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第六章_环境地质评价与编图课件_老师的.
第六章环境地质评价与编图第一节环境地质调查一、环境地质调查的任务与内容•是通过对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和由自然地质作用及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的调查研究,评价预测资源开发与国土整治的环境地质条件,论证重大区域性环境地质问题和有关地质灾害的地质环境背景,拟定地质环境保护对策,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环境地质调查的内容是:•(1)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包括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等。•(2)区域地壳稳定性:区域性大陆地壳或岩石圈的活动性,特别是活动断裂的运动特征与地震活动。•(3)岩土体的物质组成与结构特征:岩土体的粒度成分与矿物成分、成因类型,岩体结构类型等。•(4)资源开发与利用:水资源(地下水和地表水)、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的分布情况和开发利用程度,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5)地表水、地下水特征:地表水的径流特征与水质状况,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等特征,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含水层的物理力学性质等。•(6)物理地质现象(地质灾害):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的各种地质灾害的稳定状态、发育规律、危害方式和发展趋势。•(7)环境地质问题: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特征、分布危害及其发展趋势;重要环境地质问题专项调查与示范研究。•(8)人类工程活动:人类工程活动的类型、强度、范围、历史、已造成的危害和未来趋势,地质环境对人类工程活动的敏感性与反馈作。•(9)环境污染源:污染源的类型、特征及分布,污染物种类与危害性,污染物质的迁移、转化途径等。•(10)地质环境综合整治措施:针对现有环境地质问题采取的防治措施及其效果等。•环境地质调查的具体任务是:•(1)查明区域地质环境条件;•(2)调查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的类型与特征、成因机制、分布规律及其危害;•(3)分析地质环境系统演变的基本规律,评价预测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4)评价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其发展趋势;•(5)编制环境地质图系,开展环境地质区规划;(6)研究重大环境地质问题和有关灾害的地质环境背景,论证地质环境综合整治与保护对策.二、环境地质调查的基本程序•①充分收集已有的水文、气象、地质“、水工环”地质、遥感、物探、化探和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的资料,以及大江大河流域整治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防灾减灾规划等,在此基础上编制项目设计。•②整理分析已有的前人研究成果,提取有用的资料信息,建立研究区地质环境要素的空间数据库和图形数据库。•③开展航空和卫星遥感资料信息处理,确定调查路线和重点调查区及具体的调查方法。•④开展地面调查、物探、钻探、实验测试等项工作;建立地质环境动态监测网点。•⑤建立环境地质信息系统。•⑥开展环境地质专题研究。•⑦全面分析研究,开展环境地质评价、预测、论证,提出综合整治对策。•⑧编制环境地质图系,撰写研究成果报告三、环境地质调查方法环境地质调查的方法包括地质调查、物探、钻探、现场试验、室内测试和长期动态观测等。•1.遥感解译利用研究区的航空或卫星遥感影像资料,通过对比分析,提取不同时期的环境地质信息与演变趋势。•2.地面调查充分利用已有基础地质资料,补充必要的野外调查。重点调查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及其演化规律、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人类工程活动的类型及其环境地质效应等,同时验证遥感影像资料的解译成果。•4.钻探主要用于区域性控制和专门问题的查证,以及地质环境监测点的布设•5.实验测试为分析研究地质环境演变规律,在地面调查阶段,采取水体、土壤和岩石等样品,利用古地磁、原子吸收等测试技术开展实验测试分析,获得环境地质评价所必须的数据资料。•6.动态监测根据工作区地质环境条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监测项目,监测网点布置原则,布设位置,监测内容与要求,监测工作量等。•7.地球化学勘探在查明活动断裂分布与活动性以及地裂缝,地下岩溶发育程度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探测汞、铀、钍和氡等放射性或挥发性元素的含量,分析评价不同区域的环境地质条件•8.环境地质信息系统建设以建立环境地质空间数据库系统和评价、预警与综合整治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为目标,实现环境地质评价数据标准化和监测数据采集的自动化,评价、预测和综合防治研究的模型化、可视化与人工智能化第二节环境地质评价•一、环境质量与环境质量评价概述•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类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其中优劣是质的概念,程度是量的概念。•地质环境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地球物理因素和地球化学因素决定的。•按评价的时段可分为环境质量回顾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环境质量影响评价;•按被评价的环境要素数量可分为单要素评价、多要素联合评价和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按评价区域类型可分为城市环境质量评价、水域或流域环境质量评价、经济开发区环境质量评价、风景旅游区环境质量评价,乃至全国、全球环境质量评价等。二、环境质量评价的原理和一般程序•(一)环境质量评价的原理•组成环境的要素可以分解为许多构成因子,选择一定数量的评价因子,将其转换为可比的指标,最后进行加权综合,得到环境要素的质量指标,由各个要素的质量指标又可得到整体环境的质量指标。——主导因素或主导指标法。(二)环境质量评价的一般程序•(1)评价因子:分析环境的成因、演化及影响因素,分解环境的构成因子•(2)选择评价参数:选择的参数应该尽量齐全为了某项特殊目的进行评价时,对评价参数应作专门设计。•(3)参数的标准化:根据环境功能和评价目的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等标化处理。•(4)确定评价参数的权系数:为了说明某一要素或者环境质量的好坏,需要将等标化后的评价参数进行加权综合。•(5)建立环境质量评价数学模型:根据环境评价要素及评价因子所在研究的区域环境中的作用,以及污染物在多介质多元体系的运动规律,建设一个完善的、科学反映环境质量状况的数学模型•(6)划分环境质量等级,绘制环境质量图件:根据环境质量指数及其对应的生态效应将质量指数划分等级,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绘制环境质量图件。•(7)编写环境质量评价报告:给出环境质量评价的结论,必要时还应提出环境污染防治对策。(三)环境质量评价方法•选择环境质量评价时要注意以下三个要素:•①必须确定与这一价值关系有关联的标准或目标函数•②必须假定一些调节这一价值关系的模型,该模型在合理的置信度下,可以对不同备选方案进行比较。•③建立效用或损失概率分布来判断不确定条件下产生的后果。•(1)环境指数评价法: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可比性,常用于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中•(2)专家评价法:将专家们作为信息所取的对象,组织专家运用专业方面的经验和理论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的方法。•(3)经济论评价法:通过费用与收益的相互比较评价人类活动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其立足点在于环境质量在人类活动过程中具有经济价值。•(4)模糊综合评价法:环境是一个多因素耦合的复杂动态系统,其中既有确定的可循的变化规律,又有不确定的随机变化规律,有的时候则需要模糊的语言来表述。第三节地质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一、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概述•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范畴主要包括区域地质环境、城市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地貌类自然保护区和有明显地质地貌特色的风景名胜区、与地下水有关的地质环境以及矿山地质环境。•(1)区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区域地质环境评价可分为区域地质环境调查、评价•(2)城市环境质量评价:城市是人类工业建筑活动和工业生产活动最集中的地区,对环境的影响最为突出。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重点是:城市区地壳稳定性评价;地基稳定性;供水条件和水资源保护问题;城市废弃物处置的地质条件评价和监测;建筑材料的调查和评价;城市地质灾害的评价、监测和预测。具体划分为:•(3)地质灾害的监测、评价:•(4)地质地貌类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评价•(5)与地下水资源有关的环境质量评价:包括开发前期和开发过程的评价。•(6)矿山环境质量评价二、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要选取众多指标中最敏感、最便于度量和内涵最丰富的指导性指标,使指标能够准确的描述地质环境质量现状和未来变化的趋势。确立地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比性、针对性、时空多层次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三、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只要是指对那些以地下水为供水水源的城市和工矿企业区所进行的环境质量评价。•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要求在全面掌握地下水污染现状、成因、范围和程度的基础上,系统地对主要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做出定量描述和评价四、城市地质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城市地质环境质量主要是指地质环境(或背景)对城市发展和建设的适宜程度。城市地质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是研究城市地质环境质量构成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方法,其目的是为城市规划或工程建设布局提供决策依据。(一)城市地质环境质量的构成•对城市而言,地质环境包括岩土体、地质构造、水资源、地形地貌、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等要素。因此,城市地质环境质量的构成主要有区域地壳稳定性、水资源状况、工程建设条件、外动力作用状况、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状况等方面。•1.区域地壳稳定性•区域地壳稳定性主要反映了城市建设的总体地质构造环境的优劣,它往往决定着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城市类型。与工程地质有关的环境质量评价的核心问题就是稳定性的研究。影响区域地壳稳定性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有三个,即断裂活动性、历史地震及地震烈度。•2.水资源状况水资源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下水、地表水的天然储量和水质状况两个方面。3.工程建设条件工程建设条件直接影响城市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市政设施的布局,它反映了地质环境对地质工程建设的适应性和敏感性。4.外动力作用状况主要影响到城市市政设施的稳定性和运营状态。5.人类活动状况人类活动状况可能造成城市生态环境恶化(二)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与程序•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主要按下述程序进行①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主要用地类型;②调查获取土地利用的特征及所需的评价参数;③依据城市地质环境主题要素,建立场地岩土模型,计算土地开发的基本费用;建立风险费用模型,计算土地开发的风险费用;④建立地质环境质量损益评价模型,对地质环境场地单元进行评价;⑤根据评价结果,编制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图,并进行敏感度分析,确定土地利用的最佳选择方案。五、区域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区域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实质上是评价人类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性问题•它是研究地质环境、地质资源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对立统一问题,是某一地区地质环境人类活动容量的总体评价第四节地质环境质量影响评价•一、环境影响评价概述•环境影响强调的是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作用。环境影响评价是建设和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用以识别和预测某项人类活动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论证和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和布局上合理,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较少的最佳工程方案,为有关领导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环境影响评价能为某一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指明方向,合理确定某一地区产业的结构、规模和布局。环境影响评价过程是对一个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环境质量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的过程。二、地质环境质量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地质环境质量是该系统在某个确定时期的综合效应的静态描述。•①对整体环境地质质量得预测应在单项环境影响地质要素质量预测的基础上进行•②评价要素应具有预测意义•③规划是未来的发展蓝图,用预测值与规划期望值做差值统计分析•④地质环境质量影响评价应该建立在因素种类和因素组合关系的双重预测的基础上。三、地质环境质量影响评价的方法•1.时间序列分析法:指按时间顺序观测的有序数列,在环境地质研究中,可以把时间序列的概念推广到按一定方向排列的有序数列。•2.信息量法:•信息量法是从信息理论中引出的一种统计预测方法,广泛用于环境地质研究中,如滑坡、斜坡稳定性的空间预测。•3.动态系统分析方法:•环境是一个大动态系统,它由系列的中、小系统组成。首先对整个环境作粗略的、宏观的分析,找出其关键问题,决定评价的主要目标。然后根据大量资料和实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本文标题:第六章_环境地质评价与编图课件_老师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875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