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述职报告 > 第五章商业银行参考答案
第五章商业银行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信用中介;2.管理功能;3.附属资本;4.存款;5.贷款;6.股票;7.担保贷款;8.证券业务;9.无风险表外业务;10.有风险表外业务。二、单选题1.A2.C3.A4.D5.C6.D7.D8.B9.A三、多选题1.ABCD2.ABC3.AB4.CDE5.CDE6.ABCDE7.ABC8.ABC9.ABC10.CDE四、判断正误题1.对2.错3.对4.对5.错6.错7.错8.对五、名词解释1.商业银行是指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具有综合性服务功能的金融企业。2.担保贷款是指以特定的担保品或第三人的信用作保证,如果借款人不依约履行债务,银行有权处理其用作保证的担保品或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履行债务责任。3.信用贷款是指银行仅凭借款人的资信度、无须提供任何实物作为担保的一种贷款。4.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在贷款到期时,没有能力向银行偿还本金或者有意不履行还款义务而给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5.市场风险是指由于经济形势的变化和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关系的变化而给银行贷款带来的风险。6.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而且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的经营活动。7.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通过为客户办理支付、进行担保和其他委托事项,从中收取手续费的各项业务。8.银行卡是由银行发行、供客户办理存取款业务的新型服务工具总称。六、简答题1.影响资本需求量的因素(1)国家及银行所处地区的经济形势;(2)银行信誉的高低;(3)银行负债结构;(4)银行资产质量;(5)银行业务经营活动的规模。2.商业银行的职能(1)信用中介职能;(2)支付中介职能;(3)信用创造职能;(4)金融服务职能。3.商业银行资本的作用(1)资本是银行存在的先决条件;(2)资本是客户存款免受偶然损失的保障;(3)资本是银行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的保证。4.巴塞尔新协议的主要内容(1)最低资本要求;(2)监管审核;(3)市场约束。5.商业银行主要资产业务(1)票据业务。包括票据贴现和票据抵押贷款业务。(2)贷款业务。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最主要资产业务,包括担保贷款、消费贷款和公司业务贷款等。(3)证券业务。包括有价证券抵押贷款和有价证券投资两种。6.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而且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的经营活动。(1)无风险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通过为客户办理支付、进行担保和其他委托事项,从中收取手续费的各项业务。包括:汇兑业务、结算业务、代理业务、信托业务、租赁业务、银行卡业务、咨询业务等。(2)有风险表外业务,包括:担保和类似的或有负债、承诺和与金融衍生交易。7.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指在不损失价值的情况下的变现能力,是一种足以应付各种致富的、充分的资金可用能力。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包括:(1)资金汇集法;(2)资金匹配法;(3)缺口监察法。8.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1)盈利性原则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的基本方针,能否盈利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是商业银行从事各种活动的动因。(2)安全性原则安全性是指商业银行的资产、收入、信誉以及所有经营生存发展条件免受损失的可靠程度。(3)流动性原则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指在不损失价值的情况下的变现能力,是一种足以应付各种致富的、充分的资金可用能力。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包括:资金汇集法;资金匹配法;缺口监察法。1.抵押贷款与质押贷款的异同相同点:都是担保贷款的一种。不同点:(1)定义不同。(2)方式不同。抵押贷款不转移财产,质押贷款转移财产。七、论述题1.试述贷款风险的种类及如何防范或进行贷款保护?贷款风险的种类有:(1)信用风险。(2)市场风险。(3)操作风险或利率风险。贷款风险的防范或贷款保护是:(1)减少信用贷款的比重,扩大抵押贷款比重,以防止信用风险的发生。(2)对存贷款利率实行浮动利率,以避免市场利率变动给银行带来经营损失。(3)建立贷款呆帐或坏账准备金,防止贷款风险给业务经营带来的冲击。(4)对于大额贷款,可采取银团贷款或几家银行联合贷款方式,共同承担风险。(5)对贷款进行风险转移,采用投保等方式。2.答案要点:西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以及资产负债表内表外统一管理四个阶段。(1)资产管理(TheAssetManagement)20世纪60年代以前,在商业银行为信用中介的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环境下,在当时较稳定的资金来源的基础上,对资产进行管理。资产管理依其提出的顺序又有以下三种理论:商业性贷款理论、资产可转换理论、预期收入理论。(2)负债管理(TheLiabilityManagement)20世纪60年代,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心有资产管理转向负债管理为主。负债管理的基本内容是: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和流动性管理,不仅可以通过加强资产管理来实施,也可以通过在货币市场上主动性负债,即通过“购买”资金来实施。(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Asset-LiabilityManagement)资产负债综合管理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初,伴随着金融自由化浪潮而产生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基本思想:在资金的配置、运用以及在资产负债管理的整个过程中,根据金融市场的利率、汇率及银根松紧等变动情况,对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进行协调和配置,通过调整资产和负债双方在某种特征上的差异,达到合理搭配的目的。(4)资产负债表内表外统一管理(InBalance-SheetandOffBalance-SheetManagement)资产负债表内表外统一管理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为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进行控制和监管,同时也为了规范不同国家的银行之间同等运作的需要,1987年12月巴塞尔委员会通过了《统一资本计量与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即著名的《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协议》的目的:一是通过协调统一各国对银行资本、风险评估及资本充足率标准的界定,促使世界金融稳定;二是将银行的资本要求同其活动的风险,包括表外业务的风险系统地联系起来。《巴塞尔协议》的通过是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完善与统一的标志。
本文标题:第五章商业银行参考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839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