿的父母是干什2001级教育学本科学号:21张世宽第3页共8页么的”等等;教师没能通过多种形式,主动与家长进行联系,向他们介绍幼儿班的教育内容和要求,帮助他们创设良好的家庭育儿环境,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与此同时,家长也未能积极配合幼儿班开展教育活动。家长中不重视幼儿教育的现象相当突出,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也存有偏差。他们认为,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情,自己农活忙,事情多,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问题。在我镇中心小学幼儿班家长举行的家庭教育咨询活动中,只有20%的家长前来参加,还有些家长文化程度较低,不懂得幼儿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片面强调对孩子施行识字、数数教育(81%的家长),家庭中常用的教育方法是“打骂”、“批评”、“惩罚”、“哄骗”(28%的家长)。此外,为数众多的家长不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和个别差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强烈,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过多,他们(76%的家长)热切期望孩子将来能够“上大学”,受到高等教育“当干部”(23%的家长)、“当技术员”(21%的家长)、“当医生”(19%的家长)、“当艺术家”(16%的家长),跳出“农”门。(五)家长营养卫生意识淡薄难以保证保育质量农村幼儿由于长期身处农村环境,受农村不良风气和小农意识的影响,身心发展水平都比较落后。首先表现在和大人一样,经常不洗头、洗澡、换衣服、剪指甲,随地吐痰、拖鼻涕。没有养成个人身体和服装的清洁卫生习惯。其次是语言表达能力差,不爱说话,喜欢以点头、摇头的方式来回答别人的询问,对陌生人不敢大声讲话;讲述时语句不连贯,土话俗语脏话多,听不懂普通话,需要教师从中充当“翻译”,才能与来访者交谈。再次是认识能力差,农村幼儿习惯于机械记忆,不会意义识记,注意力不稳定,容易分散、受外界干扰;想象力贫乏、呆板。对游戏材料的使用,只会模仿教师的范例,而摆不出其它物体造型,思维缺少独创性。此外,农村幼儿怯于主动与人交往;在与陌生人交流时,两眼不敢看对方,显得十分拘谨、胆小,社会交往能力比较差,不能友好与同伴相处,在游戏活动中独占玩具、争抢玩具现象普遍,攻击性行为较多,在学习活动中,对新鲜事物的兴趣淡漠,爱依赖老师解决问题,缺乏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儿童的营养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指标,而贫困地区儿童的营养是儿童的基本权利。我国政府提出的90年代儿童发展纲要指标中提出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下降50%,说明政府对人们营养状况的重视,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1991年世界儿童状况报道,在发展中国家有1/3儿童患营养不良,在我国约为1/5。同时指出: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与当地人均收入及父母文盲(合理安排幼儿膳食的素质)有显著相关。从(表一)中我们不难看出:家庭人均收入越低,营养不良患病率越高,父母文盲越高则营养不良患病率高。表一营养不良发病与父母文化水平和经济收入关系2001级教育学本科学号:21张世宽第4页共8页恶性循环害了谁原因何在如何扭转?家长图便宜图方便意识淡薄计划生育人口出生率降低农村小城镇建设,户籍外迁农村幼儿随父母打工外出无法接受农村幼教质量外出就读幼龄人口锐减余下多为经济弱势群体幼儿农村人口分散居住幼儿接送不便的客观现实农村低水平闲置低价脑力劳动者瞄准市场趁机非法办园素质低/水平低/价位低受生源不确定影响/短期行为/利益趋动/非法办园滋生私办园泛滥公办园望而怯步生源更少/规模效应难发挥/效益低下/不愿投入/无力参与低价竞争/资源配备不足/疲于应付/未能担当基础教育的重任行政监督不力农村幼儿教育保育严重滞后,陷入恶性循环的境地,虽然在入园率上有一定数量的保证,但在保教质量上无质的提升呼唤规模效应整合资源集中办园确保办园质量由于受家庭经济条件和农村营养知识的影响,农村幼儿的营养状况也令人担忧。据2003年5月我镇的一次儿童体格检查中发现,幼儿贫血率还高达21%。儿童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如何尽早改善这种状况,如何清除和减少农村幼儿患病的直接原因,如何在更高的层次(如帮助家庭合理科学支出,合理膳食)合理解决幼儿存在的营养问题.这也成了农村幼儿保育急待解决的不可拖延的问题。综上所述,农村贫困地区幼儿园(班)现有格局、农村幼儿现在身处的窘境还未能为幼儿创设必要的生活、学习和娱乐条件,这既对幼儿身心的发展、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形成严重的障碍,也阻碍了幼儿基本动作的训练、智力的开发和品行的塑造。幼儿教育发展现状
本文标题:贫困地区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817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