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蒸汽温度的影响因素及调节
一、蒸汽温度的影响因素1.锅炉负荷(汽温特性)锅炉负荷升高(或下降),汽温也随之上升(或降低)。2.过量空气系数过量空气系数增大时,燃烧生成的烟气量增多,烟气流速增大,对流传热加强,导致过热汽温升高。第四节蒸汽温度的影响因素及调节3.给水温度给水温度降低,产生一定蒸汽量所需的燃料量增加,燃烧产物的容积也随之增加,同时炉膛出口烟温升高,所以,过热汽温将升高。4.受热面的污染情况炉膛受热面的结渣或积灰:过热汽温上升。过热器本身的结渣或积灰:汽温下降。5.饱和蒸汽用汽量6.燃烧器的运行方式7.燃料种类和成分煤粉锅炉中,煤粉变粗,水分增大或灰分增加,都会使过热汽温有所提高二、蒸汽温度的调节(一)对蒸汽温度调节设备的基本要求:(1)设备结构简单,运行可靠。(2)调节灵敏,汽温偏差小,且易于实现自动化。(3)对循环热效率的影响小(再热蒸汽调温以烟气侧调节为主,蒸汽侧为辅)。(4)在一定的负荷范围内(60%~110%)保持额定的蒸汽温度。(二)汽温调节方法:蒸汽侧、烟气侧1.蒸气侧调节汽温:利用其它介质直接改变蒸汽的焓值,来调节蒸汽的温度。(1)表面式减温器表面式减温器其实就是表面式换热器。主要有冷却水(或称减温水)进、出口联箱,U形管,外壳,蒸汽进、出口管座等组成。表面式减温器的优点:冷却水与过热蒸汽不接触,水中的杂质不会进入蒸汽,故对冷却水的水质要求较低。但缺点是,结构复杂、笨重,钢材消耗多,渗漏时影响蒸汽品质,调温幅度小(约40~50℃),调节灵敏度低等缺点。因此,表面式减温器常用于中小型锅炉过热蒸汽的温度调节。(2)汽—汽热交换器(用过热蒸汽来加热再热蒸汽,用于调节再热蒸汽温度)外置式汽—汽热交换品(a)管式;(b)筒式(3)喷水减温器(混合式)1)喷水减温器的调温原理及特点原理:将减温水通过喷嘴雾化后直接喷入过热蒸汽中,使其雾化、蒸发并过热,达到降低蒸汽温度的目的。特点:喷水减温器结构简单,调节幅度大,惯性小,调节灵敏,有利于自动调节,但由于减温水直接与蒸汽混合,为防止蒸汽污染,对减温水的品质要求很高。减温水:采用给水(大容量锅炉用),一般为给水泵出口或者给水泵中间抽头来水。小容量锅炉因给水品质的原因,也有用自制凝结水做减温水的。图8-30喷水减温器调节汽温原理1—汽温特性;2—额定汽温;3—减温器减温部分2)喷水减温器的结构结构型式:主要有多孔喷管式、旋涡式和文氏管式三种一般安装在两级过热器的连接管道上。图8-31多孔喷管式减温器1—外壳;2—保护套管;3—多孔喷管;4—端盖;5—加强片图8-32旋涡式喷水减温器1—旋涡式喷嘴;2—减温水管;3—支撑钢碗;4—蒸汽管道;5—文丘里管;6—混和管3)减温器在过热器系统中的布置减温器的作用:蒸汽温度的调节;通过喷水降温保护减温器后受热面不致超温。因此,减温器应兼顾汽温调节的灵敏性和保护受热面安全两方面。减温器离过热器出口越近,汽温调节的灵敏性就越好,但减温器前的蒸汽温度已经超过了额定值,过热器管壁可能超温,故这种布置不能保护过热器本身。当减温器安装在过热器系统进口时,过热器内的蒸然能保持各过热器金属温度较低,但是由调节减温水量至过热器系统出口汽温改变所需时间较长,调温的灵敏性很差。因此,减温器常常布置在整个过热器系统的中间位置。减温器的典型布置位置:汽包—顶棚—包覆—低过—前屏—后屏—高过—两级喷水减温(高压、超高压锅炉):布置于后屏入口和高过入口。三级喷水减温(亚临界、超临界压力锅炉):分别布置于前屏、后屏、高温过热器的入口。2.烟气侧调温:改变烟气对蒸汽的传热量来改变蒸汽的温度。(1)烟气挡板图8-34烟气挡板调节汽温装置(a)再热器与过热器并联结构;(b)旁通烟道;(c)再热器与过热器并联的平行烟道;(d)再热器与省煤器并联的平行烟道1—再热器;2—过热器;3—省煤器;4、5—烟气挡板图8-35再热器与过热器并联方式挡板调节汽温的原理(a)再热器与过热器烟气流量随锅炉负荷的变化;(b)过热汽温随负荷变化;(c)再热汽温随负荷变化A—调节前汽温;B—调节后汽温图8-36烟气再循环系统图8-38烟气再循环调节再热汽温(2)烟气再循环将省煤器后的烟气(250~350℃)由再循环风机抽出再送入炉膛底部,改变烟气流速,达到调节再热汽温的目的。(3)改变火焰中心高度1)摆动燃烧器的角度调节摆动式燃烧器喷嘴的上下倾角,可以改变炉内火焰的中心位置,从而改变炉膛出口烟温,达到调节再热汽温的目的;负荷降低时,汽温降低,调高火焰中心位置;反之调低火焰中心位置。2)改变燃烧器的运行方式改变各层燃烧器的燃料量;或者改变各层燃烧器的运行数量。
本文标题:蒸汽温度的影响因素及调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88359 .html