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八章德育1、要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这是初中阶段在哪方面要培养的能力?(C)A.身体发展方面B.认知方面C.自我教育能力方D.情意方面2、影响少年儿童品德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C)。A.遗传B.环境C.学校教育D.家庭教育3、衡量人们思想品德高低好坏的根本标志是(D)。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4、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是(A)。A.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指导B.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思想指导C.学习辅导、人际辅导和择业指导D.生活辅导、择业指导和情感指导5、什么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D)A.德育标准B.德育思想C.德育模式D.德育目标6、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和(B)。A.网络德育B.社会德育C.政治教育D.思想教育7、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C)作用。A.基础B.关键C.导向和动力D.物质基础8、“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句话反映了德育的(D)。A.导向性原则B.疏导性原则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9、“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D)。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教育一致性与连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10、“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是谁说的?(B)A.苏霍姆林斯基B.马卡连柯C.凯洛夫D.杜威11、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所作出的行为反应,是人的内在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表现,是衡量人们品质的重要标志,称为(C)。A.道德情感B.道德意志C.道德行为D.道德认识1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D)。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13、在构成思想品德的四要素中,(A)是基础。A.知B.情C.意D.行14、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是(C)。A.德育规律B.德育原则C.德育内容D.德育方法15、德育过程中各种不同质的要素的组合方式是德育过程的(B)。A.内容B.结构C.层次D.方法16、有的班主任将德育工作总结概括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这是德育过程的哪一条规律的体现?(A)A.学生有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B.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D.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17、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A)。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B.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D.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18、“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体现了德育的(A)原则。A.疏导B.导向性C.因材施教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19、“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是德育过程的哪一条规律的体现?(C)。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20、有关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相应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称为(C)。A.道德教育B.价值观教育C.思想教育D.世界观教育21、按照特定国家的政治观和社会对公民的一般要求,对公民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教育和法制教育以及社会行为规范教育称为(A)。A.政治教育B.思想教育C.道德教育D.美德教育22、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是人们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称为(B)。A.道德情感B.道德意志C.道德行为D.道德认识23、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称为(A)。A.道德情感B.道德意志C.道德行为D.道德认识24、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辨能力称为(D)。A.道德情感B.道德意志C.道德行为D.道德认识25、陶冶包括(A)。A.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B.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审美教育C.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和榜样感化D.人格感化、艺术陶冶和情境陶冶26、以伟大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称为(C)。A.说服法B.陶冶法C.榜样法D.锻炼法27、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这是德育基本原则中的哪一条原则?(B)。A.导向性原则B.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28、德育过程要“反复抓,抓反复”所依据的德育规律是(B)。A.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B.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D.在交往中形成品德规律29、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B)。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社会模仿模式D.说理教育模式30、主要创立“社会模仿模式”的学者是(D)。A.布鲁纳B.科尔伯格C.皮亚杰D.班杜拉31、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方法属于(D)。A.说服教育方B.品德评价法C.榜样示范法D.陶冶教育法32、奖励和惩罚属于德育工作的(C)。A.比较法B.榜样法C.评价法D.自我教育法33、运用先进典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德育的(B)。A.引导法B.榜样法C.谈话法D.讨论法34、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是(A)。A.说服法B.榜样法C.陶冶法D.锻炼法35、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B)的成功教育经验。A.乌申斯基B.马卡连柯C.加里宁D.赞可夫36、运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对学生的道德认知进行测评,并以此研究建立著名的“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阶段模型的心理学家是(B)。A、皮亚杰B、科尔伯格C、艾森伯格D、巴恩斯37、指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是(A)。A.德育目标B.德育C.教育目标D.教育38、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由瑞士学者(C)和美国学者科尔伯格等人创建。A.赫尔巴特B.斯金纳C.皮亚杰D.弗朗斯39、、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C)。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40、衡量受教育者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是(D)。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识D.道德行为41、德育在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具有(D)。A.积极作用B.影响作用C.制约作用D.导向作用1、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是一定社会德育要求和思想道德的体现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2、学校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3、德育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4、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就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现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5、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6、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7、品德评价法必须坚持以表扬、奖励为主,批评、惩罚为辅。8、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48、一位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为了“侦破”班里一个学生丢了两块钱的事,发给班里每个学生一根一般长短的小棍子,让学生攥在手里并把手放在课桌下面。他说:“我这把小棍儿是施了法术的,谁拿了别人的钱,他的小棍儿会长长。”过了五分钟,他煞有介事地收回学生手中的小棍儿,收一根比一根,结果终于破了“案”——拿钱的学生的小棍儿比别人的短了一截儿,因为他怕自己的小棍长长就暗中掐下一截儿去。请用德育工作的理论分析下面的案例。要点:(1)这位老师虽然破了“案”,但伤害了学生的人格尊严,给学生造成了不良的心理影响,违反了德育工作中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和要求。(2)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贯彻这一原则首先要求德育工作者要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这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案例中那位班主任的做法显然违背了这一基本要求。(3)班主任是学生全面成长的关护者,要为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班主任要尊重、宽容、接纳、善待、关爱每一位学生,教育过程必须富有“人道精神”,充满人文关怀。11、读者薛女士反映,转学还不到一学期的10岁儿子小雷(化名)跟过去比好像换了个人。以往由于喜欢做小动作,小雷没少挨老师的骂,结果看到老师就畏惧,不得不转学。到新学校后不久,小雷在上课时又忍不住做起了小动作,被老师发现了。新老师什么也没说,只是微笑着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便继续上学了。以后,每次新老师走到小雷身边,如果小雷没做小动作,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点头表示赞许。很快,小雷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自决定信念大增。问题:请用德育有关理论对案例中新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要点:(1)新老师之所以能帮助小雷改掉坏习惯,还爱上学习,是因为他遵循了德育工作中的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并恰当地运用了品德评价的德育方法。(2)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贯彻这一原则首先要求德育工作者要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这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德育目标的要求,对受教育者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优良品德或不良品德,给予肯定或否定,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鼓励学生积极向上,预防和克服不良品德的滋长。(3)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注意的集中性和坚持性较差,容易受一些无关因素的影响而转移,意志比较薄弱,自我调控能力也较差,因此很容易养成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4)新教师之所以能帮助小雷改掉坏习惯,是因为他能尊重、接纳、关爱小雷,使小雷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和期待,从而不断增强自制力,并自觉转化自己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同时,新教师对小雷不做小动作时的肯定和赞许,让小雷从教师的评价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转化为积极上进的动力,从而更好地调节自己的行为。18、初二的时候,我(台湾作家三毛)数学总是考不好。有一次,我发现数学老师每次出考试题都是把课本里面的习题选几题叫我们做。当我发现这个秘密时,就每天把数学题目背下来。由于我记忆力很好,那阵子我一连考了六个100分。数学老师开始怀疑我了,这个数学一向差劲的小孩功课怎么会突然好了起来呢?一天,她把我叫到办公室,丢了一张试卷给我,并且说:“陈平,这十分钟里,你把这些习题演算出来。”我一看上面全是初三的考题,整个人都呆了。我坐了十分钟后,对老师说不会做。下一节课开始时,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请她吃两个。”然后,她叫我上讲台,拿起笔蘸进墨汁,在我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大黑圈。她边画边笑着对我说:“不要怕,一点也不痛不痒,只是凉凉而已。”画完后,她厉声对我说:“转过身去让全班同学看一看!”当时,我还是一个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小女孩,就乖乖地转过身去,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第二天早上,我悲伤地上学去,两只脚像灌了铅似的迈不动,走到教室门口,我昏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从此,我离开了学校,把自己封闭在家里。问题:请运用德育教育的原则对该教师的行为进行批判。如果
本文标题:第八章德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863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