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编者按:作者从最最实际的角度出发,完整的将自己的切身体会和盘托出。从一个普普通通的门外汉,到如今将更多的门外汉带进门,稳扎稳打,不急躁不取巧。他的经历会让你觉得是那样的熟悉,真实得就像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一样。你一定会在他身上看到自己跌倒的影子,但你更应该看到的是他跌倒后迈开更大步伐的前进。前阵子逛校友录,很多本科同学都在回顾相识十周年。祝福之余,想到自己,从本科入学到现在,学习园林刚满十年,是不是也该记录点什么。之前,因为犯懒,从未将自己这些经历和体会记录下来,而这次,入门十年又适逢YLA的邀请,让我不再有借口犯懒。1999到2009这十年,本科四年如同在园林的围墙外左右徘徊寻找入口;读研五年恰如找到入口后满头大汗跨进门槛,发现墙内五色斑斓的世界;从工作开始就是在为登堂入室积蓄力量。这其中交织着苦恼、迷惘和喜悦。我想把自己的经历记录下来,立此存照供同路人参考;同时综合学习和工作时的心得,给学生(尤其是本科生)些许启发吧。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杨云峰1999-2003,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园林专业,学士;2003-2008,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向)专业,博士;2008年7月至今任教于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1.本科四年1999.9-2003.6虽然家中三代人都在和花木打交道,我却从小对花草树木,对园林没什么兴趣。北林的园林专业是我高考第二志愿。初到北林,多少有点失落。感谢父母和朋友的开导,我意识到其实学什么都一样,学好找个不错的工作就行。所以,入了这行就干吧。1.1一年级入学前,我没有什么绘画基础,大一最让我头痛的就是美术(美术要学三个学期,第一学期素描几何体,第二学期水彩风景,第三学期素描静物)。高中在班上成绩是顺着数,大一学美术得倒着数,这滋味不好受。好在武老师的教学慢慢让我明白:园林专业不是艺设或是美术对绘画要求那么高,它重在培养学生对形体、色彩、材质、空间的敏感而不是绘画本身。所以,有基础固然好,这会为你后续的设计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即便没有,也不用怨天尤人,这只是你专业课程的一部分。后来,我就常泡画室,多想多画,顺利地完成了这门基础课程。1.2二年级本科生从大二开始逐步接触专业课程了。在我看来,从大二到大四上,以下九门课构成了专业课的主体: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设计初步、园林史(包括东方和西方)、园林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园林植物栽培养护。我先来谈一下每门课的地位,其后按照开设时间具体谈谈我的心得。画法几何和阴影透视教你如何画图(有些学校可能叫建筑制图或园林制图);设计初步给大家初步了解设计的方法、步骤,训练内容侧重构图和表现;园林树木学和园林花卉学让我们了解园林设计中最重要的素材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衔接了树木学、花卉学和具体的城市绿化工作的实践,教会学生如何去栽植、养护植物;绿地系统规划从城市的尺度教授学生认知、规划绿地空间;园林建筑设计让学生对园林作品中的小型建筑有一个具体的认识。园林史和园林设计应该算比较核心的专业课了,前者告诉学生前人是如何从事、认识、发展这个行业的,后者则是对之前所学的基础课的一个拔高,要求学生综合的去进行一片场地的设计。这些课程是专业知识结构重要的支撑点。究竟有多重要,估计在研究生期间或是参加了工作时才能真正体会。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设计初步、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大二的这四门基础课是后续课程的基石。画法几何中的三视图、轴测、剖面、断面的制图方法是园林设计师表达自己设计意图的语言,阴影和透视则是图纸表现三维空间的基本功。我当时画法几何学得很吃力,三视图画不好,常常是多根线或少根线,后来画施工图尤其是立面和剖切展开面的详图时,相当头疼。设计初步是园林设计的基础,当时的训练主要是线条练习、小环境实测、水彩渲染、水墨渲染、小广场设计,这种课,只要较真,就能学好,画得不满意就再画一张,我倒是还没见过画得不如上一张的。园林树木学和园林花卉学抱着课本看非常枯燥,那些分类看的头晕,仅靠课堂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当时,我学了半学期已经太痛苦了,那么多科属种根本记不住。后来,在师兄的建议下,开始带着《园林树木1000种》(第二版叫《园林树木1200种》)、《常见野花》或者《景观植物实用图鉴》跑植物园、花卉市场、公园,按图索骥,做笔记,同时再回来看课本、听课堂的内容,从而积累起树木和花卉的知识。1.3三年级大三是大学中最忙的一年,我现在跟自己的学生也是这么说:这一年你要过的轻松,基本也就废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园林史、园林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同时开,上课加作业加课余阅读,工作强度不可能小,熬夜做作业也很正常。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结合着城市规划原理学,毕竟前者是后者的一个专项规划,牵涉较多的法律、法规、规范。园林建筑设计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有点难,毕竟之前除了建筑史之类的选修课没什么铺垫的课程。学习方法嘛,不外乎读点建筑史,多看看建筑史的经典作品,培养空间感。园林专业对建筑的要求大都为公园、风景区内结构较为简单的一到三层的休息、观景、游憩建筑,或是亭台楼阁这类“点景物”。不管什么建筑,好坏的基本评价标准是一样的,所以很多老师还是会把建筑专业那套框架拿出来,起初会觉得很难理解,但是要不断多想多画,培养空间感和尺度感,慢慢地就上路了(上到哪个程度还是得看点天赋)。不少学校考研要求园林建筑设计其实就是比较简单的风景建筑,这和课程要求也是对口的。把园林史和园林设计放在最后讲,是因为我觉得这两门课分量最重。如果现在有学生问我怎么学好园林,我的回答就是“读破园林史”。园林史总结的是造园思想和实践发生、发展、兴衰的演变史。学习园林史,学生应该透过历史上纷杂的园林作品、潮流的表象去探究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史。任何园林形式实际上都是这三股力量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后在物质层面形成的一个结果。学生常常满足于通过学习园林史,找点现成能抄的。殊不知,蹩脚的设计师抄形式,高明的设计师抄内涵。时至今日,园林史上的经典作品中,能照抄照搬的已经不多,但是精神和理念却是取之不尽的源泉。比如中国古典园林门前挖塘,屋后堆山;意大利园林在郊野、山地营造庄园,出发点都一样——营造一个宜人的居住环境,而地理位置差异决定其建造方式的差别。了解历史上园林行业的起起伏伏,也有助于学生找到自己处于这个社会的坐标。可能有些东西对于本科生来说,理解起来困难,但是得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我大三时,也未曾领悟到这个深度,但是希望读者能理解得到。园林史告诉我们前人是怎么从事这个行业的,投射到自己,则是要现今学习如何去做设计。园林设计可以说是融汇之前这些基础课的一个综合性课程。这门课没有捷径,只有不断地临摹、练习、设计。从古典园林史的案例中寻找启迪:浮光掠影般读史是一个深度,把经典案例平面临摹下来,分析空间、比例、尺度的关系是另一个深度;从现代园林史的案例中寻找灵感:现在国外的大师作品、优秀案例的传播速度很快,每年引进的图书、互联网资讯为我们学习优秀案例提供了便捷的条件。看一些新奇的效果、吸引眼球的照片是一个深度,从背景——整体——局部去认识一个案例是另一个深度。要学会发掘周边的案例的成功之处,为我所用。这方面,地处北京、上海这些设计行业活跃的大城市的学生可能会占点先机。这些城市,每年都会有一些建设项目值得关注。譬如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会、厦门园博园、济南园博园、沈阳园博会,这类城市事件项目从最初的策划——规划——设计——施工——开放——展时管理——展后管理养护一系列流程都有值得思考或者学习的地方。另一方面,发掘自己周边的设计项目的成功之处,比如一个街头小游园的做法,如何吸引游人,如何安置活动设施,施工的细节如何。这些都是在为自己设计方案、以后从事相关工作积累资料和阅历。而且这是一个长期工作,坚持个五年八年的,出方案时脑子里的想法会丰富很多。以前,我对城市事件不够关心,对外出调查、踏查等资料的收集和积累也不够重视。也经历过每次作业需要出方案了,便到处找书开始玩拼图游戏的过程。在后来的读研期间,我意识到自己的缺陷,开始逐步弥补。现在,我把自己的心得写下来,希望学生可以少走点弯路。1.4四年级到了大四下工作重心就是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综合四年所学课程的一份大作业,就像一次实战演习,是工作和学习之间的一个过渡。之前的课程作业基本不考虑可行性、造价以及施工层面的问题,在毕业设计中则需要进行综合考虑。我本科的毕设是在内蒙古三盛公水利风景区中做一个展示水利设施微缩景观的公园,图画了不少,但是没有考虑到水体循环和水量问题,答辩时被老师问住了,结果只得了良,也算是给我上了一课。1.5小结我的本科四年大抵如此,谈不上是个优秀的学生,只是自认为一步步走的还算稳当。现在当了老师,时常会有学生问我,怎么学好园林,我回答他们“读破园林史”时,看到的常常是更加迷惑的眼光。无奈之余,只好说的具体一点——“多读、多看、多比较、多思考”。多读:多阅读一些经典书籍。最近十年,园林类的书籍、期刊和译著非常多,鱼龙混杂,学生常常不知道读什么。我的观点就是挑经典的读即可,所谓经典,或者出版时间较长,口碑不错,或者著者为知名学者。好在网上也有人整理出一些必读书目,大家可以挑选着看(一、二)。多看:多出去看看。多出去逛逛公园、广场和城市公共绿地,培养自己对空间的认识;随身带个卷尺、本子和笔,多画画草图,速写,促进自己对尺度的把握。当然,如果有条件,多去其他城市甚至其他国家走走看看,丰富自己的眼界也是大有裨益的。多比较、多思考:两者实际上是一体的,同类项目之间、同等尺度的项目、同个地区不同时期的项目、同时期不同地点的项目、国内和国外的同类项目、国外和国外同类项目、一个设计师不同时期的项目,诸如此类。通过比较和思考,可以促使学生对项目本身和行业发展有个更深的了解。1.6三个问题1.6.1电脑制图与手绘我在大四之前一直是徒手或尺规作图完成作业,大四开始学习电脑制图,之后两者混着用。现在我接触到一些学生从大三开始就开始迫不及待学习电脑制图,觉得学好这个好找工作。其实,我一直认为,手绘能力是设计师出方案的基础,学生阶段应该下功夫提高自己这方面的能力。电脑制图比如CAD,Photoshop,SketchUp(不提3DMax是因为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学)是一个表现工具,通过短期强化训练(比如假期实习)完全可以迅速掌握。并且,CAD这类工具的优势在于图纸能放大缩小,这带来的便捷不言自明;而其劣势恰恰也在于此,比例的不断变化让学生逐步失去尺度感,因此需要在平时训练中,固定比例绘制方案图。在当前行业市场普遍比较浮躁的氛围下,很多设计单位不愿意花两到三年去培养员工的方案能力,所以直接要求毕业生会电脑制图,至少可以直接上手画画施工图。就学生而言,要发现其中的利弊,用好电脑制图的敲门砖,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手绘方案能力。1.6.2我是搞设计的,你是搞植物的园林学科本来以综合性为特征,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被分割成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和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两个方向,而且研究生也是分这两个专业招生的(其中的曲曲折折参见《中国园林》2004年第5期和第7期几篇关于学科名称讨论的文章)。一些学生自诩为搞园林设计的,对植物配植方面的知识不够重视。其实,园林行业自古就在和植物打交道,丰富的植物知识是园林专业学生在工作时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这是我们区别于城市规划专业、建筑专业学生的重要特征。因此,至少在校期间,要认知学习树木学、花卉学之类的基础课程,并且多积累植物群落配植方面的知识,从而在工作中灵活使用。1.6.3职业规划这是大多数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会遇到的问题,出国、工作还是考研?有些学生可能专攻一项、有些学生可能同时准备两项或三项。在我看来,人的精力有限,专攻一项比较把稳。前期要针对自己的情况选好走哪条路,选定就得有个持续性,不要出去混个文凭就回来;或者工作不到一年就又决定考研,感觉是之前就没想好。我大二的时候,周围不少同学在为出国做准备,我也跟着学托福,后来综合考虑前景、时间等原因,大三时候决定还是觉得考研稳妥一些。那时的就业形势没有现在这么严峻
本文标题:园林从门外到门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85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