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习题及答案
18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生物学稳定性2.物理稳定性3.化学稳定性4.广义酸碱催化5.药物降解半衰期6.专属酸碱催化7.稳定性加速试验二、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盐酸普鲁卡因的主要降解途径是AA.水解B.光学异构化C.氧化D.脱羧E.聚合2.维生素C的降解的主要途径BA.脱羧B.氧化C.光学异构化D.聚合E.水解3.酚类药物降解的主要途径CA.水解B.脱羧C.氧化D.异构化E.聚合4.酯类药物降解的主要途径DA.脱羧B.聚合C.氧化D.水解E.异构化5.下列关于药物稳定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A.通常将反应物消耗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半衰期B.大多数药物的降解反应可用零级、一级反应进行处理C.若药物降解的反应是一级反应,则药物有效期与反应浓度有关D.对于大多数反应来说,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更为显著E.若药物降解的反应是零级反应,则药物有效期与反应浓度有关6.既能影响易水解药物的稳定性,又与药物氧化反应有密切关系的是AA.pHB.广义的酸碱催化C.溶剂D.离子强度E.空气7.以下关于药物稳定性的酸碱催化叙述中,错误的是AA.许多酯类、酰胺类药物常受H+或OH催化水解,这种催化作用也叫广义的酸碱催化B.在pH很低时,药物的降解主要受酸催化C.pH较高时,药物的降解主要受OH催化D.在pH-速度曲线图中,最低点所对应的横坐标即为最稳定的pHE.给出质子或接受质子的物质都可能催化水解8.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制剂因素不包括DA.溶剂B.广义酸碱C.离子强度D.温度E.pH9.影响药物稳定性的环境因素不包括BA.温度B.pHC.光线D.空气中的氧E.空气湿度10.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外界因素是AA.温度B.溶剂C.离子强度D.pHE.广义酸碱11.下列关于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EA.药物制剂在贮存过程中发生的质量变化属于稳定性问题B.药物制剂稳定性是指药物制剂从制备到使用期间保持稳定的程度C.药物制剂的最基本要求是安全、有效、稳定D.稳定性研究可预测药物制剂的有效期E.药物制剂稳定性有化学、物理稳定性12.一级反应半衰期公式为B19A.tl/2=0.1054/kB.t1/2=0.693/kC.tl/2=C0/2kD.tl/2=0.693kE.t1/2=1/C0k13.下列关于药物稳定性加速试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EA.试验温度为(40±2)℃B.进行加速试验的供试品要求三批,且为市售包装C.试验时间为1、2、3、6个月D.试验相对湿度为(75±5)%E.A、B、C、D均是14.易氧化的药物通常结构中含有CA.酯键B.饱和键C.双键D.苷键E.酰胺键15.酯类药物的稳定性不佳,是因为容易产生BA.差向异构B.水解反应C.氧化反应D.变旋反应E.聚合反应16.以下各因素中,不属于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处方因素的是AA.安瓿的理化性质B.药液的pHC.药液的离子强度D.溶剂的极性E.附加剂17.下列关于长期稳定性试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A.符合实际情况B.一般在25℃下进行C.可预测药物有效期(确定)D.不能及时发现药物的变化及原因E.在通常包装贮存条件下观察18.已知醋酸可的松的降解半衰期为lOOmin,反应200min后,其残存率为CA.90%B.50%C.25%D.75%E.80%19.易发生水解的药物为EA.烯醇类药物B.酚类药物C.多糖类药物D.蒽胺类药物E.酰胺类药物20.下列药物中,容易发生氧化降解的是BA.乙酰水杨酸B.维生素CC.盐酸丁卡因D.利多卡因E.氯霉素21.下列有关药物稳定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EA.制剂中应避免使用亚稳定型晶型B.凡受给出质子或接受质子的物质催化的反应称为特殊酸碱催化反应C.乳剂的分层是不可逆现象D.乳剂破裂后,加以振摇,能重新分散、恢复成原来状态的乳剂E.为增加混悬剂的稳定性,加入能降低ζ-电位、使粒子絮凝的电解质称絮凝剂22.某一带正电荷的药物水解受OH-催化,介质的离子强度增加时,该药的水解速度常数AA.下降B.不变C.不规则变化D.增大E.A、B均可能23.下列关于药物水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A.酯类药物易发生水解反应B.磷酸氢根对青霉素G钾盐的水解有催化作用C.专属性酸(H+)与碱(OH-)可催化水解反应D.药物的水解速度常数与溶剂的介电常数无关E.pHm表示药物溶液的最稳定pH值24.某药按一级反应速度降解,反应速度常数为k25℃=4.0×10-6(h-1),该药的有效期为DA.2.5年B.2年C.l.5年D.3年E.1年(二)配伍选择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也可不选用)【1-4】A.弱酸性药液B.乙醇溶液C.碱性溶液D.油溶性维生素类制剂1.焦亚硫酸钠作为抗氧剂用于A2.亚硫酸氢钠作为抗氧剂用于A203.硫代硫酸钠作为抗氧剂用于C4.BHA作为抗氧剂用于D【5-8】下列稳定性试验:A.高温试验B.高湿度试验C.强光照射试验D.加速试验E.长期试验5.供试品要求三批,按市售包装,在温度40℃±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放置六个月D6.是在接近药品的实际贮存条件25℃±2℃下进行,其目的是为制订药物的有效期提供依据E7.供试品开口置适宜的洁净容器中,在温度60℃的条件下放置10天A8.供试品开口置恒湿密闭容器中,在相对湿度75%±5%及90%±5%的条件下放置10天B【9-12】下列与稳定性有关的参数:A.EB.kC.PHmD.t1/2E.t0.99.药物制剂的最稳定pHC10.药物的有效期E11.药物半衰期D12.药物降解的速度常数B【13-15】A.处方中加入EDTA-Na2B.采用棕色瓶密封包装C.制备过程中充入氮气D.调节溶液的pHE.产品冷藏保存13.光照射可加速药物氧化,为提高药物稳定性可采用B14.氧气存在加速药物降解,为提高药物稳定性可采用C15.所制备的药物溶液对热极为敏感,为提高药物稳定性可采用E【16-19】A.维生素CB.四环素C.青霉素G钾盐D.硝普钠E.肾上腺素16.易发生氧化降解A17.易发生水解降解C18.易发生差向异构化A19.易发生光化降解D【20-23】A.片剂B.糖浆剂C.口服乳剂D.注射剂E.口服混悬剂20.稳定性试验中重点考查性状、含量、崩解时限或溶出度及有关物质A21.稳定性试验中重点考查性状、含量、沉降体积比、再分散性及有关物质E22.稳定性试验中重点考查性状、检查有无分层、含量及有关物质C23.稳定性试验中重点考查性状、含量、pH值、澄明度、相对密度及有关物质B24.稳定性试验中重点考查外观色泽、含量、pH值、澄明度及有关物质D(三)多项选择题1.主要降解途径是水解的药物有AEA.酯类B.酚类C.烯醇类D.芳胺类E.酰胺类2.药物降解主要途径是氧化的有BCEA.酯类B.酚类C.烯醇类D.酰胺类E.芳胺类3.下列关于药物稳定性的酸碱催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DA.许多酯类、酰胺类药物常受H+或OH催化水解,这种催化作用也叫专属酸碱催化B.在pH很低时,药物的降解主要由碱催化C.pH较高时,药物的降解主要由酸催化21D.在pH-速度曲线图中,最低点所对应的pH即为最稳定pHmE.一般药物的氧化作用不受H+或OH的催化4.以下对于药物稳定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BEA.易水解的药物,加入表面活性剂都能使稳定性增加B.在制剂处方中,加入电解质或盐所带入的离子,均可增加药物的水解速度C.需通过试验,正确选用表面活性剂,使药物稳定D.聚乙二醇能促进氢化可的松药物的分解E.滑石粉可使乙酰水杨酸分解速度加快5.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处方因素有ABDA.pH值B.溶剂C.温度D.离子强度E.光线6.防止药物氧化的措施有ACDEA.驱氧B.制成液体制剂C.加入抗氧剂D.加金属离子络合剂E.选择适宜的包装材料7.包装材料塑料容器存在主要问题有ACDA.透气性B.不稳定性C.有透湿性D.有吸附性E.易破碎性8.稳定性影响因素试验包括ABCA.高温试验B.高湿度试验C.强光照射试验D.在40℃、RH75%条件下试验E.长期试验9.在药物稳定性试验中,有关加速试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DA.为新药申报临床与生产提供必要的资料B.原料药需要进行此项试验,制剂不需要进行此项试验C.供试品可以用一批产品进行试验D.供试品按市售包装进行试验E.在温度(40±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放置三个月10.防止药物水解的方法有ABCDA.改变溶剂B.调节溶液pH值C.将药物制成难溶性盐D.制成包合物E.改善包装11.以下各项中,可反应药物稳定性好坏的有ABCA.半衰期B.有效期C.反应速度常数D.反应级数E.药物浓度12.药物制剂稳定性研究的范围包括ABCA.化学稳定性B.物理稳定性C.生物稳定性D.体内稳定性E.生物利用度稳定性13.影响固体药物氧化的因素有BDA.pH值B.光线C.离子强度D.温度E.溶剂三、是非题1.酯类药物不但能水解,而且也很易氧化。(×)2.药物的水解反应可受H+和OH的催化。(√)3.对于零级反应,药物降解的半衰期与初浓度无关。(×)4.包装材料对药物制剂的稳定性没有影响。(×)5.光照可引发药物的氧化、水解、聚合等反应。(√)6.水分的存在不仅可引起药物的水解,也可加速药物氧化。(√)四、填空题1.药物的稳定性一般包括物理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生物学稳定性三个方面。2.固体制剂稳定性的特点主要有降解速度缓慢、系统不均匀性、复杂性和反应类型的多样性等。3.药物降解的两个主要途径为水解和氧化。4.Arrhenius指数定律定量地描述了温度与_反映速度常数_之间的关系。225.按照Brönsted-Lowry酸碱理论,给出质子的物质叫广义的酸,接受质子的物质叫广义的碱。6.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外界因素有温度、光线、空气、金属离子、温度和水分、包装材料的影响等。7.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处方因素有PH、广义酸碱催化、溶剂、离子强度、表面活性剂、处方中基质或赋形剂等。五、问答题1.延缓药物制剂中有效成分水解的方法有哪些?2.制剂中药物降解的化学途径主要有哪些?3.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因素有哪些?4.固体药物与固体剂型稳定性的一般特点有哪些?5.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的基本要求是什么?6.药物制剂稳定性研究的意义、范围是什么?7.经典恒温法的原理是什么,操作过程如何?8.延缓药物制剂中有效成分氧化的方法有哪些?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生物学稳定性:是指药物制剂由于受微生物的污染,而使产品变质、腐败,如糖浆剂的霉败、乳剂的酸败等。2.物理稳定性:主要指物理性状发生变化,如混悬剂中药物的结块、沉降,乳剂的分层、破裂,片剂的崩解度、硬度改变等。3.化学稳定性:系指药物由于水解、氧化等化学降解反应,使药物含量(或效价)产生变化,如维生素C的氧化变色、青霉素类的水解等。4.广义酸碱催化:按照Brönsted-Lowry酸碱理论,给出质子的物质叫广义的酸,接受质子的物质叫广义的碱,有些药物可被广义的酸碱催化水解,这种催化作用称为广义的酸碱催化。5.药物降解半衰期:反应物消耗一半所需的时间。6.专属酸碱催化:药物受H+或OH催化水解,这种催化作用叫专属酸碱催化。7.稳定性加速试验:是通过加速药物的物理、化学变化,预测药物在自然条件下的稳定性。二、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A2.B3.C4.D5.C6.A7.A8.D9.B10.A11.E12.B13.E14C15.B16.A17.C18.C19.E20.B21.E22.A23.D24.D(二)配伍选择题231.A2.A3.C4.D5.D6.E7.A8.B9.C10.E11.D12.B13.B14C15.E16.A17.C18.A19.D20.A21.E22.C23.B24.D(三)多项选择题1.AE2.BCE3.AD4.ABE5.ABD6.ACDE7.ACD8.ABC9.AD10.ABCD11.ABC12.ABC13.BD三、是非题1.×酯类药物能水解,但不易氧化2.√3.×零级反应方程C
本文标题:药物制剂的稳定性习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861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