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聿怀政治分钟内把第八课的知识体系简单列出来。一、国家财政1、含义:国家的收入与支出就是财政。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2、本质和特点:财政收支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特点是以国家为主体、凭借政治权力进行的社会产品的分配。3、国家预算和决算: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称作国家预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称作国家决算。1、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2、财政收入几种形式的区别考点一、财政收入及其构成财政支出: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利用。(1)经济建设支出。基本建设和支持农业等的支出占绝大部分,这反映了国家财政参与经济建设的重点。(2)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主要包括这些单位的人员经费支出和设备购置、维护及公务费用支出。(3)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这是指国家用于政府机关、司法部门、驻外机构以及军队建设、国防建设等方面的支出。(4)社会保障支出。国家财政为公民提供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的各种费用。(5)债务支出。这是指财政用于偿还国家各种债务本息的支出。考点三、财政支出及其构成收入≈支出财政收支平衡支出收入收入支出财政盈余财政赤字1、财政收支的三种情况:思考:1、财政赤字好还是不好?为什么?2、财政收入受哪些因素影响?财政收入多一点好还是好一点好?为什么?财政收支关系含义影响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盈余或略有赤字财政资金得到了比较充分的运用,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财政盈余收入大于支出意味着财政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运用,对经济建设和发展不利财政赤字支出大于收入可能导致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平衡,引发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但在经济发展缓慢的情况下,适当扩大财政赤字,则不会引发通货膨胀,而能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财政收支关系的三种情况及其影响要辩证地看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手段与目的)二、财政收入与支出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1)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二、财政收入与支出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2)分配政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国家应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考点五、财政的作用(重点)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强调民生、保障)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强调公共设施建设)•财政加强对能源、交通运输、邮电电信、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行业的投资,加大对“三农”的投资,对行政管理与国防的投资,对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支出,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投资风险大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利润不高(完全由市场调节)(国家财政支持建设)个体不愿投资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国家财政支持改善资源配置考点五、财政的作用(重点)国家通过财政支持行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等)、地区(农村、区域)建设,有助于资源合理配置。政府通过采取财政政策,调控财政收支水平,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考点五、财政的作用(重点)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强调调节经济)原因:经济增长滞缓,需求不足(即经济正常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通货紧缩,物价下跌,企业利润下降,失业增加。扩张性财政政策措施: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目的:刺激总需求,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给经济“升温”。原因:经济过热,需求过旺,供给不足(即经济正常运行主要供给能力制约时),物价全面、持续上涨,通货膨胀。紧缩性财政政策措施: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目的:抑制总需求,降低物价,给经济“降温”。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货膨胀经济过热通货紧缩经济过冷扩张性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特点:逆风向调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区别含义不同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使之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相符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内容不同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有关政策,如税收、税率调整等与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存贷款利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等制定者国家财政部中央人民银行联系①二者都是经济政策,属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②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使用的。经济严重萧条局面下,货币政策不明显,财政政策则显得比较有力。在抑制经济过热方面则相反,因为改变税法需要时间,这就使财政政策不可能具备货币政策所具有的灵活性和及时性。【知识拓展】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比较【思维拓展】经济运行状况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适用经济运行状况对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扩大货币发行量、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积极的货币政策经济过热、经济的正常运行受供给能力制约、物价上涨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给经济“降温”减少货币发行量、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1、发行国债属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主要解决通货紧缩。因为国家发行国债目的在于弥补财政赤字,增加支出,意味着国家财政向市场投放的货币量加大。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运用都是逆向调节如果经济发展过热,一般采取从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减少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如果经济发展滞缓,一般采取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增加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注意】3、如何判定财政的作用凡是财政加大社会保障支出,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的就属于保障人民生活的作用。凡是财政加大对基础设施、大型工程,支持农村和区域发展的,就属于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凡是稳定物价、调节市场需求的就属于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一、税收1、含义(本质):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2、国与税、税与法:税收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物质保障,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区别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改变联系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统一的,缺一不可。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而税收的强制性又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无偿性和强制性又决定了税收必须具有固定性3、基本特征和关系:【特别提示】⑴税收具有强制性,并不意味着纳税人不享有对纳税机关监督的权利。⑵税收具有无偿性,并不意味着国家对纳税人不提供相应的服务,国家征税的目的在于用之于民。⑶税收具有固定性,并不意味着征税对象、税率不发生改变。税收的固定性是相对于税法来说的,而不是绝对的。税收的固定性是就税法不变的情况而言的。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具体的征税标准是可以改变的。一、税收4、种类根据征税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其中,重点掌握流转税中的增值税,所得税中的个人所得税,财产税中的房产税。2.征税对象:各个生产经营环节中的增值额。具体到一个生产单位,增值额=商品销售收入-购进商品和劳务所支付金额(必须提供发票)。即该纳税人在本期间新创造的价值。3.纳税人: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销售商、进口商、劳务供应者)1.含义: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讲解点1增值税5.征收增值税的意义:增值税只对增值额征税,不仅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4.税率:基本税率为17%(比例税率)增值税=销售额×17%-上一环节已缴的税金=增值额×17%关于增值税的计算方法:1.含义: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2.征税对象:个人所得额讲解点2个人所得税3.个人所得税纳税人:讲解点2个人所得税4.个人所得税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A、比例税率:即不论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只规定一个恒定的税率。如偶然所得等。B、超额累进税率:按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规定由低到高不同等级的税率,超额部分按相应等级的税率计征。如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5.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意义个人所得税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特点讲解点2个人所得税6.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工薪)(1)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中国大陆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3500元。(2)计算公式1:应缴纳的个税=[(应发工资-四金或三金)-3500]×分级税率(分层计算)计算公式2:应缴纳的个税=[(应发工资-四金或三金)-35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我国现行个人工薪所得税税率表(部分)注:按我国现行“个税法”规定,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的减除费用标准为3500元;“三险一金”免税。(“三险”,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一金”,即住房公积金;“三险一金”费用一般为个人工资收入的23%)若蔡先生月工资收入为10000元,依据我国现行“个税法”,他每月应缴纳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A.2500元B.1540元C.125元D.150元计算公式2:应缴纳的个税=[(应发工资-四金或三金)-3500]×分级税率-速算扣除数二、依法纳税1、性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2、必要性:①由我国的税收性质决定。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②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③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3、违反税法的行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区分偷税和骗税主要应看其目的。如果采取欺骗、隐瞒等方式是为了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则属于偷税行为(例如,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和记账凭证等)。如果采取欺骗方式是为了骗取国家税收(减免、退税等)优惠的,则属于骗税行为(例如,为骗取出口退税而虚列出口货物数量、虚报出口货物价格等;为骗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而伪造高新技术产业认证材料等)。8.2015年2月,广州海关侦破全国首宗空港进出口渠道行业性鲜活海产品走私大案,查获一起低报价格走私进口鲜活海产品案,案值近3亿元人民币,涉嫌少缴关税5000万元。这种违反税法的行为属于A.骗税B.欠税C.偷税D.抗税9.2014年,某市地税局查处26家企业并依法追缴税款462万元,这些企业利用国家鼓励下岗和失业人员就业的优惠政策,在企业聘用下岗和失业人员未达到国家规定的30%的情况下,采用伪造材料的方式,虚报安置就业人员数量以达到不缴税或少缴税的目的,这些企业的行为是A偷税B欠税C骗税D抗税随堂练习了解不同税种的作用不同的税收种类,其作用既有共性,又具有各自的特点。例如个人所得税能够调节收入差距,促进分配公平;增值税能够减少偷漏税行为;消费税具有调解消费行为,倡导科学消费的作用;出口退税政策,能够调节进出口,促进出口稳定增长;住房交易税,调节交易成本,鼓励或者抑制商品房交易,调节消费需求等。注意调高个税和增值税起征点的作用。分析角度内容阐述生产调节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引导企业生产发展方向。政府通过调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环保税等税率,可以引导企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分配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和实现社会公平消费引导消费行为,倡导正确的消费观念。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通过调节税收,比如:对奢侈品消费征税、征收白酒
本文标题:第八课财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871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