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邓稼先公开课优秀课件详解
2017我要学习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起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借口中方销毁鸦片而派兵入侵的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过程:清中叶以后,英国等国向中国大量输出毒品鸦片。1838年,林则徐赴广东查禁鸦片,于次年三月,林则徐在虎门销毁鸦片2万余箱。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想一想,这里有平等和正义吗?有他们宣扬的人权吗?)1840年6月,鸦片战争自此开始。虎门销烟结果:中国失败。被迫同英、美、法等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等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社会的性质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主要内容有:五口通商,割让香港,勒索赔款,协定关税,干涉司法等。中国伤亡人数:22,790人伤亡。英国伤亡人数:523人伤亡。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时间:1856年-1860年。起因: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相继侵入中国。但是,它们不满足已经取得的特权和利益,蓄意加紧侵犯中国主权,进行经济掠夺。为扩大掠夺利益,列强多次提出全面修改多项条约的要求,但被清政府拒绝。于是列强再次发动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过程:1856年,英国借口广东水师在广州黄埔捕捉中国船“亚罗”号上的海盗,派兵进攻广州。法国借口法籍天主教神甫马赖在广西西林被杀,亦出兵入侵。1857年,英法组成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英法舰队在美、俄两国支持下,袭击大沽口。大沽炮台失陷,英法联军进犯天津。同年,沙皇俄国以武力迫使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瑗珲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1859年6月,英、法、美以进京换约被拒为由,率舰队炮击大沽。提督史荣椿率守军还击,击沉击伤敌舰10艘,毙伤敌军近500人,重伤英舰队司令何伯,史荣椿战死。1860年8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10月6日,占领圆明园。从第二天开始,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国公使额尔金、英第二次鸦片战争军统帅格兰特以清政府曾将英法被俘人员囚禁在圆明园为借口,命令米启尔中将于10月18日率领侵略军三千五百余人直趋圆明园。英法侵略军把圆明园抢劫一空之后,为了销赃灭迹,掩盖罪行,英国全权大臣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大火连烧3昼夜,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果:【一】,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与英、法、俄、美签订《天津条约》:(1)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汉口、九江、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2)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3)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4)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5)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第二次鸦片战争【二】,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1)《天津条约》完全有效;(2)增开天津为商埠;(3)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即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归入英属香港界内;(4)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第二次鸦片战争【三】,签订《中俄瑷珲条约》,割去了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批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时间:1894年7月–1895年3月。起因: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事件,清朝应朝鲜要求下派兵进入朝鲜,并依照中日天津条约,知会日本有关行动。事件平息后,日方拒绝撤兵,后来更突袭驻守于朝鲜的清军。清廷被迫向日本宣战。由于该年是甲午年,故又称为中日甲午战争,其后中国战败,清廷向日本求和。中日甲午战争结果:在日本威逼下,清政府李鸿章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又称《春帆楼条约》)共11款,并附有“另约”和“议订专条”。主要内容有:中日甲午战争1.中国承认朝鲜的独立自主,废绝中朝宗藩关系。2.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3.赔偿日本军费银二亿两。4.开放重庆、沙市、苏州和杭州为商埠。5.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是1860年中英、中法等《北京条约》以来外国侵略者加给中国的一个最刻毒的不平等条约,它使日本得到巨大的利益,也适应了帝国主义各国向中国输出资本的愿望。条约签订后,由于俄、德、法三国的干涉,日本将辽东半岛退还给中国,中国付给日本“酬报”银三千万两。(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时间:1900年起因: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热潮。而随着战争赔款的加深,人民不堪重负,终于引起了义和团运动(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北等地)。义和团提出的口号是“扶清灭洋”,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他们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帝国主义,集中打击外国教会侵略势力,这引起西方列强的不满。因此西方列强(英、法、德、美、日、俄、意、奥(指奥匈帝国))等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派遣联合远征军入侵中国。目的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瓜分中国。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记不叙用”。清军死伤15000-20000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果:清政府与英、俄、日、法、德、美、意、奥匈、西、荷、比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9.8亿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日本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日本侵华战争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学习目标1.掌握本文的生字生词,并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2.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3.能够灵活运用速读、默读、朗读等阅读方式阅读课文。4.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背景介绍关于“两弹一星”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甲午战争中几幅照片那是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导弹导弹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1967年6月17日在新疆罗布泊,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从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到爆炸第一颗氢弹,中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的时间,其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中国人就从这一天开始拥有了自己“铁的脊梁骨”,挺直了腰板。悼邓稼先词踏遍戈壁共草原,二十五年前,连克千重关,群力奋战自当先,捷音频年传。蔑视核讹诈,华夏创新篇,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功勋泽人间。邓稼先简介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读完小学和中学后,1945年从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1950年到美国普渡大学留学,学习理论物理。他取得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1950年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又奉命带领几十名大学毕业生开始研制原子弹、氢弹,直至病逝。杨振宁简介杨振宁于1922年出生在安徽合肥,1938年中学还没毕业,就进入西南联大就读,1942年西南联大研究所毕业。1945年到1948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1949年,杨振宁进普林斯敦大学研究,1956年与李政道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1957年因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是同乡、同学,情同手足的好朋友。一个获诺贝尔奖蜚声界半世纪,一个为国造核弹隐姓埋名28载。导弹本文常识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又是一篇典范的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的文字,它往往通过一些特殊事件来刻画人物的特殊贡献、精神品质和高尚情操。正音识字热泪盈眶可歌可泣鞠躬尽瘁彷徨殷红鲜红殷切鲜为人知(kuàng)(qì)(cuì)(pánghuáng)(yān)(yīn)(xiān)(xiǎn)比一比,谁读得准宰割可歌可泣鲜为人知筹划当之无愧锋芒毕露彷徨马革裹尸鞠躬尽瘁仰慕家喻户晓妇孺皆知zǎigēkěgēkěqìxiǎnwiérénzhīchóuhuàdāngzhīwúkuìfēngmángbìlùpánghuángmǎgéguǒshījūgōngjìncuìyǎngmùjiāyùhùxiǎofùrújiēzhī字词解释宰割:比喻侵害,压迫,剥削。筹划:想办法,定计划。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仰慕:敬仰思慕。元勋:立了大功的人。铤:疾走。四字词语解释可歌可泣:泣:流泪。形容值得歌颂、赞美的事,使人感动流泪。用于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鲜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每个名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褒义)四字词语解释锋芒毕露: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部显露出来。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懂得。妇孺皆知:妇女儿童都知道。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的力量。阅读测试1.邓稼先于哪一年出生在什么地方?2.邓稼先曾于1948—1950年赴哪国哪所大学读理论物理?3.邓稼先于何年因患何病逝世?答:1924年,安徽省怀宁县。答:美国,普渡大学。答:1986年,直肠癌阅读测试4.用来与邓稼先作对比的那位外国杰出人物是谁?5.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爆炸的年、月、日分别是什么?6.我国核武器试验的地点是哪里?答:奥本海默。答:1964年10月16日,1967年6月17日。答:古罗布泊。感知课文•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概括六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概述中国近代一百多年的历史,点明邓稼先是为民族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第二部分: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来写邓稼先。第四部分:作者知中国的原子弹是自力更生搞出来的,热泪盈眶。为邓稼先而骄傲。第五部分:邓稼先始终战斗在艰苦卓绝的第一线——戈壁沙滩。第六部分:评价赞扬邓稼先崇高的精神品质。邓稼先一、铺垫写—写屈辱的历史,突出他的巨大贡献。二、概括写——生平简介与主要贡献。三、对比写——表现他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四、侧面写——用“我”的感情震荡、心中的佩服表现他贡献巨大。五、特写——表现沙漠创业,精神崇高。六、总写——高度评价,热情赞颂。邓稼先是一个忠诚坦白、从不骄人、为祖国国防事业奉献一生的祖国的伟大儿子。结构层次一、历史背景(引子)二、生平经历和贡献三、人物对比(补充、延伸、扩展)四、巨大贡献五、沙漠创业六、热情赞颂(总结)(具体化)阅读第一部分思考探究•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一百多年来的历史?答: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阅读第一部分思考探究•第一部分先举出百年前中华民族任人宰割时仅1898年发生的一些历史,再写“今天,一个世纪以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样写,突出下文哪一个句子的意思?答:“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阅读第二部分思考探究•这一部分叙写邓稼先一生的简历,那些写得较详?那些写得很简?这种详略分明的叙写突出了邓稼先哪两点?答:①略写生平、学历,详写贡献。②突出邓稼先作为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开拓者的地位。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比较:奥本海默邓稼先国籍职务功劳学术水平文化背景性格为人美国中国原子弹设计领导人本国原子弹工程成功的功臣相当美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锋芒毕露善于辞令
本文标题:邓稼先公开课优秀课件详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828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