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第五章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
第5章城市道路横断面线形规划设计第5章城市道路横断面线形规划设计§5-1横断面设计原理及布置类型§5-2机动车道设计§5-3非机动车道设计§5-4人行道和路侧带设计§5-5分车带、路肩、缘石及人行道铺装§5-6横断面综合布置设计§5-7横断面图的绘制一、横断面设计原理及布置类型5.1.1道路横断面的组成沿道路宽度方向,垂直于道路中心线所作的竖向剖面,称为道路横断面。城市道路横断面由车行道、人行道、绿带和道路上附属设施用地等部分所组成。规划道路的路幅边线带用红线绘制,是道路交通用地加道路绿化用地与其它城市用地的分界线,其路幅宽度常称为红线宽度。5.1道路横断面设计原理及布置类型5.1道路横断面设计原理及布置类型竖向剖面5.1道路横断面设计原理及布置类型道路横断面设计依据:道路性质、道路类别、道路规划红线以及交通组织方式。道路红线宽度道路横断面设计主要任务:合理确定各组成部分的几何尺寸及其相互布置关系,包括路拱坡度及路拱曲线的确定。5.1道路横断面设计原理及布置类型5.1.2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原则1.道路横断面设计应在城市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2.横断面设计应近远期结合,使近期工程为远期工程所利用,并预留管线位置。3.对现有道路改建应采取工程措施与交通管理措施结合的办法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保证交通安全。5.1.3对道路横断面布置的要求根据道路功能的不同,按照人车分流、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流、快车与慢车分流、各行其道的原则,道路横断面可以布置成为不同的形式。5.1道路横断面设计原理及布置类型城市道路横断面根据车行道布置形式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和四幅路,亦即一块板、两块板、三块板和四块板。5.1道路横断面设计原理及布置类型⑴单幅路——俗称“一块板”断面。各种车辆在车道上混合行驶。5.1道路横断面设计原理及布置类型⑵双幅路——俗称“两块板”断面。道路中心用分隔带或分隔墩将车道分为两半,每边的路上依然是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道路两边是人行道。MexicoCity5.1道路横断面设计原理及布置类型⑶三幅路——俗称“三块板”断面,中间为双向行驶的机动车道,两侧为靠右行驶的非机动车道。5.1道路横断面设计原理及布置类型⑷四幅路——俗称“四块板”断面,在三幅路的基础上,再将中间机动车道分隔,分向行驶。5.1道路横断面设计原理及布置类型优点:占地少,投资省,缺点:各种车辆混合行驶,于交通安全不利适用:①机动车交通量不大非机动车较少的次干路支路②用地不足拆迁困难的旧城改建的城市道路上。交通组织:①划快慢车行驶分车线。快车在中间行驶,②不划分车线,组织单行交通,限制载重车和非机动车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四幅路优点:减少行车干扰,提高车速,分隔带上可以用作绿化、布置照明和敷设管线等,缺点:机非混合行驶,不安全,适用:郊区快速路交通组织:划快慢车行驶分车线优点:机非分行,分隔带在分隔带上布置绿带,有利于夏天遮阳防晒、减少噪音和布置照明,缺点:占地多,只有红线宽度等于或大于40m时才满足车道布置的要求。适用: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的城市道路交通组织:交通组织:机非分行,互不干扰优点:机非分行,对向分隔,车速高,缺点:占地多。适用: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的城市主干路和快速路。交通组织:机非分行,互不干扰二、机动车道5.2机动车道的设计机动车道的设计包括车行道宽度设计车行道条数设计车行道宽度的确定主要取决于设计车辆的外廓尺寸一定设计车速情况下车辆两侧安全净距车行道条数的确定取决于道路远景设计小时交通量的预测值一条车行道的设计通行能力道路上供一纵列车队安全行驶的地带,称为一条车道。一条车行道宽度原则上由设计车辆车身宽度a和横向安全净距组成。设同向行驶车辆的安全净距为d,对向行驶的安全净距为x,车辆与路缘石的安全净距为c,道路设计车速为V(km/h),V1和V2是两列车的速度。根据行车实验观测,则有:434343034.07.002.07.0)2102.04.0VxVdVVc(5.2机动车道的设计5.2.1车道的横向安全距离dxc5.2机动车道的设计5.2.1车道的宽度在机动车道上为每一纵列的车辆提供安全行驶的地带,称一条车道。其宽度根据行驶车辆的车身宽度,以及车辆在行驶时距横向物体或车辆的安全距离所确定。车型及行驶状态计算车行速度(km/h)车道宽度(m)大型车或大、小车混行≥40403.753.50小汽车专用线3.50公共汽车停靠站3.005.2.2机动车道的车道数5.2机动车道的设计机动车道的车道数常根据城市规模和道路等级确定。城市道路中机动车车道条数(条)表4.2.1城市规模与人口(万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大城市2006~86~84~63~4≤2004~64~64~62中等城市-42~42机动车道的车道条数常采用偶数。对于道路交通量有潮汐变化的机动车道,车道数采用奇数或偶数均可,尤其当上下班高峰期,小时交通量很大时,可以将大部分车道开放绿灯,满足车辆交通要求,使绿灯的车道数增加。5.2机动车道的设计5.2.2机动车道的车道数路段上机动车道的车道数不宜过多,单向车道超过5条时,行进中的车辆,要从外侧车道变换到内侧车道十分困难,尤其在车流很密时容易造成交通混乱,车辆擦撞。路段上机动车道的车道数也不宜过少。需要满足公交车辆的行驶。根据国内各城市建设道路的经验,机动车道(指路缘石之间)的宽度,双车道取7.5~8.0米,三车道取11.0米,四车道取15米,六车道取22~23米,八车道取30米。5.2机动车道的设计5.2.2机动车道的车道数5.2机动车道的设计5.2.3机动车道的通行能力《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关于车行道设计通行能力的规定,我国现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将车行道通行能力分为:可能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基本通行能力一条机动车车道在路段的可能通行能力(N可)是指在通常的道路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连续的车流通过车道某个断面可能达到的最大车辆数。其计算式为:N可=3600/t距(辆/小时)式中:N可――一条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辆/小时)t距――连续行驶的当量小汽车流中,前后两车通过某个断面的平均车头间隔时间,也称平均车头时距(秒/辆)。5.2机动车道的设计5.2.3机动车道的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5.2机动车道的设计5.2.3机动车道的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cNN可能设计道路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0.750.800.850.90表4-3道路分类系数caca5.2机动车道的设计5.2.4设计小时交通量1.增长交通量—由于城市车辆保有量增加而增加的交通量。2.吸引交通量—道路改善后或新路修成后从其他道路吸引过来的交通量。道路建成后的头几年,吸引交通量可能在不断地增加,之后趋于稳定。它应由对各项交通资料综合分析后求得。3.发展交通量—由于道路两侧建筑物发展而增加的交通量。发展交通量主要在新建城区内的道路上考虑,在城市建成区内修路则可不考虑此项数值。三、非机动车道5.3非机动车道的设计5.3.1非机动车车道的宽度非机动车道主要是供自行车、三轮车、板车等行驶的。设计车辆以自行车为主。非机动车道的宽度,两种不同车辆的横向安全间距约为0.4~0.5米。通常是一条自行车道路,单向有二辆自行车并列行驶的,宽度为2.5米;有三辆车并行的,宽度为3.5米;其余以此类推。5.3非机动车道的设计5.3.2非机动车车道的通行能力一条自行车车道的通行能力,通常是按照其道路的宽度折算成1m当量宽的车道条数去除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自行车数。5.3非机动车道的设计5.3.2非机动车车道的通行能力非机动车车行道总宽度可以得出:能力一条自行车道设计通行车交通量单向预测设计小时自行自行车车道数单方向)((单方向)自行车车道总宽度=一条自行车道宽度×车道数根据我国各城市设计和使用经验,道路一侧自行车道路面宽度推荐值为:4.5m、5.5m、6.5m、7.5m、8.5m几种,最小宽度不应小于4.5m。5.3非机动车道的设计5.3.2非机动车车道的通行能力由于各种非机动车所占的比例不同,各地的交通习惯也很有差异,所以非机动车道的通行能力差别较大。通常一条4.5米宽的非机动车道,当交叉口间距在400~600米时,交通组成中:自行车约占60~70%,三轮车约占20~25%,板车约占10~15%时,其混合交通的通行能力约为(自然数)1500~2000辆/小时。若换算成当量自行车数,其换算系数;自行车为1,三轮车为2,板车为3。5.3非机动车道的设计5.3.2非机动车车道的通行能力5.3.2非机动车道的布置非机动车属于慢速行驶的交通工具,可使车行道成为三幅路。在城市支路上,可以采用单幅路的形式,非机动车靠右侧行驶,在路面上划出白色虚线,作为车辆分道线,基本实行各行其道。可将两条非机动车道合在一起,双向行驶,这条非机动车道的宽度就可以比原来两条单向的非机动车道之和(一般城市为9~14米,有的城市更达16米)小,通常只需7~9米就足够了。5.3非机动车道的设计四、人行道和路侧带设计5.4人行道和路侧带设计5.4.1人行道的基本要求路侧带是指车行道最外侧缘石至道路建筑红线间的范围,一般道路两侧各有一侧带,包括人行道、路边绿化、城市公用设施用地等。路测带5.4人行道和路侧带设计5.4.1人行道的基本要求我国城市人口密集,一些大城市的城市布局与道路系统大都是千百年前就已形成的,繁华地区往往就是主要干道所经过的地带,两侧人行道的行人川流不息,节假日更是拥挤不堪,人车不能各行其道,危及行车安全,造成车辆延误,最终导致道路通行能力的下降。此外,行人过街也是一个棘手问题,弄不好,将对车辆交通产生不利的影响。行人交通最基础的资料是行人步行速度和行人密度。5.4人行道和路侧带设计5.4.1人行道的基本要求人行道是为市民提供步行交通的道路,以步行人流的流量为基本依据,应有良好的铺装,道面平整,排水流畅。人行道要保证步行交通安全,不被其它活动任意占用。上面要铺设盲条,并应符合无障碍交通的要求,以适应老、幼、残、弱者们步行活动的特殊需要。人行道应与沿街建筑和绿地结合在一起规划设计,有时与步行广场、建筑小品结合在一起建造,以丰富城市的景观,要改变以纯工程技术的手法建造人行道。最后还要考虑地下管线的布置。行人交通最基础的资料是行人步行速度和行人密度。一般街道和人行天桥或人行地道中行人步行平均速度为1m/s;人行过街横道行人平均速度为1.0~1.2m/s;车站、码头人行天桥、人行地道行人平均速度为0.5~0.8m/s。行人步行速度和行人密度5.4人行道和路侧带设计5.4.1人行道的基本要求一条人行道的宽度在0.75—0.9米之间,通常取1米。则人行道宽度取决于行人交通量和人行道的通行能力。5.4人行道和路侧带设计5.4.2人行道的宽度行人在自由活动圈,人均间距为1.22~1.34米,是最理想的,步行可以很自由,也不干扰别人。人流过密,行人间距过短,行人就会缺乏安全感,通行不便,速度下降;如果此时有人逆行,必然造成交通混乱和堵塞。人行道的宽度(w人)可按下式估算:w人=Q人/N人1(米)式中:Q人――人行道高峰小时行人流量(人/小时)N人1――1米宽人行带的设计行人通行能力(人/小时米)5.4人行道和路侧带设计5.4.2人行道的宽度在大城市中心地区商业繁华街道上人行道宽的,可达8~10米,中小城市上述地区的人行道宽的,也达5~6米,在其它地区的人行道可以适当窄些。人行道的最小宽度至少保证二人相对而行顺利通过。人行道最小宽度(米)表4.5.1项目大城市中、小城市各级道路商业或文化中心区以及大型商店或大型公共文化机构集中路段火车站、码头附近路段长途汽车站355423445.4人行道和路侧带设计5.4.3人行道的通行能力人行道、人行横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的可能通行能力全市性的车站、码头、商场、剧场、影院、体育馆(场)、公园、展览馆及市中心区行人集中的人行道、人行横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等计算设计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采用0.75。类别人行道(人/小时米)人行横道(人/小时米)人行天桥
本文标题:第五章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840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