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外园林史颐和园–十七孔桥苏州古典园林枯山水公园印度-泰姬陵第一章园林的基本问题第一节园林1、在中国:(1)陈从周《说园》称:中国园林是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综合艺术品,富诗情画意”。(2)汪菊渊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称:在一定地域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而成的优美的自然和游憩境域”,叫做园林。前者强调是综合艺术品,后者更为全面,说明了园林创造的基本手段,工程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段,并指出了园林作为观赏对象和使用对象的特点。所以后一种定义是我国学术界对“园林”的一种较为普遍和容易接受的认识,作为本课程园林的定义。2、在西方:美国,当代风景建筑学之父奥姆斯特德于1858年提出:单一的优美景观不易得,多种景观要素组合更不易,发现美的规律,人为地将各组要素组合,创造出的形体,即可看作风景园林,这一门学科即叫做景园建筑学。LandscapeArchitecture造园学、景园建筑学、景观建筑学、风景建筑学等。1900年,美国哈佛大学,第一个LA本科专业1909年ASLA(美国景园建筑师协会)定义:景园建筑学是使土地适合人类利用和享受的艺术。其后在本世纪六十年代:由于环境运动的影响,专业的定义作了一些调整。景园建筑学是为了公众的健康和福利,把科学原理应用到土地的规划、设计和管理的艺术,并带有承担土地管理职能的概念。传统古典园林(中国)传统古典园林(法国)狭义的园林:3、中西方比较传统城市绿化(广场)传统城市绿化(道路)传统城市绿化(市政广场)传统城市绿化(居住区)传统城市绿化(公园)传统城市绿化(屋顶花园)传统城市绿化(垂直绿化)广义的园林:大地景观(生态:湿地景观)大地景观(生态:自然河道)大地景观(生态:农田)大地景观(生态:自然保护区)大地景观(生态:城市滨江防护绿地)大地景观(生态&感知:风景林地)大地景观(生态&感知:森林公园)大地景观(生态&感知:风景名胜区)大地景观(地方文化)大地景观(科学文化:植物科普)4、园林学科的知识构成:(1)历史、艺术和图文表现:园林史、美术、制图学、造型训练等(2)景观的管理、规划、设计和程序:各种尺度的园林设计训练,包括屋顶花园、游园、居住区庭园、广场、公园、风景区(3)植物与生态系统:园林植物学、分类学、花卉学、树木学、生态学(4)建筑材料与施工技术:园林工程、建筑结构与构造、建筑材料(5)计算机及新技术的运用常用软件:AutoCAD---平面绘图软件Photoshop---平面色彩软件Sketchup----三维草图建模3DMax-------三维渲染软件GIS-----------地理信息系统5、表达能力的培养:(1)图纸表达能力(2)文字表达能力(3)语言表达能力城市第二节世界园林体系人与自然隔离寻找自然建置园林游山玩水一、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对于自然处于感性适应阶段.直到原始农业的公社,出现了园林的雏形。第二阶段:生产力发展,进入农耕经济阶段.这个阶段,园林经历了由萌芽,成长而臻于兴旺的漫长过程.形成了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方风格。此阶段共同特点:1、绝大多数为统治阶级服务,或归他们私有;2、主流是封闭的,内向型的;3、以追求视觉的景观之美和精神的寄托为主要目的,并没有自觉的体现所谓社会效益、环境效益;4、造园工作由工匠、文人和艺术家来完成。由于文化传统和社会条件的差异,世界各个地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园林风格,若按照园林四大要素的构配方式加以归纳,则无非两种基本形式:规整式园林:对称均齐,有明确的轴线和几何对位关系,着重显示园林总体的人工图案美,表现出人所控制的有秩序的自然、理性的自然。风景式园林:规划完全自由灵活,不拘一格,着重在显示纯自然的天成之美,表现一种顺乎自然风景构成规律的缩移和模拟。第三阶段:工业文明兴起,更有效地开发大自然,也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开始了自然保护对策和城市园林方面的探索.奥姆斯特德:开创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者之一。中央公园1、针对掠夺性开发自然资源的情况,要求人们通过合理的规划来保护它、管理它。2、针对大城市的污秽、恶劣的居住环境提出补救的办法,即建立公共园林、开放性的空间和绿地系统,使城市趋于园林化。霍华德:田园城市生态学:为现代园林的规划设计注入了新鲜血液。此阶段的特点:1、除了私人所有的园林之外,还出现了由政府出资经营、属于政府所有的向公众开放的公共园林。2、园林的规划设计已经摆脱私有的限制,从封闭的内向转变为开放的外向型。3、园林不仅为了获致视觉景观之美和精神的陶冶,同时着重发挥环境效益、社会效益。4、由现代型的职业造园师主持园林的规划设计•第四阶段:二战以后,进入后工业时代或叫做信息时代.园林内容更开放;园林绿化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创造合理的生态系统为根本目的;建筑,城市规划,园林三者关系密不可分,园林学成为一门涉及面极广的综合学科。关于生态设计设计:是有意识塑造物质、能量和过程,来满足预想的需要和欲望,是通过物质能流及土地使用来联系自然与文化的纽带。生态设计:任何与生态过程相适应,尽量使其对环境的影响破坏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生态设计原理1、地方性(1)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2)适应场所的自然过程(3)当地材料2、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本(1)保护(2)减量(3)再利用(4)再生3、让自然做功(1)自然界没有废物(2)自然的自组织和能动性(3)边缘效应(4)生物的多样性4、显露自然二、世界园林体系:1、欧洲园林:以古埃及和古希腊园林为渊源,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为优秀代表,以规则式和自然式园林构图为造园流派。2、伊斯兰园林:属于规则式园林范畴,以古巴比伦和古波斯园林为渊源,十字型庭院为典型布局方式,封闭建筑与特殊节水灌溉系统相结合,富有精美的建筑图案和装饰色彩的阿拉伯园林。3、中国园林:属于山水风景式园林范畴,是一种以非规则式园林为基本特征,园林建筑与山水环境有机结合,蕴涵诗情画意的写意山水园林。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本与自然,高于自然造园之始,意在笔先;相地合宜,构园得体;因地制宜,随势生机;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欲扬先抑,柳暗花明;其始开合,步移景异;小中见大,咫尺山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文景相依,诗情画意;胸有丘壑,统筹全局。(2)建筑美与自然美融糅(3)诗画的情趣(4)意境的涵蕴通过园林的形象所反映的情感,使游赏者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园林意境对内可以抒己,对外足以感人。园林意境强调的是园林空间环境的精神属性,是相对于园林生态环境的物质属性而言的。园林造景并不能直接创造意境,但能运用人们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所具有的社会文化积淀,充分发挥园林造景的特点,创造出促使游赏者产生多种优美意境的环境条件。第三节古今园林在学习园林过程中,要注意两个轴线知识领域的学习:一是横轴,包括环境、生态、美学艺术、植物学、规划设计、园林建筑、工程、养护管理技术等。二是纵轴,亦即园林历史。一部人类园林史,记载人类对自我生存环境的内生自省的认知足迹。古老中国以其与自然和谐为美的生态法则的博大和诗情画意,昂首世界前列。西方内省历史的自我批判,也走到了世界的前沿。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从园林到现代景观,环境设计,同其它文化一样,是在传承,吸收,借鉴,融合的历史氛围里走到了今天。借鉴中外园林历史发展的基本经验与教训,继承弘扬人类的优秀园林文化,为我国环境园林活动提供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是亟待解决的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离开自然和人文的生态环境,就没有了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就没有民族共同体的兴亡和延续!一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要有严格的自尊,愈严格愈自尊,自尊才能自立,自立才能自强!“参天之树必有老根,怀山之水必有共源”。其文化情怀和文化自尊,形成民族团队血缘的,地缘的“家乡”,“家园”。文化无需再争取什么优势文化,自身文化就是精神王牌!园林在当今信息时代,专业思想意识的哺育都应是第一位的,我们肩负着有形,无形环境保护、建设并留给后人的神圣不可推卸的责任,历史是一面镜子,景观设计应根据自然生态,地域环境,历史文化,意义属性;综合历史意见,时代意见,才能得出相对正确的环境建设理论并指导实践;才能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园制宜。现代是过去和未来的合金。园林史理论应是专业环境建设者具备的最基本素质,历史是不能重复的,未来是可以选择的!
本文标题:中外园林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83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